自昭嫔被贬为常在,晨昏定省时,右侧首的座位便是褚贵人的位置了。依次下去是冯常在与哲常在,而后是昭常在与纪常在,童答应坐在最末,偏就在昭常在的旁边。
请安叙话的功夫,两个人都不自在,表情僵硬,心神似乎也有些恍惚。
沈清和的目光从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不由感叹当真是物是人非,与自己同时入宫的人里就只剩下冯常在一个了。
而旧时便陪伴在顾桓祁身旁的旧人,早就死的死,禁足的禁足。
*
晌午,阳光明媚,沈清和坐在榻上,翻看着内务府的记档。
“如今夏日里头了,各宫已经撤了炭火,再过些时日,便要奉冰了。”沈清和微低着头,一页一页仔细翻看着,偶尔抬眼看向窗外和杜鹃杜若一起捡桃花的顾景熙。
片刻功夫后,又将心神放回账簿上,直到看到永庆宫的账目时,沈清和不由蹙起了眉头,反复看了三遍,才问道:“一日的功夫便给仪嫔那里送去一只鸡,一只鸭,一只羊腿、三斤猪肉和两条鱼?除此之外还有新鲜的蔬果,这些放在寻常人家够吃上半个月了。如此,第二日又送了新的鱼啊肉啊的,还有半斤虾。这么些个东西仪嫔吃得完?”
小路子耸了耸肩膀,面上略带为难道:“皇上已经准了仪嫔娘娘的膳食从小厨房里做,许是永庆宫里住的小主娘娘多,昭常在已经搬去永庆宫快七八日了,没准是大家分而食之呢。”
沈清和指尖轻点着账簿上的记录,肃声道:“这上头分明记着昭常在与纪常在的膳食皆是御膳房送去的。暂且不说仪嫔这些食材自己一个人吃不吃得完,这也超过嫔位应有的份例了吧?”
小路子的神色霎时严肃起来,躬身道:“奴才晚些便去内务府问问,是何缘故。”
手指摩挲着账簿的纸页,沈清和心下几转。仪嫔不是个蠢钝的,菜蔬食材,衣食用度皆会记录在案。她有野心,但绝不会给自己留下这么大的把柄。
“东西就这么多,有的人多了,就会有人少。”随手将记档合上,厚重的账簿发出一声沉沉的闷响,沈清和眸中沁出锐芒,“若是内务府的人自作主张,奉承宠妃,拜高踩低,便都送去杖责十。”
“奴才明白。”
沈清和才敛正容色端起手边茶盏,芜花便从外头进来,脚步略显急促,低声道:“娘娘,永庆宫的仪嫔娘娘见红了。”
“见红了?”沈清和还未来得及喝茶,又将茶盏搁下,“太医可去了?”
“去了,乔太医和卢太医都去了。”
才刚舒展的眉头又渐渐拧起,沈清和紧抿着嘴,眸底沁出寒色,“备轿吧。”
“是。”
一路上轿辇行得飞快,待轿辇稳稳当当地落下,小路子才搀扶着沈清和从轿辇里出来。正迎上皇帝仪仗浩浩荡荡立在永庆宫外,可顾桓祁已经不在御辇中了。
沈清和暗自挑眉,顾桓祁向来是看中子嗣的,想必得了消息便来了,竟比自己还要快上一步。
迈进院子里,并没听见哭喊声。沈清和静了静心神,想起方才在账簿上所见,轻敲了两下小路子的手背上,朝小厨房的方向扬了扬下巴。
小路子会意,往后倒退了两步,从沈清和的身后绕去了永庆宫的小厨房。
芜花极有眼色地上前,接替小路子搀扶着沈清和进了主殿中。
昭常在和纪常在与仪嫔同住一宫,主位娘娘出了事她们自然是要来探望的,只是沈清和没想到褚贵人与童答应也在。
“嫔妾见过宸贵妃娘娘。”
“不必多礼。”沈清和一边说着,一边走过众人款步行至顾桓祁身边,“臣妾见过皇上。”
“免礼。”顾桓祁坐在榻边的软椅上,手在空中虚扶了一把,看向正在为仪嫔诊脉的乔太医,神色焦急。
床幔里头偶有抽泣声,看来仪嫔自己也被吓得不轻。
沈清和看向褚贵人与童答应,声音和煦道:“褚贵人和童答应也是收到消息特意赶来探望?”
褚贵人朝沈清和屈膝一礼,“回宸贵妃娘娘的话,嫔妾与童妹妹闲来无事,在宫里缝了两件小衣裳,想要送给仪嫔娘娘腹中的孩子。才刚来不久,便...”
顾桓祁闻言抬眸,童答应见状,往褚贵人的身后躲了躲,好似生怕顾桓祁看见自己似的。
顾桓祁还没来得及说话,恰逢乔太医诊完脉,“禀皇上,禀宸贵妃娘娘,仪嫔娘娘孕中见血,许是吃了些孕中之人不宜食用之物。卢太医已经在小厨房里查验仪嫔娘娘今日餐食了,稍候便可知了。”
顾桓祁向前探了探身子,“可会影响仪嫔腹中孩子?”
“回皇上的话,所幸发现的及时,从脉象上看,皇嗣无恙,待微臣为仪嫔娘娘开了药,服下两贴便会好转。”
顾桓祁这才松了一口气,不断点头。
话音刚落,卢广安端着一小白瓷碟子进了殿中,后头跟着小路子。
小路子随卢广安向皇帝周全了礼数后,站在了沈清和的身侧。
“可有结果了?”顾桓祁双手按在腿上,径直问道。
“回皇上的话,微臣在小厨房里查验了一遍,仪嫔娘娘今日的早膳并无碍,只是锅里炖着的午膳,似乎不对。”
卢广安躬着身子,将手中的小碟子向前递了递,“小厨房里正在准备仪嫔娘娘的午膳,其中有一道红烧鲳鱼,还有一道东坡肉。鲳鱼和猪肉并无不可,只是里头的肉桂和八角,似乎是过于多了。”
仪嫔身边的青篱上前一步,看清那碟子上放着四颗八角和三条桂皮,“这不可能,皇上明鉴,乔太医曾叮嘱过,八角和肉桂都是有孕之人不宜多食之物。这些日子仪嫔娘娘喜食红烧之味,奴婢日日都叮嘱过小厨房里的人,莫要多放这些东西。”
顾桓祁冷着眸子看着那小碟子上的东西,“叮嘱归叮嘱,你可去看过、查过、验过。如何就知道不可能?”
青篱面上掠过一丝局促,“奴婢...”
“不对。”
顾桓祁闻声凝眉,循声望去,却见说话的人是沈清和。
沈清和看着那碟子上的八角和桂皮,沉声道:“皇上,仪嫔因为觉得御膳房的菜色不合胃口,于是向皇上求了恩典,膳食都在自己宫里的小厨房做。”
“不错,”顾桓祁颔首,“仪嫔有孕,朕便准了。”
“可是臣妾来永庆宫之前看过后宫的账簿,内务府往永庆宫送过什么皆是记录在案的。若是八角桂皮这么个用法,只怕五六日就得送一回,可记档上并没有。那便说明小厨房里的宫人的确是按照吩咐,并未多用。至于这多出来的八角和桂皮...”
沈清和抬眸,目光在纪常在和昭常在的脸上扫过,没再继续说下去。
能在永庆宫的小厨房里自由来去的,除了仪嫔,也就只有纪常在和昭常在的人了。趁人不备在锅里多加一些桂皮和八角,也不是什么难事。
仪嫔旋即抽泣地更大声了,从床幔里伸出手,声音中满是委屈,“皇上...”
顾桓祁也明白了沈清和的意思,拉着仪嫔的手轻拍两下以示安抚,朝身边的小源子道:“去搜。”
声音铿锵,不怒自威。
“是。”
童答应拉了拉褚贵人的衣袖,目光似在求救。
褚贵人朝童答应轻轻摇了摇头,示意眼下是走不成的,只能等着事情水落石出,皇上走了,两人才能离开。
童答应也没想到自己只是做了件小衣裳送来,本是件善事,还以为能在永庆宫里换顿饭吃,谁想到竟碰上这么大的事儿。眼下走又走不成,只能皱着眉低下头去,窜弄着自己的衣角。
没一会儿的功夫,小源子果真带着一个半尺大小的包袱回了殿中,还没打开便隐约能闻见一股香料独有的辛香味道。
“禀皇上,这是在东偏殿里,昭常在的妆匣下面找到的。”
众人的目光霎时看向昭常在,面面相觑。
昭常在瞪大了眼睛看着那包袱里的肉桂和八角,似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上前一步,追问道:“你说什么?这是在我的妆匣下面找到的?”
请安叙话的功夫,两个人都不自在,表情僵硬,心神似乎也有些恍惚。
沈清和的目光从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不由感叹当真是物是人非,与自己同时入宫的人里就只剩下冯常在一个了。
而旧时便陪伴在顾桓祁身旁的旧人,早就死的死,禁足的禁足。
*
晌午,阳光明媚,沈清和坐在榻上,翻看着内务府的记档。
“如今夏日里头了,各宫已经撤了炭火,再过些时日,便要奉冰了。”沈清和微低着头,一页一页仔细翻看着,偶尔抬眼看向窗外和杜鹃杜若一起捡桃花的顾景熙。
片刻功夫后,又将心神放回账簿上,直到看到永庆宫的账目时,沈清和不由蹙起了眉头,反复看了三遍,才问道:“一日的功夫便给仪嫔那里送去一只鸡,一只鸭,一只羊腿、三斤猪肉和两条鱼?除此之外还有新鲜的蔬果,这些放在寻常人家够吃上半个月了。如此,第二日又送了新的鱼啊肉啊的,还有半斤虾。这么些个东西仪嫔吃得完?”
小路子耸了耸肩膀,面上略带为难道:“皇上已经准了仪嫔娘娘的膳食从小厨房里做,许是永庆宫里住的小主娘娘多,昭常在已经搬去永庆宫快七八日了,没准是大家分而食之呢。”
沈清和指尖轻点着账簿上的记录,肃声道:“这上头分明记着昭常在与纪常在的膳食皆是御膳房送去的。暂且不说仪嫔这些食材自己一个人吃不吃得完,这也超过嫔位应有的份例了吧?”
小路子的神色霎时严肃起来,躬身道:“奴才晚些便去内务府问问,是何缘故。”
手指摩挲着账簿的纸页,沈清和心下几转。仪嫔不是个蠢钝的,菜蔬食材,衣食用度皆会记录在案。她有野心,但绝不会给自己留下这么大的把柄。
“东西就这么多,有的人多了,就会有人少。”随手将记档合上,厚重的账簿发出一声沉沉的闷响,沈清和眸中沁出锐芒,“若是内务府的人自作主张,奉承宠妃,拜高踩低,便都送去杖责十。”
“奴才明白。”
沈清和才敛正容色端起手边茶盏,芜花便从外头进来,脚步略显急促,低声道:“娘娘,永庆宫的仪嫔娘娘见红了。”
“见红了?”沈清和还未来得及喝茶,又将茶盏搁下,“太医可去了?”
“去了,乔太医和卢太医都去了。”
才刚舒展的眉头又渐渐拧起,沈清和紧抿着嘴,眸底沁出寒色,“备轿吧。”
“是。”
一路上轿辇行得飞快,待轿辇稳稳当当地落下,小路子才搀扶着沈清和从轿辇里出来。正迎上皇帝仪仗浩浩荡荡立在永庆宫外,可顾桓祁已经不在御辇中了。
沈清和暗自挑眉,顾桓祁向来是看中子嗣的,想必得了消息便来了,竟比自己还要快上一步。
迈进院子里,并没听见哭喊声。沈清和静了静心神,想起方才在账簿上所见,轻敲了两下小路子的手背上,朝小厨房的方向扬了扬下巴。
小路子会意,往后倒退了两步,从沈清和的身后绕去了永庆宫的小厨房。
芜花极有眼色地上前,接替小路子搀扶着沈清和进了主殿中。
昭常在和纪常在与仪嫔同住一宫,主位娘娘出了事她们自然是要来探望的,只是沈清和没想到褚贵人与童答应也在。
“嫔妾见过宸贵妃娘娘。”
“不必多礼。”沈清和一边说着,一边走过众人款步行至顾桓祁身边,“臣妾见过皇上。”
“免礼。”顾桓祁坐在榻边的软椅上,手在空中虚扶了一把,看向正在为仪嫔诊脉的乔太医,神色焦急。
床幔里头偶有抽泣声,看来仪嫔自己也被吓得不轻。
沈清和看向褚贵人与童答应,声音和煦道:“褚贵人和童答应也是收到消息特意赶来探望?”
褚贵人朝沈清和屈膝一礼,“回宸贵妃娘娘的话,嫔妾与童妹妹闲来无事,在宫里缝了两件小衣裳,想要送给仪嫔娘娘腹中的孩子。才刚来不久,便...”
顾桓祁闻言抬眸,童答应见状,往褚贵人的身后躲了躲,好似生怕顾桓祁看见自己似的。
顾桓祁还没来得及说话,恰逢乔太医诊完脉,“禀皇上,禀宸贵妃娘娘,仪嫔娘娘孕中见血,许是吃了些孕中之人不宜食用之物。卢太医已经在小厨房里查验仪嫔娘娘今日餐食了,稍候便可知了。”
顾桓祁向前探了探身子,“可会影响仪嫔腹中孩子?”
“回皇上的话,所幸发现的及时,从脉象上看,皇嗣无恙,待微臣为仪嫔娘娘开了药,服下两贴便会好转。”
顾桓祁这才松了一口气,不断点头。
话音刚落,卢广安端着一小白瓷碟子进了殿中,后头跟着小路子。
小路子随卢广安向皇帝周全了礼数后,站在了沈清和的身侧。
“可有结果了?”顾桓祁双手按在腿上,径直问道。
“回皇上的话,微臣在小厨房里查验了一遍,仪嫔娘娘今日的早膳并无碍,只是锅里炖着的午膳,似乎不对。”
卢广安躬着身子,将手中的小碟子向前递了递,“小厨房里正在准备仪嫔娘娘的午膳,其中有一道红烧鲳鱼,还有一道东坡肉。鲳鱼和猪肉并无不可,只是里头的肉桂和八角,似乎是过于多了。”
仪嫔身边的青篱上前一步,看清那碟子上放着四颗八角和三条桂皮,“这不可能,皇上明鉴,乔太医曾叮嘱过,八角和肉桂都是有孕之人不宜多食之物。这些日子仪嫔娘娘喜食红烧之味,奴婢日日都叮嘱过小厨房里的人,莫要多放这些东西。”
顾桓祁冷着眸子看着那小碟子上的东西,“叮嘱归叮嘱,你可去看过、查过、验过。如何就知道不可能?”
青篱面上掠过一丝局促,“奴婢...”
“不对。”
顾桓祁闻声凝眉,循声望去,却见说话的人是沈清和。
沈清和看着那碟子上的八角和桂皮,沉声道:“皇上,仪嫔因为觉得御膳房的菜色不合胃口,于是向皇上求了恩典,膳食都在自己宫里的小厨房做。”
“不错,”顾桓祁颔首,“仪嫔有孕,朕便准了。”
“可是臣妾来永庆宫之前看过后宫的账簿,内务府往永庆宫送过什么皆是记录在案的。若是八角桂皮这么个用法,只怕五六日就得送一回,可记档上并没有。那便说明小厨房里的宫人的确是按照吩咐,并未多用。至于这多出来的八角和桂皮...”
沈清和抬眸,目光在纪常在和昭常在的脸上扫过,没再继续说下去。
能在永庆宫的小厨房里自由来去的,除了仪嫔,也就只有纪常在和昭常在的人了。趁人不备在锅里多加一些桂皮和八角,也不是什么难事。
仪嫔旋即抽泣地更大声了,从床幔里伸出手,声音中满是委屈,“皇上...”
顾桓祁也明白了沈清和的意思,拉着仪嫔的手轻拍两下以示安抚,朝身边的小源子道:“去搜。”
声音铿锵,不怒自威。
“是。”
童答应拉了拉褚贵人的衣袖,目光似在求救。
褚贵人朝童答应轻轻摇了摇头,示意眼下是走不成的,只能等着事情水落石出,皇上走了,两人才能离开。
童答应也没想到自己只是做了件小衣裳送来,本是件善事,还以为能在永庆宫里换顿饭吃,谁想到竟碰上这么大的事儿。眼下走又走不成,只能皱着眉低下头去,窜弄着自己的衣角。
没一会儿的功夫,小源子果真带着一个半尺大小的包袱回了殿中,还没打开便隐约能闻见一股香料独有的辛香味道。
“禀皇上,这是在东偏殿里,昭常在的妆匣下面找到的。”
众人的目光霎时看向昭常在,面面相觑。
昭常在瞪大了眼睛看着那包袱里的肉桂和八角,似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上前一步,追问道:“你说什么?这是在我的妆匣下面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