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制定行动计划-《魂穿南来北往从阻止马叔坐牢开始》

  贾金龙的双眼瞬间爆出精光,他面带惊喜的一拍汪新的肩膀说:“真有你的老弟!赶紧说说,怎么个事儿?”

  原来,就在贾金龙他们带人搜查了数次交通枢纽站,以及询问了多个相关人员仍旧一无所获时,汪新已经带人开始逐步从步行半小时之内即可抵达的地方进行了逐一排查。

  其实一开始众人对这个调查方向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就是觉得既然有空闲的人手,那也都别闲着,省的上头领导看到了还心烦。

  他们从宁阳站为起点,两三人为一组,分四个方向散开调查。一开始几个村子都没什么收获,大家纷纷摇头表示并没有见过画像中的人,一连三个村子都是如此。大家虽然有些许失望,但是自己感觉也在意料之中。

  毕竟在常识里,罪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就藏在距离车站那么近的地方啊,那岂不是太容易被警方调查了?一般来说罪犯会将据点安放在一个大城市的边缘小镇或者不起眼的深山老林里,熟知附近的地形。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抢劫犯或者早期的土匪很难被地方武装清剿的原因,毕竟地形熟悉度、人员分布密度都是大问题,这种情况通常都是敌在暗,我在明,即便是几百人去搜一个人,还是很难找到。

  不过汪新对于这个贩毒老大倒是有不一样的看法,他觉得东三省这伙毒贩目前主要是靠铁路线来进行南北运输,另外现在治安越发严格,如果毒贩真的要去偏远地带作为大本营,那路上兜兜转转的少不了要和人接触,这不是变相的增加了自己被发现的风险么?

  所以他大胆的猜测,这个毒贩子老大如果足够胆大心细,是极有可能把大本营选在铁路不远的地方的。

  就在他们寻找的第二天,汪新他们一行三人选择了新的一个方向,走了不到十分钟,就发现了一条街道。

  这条街道原来属于是机车维护保养的一个旧厂街,新的厂子因为考虑到要远离民宅区已经搬离了,这里大部分留下的是一些铁路方面退休的老人和孩子,房屋建筑大多是一些筒子楼,设施在现代看简直是恶劣到了极致。

  不过在这年代,倒还算是个正常的住处,除了厕所和做饭的地方都是一层一层公用的以外,独立性、隐私什么的做的还不错,至于隔音,那就别做太大要求了。

  汪新等人走了进去,其中一个刑警拿着画像就走向街口三四个唠嗑的老人。

  “大爷,你们好,我们是警察,这个人您几位看看认识不?”

  几个老人瞥了眼,直接拿蒲扇晃了晃:“没见过没见过。”

  这位刑警顿时有些气馁,但他还是耐着性子说:“您再好好瞅瞅,这个画像的人是个很危险的人物,我们正在抓捕他。”

  其中一个老头看起来脾气有点大,他直接一拍大腿,有些不耐烦地说:“没见过就是没见过,你这毛头小子咋这么山炮?听不懂人话咋地?”

  “嘿你怎么说话......”这位刑警一听顿时有些恼怒,当即也要发作。

  汪新这时靠了过来,他一拍同伴的肩膀示意他别太大声,然后对真三个老者说:“三位大爷,这个人是个人贩子头头儿,前两天在前头一个村拐走了仨小孩,今天我们分析他是到这里来了,担心您几位的孙子孙女啊被拐跑喽,这才过来了解下情况,您如果真不配合,那我们也就走了,毕竟我们也是完个任务,您几位继续歇着,我们走了啊。”

  仨老头儿一听顿时有些傻眼,脾气最大的那个老头儿赶紧起身一个箭步挡在汪新三人面前:“哎哎哎警察同志别走啊,你看看到底是年轻,缺乏点儿耐心......我们几个刚才没仔细看,要不我们几个老家伙再瞅瞅?”

  汪新也没揭穿他们,而是一挥手,让同伴把画像再递过去,笑吟吟地说:“大爷,您几位这次可看仔细点,这可关乎到咱祖国的花朵的安全问题啊。”

  “一定一定......”仨老头凑在一起看了起来,其中一个唯恐看不清楚,还罕见的拿出了一副一看就崭新不咋用的老花镜戴上看起来。

  另外两个刑警对自己的队长顿时佩服不已,按理说自己说话刚才也不难听,还挺客气的,怎么汪队这一句话,不显山不露水的就把这仨老头儿征服了?

  汪新倒也没抱太大希望,后面至少还有五六个社区,这个没有再去下一个就是。

  就在这时,戴老花镜的老头儿突然失声叫道:“坏了坏了!这人儿我好像真见过!就在我们那个楼里!”

  “什么?!”汪新三人大为意外,连忙问:“大爷,您可看仔细了,这是画像,有些地方可能并不是百分百的还原,您不要感觉一两个地方像就笃定是谁啊。”

  “哎呀,虽说我戴着老花镜,可我这俩招子可亮的很!我们楼里的六层,也就是顶层,应该就是这两天,不是前天就是昨天的,我还在楼道里见过!他还和我打招呼呢,脸颊旁边有两条疤......对,应该就是他!”

  另外一个老头儿似乎也有了些印象,连忙说:“我想起来了,大半年前,咱六楼两户人家本来住的好好的,突然举家都搬出去了,问他们咋回事儿,他们就说自己挣钱发财了,屋子租给别人了,具体是谁我们也没问,但是好像有一天这两户人家同时带着一个年轻人过来看房子,我当时还纳闷呢,这么个年轻人租我们这里的筒子楼做什么!”

  第三个老头儿连忙说:“哎,你要这么说,这两户人家还是相邻的哩!有没有可能是这小子的一个据点啊?”

  汪新他们听着这三个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心中的兴奋可想而知。真是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还真让他押宝给押着了!

  于是,汪新直接去只身一人去附近的商店买了些点心和孩子玩的小玩意儿,分别送给这三位老人,并恳切的让他们这几天替警方监视下这个年轻人,另外千万要看好自己的家人孩子,提高警惕,等警方行动。

  三个老人一看提供了情报居然还有东西拿,顿时激动地手都打哆嗦了,下一刻边说着“使不得”、“这怎么好意思”,边把属于自己的那份儿光速拿到手藏到衣服里,生怕被其他街坊看见再分享。

  至于汪新的那点小请求,那自然不在话下。

  贾金龙听完汪新的描述,感叹道:“老弟,哥哥我已经在这方面尽力向你学习了,没想到你的功力又见增长,不过你这买东西的钱可得找局里报销啊。”

  汪新摇头笑道:“五块八块的事情,为了抓毒贩子,都值了,咱们眼下赶紧想方案吧,我怕再晚了那三个老人再暴露了惊动毒贩子。”

  于是,整个会议室的人迅速开始了新的战略制定,由于之前毒贩子提供的证据是毒贩老大还带走了一个人,那么那个人多少得是这个老大的心腹。另外这个毒贩老大是大半年前盘下的这个据点,那么为了保险起见,他这里至少也得放了哈城总部那边一半以上的物资,以防“交货”延误。

  而且这个地方只能放“成品”,因为筒子楼这边的环境显然不具备生产加工的条件。

  接下来,汪新先是带着王卫英、贾金龙一起再回了趟旧厂街,找到那三个老人,详细了解了下这个筒子楼住户的情况,接着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去观察了旧厂街筒子楼附近环境的细节,接着才返回到警局里。

  接着,他们买好了香烟和零食,以及泡好了茶叶,做好了熬夜的准备。

  会议室中,贾金龙、汪新和王卫英分别上前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做了描述,并写在了黑板上。

  “三楼住的张大爷有肺气肿,孙子刚上小学,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回家。” 哈城市特警队长贾金龙用铅笔在手绘的楼层图上圈出个三角,笔尖在 “603”“604” 两个门牌号上顿了顿:“毒贩目前没有什么异动,起码到现在为止他的出门情况是没什么变化的,今天那边的老人已经告诉我们,这个毒贩今天还是老时间出门买的饭,他们似乎从来不开火,都是买好了一天的饭基本就不出门了,第二天出门的时候再把垃圾扔了。”

  王卫英补充道:“而且这俩毒贩好像还是分开住的,一个603,一个在604。咱们要抓就得保证全部制服,或者说制服其中一人,另外一人没有察觉,筒子楼楼梯窄,两个人并排走都费劲,硬突肯定不行。看看想个法子,至少你得无声无息的把附近楼层的人给转移了,要不毒贩直接把老人孩子当人质,万一有个好歹,这损失咱承受不起。” 他指着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 —— 四楼有孕妇,五楼住着行动不便的老人。“

  “其实我有个提议。”贾金龙说:“让咱们得人找两个大众脸扮成修水管的,带着扳手工具啥的走到五楼楼道口附近待着,筒子楼那边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他们洗漱都是要出来进行的,六楼好像是没有洗漱设备,所以他们一般都要到五楼,五楼有个公用自来水龙头。每天几乎是固定时间,604 的人会出来接水,接满三桶就关窗。”

  他往图纸上钉了个图钉,继续道:“那家伙接水时得弯腰,小马就借着递扳手的架势,用膝盖顶他后腰,顺势拿水管子绕他胳膊 —— 这玩意儿比啥都牢靠,还没动静。另外一个人得及时控制住他的嘴巴,省的他嗷嗷叫唤再惊动了另一个人。”

  马魁在下面皱眉问道:“那 603 的人呢?听你们刚才的描述,他们总开着门通风,就是担心即便是捂住了第一个人的嘴巴,那个挣扎的动静还是会传到六楼,筒子楼的隔音可是相当差。”

  “四楼的一个大爷每天这时候要给花浇水,几乎和毒贩打水的时间是一模一样的。”汪新接过话茬说道,“安排个人拎着两斤水果去看他,然后帮大爷浇花,等人被控制住,咱们立马就把喷壶掉地上,‘哐当’一响,603 的人准会探头通过窗户向发声的地方瞅,就算他不看,这声音也能给咱的人打打掩护。”

  一屋子人精神百倍的计划着行动方案,不知不觉间,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斜斜切进会议室,图纸上的红点绿线像张蜘蛛网。

  贾金龙把烟头摁在满是茶渍的缸子里,对会议室里的众人嘱咐道:“目前方案大致就是这样,大家记住,楼里的一切硬质物品,都可能成凶器,咱们的家伙在非必要之下,一定不能走火。”

  大家集体点了点头,接着按照昨晚的计划开始执行自己的任务。对于这些办案多年的刑警和特警而言,熬一个大夜并不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有时候反而因为熬了一宿,整个人甚至还更精神了。

  当天下午三点多,穿着蓝布工装的李响和李彬走进旧厂街,他对着每个向他投过视线的人示以微笑。

  “小伙子,你来干嘛的?”其中一个老太太问道。

  “阿姨,我是自来水厂的维修工,最近听说咱这边水压不太稳定,水龙头总是滴答水,我过来看看。”李响和煦的笑道。

  老太太一听,立刻像敌占区老百姓见到了解放军一般,开始拉着李响的手向他诉苦,并一再嘱咐他一会儿修完一定要到她们这个楼看看。

  李响和李彬笑着答应后,他俩走进了疑似毒贩所在的楼内,一前一后一路走到五楼的公共洗手池,他们蹲在缓步台,扳手在水管上敲出 “叮叮当当” 的声响。

  在这段假装维修的时间里,两个人表面淡定,实则内心非常紧张,时不时用余光扫向外头,用耳朵细细听着上面的动静。

  他俩知道,毒贩弄不好现在也在观察他们发出的动静是怎么回事,现在他们俩的动作千万不能乱,但凡有一点不对,都有可能造成这次行动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