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听信吴用计谋,两人又议了细节。
吴用便出了宋江房间,去北山旱寨找杨志。
踩着泥泞的山路,刚过了李逵把守的北山关隘,就碰见上山而来的杨志。
杨志样子更加沧桑了几分,路遇吴用,行礼问好。
吴用笑道:“我正去北山旱寨找杨头领,没想到却在这里遇上,合该我少走几步路。”
杨志没想到吴用要找自己,忙问道:“军师有何事?”
吴用道:“此处不是说话地方,不知杨头领要去何处?”
杨志道:“最近有些困倦,想去找安神医开一些提神醒脑的药剂。”
吴用道:“如此咱们便到山上我的书斋说话。”
杨志自无不可。两人又一同回了山顶。进了吴用书斋,自有使唤人给两人拖了靴子烤火,一时之间,书斋中蔓延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味。
吴用饮了一口热茶,试探着问道:“宋铁上山后,总是暗示公明哥哥佘通判有招安咱们兄弟之意。不知杨头领有何看法。”
杨志认真看了吴用一眼,知道他是在试探自己。但对杨志来说,这也是他发表意见的机会,于是杨志说道:“占山为王,总不是长久之计。”
这话已经表明立场,吴用便道:“公明哥哥也是这种想法。”
杨志立刻道:“梁山有公明哥哥为龙头,乃是兄弟们的福气。”
吴用又叹了口气,说道:“只是有些兄弟想法却与咱们不同。怕是不愿意招安。”
杨志知道吴用说的是谁,于是道:“公明哥哥一声令下,咱们弟兄怎会不从?”
吴用没有说话,只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杨志也没说话,鲁智深是如何逍遥快活的人物,若他不想招安,宋江还真未必能说服他。
杨志又道:“智深师兄也是直性子,他认定的事情不好改变。”
吴用道:“所以才需要杨头领这样深受他看重的人多劝劝。”
杨志道:“能劝动智深师兄的人不多,我的话师兄虽然能听进去一些,但也不多。若论能劝师兄,我倒是觉得山上只有三人。”
吴用道:“哪三人?”
杨志解说道:“第一位便是林冲林教头。他与智深师兄在东京就有旧交,论武艺也是惺惺相惜。林教头说话,智深师兄能听。”
吴用点头认可:“林教头确实算一位。”
杨志又道:“林教头之后,便是武松。我们同在二龙山,两人无论是脾气秉性,还是武艺气力都甚是投缘。正是好汉惜好汉,英雄敬英雄。”
吴用又点点头,道:“武松确实算一位。”
“还有一位就是史进史大郎。”杨志道,“史大郎也是智深师兄旧识。二人又一同杀灭过悍匪,乃是真交情。”
吴用再度点头肯定:“合计三位,确实是能劝动这和尚。”心中却暗道:“早知这杨志不善交际,现在看来正是如此,他点了三人,却不说宋江哥哥能劝动鲁智深,我若转告,岂不是会让哥哥心中不悦?”又想:“正是如此才好上当。”
杨志却是一片真心,说道:“我自会跟智深师兄说明道理,也会找武松、史进二位一同去劝。只是和林冲不熟,不过他的徒弟操刀鬼曹正却与我相熟……”
杨志是真心在给吴用出主意,吴用却道:“其他人倒不用杨头领劝说。武松本就是公明哥哥单独结拜的兄弟,与公明哥哥速来亲厚。史进则是被公明哥哥救过性命。林教头那边自不必说。这三位请公明哥哥亲自劝说便是。”
杨志点点头,宋江在梁山上稳坐钓鱼台,自然也是有能力平衡各方关系的。杨志觉得既然不用他去找三人,正落得轻松。
吴用则又道:“却有一桩关键事情还请杨头领去做。”
杨志道:“军师尽管吩咐。”
吴用也不客气,说道:“那说要招安的宋铁,虽然是帝姬身边之人,却一直暗中撺掇武松兄弟反对招安,小生想请杨头领亲自去监视他的动向,每日向我报备。”
杨志却有不解,问道:“宋铁既然是上山招安,却又为何叫武松反对?”
吴用道:“你是有所不知。招安是佘通判的意思,这宋铁因把持帝姬内宅诸事,与通判大人不睦。所以宋铁上山奉命招安,却打算利用弟兄们的率直,给招安制造困难。”
杨志不疑有他,骂了一声无耻,然后应承下来。他却不知这正是吴用算计。
自有使唤人为杨志穿上靴子,杨志便辞别吴用,出了书斋,杨志便向安道全医馆走去。
安道全早就在医馆等候,杨志进屋,安道全便上前问道:“杨头领怎么来得如此之慢?”
杨志道:“路上遇到军师吴用,被他叫到书斋聊了几句。”
安道全立刻警惕的问道:“都聊了什么?没说来医馆的事情吧?”
杨志道:“神医放心,我们就是聊些闲话。我只说是最近有些困倦来找神医瞧病。”
安道全这才卸下警惕的神情,说道:“如此甚好。”
杨志见安道全紧张兮兮的样子,便问道:“神医唤我来有何要事?”
安道全道:“也无甚要事,却是有一人想给杨头领引荐一番。”
杨志有些疑惑的问道:“却不知是什么人让安神医如此紧张。”
安道全道:“还请杨头领跟老夫一同进后宅书房说话。”
两人进了书房,四下无人的地方。杨志问道:“安神医说的人在哪里?”
安道全却道:“人就在左近,但还有一个问题要问杨头领。”
杨志见安道全搞得神神秘秘的,心中有些不耐烦,说道:“有话就问。”
安道全也不客气,点头问道:“杨头领觉得梁中书此人如何?”
杨志一怔,没想到安道全有此一问。他杀了牛二后被刺配大名府,是大名府留守梁中书慧眼识英雄,抬举他做了提辖官。
只是后来梁中书让他押送为蔡太师贺寿的生辰纲,他却丢了货物,这才被逼落草。
杨志绝对是要感谢梁中书的,于是说道:“留守大人与我有恩,我却辜负了他。只是觉得亏欠,却不好说恩人如何如何。”
见杨志不答,安道全便又追问:“若是给杨头领一个报答机会,杨头领可愿意?”
杨志道:“必竭尽全力。”
安道全笑了笑,便退出房间。杨志正暗自纳闷,却见一个妇人走入房间,开口问道:“杨提辖还认得我吗?”
杨志看清妇人面貌,心中一惊,试探着问道:“蔡夫人?”
吴用便出了宋江房间,去北山旱寨找杨志。
踩着泥泞的山路,刚过了李逵把守的北山关隘,就碰见上山而来的杨志。
杨志样子更加沧桑了几分,路遇吴用,行礼问好。
吴用笑道:“我正去北山旱寨找杨头领,没想到却在这里遇上,合该我少走几步路。”
杨志没想到吴用要找自己,忙问道:“军师有何事?”
吴用道:“此处不是说话地方,不知杨头领要去何处?”
杨志道:“最近有些困倦,想去找安神医开一些提神醒脑的药剂。”
吴用道:“如此咱们便到山上我的书斋说话。”
杨志自无不可。两人又一同回了山顶。进了吴用书斋,自有使唤人给两人拖了靴子烤火,一时之间,书斋中蔓延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味。
吴用饮了一口热茶,试探着问道:“宋铁上山后,总是暗示公明哥哥佘通判有招安咱们兄弟之意。不知杨头领有何看法。”
杨志认真看了吴用一眼,知道他是在试探自己。但对杨志来说,这也是他发表意见的机会,于是杨志说道:“占山为王,总不是长久之计。”
这话已经表明立场,吴用便道:“公明哥哥也是这种想法。”
杨志立刻道:“梁山有公明哥哥为龙头,乃是兄弟们的福气。”
吴用又叹了口气,说道:“只是有些兄弟想法却与咱们不同。怕是不愿意招安。”
杨志知道吴用说的是谁,于是道:“公明哥哥一声令下,咱们弟兄怎会不从?”
吴用没有说话,只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杨志也没说话,鲁智深是如何逍遥快活的人物,若他不想招安,宋江还真未必能说服他。
杨志又道:“智深师兄也是直性子,他认定的事情不好改变。”
吴用道:“所以才需要杨头领这样深受他看重的人多劝劝。”
杨志道:“能劝动智深师兄的人不多,我的话师兄虽然能听进去一些,但也不多。若论能劝师兄,我倒是觉得山上只有三人。”
吴用道:“哪三人?”
杨志解说道:“第一位便是林冲林教头。他与智深师兄在东京就有旧交,论武艺也是惺惺相惜。林教头说话,智深师兄能听。”
吴用点头认可:“林教头确实算一位。”
杨志又道:“林教头之后,便是武松。我们同在二龙山,两人无论是脾气秉性,还是武艺气力都甚是投缘。正是好汉惜好汉,英雄敬英雄。”
吴用又点点头,道:“武松确实算一位。”
“还有一位就是史进史大郎。”杨志道,“史大郎也是智深师兄旧识。二人又一同杀灭过悍匪,乃是真交情。”
吴用再度点头肯定:“合计三位,确实是能劝动这和尚。”心中却暗道:“早知这杨志不善交际,现在看来正是如此,他点了三人,却不说宋江哥哥能劝动鲁智深,我若转告,岂不是会让哥哥心中不悦?”又想:“正是如此才好上当。”
杨志却是一片真心,说道:“我自会跟智深师兄说明道理,也会找武松、史进二位一同去劝。只是和林冲不熟,不过他的徒弟操刀鬼曹正却与我相熟……”
杨志是真心在给吴用出主意,吴用却道:“其他人倒不用杨头领劝说。武松本就是公明哥哥单独结拜的兄弟,与公明哥哥速来亲厚。史进则是被公明哥哥救过性命。林教头那边自不必说。这三位请公明哥哥亲自劝说便是。”
杨志点点头,宋江在梁山上稳坐钓鱼台,自然也是有能力平衡各方关系的。杨志觉得既然不用他去找三人,正落得轻松。
吴用则又道:“却有一桩关键事情还请杨头领去做。”
杨志道:“军师尽管吩咐。”
吴用也不客气,说道:“那说要招安的宋铁,虽然是帝姬身边之人,却一直暗中撺掇武松兄弟反对招安,小生想请杨头领亲自去监视他的动向,每日向我报备。”
杨志却有不解,问道:“宋铁既然是上山招安,却又为何叫武松反对?”
吴用道:“你是有所不知。招安是佘通判的意思,这宋铁因把持帝姬内宅诸事,与通判大人不睦。所以宋铁上山奉命招安,却打算利用弟兄们的率直,给招安制造困难。”
杨志不疑有他,骂了一声无耻,然后应承下来。他却不知这正是吴用算计。
自有使唤人为杨志穿上靴子,杨志便辞别吴用,出了书斋,杨志便向安道全医馆走去。
安道全早就在医馆等候,杨志进屋,安道全便上前问道:“杨头领怎么来得如此之慢?”
杨志道:“路上遇到军师吴用,被他叫到书斋聊了几句。”
安道全立刻警惕的问道:“都聊了什么?没说来医馆的事情吧?”
杨志道:“神医放心,我们就是聊些闲话。我只说是最近有些困倦来找神医瞧病。”
安道全这才卸下警惕的神情,说道:“如此甚好。”
杨志见安道全紧张兮兮的样子,便问道:“神医唤我来有何要事?”
安道全道:“也无甚要事,却是有一人想给杨头领引荐一番。”
杨志有些疑惑的问道:“却不知是什么人让安神医如此紧张。”
安道全道:“还请杨头领跟老夫一同进后宅书房说话。”
两人进了书房,四下无人的地方。杨志问道:“安神医说的人在哪里?”
安道全却道:“人就在左近,但还有一个问题要问杨头领。”
杨志见安道全搞得神神秘秘的,心中有些不耐烦,说道:“有话就问。”
安道全也不客气,点头问道:“杨头领觉得梁中书此人如何?”
杨志一怔,没想到安道全有此一问。他杀了牛二后被刺配大名府,是大名府留守梁中书慧眼识英雄,抬举他做了提辖官。
只是后来梁中书让他押送为蔡太师贺寿的生辰纲,他却丢了货物,这才被逼落草。
杨志绝对是要感谢梁中书的,于是说道:“留守大人与我有恩,我却辜负了他。只是觉得亏欠,却不好说恩人如何如何。”
见杨志不答,安道全便又追问:“若是给杨头领一个报答机会,杨头领可愿意?”
杨志道:“必竭尽全力。”
安道全笑了笑,便退出房间。杨志正暗自纳闷,却见一个妇人走入房间,开口问道:“杨提辖还认得我吗?”
杨志看清妇人面貌,心中一惊,试探着问道:“蔡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