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力挽狂澜,大明于少保!-《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彻底疯狂!》

  “咦?是天幕!天幕又开始盘点了!”

  “我朝丞相应该上榜!”

  “快去通知陛下!天幕要盘点文臣了!”

  ……

  各朝代顿时沸腾起来,纷纷奔走相告。

  【本期视频,我们来盘点华夏历史十大文臣!】

  【注意,这里的文臣,指的是那些拥有治国才能,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人。】

  【打个比方,萧何肯定是在文臣此列,张良却是属于谋士一列,后续我们还会盘点历史十大谋士,敬请期待!】

  “哦?这天幕居然还把文官分为文臣和谋士,有意思!”

  “不知道李斯能否上得此榜?”

  秦始皇嬴政刚从宫殿内出来,看着天幕兴致盎然地说道。

  “哈哈!乃公身边之人,必定都要上榜!”

  汉高祖刘邦笑了,比人才?哪个朝代能比的过他!

  “可惜,朕的身边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文臣!”

  汉武帝刘彻叹息,不过想想卫青和霍去病双双上榜后,他的心情又开始好转起来。

  “朕的贞观朝人才济济,想必这十大文臣,必有其中一二!”

  唐太宗李世民胸有成竹,自信满满地说道。

  【历史十大文臣第十名,大明于少保,于谦!】

  “竟是我大明的文臣上榜了!”

  明太祖朱元璋兴高采烈,对几位儿子说道。

  “恭喜父皇!”

  “于谦此人,之前天幕也提到过,扶大厦之将倾,为我大明续命两百年,理应上榜!”

  太子朱标微笑着对朱元璋说道,一旁的朱棣也是不住地点头。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他一生清廉刚正,力挽明朝危局,最终因政治斗争蒙冤而死,但其气节与功绩被后世传颂。】

  “哼!什么于少保?朕可没有封他为少保!”

  明英宗朱祁镇破防了,对着天幕一阵怒骂。

  而被天幕提到的于谦,此时神色平静地看着天幕,仿佛上榜的人不是他。

  【于谦生于杭州一户普通官宦家庭,自幼聪颖,仰慕文天祥的气节。】

  【在这里,说一下文天祥,此人气节不输于谦,可惜能力差了些,故此无缘前十。】

  “不能上榜也无妨,后世人能记住我就行。”

  天幕下,文天祥露出微笑,原来自己做的一切并不是无用功。

  【永乐十九年,于谦中进士,初授山西道监察御史,因清廉干练受明宣宗赏识。】

  “这于谦竟然是咱在位期间考中进士的?”

  明成祖朱棣大喜,这是位人才啊!

  必须挖掘出来,重用啊!

  “来人!去杭州寻于谦过来,朕要见他!”

  朱棣大手一挥,下达了命令。

  “这是我吗?我未来会成为那样的人?”

  此时才十几岁的于谦,在家中仰头望着天幕,心中喃喃自语。

  【宣德五年,于谦以兵部右侍郎衔巡抚晋豫,任职19年。】

  【担任河南山西巡抚期间,于谦以民生为重,开仓赈灾、减免赋税,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修筑“于公堤”。】

  【此外,他刚直不阿,惩治贪腐,拒向权臣王振献媚,两袖清风传为佳话。】

  “大明的官员,要是人人都像于谦这样,那咱也不用惩治贪官了!”

  明太祖朱元璋叹了口气,对太子朱标说道。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怂恿下亲征瓦剌,于土木堡全军覆没,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这导致瓦剌大军直逼京城,明朝陷入空前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朝臣主张迁都南京。于谦厉声驳斥:“言南迁者,可斩也!”力主死守北京。】

  【为断绝瓦剌挟持明英宗为要挟,于谦拥立明英宗之弟朱祁钰为景泰帝,稳定了朝局。】

  “好好好!于谦!朱祁钰!你们做得好!”

  明英宗朱祁镇突然暴怒,转身回到宫殿内,一脚踹翻桌案,对着天幕厉声说道。

  “禀报陛下!外面,外面有……”

  就在这时,一位宦官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对朱祁镇结结巴巴地说道。

  “什么东西!话都说不明白!”

  正在气头上的朱祁镇一脚踹翻小太监,大步走出宫殿,他要自己去看看。

  谁知他刚踏出门口,就看到几十位文武大臣在于谦的领导下,拥簇着朱祁钰,静静地等待着他。

  一旁的地上,太监王振被五花大绑,不知是死是活。

  “还请陛下退位!”

  朱祁镇只觉得天旋地转,腿脚一软直接瘫倒在地。

  【为了对战瓦剌,于谦任兵部尚书,调集全国精锐,整备城防,动员军民。】

  【他亲自披甲督战德胜门,以火器伏击瓦剌骑兵,激战五日击退敌军,保住了明朝国祚。】

  【于谦执政期间,改革军制,创立“团营”制度,加强京师防御。整顿吏治,严惩贪腐。主张轻徭薄赋,恢复经济,为“景泰中兴”奠定基础。】

  “好!这于谦不愧是能上榜的人物,果然有骨气有能力!”

  宋太祖赵匡胤拍手称赞,心中却在想如果大宋有此等忠节之臣,还会发生靖康之难吗?

  【1457年,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复辟,石亨、徐有贞等政敌诬陷于谦谋逆。】

  【明英宗为巩固权力,将于谦处死于北京崇文门外,史称“天下冤之”。】

  【临刑前,于谦留下绝笔:“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彰显其刚正气节。】

  “好!好一个要留清白在人间!”

  郑国公魏征拍案而起,为于谦的遭遇的不公而愤怒,为他的骨气而赞扬。

  【明宪宗成化年间,于谦冤案昭雪,追复原职,谥号“忠肃”。】

  【于谦被后世人誉为“救时宰相”,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他留有《于忠肃集》,其《石灰吟》传诵千古,成为气节象征。】

  “西湖三杰?这个称谓不错!”

  镇北王岳飞正在剿灭金兵,听到天幕话音后,抬头微笑着说道。

  【于谦的一生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典范。】

  【他以清廉刚直,力挽狂澜的功绩,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尊崇的民族英雄。】

  天幕下,朱祁镇和王振被侍卫拉走,朱祁钰坐上龙椅后,于谦长长出了一口气,对着天幕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历史十大文臣第十名,于谦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