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唐朝最后的明君,李忱!-《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彻底疯狂!》

  汉朝和唐朝这样国祚绵长的朝代就是好啊!

  随随便便都能排出来几个明君!

  不像他的大秦……

  算了,不提了!

  【唐朝最后一位明君,是唐宣宗李忱!】

  “什么?!”

  “这怎么可能!”

  唐武宗李炎顿时傻眼了,目瞪口呆地惊呼道。

  他那个傻子叔叔,竟然成了唐朝的最后一位明君?

  这天幕在和他开玩笑吧?

  【李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被后世誉为“小太宗”。】

  【他在位期间推行改革、整顿吏治、收复失地,开创了被称为“大中之治”的安定局面。】

  【但因晚年崇道求仙及宦官势力复起等问题,其统治也存在争议。】

  “又一个小太宗?”

  “不知道这个李忱,配不配得上这个称号!”

  唐太宗李世民目光一凛,不置可否地说道。

  之前天幕说的小太宗李纯,在他看来顶多算个小玄宗!

  被太监杀死的皇帝,也不过如此罢了!

  【李忱原名李怡,是唐宪宗李纯之子,但母亲郑氏身份低微,原为叛臣李锜的妾室,后成为郭贵妃的侍女。】

  【这样的出身,使得他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他目睹了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四朝残酷的宫廷斗争和宦官专权。】

  【特别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皆由宦官拥立,且大多短命或结局不佳。】

  “原来唐宣宗李忱竟然是朕的老十三李怡?”

  唐宪宗李纯也傻眼了,十分惊愕地说道。

  好家伙,他传位给老三李恒,结果李恒的儿子有三个人当了皇帝,分别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

  到了最后,这皇位竟然来到了老十三李怡的手中?

  这也太曲折离奇了!

  【为了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避免被猜忌和迫害,李怡采取了“装疯卖傻、沉默寡言”的策略。】

  【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在公众场合表现得木讷、迟钝。】

  【甚至被皇室成员和宦官们视为“傻子”、“光叔”,这种“大智若愚”的伪装成功保护了他。】

  【846年三月,唐武宗李炎病危。掌握禁军大权的宦官们认为“傻子”李怡易于控制,便矫诏立他为皇太叔,并改名李忱。】

  “原来是装疯卖傻,有意思!”

  “明朝的永乐大帝是不是和他学的?”

  汉武帝刘彻挑起眉毛,饶有兴趣地说道。

  他看到李忱装疯卖傻,不由得想起天幕说朱棣装傻睡在猪圈的事情。

  这两人都是属于卧薪尝胆,善于隐忍的人,不简单!

  【不久后,唐武宗李炎驾崩,李忱在宦官拥立下即位,是为唐宣宗。】

  【宦官们本以为拥立了一个傀儡皇帝,但李忱登基后,立刻展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英明果断、威严睿智”的一面,令所有人大吃一惊。】

  【他处理政务有条不紊,决断清晰,宦官们这才意识到他数十年的“愚痴”都是伪装。】

  “精彩,太精彩了!”

  曹操一边鼓掌一边夸赞道,眼神中充满了赞赏。

  李忱可不是刘禅的“大智若愚”,也不是司马衷的真傻。

  人家这是低调发育,成为皇帝后再惊艳所有人!

  【李忱深知宦官专权之害,他采取措施限制宦官权力,特别是收回了部分宦官干预朝政和军事的权力。】

  【他本人勤于政事,亲自批阅奏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宦官对中枢决策的影响力,但他也无力彻底铲除宦官势力。】

  【他非常重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他要求严格,痛恨贪腐,大力整顿吏治,贬斥了一批贪官污吏和无能之辈。】

  “明明是王朝末期,朕竟然从唐宣宗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朝气!”

  汉光武帝刘秀看到这里,十分惊讶地说道。

  这样的行为,一般在开国君主身上出现的比较多。

  没想到这李忱,竟然如此认真,如此勤奋敬业!

  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尤其是在一个王朝的末期,太罕见了!

  【李忱重视科举取士的公平性,并亲自接见新科进士,询问民间疾苦。】

  【他效仿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臣下进谏,并能虚心听取。】

  【魏徵五世孙,名臣魏谟以敢于直谏着称,深得唐宣宗敬重。】

  【他生活相对节俭,关心民间疾苦,他减轻赋税,注重农业生产,赈济灾荒。】

  【史载他常读《贞观政要》,以太宗为榜样。】

  “好!好!好!”

  “李忱这个小太宗的称号,朕认可了!”

  “若是把他放在大唐初期,或许他做的不会比朕差多少!”

  唐太宗李世民霍然起身,面露喜色,对李忱的行为连声叫好。

  他在李忱身上,看到了自己以前的影子,很是触动他的内心。

  这才是一个明君该有的样子!

  像是李纯和李炎,纯粹是因为手下的文臣武将给力,才会做出政绩。

  而李忱就不一样了!

  他这是发自身心地想要做成一个明君,一切行为都是按照唐太宗李世民为标准来要求自己。

  这十分难得,关键是他还做到了!

  “没想到郑国公的后代,又出现了一位敢直言进谏的忠良之臣!”

  梁国公房玄龄抬头看着天幕,欣慰地笑着说道。

  说来也有意思,李忱效仿李二陛下,而魏谟则是效仿魏征。

  相当于,这对传奇的组合,在两百年后又出现在大唐的皇宫中。

  真是奇妙的巧合!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时空的魏征已经去世,看不到这个奇观了。

  但是其他时空的魏征,估计此刻也看见了吧?

  想来他也会老怀欣慰的!

  房玄龄想到这里,也是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张议潮收复河湟,是晚唐最具标志性的军事胜利,也是唐宣宗“大中之治”的核心功绩。】

  【这一事件不仅重塑了唐帝国西北疆域,更成为汉人反抗异族统治的史诗。】

  “河湟竟然被收复了?!”

  唐宪宗李纯顿时一愣,随即大喜,兴奋无比地说道。

  从他刚开始记事起,河湟十一州全境已经沦陷,成为吐蕃的疆土。

  他万万没想到,李忱,这个不受他宠爱的儿子,未来竟然能够收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