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五帝登场,共铸华夏根基!-《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彻底疯狂!》

  【“三皇”并非真实个体,而是华夏先民对文明起源的集体记忆投射。】

  【这种将文明进程人格化的叙事,比历史真实性更具文化价值。】

  【它定义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敬天爱人,勤勉创造。】

  “接下来,该盘点五帝了吧!”

  隋文帝杨坚搓了搓手,很是期待地说道。

  他很想知道,后世之人对于“五帝”的理解,和他们这些古人有何不同。

  【关于“五帝”的传说,是中国古史体系中,部落联盟向国家形态过渡的关键领袖,代表社会制度、国家机器和道德体系的初创。】

  【与半人半神的“三皇”相比,五帝更具历史化特征,其谱系反映了华夏族群的融合与早期国家的形成逻辑。】

  【战国至汉代文献对“五帝”的记载存在分歧,核心差异在于少昊是否被纳入。】

  【后世主流采用《史记》体系,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体现从武功到文治的演进。】

  “怎么回事?”

  “怎么没有白帝少昊?”

  秦始皇嬴政看到这里,顿时勃然大怒地说道。

  少昊在秦朝被尊为白帝,在五行学说中,少昊被赋予了金属性。

  而金属在五行中位于西方,因此少昊被称为西方白帝。

  秦襄公在秦地设立祭祀少昊的祠堂,称为西畤,这表明秦国将少昊视为其保护神。

  但是,这个司马迁把少昊排除在外了!

  他不仅敢把黄帝挪出“三皇”,还敢把少昊挪出“五帝”!

  好好好!

  这样玩是吧?

  嬴政脸色阴沉,心情很是糟糕。

  “来人!”

  “让刘邦过来!”

  嬴政忽然开口,对身边的侍卫吩咐道。

  朕收拾不到司马迁,还收拾不到你刘邦吗?

  怪只怪你在另一个时空中建立了汉朝吧!

  汉臣司马迁的过错,当然要算到刘邦的头上了!

  “又是《史记》!”

  “看看吾以后撰写的时候要多加注意了,可不能因为差错得罪了人!”

  年轻的司马迁一头冷汗,震惊不已地说道。

  他没想到,自己未来写的《史记》会成为后世之人的重要参考。

  相当于他一个人要承担起几千年的厚重历史!

  【黄帝轩辕氏,乃是华夏共祖。】

  【他阪泉之战败炎帝,涿鹿之战诛蚩尤,融合华夏、东夷集团,统一了中原。】

  【传说中,黄帝命仓颉造字、伶伦制律、嫘祖养蚕、大挠作干支历法。】

  【距今4300年的陕西石峁遗址,当中的巨型石城、玉器、壁画,或为黄帝族群活动遗存。】

  “吾等皆是炎黄子孙,定会不负先祖!”

  汉文帝刘恒一脸庄重,掷地有声地说道。

  司马迁在《史记》中,已经将黄帝确立为华夏共祖。

  普天之下,皆为炎黄苗裔!

  【颛顼高阳氏,是神权的改革者。】

  【他禁止民间巫术,垄断祭祀权,推动宗教专业化。】

  【制定历法《颛顼历》,以建亥月(十月)为岁首,规范农时。】

  【颛顼属东夷少昊集团分支,后迁居中原。】

  【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距今6000年的蚌塑龙虎图腾墓,或与颛顼族系相关。】

  “这位虽然不如其他几位有存在感,但是也极大地推动了文明进展!”

  周公旦看到这里,露出一丝笑意,开口轻声道。

  这位最着名的应该是“绝天地通”了!

  【帝喾高辛氏,为部落联盟整合者。】

  【他率部从渭水迁至豫东,吸纳东夷族群。】

  【《山海经》载其“使四鸟”(豹、虎、熊、罴),实为四大部落图腾。】

  【他还进行天文观测,确立二十八宿雏形,细化节气,《尚书·尧典》载其“历日月而迎送之”。】

  【帝喾的儿子有尧、商朝始祖契、周朝始祖弃。】

  【可以说,帝喾是我们华夏文明实打实的老祖宗!】

  “来人!”

  “准备祭祀老祖宗!”

  商汤看到这里,顿时大袖一挥,对周围的侍卫吩咐道。

  侍卫们得到指令,直接拉出几个奴隶,开始放血……

  好家伙,谁家好人祭祀祖宗用活人啊?!

  【尧,陶唐氏,是禅让制典范。】

  【他命羲和观测天象,制定农历。】

  【并设四岳(部落酋长议会)、设“谤木”(华表原型)纳谏。】

  【尧派鲧治水,并选拔舜继位。】

  【约前2300年的山西陶寺遗址中,发现观象台、青铜器及疑似“尧都”的城址。】

  “怎么成了禅让了?”

  “难道不是尧帝的德行逐渐衰落,最终被舜囚禁在平阳,舜因此夺取了帝位吗?”

  韩非子看到这里,顿时傻眼了,惊呼道。

  这后世为了吹捧儒家,连历史都改写了?

  这肯定又是司马迁改写的!

  该死的家伙!

  【舜,有虞氏,乃是华夏最着名的道德楷模。】

  【他完善官职,设禹为司空、契为司徒,皋陶为士(司法),形成官僚制雏形。】

  【他是孝德楷模,忍父瞽叟、继母与弟象迫害仍恪守孝道,乃是儒家核心伦理源头。】

  【舜时期,疆域得到拓展,南巡狩至苍梧,也就是湖南,促进中原与长江流域融合。】

  【湖南宁远九嶷山舜陵,与山西运城舜帝庙并存,反映南北方族群对传说的共享。】

  “狗屁的道德楷模!”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韩非子越看越气,忍不住再次开口说道。

  他认为,上古时代权力更迭是非常残酷的!

  这些所谓的“圣王”,实际上是通过威逼手段夺取权力的,而不是通过道德和智慧自然传承。

  这与儒家所倡导的禅让制正好相反!

  【五帝体系的历史逻辑,是社会进阶的隐喻。】

  【黄帝,武力统一,形成部落军事联盟。】

  【颛顼,神权垄断,政教合一雏形。】

  【帝喾,族群融合,跨地域联盟。】

  【尧,制度创新,出现早期国国家的雏形。】

  【舜,开创官僚体系,国家初步形成。】

  “五帝齐聚,华夏文明初成!”

  周公旦看到这里,感慨万千地说道。

  天幕虽然说他才是缔造华夏文明的人,可是他并不这么认为。

  三皇五帝共铸华夏根基,他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出成绩的!

  先祖的功绩,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