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暴君,天下必伐之!-《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刘辩面色发寒,他费劲巴拉的掌权,不是来当好先生的。

  “赈灾赈灾!要权朕给你们了,要兵朕让你们募了,结果到最后,山越你们搞不定,粮食赋税你们收不上来,朕要你们有何用?”

  刘辩低吼出声,这是真怒了。

  崇德殿回荡着他的声音,宛如一柄巨锤敲击着众臣的心间。

  群臣胆战心惊。

  “陛下息怒。”

  “朕没那么多怒可息!”

  刘辩抬剑直指那几名扬州来的官吏,厉声道:

  “要么把赋税交上来,要么让那些郡守都给朕滚回来,要么朕亲自领兵去扬州走一趟,给朕一句准话,拿不出交代,你们把脑袋全留下!”

  这几名官吏吓得面无血色。

  情况不对啊?

  袁术不是跟他们说,朝廷根本顾不上南方,让他们糊弄过去吗?

  他们能给什么交代?他们来之前就明确接到了命令,一粒粮食也不会上交朝廷。

  为首的那名官吏一咬牙,昂着脖子,大声道:

  “陛下,扬州已无半点存粮,饿殍千里,朝廷若硬是要收赋税,叛乱四起啊。”

  “你在吓唬朕?”刘辩脸色阴沉。

  官员跪伏在地,身体微微颤抖。

  但他却依旧嘴硬:“陛下贤名传遍四海,若今朝不慎,恐恶名让天下胆寒,请陛下明察!”

  “好好好。”

  刘辩怒极而笑,他盯着那名官员,语气森然道:

  “光熹元年,朕亲政第一年,便御驾亲征,全歼弘农五万叛军,汝等觉得,朕今日会被扬州的一些逆贼给吓倒吗?”

  “臣断没有……”

  “朕不想听你废话,也给过你机会,左右何在?”

  “在!”

  当即有几名甲士冲了进来,杀气腾腾。

  “拒交赋税,便是谋逆,将他们全部拖下去!”

  刘辩冰冷道:“于平城门,斩首!”

  “喏!”

  典韦带头,拖着他们往外走。

  几名扬州官员吓坏了,赶忙求饶:

  “陛下饶命啊!”

  然而,刘辩的表情却是丝毫没有变化。

  为首的那名官吏,眼瞧着就要被拖下去,求饶也没用,当即声色俱厉的吼道:

  “暴君!天下必伐之!”

  这句话彻底激怒刘辩。

  “尚书令何在?”

  “臣在!”

  荀彧一步踏出。

  “卿即刻替朕拟诏,限扬州三月初前将赋税送到,少一个郡,当地郡守自裁谢罪!”

  荀彧怔住,天子被愤怒冲昏头脑了?

  不对,很快他就想明白了。

  天子这是要杀鸡儆猴,明确的告诉天下各州郡,糊弄朝廷,是要治罪,是要按谋逆论处的。

  不再是之前那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扬州会交吗?

  一定会的,不管扬州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他们肯定不愿意率先被扣上反贼的帽子。

  其他州郡也是一样,多少都会送点回来。

  果不其然,他现在再看一眼益州的官吏,那一个个都在发抖,杀鸡儆猴的效果已经初显。

  台上的刘辩继续发狠,询问道:“益州来人何在?”

  “下臣在!”

  几名官吏从人群中站出来。

  “赋税何日能到?”

  为首的官吏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卑微的下拜,“回禀陛下,两月内便能送达。”

  “好。”

  刘辩点头,益州牧刘焉,没几年能活,就看刘焉在最后时刻会作何选择。

  接着,刘辩继续询问冀州,让他意外的是,根据冀州官吏所答,冀州的队伍,早就冒着风雪出发,还需一个月就能抵达洛阳。

  而且看那官吏自信的样子,似乎要送来的东西不少。

  其次,就是凉州,凉州无官吏前来,就连前几日的宫宴也直接缺席。

  最后是交州,同样是直接缺席。

  凉州刘辩尚能明白,但交州没有来人,让他的面色顿时就阴沉下来。

  跟他同样沉下脸去的,还有朱儁。

  这场朝会进行到这,就差不多结束了,发生的最大事,莫过于扬州官吏被斩。

  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京官们出奇的团结,一个接一个的上书,建议刘辩应该小心扬州,最好派军队走一趟,多宰些人杀鸡儆猴。

  刘辩没搭理他们,真要对扬州开刀,需要做漫长的准备。

  水师就得提前训练,仓促做决定,可能又是一场赤壁之败。

  扬州的人杰可不少,智囊团也是极为强大,拼阵容不一定弱于冀州。

  先遵行荀彧的计策,使整个北方归于安定,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接下来的几天,在曹操的主持下,又砍了一群大臣。

  把害死袁隗的锅,全甩在了他们身上。

  就连鞭打袁隗的事,也被扣成是他们故意想要把袁隗弄死在牢里。

  曹操至少在名义上,暂时脱罪了。

  他可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还送走了张飞,就是职位被连降好几级,但他也不在乎。

  除此以外,王允病了的消息,也传到刘辩这里。

  听说还吐血了,似乎很严重。

  刘辩亲自来到太师府上看望,王允刚喝完汤药,准备躺下休息会,听到外面的声音,挣扎着要坐起来。

  可他还没完成动作,刘辩就已经进来了。

  “太师别乱动。”

  他几步上前,搀扶着王允靠在床头。

  王允咳嗽几声,面色苍白的毫无血色,见到刘辩如此关心自己,激动的呼吸都急促不少。

  “陛下,老臣身体有恙,多日没能上朝,老臣有罪。”

  “这是哪里话。”

  刘辨叹口气,他看着王允这消瘦的面容,心里不是滋味。

  他扭头看向一名奴婢,抬手招了招,对方紧张的走了过来。

  “朕问你,太师这几日饮食如何?”

  奴婢先看了一眼王允,收回视线后才老实回道:

  “一日能吃下一碗粥已经是不易。”

  “这怎么能行?”

  刘辩不悦,挥手让其退下,他坐在了床边,握住王允干枯的老手。

  刘辩眼中已经噙上眼泪,“太师,要保重身体啊。”

  王允也开始哽咽。

  “老臣一定会调整好身体,尽快回朝堂为陛下效力。”

  气氛感染了在场众人,不光是府上的奴婢,就连后面的荀攸,都抬起衣袖擦了擦眼泪。

  刘辩将王允的手藏进被窝,他关心了王允一阵。

  待了大概半炷香的时间,他站起身。

  “朕国事繁多,改日再来看太师。”

  “恕老臣不能相送。”

  刘辩沉默着走出太师府,站在门口,他扭头看了一眼这府邸,叹声吩咐道:

  “公达,传朕旨意,每日宫中多做些膳食,送到太师府上来,要着人看着太师多吃一些,另外发诏寻医,若有华佗、于吉的消息,将之立马带到洛阳,给太师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