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刘辩暴怒-《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光熹元年,十二月中旬。

  寒潮席卷司隶,每天早上打外面一瞧,世界都是雾蒙蒙的,地上结着厚厚的霜,风一吹,再困都能冻清醒。

  刘辩哪怕穿的很厚,也离不开火盆。

  他在担忧百姓的日子,整天整天的愁,几乎全天都在唉声叹气。

  荀攸看在眼里,心里大受触动,一一用毛笔记下。

  好在这一天,总算是来了好消息,大军得胜!

  关羽首战扬名,万军从中,阵斩叛军主将石晏!

  数十年后,若是石晏泉下有知,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他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居然青史留名了。

  为什么?因为他居然引得大汉数十名上将军的联合攻击。

  不开玩笑的说,他要是能捡回一条命,哪怕败的再惨,后世人也会称他为天下第一名将。

  另外,奏报中显示,芮城、弘农郡城被攻下,俘虏两三万人,其中有一万降兵,剩下的都是六大士族之人,当然降兵的家眷也在其中。

  缴获的战利品不计其数,据曹操、贾诩统计,六大士族共有财产五亿六千万钱,私藏的粮食达一千六百万石,田产九百万亩,兵器甲胄,更是还能再装备出两三万人。

  最离谱的是,曹操经过对账发现,六大士族瞒着朝廷,偷偷藏匿了六七万户人口。

  平均一家一万多户!

  触目惊心,触目惊心到刘辩愤怒的拍桌。

  一千六百万石粮食啥概念?

  弘农这一个郡私藏的粮食,如果全部流入市场,至少在司隶地区,粮价能迅速回落到一百钱以下。

  朝廷制定的粮价范围,在三十钱到八十钱之间,在刘辩下旨控制前,一天涨一个价,几乎涨到了八百钱。

  这些年以来,司隶饿死多少人?

  朝廷连北军都养不起,被迫裁撤裁撤再裁撤。

  一年收的税赋,还没几个士族吃的多!

  要是天下各州,他每个州宰一个郡的士族,岂不是能养活全天下的人了?

  啪!

  刘辩将奏折摔在桌子上:

  “岂有此理,简直就是一群畜生!”

  “陛下息怒……”荀攸心惊胆战。

  刘辩虎目满是怒火,他现在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杀!

  弘农六大士族是个例吗?绝对不是!

  如果世道乱了,这六大士族随便拉出来一个,比如石家,随便投资一个普通人,估计这人都会挤身于诸侯行列,割据一小块地方都不是问题。

  肥啊,真肥啊,他都想象不到啊!

  刘辩声音冰寒的开口:

  “荀攸。”

  “臣在。”

  “你去迎接众将士,朕在庆功宴上等他们。”

  “喏。”

  荀攸赶紧退下,出了屋子,他打了个哆嗦。

  可能是寒风吹的,也可能是天子的怒火将他吓的。

  他有预感,这场庆功宴,怕是会见血,见老多血。

  ……

  洛阳,又是另一番天地。

  荀彧、丁原、朱儁、卢植、杨彪、袁绍等人,正在商量着政事。

  朱儁面露焦虑:“这都过去多少天了,年关将至,陛下再在弘农耗下去,朝廷可撑不住了。”

  众人不发一言,安静许久,杨彪才道:

  “荡寇将军吕布,几乎扫清贼寇,目前在与白波军对峙,如今天冷了,他已经向朝廷催了几次粮草……”

  大伙一起望向卢植。

  天子亲政三诏,决心极大,没人敢乱来。

  这扫寇就是其中之一,为吕布解决粮草问题,是他们的首要之急。

  卢植老神在在,就像是没听到大伙的话。

  朱儁捅了他一下,他这才像是回神,丝毫不给面子的冷哼。

  “没钱。”

  “粮食呢?拨点粮食出来啊。”

  杨彪急眼了,这眼瞅的到最后的节骨眼了,总不能因为这就功亏一篑。

  “粮食也没有。”

  朱儁吹胡子瞪眼,“陛下给了你那么多粮食,说没就没了?”

  卢植翻了个白眼,继续老神在在的当透明人。

  最后还是荀彧叹口气,出来解释道:

  “荡寇之事,能拖则拖,国库是还有一些粮食,但诸公可曾考虑过,若是天子大败而归,当如何?”

  众人面色瞬间变了。

  荀彧继续:“国库多少也要存点余粮,叛军若是杀到函谷关,每一粒粮都是汉室的希望。”

  杨彪沉默了。

  卢植也是破天荒的主动开口:

  “诸位不要想了,在得到天子的消息前,国库只进不出,天子既然让老夫来当这个大司农,我得为大汉做最后的考虑。”

  一股悲哀的情绪,在场中蔓延。

  其实国库早就撑不住了,实在是刘辩花钱太大手大脚。

  他们在场的这几位,几乎是一直在掏腰包为朝廷兜底,但也不能像个无底洞啊。

  如果让人看不到希望,他们就是再忠诚,再看好天子,家族中的其他人也扛不住。

  就在这一片唉声叹气中,钟繇火急火燎的拿着账本来了。

  “诸公,这有五百万钱,可以解燃眉之急。”

  众人惊讶万分,五百万钱对现在穷得叮当响的朝廷来说,算得上是一笔巨款。

  钟繇解释道:

  “皇后下懿旨,裁撤了宫内大部分宫女和小黄门,又一一去诸位太妃那拜访了一通,凑出了这些钱,皇后让我转告诸公,天子既然信任你们,让你们尽管行事,她也会做主让少府的府库随诸公调用,另外让诸公不必忧愁,天子一定会得胜而归。”

  众臣面色各异,感慨万千。

  大汉是不幸的,也是有幸的。

  这风雨飘摇之际,上天降下一个有远大抱负,识人善用的天子,又送来一个贤良的皇后。

  如果皇后是前朝那些只顾着争权夺利的女人,他们怕是要头疼死了。

  卢植也终于松口,答应拨一批粮食给吕布。

  他记得少府还有五千万钱,有兜底的他就不怕了。

  几人的面色都好了不少,又重新充满斗志。

  不过没过一会儿,一封信由荀谌交到荀彧手中。

  众臣全都打起精神,目光灼灼的看着荀彧。

  “难不成天子有消息了?”

  荀彧看完书信,内心掀起惊涛骇浪。

  这是他写给天子的奏折,天子又送了回来。

  底下就批复了一个字,抓。

  众人望见荀彧那急速变换的表情,心都跌到谷底。

  天子要是败了,那他们还在这商量个屁的国事。

  见荀彧一直没说话,朱儁急的火都上来了。

  “哎呀,到底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