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天子不在洛阳-《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距离最近的左骨都侯,早在几日前就用嘲讽的口吻询问他,需不需要发兵相助。

  当时被他严词拒绝,在今日,他居然又收到了左贤王、右贤王双双送来的训斥信件,也提到了发兵的事。

  南匈奴的心并不齐,大家只是在一个框架下共事,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

  名义上他受左右贤王节制,但平日里他几乎不奉人家的命令,自己干自己的事业,必要的时候,听听王庭的调令即可。

  他和另一位骨都侯一样,是被封的异姓贵族,只想抢一块汉地,自己过自己的逍遥日子,怎么甘心人家把手伸进来。

  左右贤王也是一个德性,他们各自占据两三个郡,各自为政,想的是如何进一步壮大自身,尽快吞并其他人。

  至于新任的单于,听说是快死了,没空管这里的事,现在在草原里治病呢。

  将来谁占据的地盘多,谁就有可能是新一任南匈奴单于,毕竟人家自己都得位不正。

  所以右骨都侯要尽快剿灭汉骑,将丢掉的面子拾回来,不然到时候人家真的发兵来救,他会沦为笑柄,今后山大王也当不成了,搞不好还会被架空。

  这时候,麾下一名首领来报。

  “骨都侯,那个叫张文远的汉人,又屠了我们一个村庄,沿途还为我们胡人尸体披上了羊皮,他们自己也披上了羊皮用以挑衅,而且根据哨骑来报,张文远还亲手刻下了一座石碑,目前并不清楚里面写的是什么。”

  “辱我太甚!”右骨都侯气的暴跳如雷。

  他麾下养的是怎样的一群废物。

  “这次再让他跑了,你们全部提头来见!”

  “是!”麾下将领战战兢兢的应声。

  右骨都侯气愤道:“我要亲自出马,将这伙汉人生吞活剥!”

  大战一触即发,密集的箭雨劈天盖地的朝着张辽激射过去。

  张辽这次没退,因为他发现现在的战场形势,和之前有着很大的不同。

  胡人没有自乱阵脚,想要冲出去太难了。

  他得把胡人的部署打乱,才能让传令兵得以冲出重围,前去报信。

  “汉骑,随我冲锋!”

  张辽提起大刀,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方,身后汉骑狂追而上,随着张辽杀入胡人军阵中。

  他们一动,待命的数万胡骑跟着动了,驾马朝着张辽绞杀而去。

  乌泱泱的人群,顷刻间便将张辽淹没。

  没人发现,在那个胡人小聚落中,还藏着五十名汉军骑兵。

  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张辽被吞没,一个个红了眼眶,攥紧双拳。

  领头的将领,用力擦去眼泪,哽咽道:

  “弟兄们,不要耽误时间,往北面冲杀,请吕将军发兵,唯有吕将军能将张将军救回城池。”

  众人重重点头,默默上了马。

  ……

  司隶,十名骑兵打着十万火急的旗号,一路狂奔。

  沿途关隘城池不敢阻拦,纷纷放行。

  他们赶了一天一夜的路,却不敢有半分休息。

  按照时间推算,孙坚将军已经打进了西河郡,整个北路大军的存亡,以及汉廷能否成功收复失地,全系于他们的速度上。

  他们做到了自己的承诺,洛阳城近在咫尺。

  他们出现的第一时间,就引起了北军的高度注意。

  十名骑兵想进入北军的防区,不是一件小事,但看在他们手持令旗的份上,暂时放了其中一人靠近洛阳。

  同时,巡逻将士开始向上汇报,消息还没传到朱儁那,传令兵已经来到城下,进入禁军的防区。

  刘辩自从离开后,洛阳城的防务等级,就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执金吾钟繇每日亲自巡视洛阳城防,倒是给传令兵带来不小的便利。

  在简略的得知,北线战事出现大的变故以后,钟繇领着对方进了宫,消息进一步传到尚书台。

  尚书台位于章德殿东侧,荀彧每日都在此处,处理着各地及朝廷各官吏送上来的奏疏。

  几个月来,朝廷在他的打理下井井有条,天子虽然不在,但官吏们各司其职,百姓们热火朝天,荀令君的名声越传越远。

  当然,有很多奏疏荀彧没办法做决策,会被他简单提意见后,每日交由驿馆,呈送到兖州去,只是一来一回会耽误不少时间。

  今日他如同往常一样,在此处批复奏疏,其中一份奏疏,让他疲倦的眉眼,多了不少笑意。

  兖州已定,大批壮汉劳动力,正在被送往司隶,可以打散了分往各处。

  再加上最近皇家造纸厂正在全力开工,为朝廷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一切都在欣欣向荣。

  不过高兴了没多久,下一封奏疏又让他皱起眉头,冀州变故太大,也不知道天子是否收到了奏疏。

  就在这时候,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抬起头一看,钟繇招呼都不打,火急火燎的闯了进来。

  “荀令君!出大事了。”

  荀彧本来还打算,好好跟对方掰扯掰扯,一听这话,瞬间摆正面色。

  “何事?何不坐下再说。”

  钟繇哪顾得上,“孙坚遣了一支传令兵,火速闯进了洛阳,阵仗不小,连北军都惊动了,还带回一封奏疏,说是务必尽快呈送到天子手中。”

  呈送啥啊,天子都跑兖州去了。

  荀彧紧皱着眉头,猜测并州出了什么变故,于是询问道:

  “不知奏疏何在?”

  “他非要亲手呈送到天子面前,我把人给你拽过来了。”

  钟繇让人把那传令兵给带进来。

  荀彧估计事情不小,于是站起了身。

  传令兵进了殿内,左看看右看看,迟迟没有见到天子的影子,心里着急。

  钟繇向他介绍道:“此乃荀彧荀令君,有何要事不妨先奏于他。”

  传令兵赶紧行礼拜见,被荀彧扶起身。

  “北线出了何事?”

  “荀令君,此为卫尉孙坚孙将军亲笔信,嘱咐末将务必十万火急呈送到天子前。”

  传令兵拿出一份竹简。

  荀彧眉头皱的更紧,“天子并不在洛阳。”

  传令兵错愕的抬起头,脸上很快失去血色。

  没有天子诏令,别说调兵了,就是有军队私自离营,都是谋逆的大罪,朝廷该如何发兵救援并州?

  孙坚的两面夹击中心开花,与胡人全面开战的计策,将成为送死招。

  “北路大军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