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血源诅咒-《盗墓:来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传》

  皇冠车在回洛阳的国道上一路疾驰,车内的气氛有些紧张。

  二叔坐在副驾驶,脸色在车窗外飞掠的光影中晦暗不明,他深吸了一口气,才缓缓开口道:

  “这书里主要内容讲的是,杨教授早年在应邀参与殷墟考古时,从发掘出来的甲骨文的解析信息中,发现在商朝灭亡前夕,曾进行过一场特殊的大型祭祀,可能是试图想通过这场祭祀来沟通鬼神,挽救当时岌岌可危的王朝!”

  “由于出土的甲骨文大多都是碎片,关于这场祭祀并没有太多的细节内容,杨教授就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研究,把研究成果全都写在了这本书里,将其命名为《殷商最后的祭祀》……”

  宗教祭祀是当时商王朝重要一部分,国难当头,不是倾全国最后之力去做反抗,而是通过祭祀祈求鬼神挽救,这在当时也很符合商朝国情。

  所以杨教授把这一场祭祀命名为‘殷商最后的祭祀’也十分贴切。

  说到这儿,二叔放下车窗,发现车速太快,外面的风呼呼往里灌,风噪声太大,就又重新关上车窗,点了根烟深吸了一口,烟雾瞬间在车内密闭的空间缭绕。

  孙反帝忍不住插了一嘴,问道:“姜老板,这殷商最后的一场祭祀,跟北邙山的那座墓,又有什么关系?”

  还没说完,孙反帝灵机一动:“难不成,北邙山的那座墓……”

  二叔抽着烟,吞云吐雾的点了点头:“杨教授的书上写着,殷商最后的这场祭祀,是倾尽当时的最后所有国力,进行的一场非常神秘的绝天巫祝大祭!”

  “但是关于这场绝天巫祝大祭的具体细节,甲骨文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也可以说是部分甲骨文没有确认。”

  听到这儿,孙反帝又忍不住问道:“那这个杨教授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都研究了什么?”

  孙反帝这句话直接问到了重点。

  二叔说道:“研究的都是一些可能与这场祭祀相关的零散信息……”

  “比如祭祀坑,以当时国内近乎所有的宗亲贵女作为殉人献祭,这个在史记上也有相关记载,商朝灭亡,宗亲贵族跪降,少有女眷!”

  “还有殉人献祭之前,先喝巫祝圣水,身上显现出鬼纹,既代表被鬼神认可……”

  当听到这儿,我和孙反帝同时内心惊愕,头皮发炸。

  孙反帝更是陡然拔高了嗓音呼道:“这么说……书上说的这个殷商最后的祭祀,什么绝天巫祝大祭,就是现在北邙山的那个墓坑?”

  专门以宗亲贵女作为人殉;献祭之前,喝下巫祝圣水显现鬼纹。

  这些全都跟我们在北邙山的那座商周墓,遇到的情况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北邙山的那座商周墓,就是杨教授倾尽人生最后二十多年的心血,研究的殷商最后一场祭祀!

  这也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殷商时期的一座大墓,会藏匿在北邙山的大山深处。

  二叔再次点了点头:“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这样的!杨教授只是通过从破译的甲骨文信息研究的这些内容,如果北邙山的那座墓坑早几年被考古队发掘,那这本书应该就不是几本样本,而是大批量的出版发行了……”

  现实也就是这样,考古就是考证,没有实质性的考证,那都是推测。

  只要你敢在没有实质考证的情况下,仅凭推测出书,绝对会蹦出来一大堆的杠精来反驳。

  但现在我们关心的重点并不在这儿。

  我又看着二叔问:“叔,就算北邙山的墓坑真的是书里殷商最后一场祭祀,那也不能确定这真就是一座凶墓啊?”

  我有预感,后面肯定还有重点,或者书里不单纯只是写了这些。

  二叔把烟头扔出车窗外,又说道:“刚才说的这些都是杨教授从甲骨文里解析出来的信息,都是有铭文记载的,后面是杨教授关于这场祭祀做了一个推论……”

  “杨教授在书里写,殷商这一场最后的祭祀,也是商王朝最后的垂死挣扎,并不单纯只是祈求鬼神相助那么简单,很有可能是带着足以逆转天命,湮灭周军的巫祝之力!”

  二叔说完,车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只能听到引擎的嘶吼声和车轮摩擦着粗粝的砂石路的声音。

  但惊愕之余,我又感觉这听起来太过于玄乎了,有点像是我以前看的《封神榜》小人书里的神鬼剧情。

  孙反帝也愣怔了一下,又觉得离谱的拧巴着眉头说道:“姜老板,这是不是有点过于离谱啊?会不会是这位杨教授年纪大了,脑子有点糊,臆想出来的?”

  “话再说回来了,要是真的有这么邪门儿,殷商最后还不是被周朝给灭了……”

  孙反帝一手抓稳方向盘,也点了根烟连续抽了几口,在车里吞云吐雾,话里话外带着二叔过于谨慎,书上的东西也不能全信的意思。

  二叔的脸色仍旧晦暗不明,眼角中透着几分锐利说道:“这也不是杨教授单纯靠想象的推论,是有一定根据的!”

  “什么根据?”我立马看着二叔问道。

  二叔眯了眯眼睛:“杨教授从一篇残缺的甲骨文中,还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殷商最后的这场祭祀,提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这个人物也是整个祭祀的主要核心载体!”

  当听到这儿,我心里已经联想到了什么,但还是多问了二叔一句:“这个人是谁?”

  二叔半眯着的眼睛突然瞪大,脱口而出了一个熟悉的字:“琰!”

  虽然我已经提前做了心理准备,但当听到这个字从二叔的嘴里脱口而出,还是感觉到振聋发聩。

  二叔接着说道:“杨教授在关于殷商最后这场祭祀的研究中,只提到了这个叫‘琰’的人是祭祀的主要核心,但并没有查到这个人是什么身份,只怀疑这个人有可能是周王季历的某个子嗣,被送到殷商的质子。”

  “如果按照这个推论,最后的这场祭祀有可能是以周王季历的子嗣作为核心载体,施行一种‘血源诅咒’的巫术,来击溃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