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旺满意地笑了。
其实这两个选择根本就是他胡诌的,他现在压根不需要瞒着老朱。
毕竟,先斩后奏的权利他已经拿到了。
整个“天花案”也已经交给他全权处理。
之所以有这么一问,他就是纯属闲的,当然也想试试朱标的态度。
“很简单。”
他指了指朱标的脸,“第一步,先把你脸上的血擦干净,然后,整理好你的仪容。今晚,东宫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作为太子,必须站出来,稳住人心。”
“第二步,去后院把几个吓醒的孩子哄睡着。然后想好怎么跟他们说吕氏的事,剩下的交给我就行了。”
听到这里,朱标突然想到了朱允炆。
自己以后该如何面对这个儿子呢?
于是他失魂落魄的向后院走去,连招呼都忘记给朱旺打了。
朱旺也不在意。
对马三宝摆了摆手,朝吕氏一指,“把地上收拾干净,尸体也处理一下。”
“是。”
朱旺抬头看了看天上。
不知什么时候,天上的星星竟然一个都看不到了。
“这也没个天气预报,好端端的不会下雨吧?”
他话音未落,一道雷电照亮了夜空。
紧接着,“轰隆隆”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靠!
眼看真要下雨,朱旺骂骂咧咧的走到了门厅里。
“下吧下吧,正好地板省得用水冲了。”
……
第二天清晨。
一缕阳光,透过武英殿的窗棂,照在了朱元璋那张略显疲惫的脸上。
他一夜未眠。
昨晚,当他看到朱旺派人送来的,那份关于吕氏“畏罪自尽”的奏报时,他便知道,自己的那个大侄子,已经做出了选择。
奏报写得滴水不漏,将一切都归结于吕氏一人的嫉妒与疯狂,丝毫没有提及白莲教、江南士族,更没有牵扯到任何一位藩王。
他没有选择最直接、最痛快的大开杀戒之路,而是选择了一条更费时费力的路。
“这小子……”朱元璋喃喃自语,“还是跟咱不一样啊!”
他非但没有生气,眼中反而流露出了一丝期待。
他很想看看,这个总是能带给他惊喜的侄子,在拿到了如此重要的线索和权力之后。
到底能下出一盘什么样的惊天大棋来。
就在这时,毛骧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大殿门口。
“陛下。”
“说。”朱元璋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
“禀陛下,昨夜之后,澳王殿下连夜召集了蒋瓛和沈焱等人,似乎……有大动作。”
毛骧小心翼翼地汇报道,“另外,太子殿下今日一早,便跪在坤宁宫外,说自己治家无方识人不明,铸成大错,愧对列祖列宗。”
朱元璋闻言,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叹了口气。
他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缓缓站起身。
他沉默了许久,久到毛骧都以为陛下是不是睡着了。
然后,他才缓缓地转过身,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语气,吩咐道:
“毛骧。”
“臣在!”
“传咱的口谕下去。”
“从今日起,澳王朱旺,但凡有任何要求,只要不是直接带兵冲进咱这皇宫大殿,锦衣卫、五城兵马司、乃至京营……都需全力配合,不得有丝毫违逆和拖延。”
毛骧的心,猛地一颤,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放权?
这几乎等同于,将整个京师的军政大权,都交到了澳王的手中!
“另外,”朱元璋的声音,继续响起。
“告诉所有人,东宫之事,已经了结。谁也不准再议,更不准再查。”
“咱……这次就不插手了。”
他看着窗外那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喃喃自语:
“咱倒要看看,你这小子,到底能给咱……杀出一个什么样的朗朗乾坤来!”
......
得到朱元璋“不插手”的保证之后。
朱旺终于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整个应天府的地下世界,在他这位澳王殿下的雷霆手段之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开始运转起来。
沈焱手下那帮平日里只会偷鸡摸狗、欺软怕硬的青皮混混们,一夜之间,仿佛都换了个人。
他们不再是街头的寄生虫,而是化作了无数双眼睛和耳朵,渗透进了应天府的每一个角落。
茶馆酒肆的说书先生,秦淮河畔的画舫歌女,甚至是犄角旮旯里不起眼的乞丐和货郎……都成了他们获取情报的来源。
而蒋瓛麾下的锦衣卫,则像一群潜伏在暗影中的猎犬,将这些零散的情报一一甄别、汇总,然后呈送到朱旺的案头。
一时间,澳王府成了整个大明朝最神秘,也是最让人畏惧的权力中心。
每日里,都有无数条看似毫不相关的消息,在这里汇聚、碰撞,最终编织成一张指向真相的大网。
……
澳王府,书房内。
朱旺正坐在宽大的书桌后,面前摊开着一张巨大的应天府地图。
地图上,已经用朱砂笔,密密麻麻地标注出了数十个红点。
每一个红点,都代表着一个与“天花案”背后那张大网,可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窝点或人物。
“殿下。”
沈焱躬身站在一旁,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沉声汇报道,“我们的人查到,城南‘悦来客栈’的掌柜,与白莲教妖人往来密切。
据说,此人曾是前元时期的一个小官,大明立国后,便潜伏下来,专门负责为白莲教传递消息和提供庇护。”
朱旺点了点头,拿起笔,在那个红点上画了一个圈。
“还有呢?”
沈焱又指向了另一个位置,“秦淮河畔的‘怡红院’,其幕后老板,是吏部主事宋繁的远房亲戚。我们的人发现,此地不仅是销金窟,更是江南士族在京城的一个重要据点。许多见不得光的交易和密谋,都是在姑娘们的石榴裙下完成的。”
“宋繁……”朱旺默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他记得,当初在朝堂之上,反对简化汉字最激烈,叫嚣着“有辱斯文”的,就是这个老家伙。
“继续。”
“是。”
沈焱深吸一口气,指向了地图上一个让他都感到有些心惊胆战的位置,“殿下,我们还查到……蜀王殿下府中的一位长史,近日与几位行踪诡异的‘西域商人’接触频繁。”
“蜀王朱椿?”朱旺的眉头,终于皱了起来。
朱椿是他名义上的学生,平日里看起来温文尔雅,知书达理,一副“蜀秀才”的模样。
没想到,他竟然也会牵扯其中?
“消息可靠吗?”朱旺的声音,变得有些凝重。
“千真万确。”
沈焱肯定地说道,“我手下的兄弟,看到他们进了酒楼包厢。只是……那帮西域商人极为警觉,我们的人没敢靠得太近。”
朱旺的指节,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声响。
事情,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白莲教、江南士族、现在又牵扯出了一位藩王。
这张网,到底有多大?
......
其实这两个选择根本就是他胡诌的,他现在压根不需要瞒着老朱。
毕竟,先斩后奏的权利他已经拿到了。
整个“天花案”也已经交给他全权处理。
之所以有这么一问,他就是纯属闲的,当然也想试试朱标的态度。
“很简单。”
他指了指朱标的脸,“第一步,先把你脸上的血擦干净,然后,整理好你的仪容。今晚,东宫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作为太子,必须站出来,稳住人心。”
“第二步,去后院把几个吓醒的孩子哄睡着。然后想好怎么跟他们说吕氏的事,剩下的交给我就行了。”
听到这里,朱标突然想到了朱允炆。
自己以后该如何面对这个儿子呢?
于是他失魂落魄的向后院走去,连招呼都忘记给朱旺打了。
朱旺也不在意。
对马三宝摆了摆手,朝吕氏一指,“把地上收拾干净,尸体也处理一下。”
“是。”
朱旺抬头看了看天上。
不知什么时候,天上的星星竟然一个都看不到了。
“这也没个天气预报,好端端的不会下雨吧?”
他话音未落,一道雷电照亮了夜空。
紧接着,“轰隆隆”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靠!
眼看真要下雨,朱旺骂骂咧咧的走到了门厅里。
“下吧下吧,正好地板省得用水冲了。”
……
第二天清晨。
一缕阳光,透过武英殿的窗棂,照在了朱元璋那张略显疲惫的脸上。
他一夜未眠。
昨晚,当他看到朱旺派人送来的,那份关于吕氏“畏罪自尽”的奏报时,他便知道,自己的那个大侄子,已经做出了选择。
奏报写得滴水不漏,将一切都归结于吕氏一人的嫉妒与疯狂,丝毫没有提及白莲教、江南士族,更没有牵扯到任何一位藩王。
他没有选择最直接、最痛快的大开杀戒之路,而是选择了一条更费时费力的路。
“这小子……”朱元璋喃喃自语,“还是跟咱不一样啊!”
他非但没有生气,眼中反而流露出了一丝期待。
他很想看看,这个总是能带给他惊喜的侄子,在拿到了如此重要的线索和权力之后。
到底能下出一盘什么样的惊天大棋来。
就在这时,毛骧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大殿门口。
“陛下。”
“说。”朱元璋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
“禀陛下,昨夜之后,澳王殿下连夜召集了蒋瓛和沈焱等人,似乎……有大动作。”
毛骧小心翼翼地汇报道,“另外,太子殿下今日一早,便跪在坤宁宫外,说自己治家无方识人不明,铸成大错,愧对列祖列宗。”
朱元璋闻言,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叹了口气。
他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缓缓站起身。
他沉默了许久,久到毛骧都以为陛下是不是睡着了。
然后,他才缓缓地转过身,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语气,吩咐道:
“毛骧。”
“臣在!”
“传咱的口谕下去。”
“从今日起,澳王朱旺,但凡有任何要求,只要不是直接带兵冲进咱这皇宫大殿,锦衣卫、五城兵马司、乃至京营……都需全力配合,不得有丝毫违逆和拖延。”
毛骧的心,猛地一颤,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放权?
这几乎等同于,将整个京师的军政大权,都交到了澳王的手中!
“另外,”朱元璋的声音,继续响起。
“告诉所有人,东宫之事,已经了结。谁也不准再议,更不准再查。”
“咱……这次就不插手了。”
他看着窗外那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喃喃自语:
“咱倒要看看,你这小子,到底能给咱……杀出一个什么样的朗朗乾坤来!”
......
得到朱元璋“不插手”的保证之后。
朱旺终于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整个应天府的地下世界,在他这位澳王殿下的雷霆手段之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开始运转起来。
沈焱手下那帮平日里只会偷鸡摸狗、欺软怕硬的青皮混混们,一夜之间,仿佛都换了个人。
他们不再是街头的寄生虫,而是化作了无数双眼睛和耳朵,渗透进了应天府的每一个角落。
茶馆酒肆的说书先生,秦淮河畔的画舫歌女,甚至是犄角旮旯里不起眼的乞丐和货郎……都成了他们获取情报的来源。
而蒋瓛麾下的锦衣卫,则像一群潜伏在暗影中的猎犬,将这些零散的情报一一甄别、汇总,然后呈送到朱旺的案头。
一时间,澳王府成了整个大明朝最神秘,也是最让人畏惧的权力中心。
每日里,都有无数条看似毫不相关的消息,在这里汇聚、碰撞,最终编织成一张指向真相的大网。
……
澳王府,书房内。
朱旺正坐在宽大的书桌后,面前摊开着一张巨大的应天府地图。
地图上,已经用朱砂笔,密密麻麻地标注出了数十个红点。
每一个红点,都代表着一个与“天花案”背后那张大网,可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窝点或人物。
“殿下。”
沈焱躬身站在一旁,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沉声汇报道,“我们的人查到,城南‘悦来客栈’的掌柜,与白莲教妖人往来密切。
据说,此人曾是前元时期的一个小官,大明立国后,便潜伏下来,专门负责为白莲教传递消息和提供庇护。”
朱旺点了点头,拿起笔,在那个红点上画了一个圈。
“还有呢?”
沈焱又指向了另一个位置,“秦淮河畔的‘怡红院’,其幕后老板,是吏部主事宋繁的远房亲戚。我们的人发现,此地不仅是销金窟,更是江南士族在京城的一个重要据点。许多见不得光的交易和密谋,都是在姑娘们的石榴裙下完成的。”
“宋繁……”朱旺默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他记得,当初在朝堂之上,反对简化汉字最激烈,叫嚣着“有辱斯文”的,就是这个老家伙。
“继续。”
“是。”
沈焱深吸一口气,指向了地图上一个让他都感到有些心惊胆战的位置,“殿下,我们还查到……蜀王殿下府中的一位长史,近日与几位行踪诡异的‘西域商人’接触频繁。”
“蜀王朱椿?”朱旺的眉头,终于皱了起来。
朱椿是他名义上的学生,平日里看起来温文尔雅,知书达理,一副“蜀秀才”的模样。
没想到,他竟然也会牵扯其中?
“消息可靠吗?”朱旺的声音,变得有些凝重。
“千真万确。”
沈焱肯定地说道,“我手下的兄弟,看到他们进了酒楼包厢。只是……那帮西域商人极为警觉,我们的人没敢靠得太近。”
朱旺的指节,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声响。
事情,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白莲教、江南士族、现在又牵扯出了一位藩王。
这张网,到底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