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无敌舰队!-《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

  “啊!”

  蒋瓛如遭雷击,猛地一拍自己的脑门,额头上瞬间冒出了一层冷汗。

  他光顾着为殿下的宏伟蓝图感到兴奋了,竟然把当今陛下,给忘得一干二净!

  这要是让陛下知道了,还不得以为澳王殿下要私自组建水师,图谋不轨?

  那可是抄家灭族的滔天大罪啊!

  “殿……殿下,是卑职疏忽了!是卑职糊涂啊!”

  蒋瓛吓得脸色煞白,声音都在发抖,“此事……此事必须立刻禀明陛下!万万不可擅自行事啊!”

  看着蒋瓛那副吓破了胆的模样,朱旺反倒乐了。

  他重新坐回吊床上,晃晃悠悠地说道:“瞧你那点出息,天塌下来了?我刚才不就是在考验你吗,看你是不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错,还算有点政治觉悟。”

  蒋瓛闻言,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后背却已经被冷汗浸湿了。

  他现在是真摸不透这位殿下的心思了,说起话来真真假假,让人防不胜防。

  朱旺晃了晃腿,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对讲机,在蒋瓛面前晃了晃。

  “放心吧,这事儿,我自有分寸。不过……直接去跟老朱说,未免太没意思了。”

  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咱们得换个法子,让他老人家自己‘发现’,并且‘主动’支持咱们才行。”

  ……

  当天下午,武英殿。

  朱元璋正为国事烦忧。

  北方的旱情虽然有所缓解,但灾后的安置和秋粮的补种依旧是个大问题。

  南边云南的战事也陷入了僵局,沐英几次上奏,请求增兵和粮草。

  再加上筹建两大学院的巨大开销,国库的银子如流水般花了出去,看得他心疼不已。

  如果不是朱旺这小子帮自己挣了不少,现在估计自己只能再查抄几个贪官来补亏空了。

  “唉,这皇帝,当得真他娘的憋屈!”

  朱元璋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就在这时,一个内侍端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陛下,澳王殿下派人送来了一件新奇玩意儿,说是……能解陛下烦忧。”

  “哦?”朱元璋来了兴趣。

  朱旺那小子,又搞出什么幺蛾子了?

  他挥了挥手,示意内侍将木盒呈上。

  打开盒子,只见里面静静地躺着一个通体由琉璃制成,造型奇特的器物。

  它有一个圆形的底座,上面立着一个细长的颈,颈的顶端则是一个圆球。

  球内,似乎还装着红色的液体。

  “这是何物?”朱元璋好奇地问道。

  内侍连忙将木盒内附带的说明书呈上。

  朱元璋拿起说明书,只见上面用朱旺那特有的简体字写着几个大字——【晴雨表】。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注解:“瓶中液体清澈,则天气晴朗;液体混浊,则天气阴沉;若有星状结晶出现,则预示将有暴风雪或雷暴天气。”

  “预示天气?”

  朱元璋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他将信将疑地拿起那个晴雨表,对着光仔细观察。

  只见瓶内的液体果然清澈见底,没有丝毫杂质,与外面晴朗的天气正好吻合。

  “哼,装神弄鬼!”

  朱元璋嘴上虽然不屑,但还是顺手将这个新奇的玩意儿摆在了自己的御案上,时不时地就要瞥上一眼。

  ......

  接下来的两天,风平浪静。

  晴雨表内的液体,始终保持着清澈的状态。朱元璋渐渐地也就不再关注它,只当是朱旺送来讨好自己的又一个新奇玩具。

  直到第三天中午。

  朱元璋如往常一样来到武英殿,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可当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那个晴雨表时,瞳孔却猛地一缩。

  只见原本清澈的瓶内,不知何时变得有些浑浊,液体中仿佛漂浮着无数细小的羽毛状结晶,整个瓶子看起来雾蒙蒙的。

  “这是……”

  朱元璋心中一动,立刻想起了说明书上的内容——液体混浊,羽毛状结晶……这预示着天气将要转阴,甚至可能会下雨?

  他走到殿外,抬头看了看天。

  天空依旧是万里无云,骄阳似火,没有一丝要下雨的迹象。

  “果然是骗人的玩意儿!”

  朱元璋摇了摇头,自嘲地笑了笑,觉得自己真是魔怔了,竟然会相信一个琉璃瓶子能预测天气。

  然而,到了午后,天气却风云突变。

  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从何处涌来了大片的乌云,天色迅速地阴沉下来。

  紧接着,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场倾盆大雨毫无征兆地席卷了整个应天府。

  朱元璋站在武英殿的屋檐下,看着窗外瓢泼的大雨,再回头看看御案上那个变得愈发浑浊的晴雨表,整个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这竟然是真的!

  这小小的琉璃瓶,竟然真的能预测天气!

  一瞬间,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击中了他的大脑。

  如果……如果将此物用于行军打仗,或者海上航行,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军队可以提前预知天气,避开雨天行军!意味着远洋航行可以避开风暴!如果行军和海上航行合二为一,那就意味着……大明的水师,将真正拥有驰骋四海,无惧风浪的能力!

  “来人!来人!!”朱元璋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速去后湖!将澳王给咱请来!不!是给咱绑来!!”

  ……

  菱洲,朱旺的住所。

  朱旺正悠闲地躺在躺椅上,听着外面哗哗的雨声,手里还拿着一本新印刷出来的《大明日报》。

  报纸的头版,正是他亲自动笔,由道衍润色,沈焱发布的“重磅炸弹”——《告大明全体商贾书:论远洋贸易之未来与皇家舰队之构想》。

  文章以一种极具煽动性的笔调,描绘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

  黄金、香料、丝绸、瓷器……无尽的财富就在大海的另一端等待着勇敢的开拓者。

  而“大明皇家远洋贸易公司”,就是带领他们开启这个伟大时代的领航者。

  “殿下,您这一招‘欲擒故纵’,实在是高啊!”

  一旁的道衍抚须赞叹道,“先用晴雨表勾起陛下的好奇心和对航海的重视,再借报纸将‘远洋贸易’的构想公之于众,形成舆论之势。如此一来,不等我们开口,陛下自己恐怕就要主动支持我们组建舰队了。”

  朱旺笑了笑,刚想谦虚两句,就看到毛骧带着一队锦衣卫,冒着大雨,神色匆匆地从码头那边跑了过来。

  “殿下!”蒋瓛跑到近前,连雨水都来不及擦,便急切地说道,“陛下有旨,命……命卑职将您‘请’回宫中!”

  他特意在“请”字上加重了语气,脸上还带着一丝古怪的笑意。

  朱旺心中了然,鱼儿,上钩了。

  他慢悠悠地从躺椅上下来,掸了掸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然后对着毛骧摆了摆手。

  “走吧,别让老朱等急了。”

  ……

  当朱旺再次来到武英殿时,只见朱元璋正拿着那个晴雨表,如获至宝般翻来覆去地研究着。

  一见到朱旺,他立刻放下瓶子,一个箭步冲了上来,双眼放光地抓住朱旺的胳膊。

  “你这个宝贝,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还有没有?能不能量产?”

  他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朱旺是一个头两个大。

  朱旺挣开他的手,没好气地说道:“老朱,你先冷静点。这玩意儿叫晴雨表,原理其实很简单。量产……当然没问题!”

  “好!太好了!”

  朱元璋兴奋地搓着手,“有了此物,我大明的铁蹄何愁不能纵横四海!”

  他话锋一转,目光灼灼地盯着朱旺:“你小子,今天在报纸上搞那么大动静,是不是早就料到咱会需要此物?”

  朱旺摊了摊手,一脸无辜:“我哪知道啊,我就是觉得这玩意儿挺好玩,就让工匠做了几个。至于报纸上的事,那不是为了对付陈沐灵那伙海盗,给商人们提提气嘛。”

  “少跟咱来这套!”

  朱元璋指着他,笑骂道,“你小子心里那点小九九,咱还能不知道?说吧,你到底想干什么?成立什么‘远洋贸易公司’,组建什么‘皇家舰队’,你那点人马,够干什么的?”

  朱旺见他已经把话挑明了,也就不再藏着掖着。

  他走到御案前,拿起那份《大明日报》,指着上面的标题,沉声说道:

  “老朱,我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很明确。”

  “我要的,不是一支只能在家门口剿灭几伙水匪的小打小闹的水师。”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直视着朱元璋的眼睛。

  “我要的,是一支能够跨越风暴,远航万里,将我大明龙旗插遍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无敌舰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