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不是吃闲饭的!(求好评,求为爱发电)-《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

  “皇家军事学院?!”

  朱元璋刚刚缓和下来的脸色,由于朱旺的旧事重提,瞬间又绷紧了。

  他看着朱旺,眼神中充满了警惕。

  “你小子,还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啊!”

  他没好气地说道,“医学院的事,咱看在福宁的面上,勉强算是答应了。你这军事学院,又是打的什么主意?咱告诉你,兵权乃国之重器,岂是能乱动的!”

  他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一股久违的杀伐之气从他身上弥漫开来,让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几分。

  然而,朱旺对此却恍若未闻。

  他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甚至还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把瓜子,自顾自地嗑了起来。

  发出的“咔吧”声在安静的院子里显得格外清晰。

  “老朱,瞧把你紧张的。”

  朱旺吐掉瓜子皮,斜眼看着他,“我什么时候说要碰你的兵权了?我就是提个建议,你听不听在你的。再说了,我跟你提这事儿,还不是为了你好,为了咱们老朱家的江山万代?”

  “为了咱好?”

  朱元璋嗤笑一声,显然一个字都不信,“你小子肚子里那点花花肠子,咱还不知道?说吧,这次又想从咱这儿捞什么好处?”

  朱旺叹了口气,一脸鄙视的表情,他站起身,走到朱元璋面前,将一把瓜子塞进了他的手里。

  “老朱,你先别急着反驳,也别总把我想得那么坏。你先听我给你分析分析,看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朱元璋狐疑地看了他一眼,顺手把瓜子递给了福宁,然后挥挥手让后者离开了。

  朱旺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老朱,我问你,如今我大明的军队,将领是如何选拔的?”

  “这还用问?”

  朱元璋想也不想地答道,“自然是从行伍之中,凭军功选拔。能打仗,敢拼命,有战功的,就升!这是咱定下的规矩!”

  “没错,凭军功选拔,这很公平,也很有效。”

  朱旺点了点头,肯定了朱元璋的做法,“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个致命的弊端。”

  “弊端?”朱元璋眉头一皱。

  “对,弊端!”

  朱旺加重了语气,“老朱,你想想,靠着军功一步步爬上来的将领,他们懂得如何冲锋陷阵,懂得如何安营扎寨,但他们……懂得兵法谋略吗?懂得排兵布阵吗?懂得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吗?”

  他摇了摇头:“不能说完全没有,但绝对是凤毛麟角。大部分的将领,说白了,就是一群经验丰富的老兵油子,是勇猛的‘将’,却不是能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帅’。”

  这番话,可谓是一针见血,直接戳中了朱元璋心中最隐秘的痛处。

  他手下能征善战的猛将确实不少,如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人,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帅才。

  但是,随着这些开国元勋的老去和凋零,新生代的将领中,却鲜有能与之比肩者。

  大多都是勇则勇矣,谋略不足。

  这也是他迟迟不敢对北元发动总攻,以及对征伐倭国犹豫不决的重要原因之一。

  帅才难得啊!

  朱旺看着朱元璋陷入沉思的表情,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于是继续加码。

  “所以,这就是我要建立军事学院的第一个目的——系统化地培养帅才!”

  “我们可以将古往今来的所有兵法战策,如《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三略》等等,全都汇编成册,作为教材。再请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们,如徐达伯父、汤和伯父他们,亲自来学院授课,将他们的实战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

  “我们不仅要教他们如何打仗,更要教他们识天文,懂地理,明算学,知人心。让他们不再是只知冲杀的莽夫,而是真正文武双全,能独当一面的帅才。老朱,你试想一下,十年,二十年后,我大明将拥有成百上千个这样的人才,到那时,何愁北元不灭?何愁倭寇不平?这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得?”

  朱旺的这番话,让朱元璋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起来。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在未来的某一天,他手下的大明军队,在这些文武双全的帅才带领下,北上漠北,封狼居胥;南下重洋,开疆拓土。

  那样的盛世,光是想想,就让他热血沸腾!

  然而,他毕竟是朱元璋,是一个多疑成性的帝王。

  短暂的激动过后,理智又重新占据了上风。

  他眯起眼睛,盯着朱旺,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你说的这些,听起来确实不错。但是,这些人……都是你教出来的。你让咱,如何能放心?”

  来了!

  朱旺心中暗道一声,他知道,这才是朱元璋最核心的顾虑。

  他等的就是这个问题。

  朱旺不答反问:“老朱,你为何不放心?难道你怕我拉着这帮学生,起兵造你的反?”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没有承认,但也没有否认。

  “哈哈哈哈!”朱旺突然放声大笑起来,笑得前俯后仰,眼泪都快出来了。

  朱元璋被他笑得莫名其妙,脸色也越来越黑。

  笑了好一会儿,朱旺才止住笑声,他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走到朱元璋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老朱啊老朱,你说你聪明一世,怎么在这件事上就犯糊涂了呢?”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你也不想想,我要是真有那个心思,我需要这么麻烦吗?”

  “我把火枪火炮的图纸拿出来,私下里偷偷打造一支无敌的军队,然后趁你不备,直接给你来个‘奉天靖难’,你觉得你挡得住?”

  朱旺的话,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朱元璋的心上。

  朱元璋的脸色,由黑转白,由白转青,额头上渐渐渗出了冷汗。

  他发现,朱旺说的这些,竟然……全都是他可以做到,而且成功率极高的事情!

  自己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帝王心术,在这小子绝对的实力面前,简直就像是小孩子的把戏,不堪一击。

  看着朱元璋那副被吓得不轻的样子,朱旺心中暗爽不已。小样儿,还治不了你了!

  他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放缓了语气,重新将话题拉了回来。

  “老朱,我之所以跟你提这些,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为了威胁你。我只是想让你明白一件事。”

  他看着朱元璋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朱旺,对你屁股底下那张椅子,没有半点兴趣。我之所以费尽心机搞这些,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大明变得更强,强到足以碾压这个时代的所有国家,强到足以洗刷掉我们这个民族遭受所有屈辱的可能!”

  “我办军事学院,不是为了培养我自己的势力,而是为了培养忠于‘大明’这个国家,忠于‘皇帝’这个位置的帅才!学生们入学的第一课,不是兵法,而是忠诚!”

  “忠于君,忠于国!学院的院长,必须由你,或者由标子亲自担任!所有的教官,都由你来任命!所有的毕业生,都由你来分配!我,只负责提供教材和训练方法,当一个甩手掌柜,绝不插手任何具体人事。”

  “如此一来,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朱旺的这番话,可谓是推心置腹,诚意满满。

  他几乎是将自己所有的底牌都摊在了朱元璋的面前,将自己的所有可能被猜忌的地方,都用阳谋的方式,化解得干干净净。

  朱元璋沉默了。

  他看着眼前的侄子,心中五味杂陈。

  有震惊,有羞愧,有感动,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

  他终于相信,这个从天而降的侄子,真的是上天派来辅佐他,辅佐大明的。

  良久,他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卸下了心中千斤的重担。

  他重新坐回石凳上。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用平和语气对朱旺说道:

  “军事学院的事……咱准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分量。

  “往后,你想做什么,放手去做便是。咱……信你。”

  得到朱元璋的这句承诺,朱旺心中也是一块石头落了地。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终于可以不再束手束脚,可以真正地大展拳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造这个他所热爱的大明了。

  就在这时,刚刚离开的朱福宁去而复返,然后怯生生地开口了。

  “父皇……堂兄……”她看着两人,小声地问道,“那……那个……医学院,什么时候办?”

  朱元璋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他大手一挥,豪气干云地说道:

  “办!今天就办!”

  “不但要办,还要大办!给咱往最好的办!钱不够,咱就去抄家!人不够,咱就给你拍!总之,咱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咱大明的公主,也不是吃闲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