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的水滑过喉咙,像干裂河床渗入一丝甘泉。李大山费力地吞咽着,混沌的脑子被这丝清明刺穿。王石头那张沾满硝烟黑灰的脸凑在近前,眼底布满血丝,嘴唇干裂。
“咋样了…人…救出来多少…”声音嘶哑得像破锣,每个字都刮着生疼的嗓子眼。
王石头眼神一黯,水壶盖子拧紧的声音在寂静的山道上格外清晰。“只抢出来八个重伤的,三个轻伤的卫生员…医院…没了。鬼子太多,跟蝗虫似的…我们撤出来的时候,整个杨树沟…烧得就剩个壳了…”他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劫后余生却沉重如山的疲惫。
李大山的心猛地一沉,像坠了块冰凉的石头。八个…几百伤员,那么多乡亲…他闭上眼,火光冲天的景象和撕心裂肺的哭喊仿佛还在眼前耳边。
“咱们…折了多少?”他问,声音更哑了。
“五个新兵…两个老兵…”王石头报出名字,都是些刚在教导营混了个脸熟的小伙子,还有两个跟着他们从鹰愁涧下来的老底子。名字像烧红的铁钉,一个个钉在李大山的神经上。
队伍在黎明前最深的寒意里沉默前行,只有沉重的脚步声、伤员压抑的呻吟和粗重的喘息。赵铁柱的后背宽阔厚实,像堵移动的墙,汗水浸透了他的破军装,也濡湿了李大山的前襟。李大山能感觉到这大个子每一步踏下去,肌肉都在微微颤抖,却走得异常稳当。
“放…放我下来…”李大山挣扎了一下,声音虚弱却不容置疑。
“队长!你伤…”赵铁柱脚步没停。
“放屁!老子死不了!背你自个儿走!”李大山吼了一嗓子,牵动内腑,疼得一阵咳嗽。赵铁柱这才停下,小心翼翼地把李大山从背上卸下来,搀扶着他靠在一块冰冷的山石上。
天边终于撕开一道灰白的口子,微光吝啬地洒下来,照亮了这支残兵败将。人人灰头土脸,军装破烂,沾满血污泥泞。伤员们脸色惨白,眼神空洞。新兵们脸上的稚气被一夜的血火彻底烧没了,只剩下麻木的疲惫和一种沉甸甸的东西压在眼底。
李大山撑着石头,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
“栓柱!”李大山哑着嗓子喊了一声。
李栓柱猛地抬头,脸上泪痕和黑灰糊成一团,眼睛红肿,像受惊的兔子。
“哭个球!”李大山的声音不高,却像鞭子抽在冻土上,“眼泪能淹死鬼子?能把死去的兄弟哭回来?把眼泪给老子憋回去!想想杨树沟!想想那些没跑出来的乡亲!这仇,得记着!记在骨头缝里!记在枪口上!”
“铁柱,”李大山又看向那个低着头的大个子,“胳膊。”
赵铁柱不明所以,茫然地伸出刚才被流弹擦伤的左臂,一道血口子翻着皮肉。
李大山没说话,右手探进自己破挎包里,摸索了一会儿,掏出一个油纸小包——是周院长临走塞给他的最后一点磺胺粉。他撕开油纸,看也没看,把那些比金子还宝贵的白色粉末,一股脑全倒在了赵铁柱的伤口上。
“嘶…”赵铁柱疼得倒吸一口冷气。
“疼?忍着!”李大山把空油纸揉成一团扔掉,动作干脆利落,“记住这疼!记住这伤怎么来的!下次再他娘的把后背亮给鬼子,老子没药救你!”
赵铁柱看着手臂上迅速被血洇湿的药粉,再看看李大山那条被血浸透、肿胀得吓人的伤腿,嘴唇哆嗦着,巨大的羞愧和一种滚烫的东西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声闷雷似的低吼:“是!队长!”
李大山不再看他,目光投向远处渐亮的天际线,那里还残留着杨树沟方向最后一点暗红的余烬。
“都听着!”他用尽力气,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咱们是活着出来了!可杨树沟的乡亲,医院的兄弟,还有咱们折在路上的同志…这笔血债,鬼子欠下了!咱们教导营,从今天起,没有新兵蛋子了!你们都是扛过枪、见过血、跟鬼子玩过命的兵了!给老子把腰杆挺直!把眼泪擦干!把仇恨咽下去,化成力气!这仇,咱们慢慢算!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他的话像带着火星子的风,吹过这支死气沉沉的队伍。新兵们慢慢抬起头,挺直了脊背,眼中的麻木被一种沉甸甸的、名为仇恨和责任的火焰取代。就连重伤员,也努力睁大眼睛,咬着牙不让自己再呻吟出声。
“王石头!”
“到!”
“整队!目标柳树屯!能动的扶着伤的!就是爬,今天也得给老子爬回去!出发!”
当这支如同从地狱里滚过一圈的队伍,拖着沉重的脚步和更沉重的伤痛,终于出现在柳树屯村口时,整个教导营都震动了。
留守的教员、轻伤员、后勤人员全都涌了出来。赵政委第一个冲上前,看到被赵铁柱和王石头搀扶着、脸色灰败如纸、左腿裤管几乎被暗红色血痂浸透的李大山,又看到后面那些相互搀扶、满身血污、眼神却异常坚毅的新兵,以及用门板、树枝临时做成的担架上气息奄奄的重伤员时,他的眼镜片后瞬间蒙上了一层水汽。
“快!担架!卫生员!”赵政委嘶声喊着,声音都变了调。
李大山的窑洞成了临时急救点。周院长留下的徒弟——一个姓孙的年轻卫生员,看着李大山那条肿得发亮、伤口边缘发黑溃烂、散发着难闻气味的伤腿,手都在抖。
“李队长!你这…这腿…”小孙的声音带着哭腔,“感染太严重了!必须马上处理!否则…”
“废什么话!”李大山靠在土炕上,冷汗浸湿了额发,声音却依旧硬邦邦,“该切切,该刮刮!老子还死不了!先顾他们!”他下巴朝外间努了努,那里躺着杨树沟抢回来的重伤员。
小孙一咬牙,不再废话,招呼人烧水,准备器械。当冰冷的酒精棉球触碰到翻卷的皮肉时,李大山浑身猛地一抽,剧痛像无数把烧红的刀子反复切割着神经,李大山眼前阵阵发黑,右手死死抠着炕沿,指甲几乎嵌进木头里。
王石头守在旁边,看着那狰狞的伤口,看着李大山惨白的脸和额角暴起的青筋,拳头攥得死紧。赵铁柱和李栓柱扒在窑洞门口,伸着脖子往里看,大气不敢出。
清理完毕,撒上最后一点消炎药粉(比磺胺差远了),重新用干净的布条裹紧。李大山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虚脱地靠在墙上,只剩下沉重的喘息。
“一个月…李队长,这条腿,一个月内绝对不能再下地乱动!再有一次,神仙也救不了!”小孙包扎完,抹了把额头的汗,心有余悸地警告。
李大山没力气反驳,只是疲惫地闭上眼,挥了挥手。
“咋样了…人…救出来多少…”声音嘶哑得像破锣,每个字都刮着生疼的嗓子眼。
王石头眼神一黯,水壶盖子拧紧的声音在寂静的山道上格外清晰。“只抢出来八个重伤的,三个轻伤的卫生员…医院…没了。鬼子太多,跟蝗虫似的…我们撤出来的时候,整个杨树沟…烧得就剩个壳了…”他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劫后余生却沉重如山的疲惫。
李大山的心猛地一沉,像坠了块冰凉的石头。八个…几百伤员,那么多乡亲…他闭上眼,火光冲天的景象和撕心裂肺的哭喊仿佛还在眼前耳边。
“咱们…折了多少?”他问,声音更哑了。
“五个新兵…两个老兵…”王石头报出名字,都是些刚在教导营混了个脸熟的小伙子,还有两个跟着他们从鹰愁涧下来的老底子。名字像烧红的铁钉,一个个钉在李大山的神经上。
队伍在黎明前最深的寒意里沉默前行,只有沉重的脚步声、伤员压抑的呻吟和粗重的喘息。赵铁柱的后背宽阔厚实,像堵移动的墙,汗水浸透了他的破军装,也濡湿了李大山的前襟。李大山能感觉到这大个子每一步踏下去,肌肉都在微微颤抖,却走得异常稳当。
“放…放我下来…”李大山挣扎了一下,声音虚弱却不容置疑。
“队长!你伤…”赵铁柱脚步没停。
“放屁!老子死不了!背你自个儿走!”李大山吼了一嗓子,牵动内腑,疼得一阵咳嗽。赵铁柱这才停下,小心翼翼地把李大山从背上卸下来,搀扶着他靠在一块冰冷的山石上。
天边终于撕开一道灰白的口子,微光吝啬地洒下来,照亮了这支残兵败将。人人灰头土脸,军装破烂,沾满血污泥泞。伤员们脸色惨白,眼神空洞。新兵们脸上的稚气被一夜的血火彻底烧没了,只剩下麻木的疲惫和一种沉甸甸的东西压在眼底。
李大山撑着石头,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
“栓柱!”李大山哑着嗓子喊了一声。
李栓柱猛地抬头,脸上泪痕和黑灰糊成一团,眼睛红肿,像受惊的兔子。
“哭个球!”李大山的声音不高,却像鞭子抽在冻土上,“眼泪能淹死鬼子?能把死去的兄弟哭回来?把眼泪给老子憋回去!想想杨树沟!想想那些没跑出来的乡亲!这仇,得记着!记在骨头缝里!记在枪口上!”
“铁柱,”李大山又看向那个低着头的大个子,“胳膊。”
赵铁柱不明所以,茫然地伸出刚才被流弹擦伤的左臂,一道血口子翻着皮肉。
李大山没说话,右手探进自己破挎包里,摸索了一会儿,掏出一个油纸小包——是周院长临走塞给他的最后一点磺胺粉。他撕开油纸,看也没看,把那些比金子还宝贵的白色粉末,一股脑全倒在了赵铁柱的伤口上。
“嘶…”赵铁柱疼得倒吸一口冷气。
“疼?忍着!”李大山把空油纸揉成一团扔掉,动作干脆利落,“记住这疼!记住这伤怎么来的!下次再他娘的把后背亮给鬼子,老子没药救你!”
赵铁柱看着手臂上迅速被血洇湿的药粉,再看看李大山那条被血浸透、肿胀得吓人的伤腿,嘴唇哆嗦着,巨大的羞愧和一种滚烫的东西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声闷雷似的低吼:“是!队长!”
李大山不再看他,目光投向远处渐亮的天际线,那里还残留着杨树沟方向最后一点暗红的余烬。
“都听着!”他用尽力气,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咱们是活着出来了!可杨树沟的乡亲,医院的兄弟,还有咱们折在路上的同志…这笔血债,鬼子欠下了!咱们教导营,从今天起,没有新兵蛋子了!你们都是扛过枪、见过血、跟鬼子玩过命的兵了!给老子把腰杆挺直!把眼泪擦干!把仇恨咽下去,化成力气!这仇,咱们慢慢算!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他的话像带着火星子的风,吹过这支死气沉沉的队伍。新兵们慢慢抬起头,挺直了脊背,眼中的麻木被一种沉甸甸的、名为仇恨和责任的火焰取代。就连重伤员,也努力睁大眼睛,咬着牙不让自己再呻吟出声。
“王石头!”
“到!”
“整队!目标柳树屯!能动的扶着伤的!就是爬,今天也得给老子爬回去!出发!”
当这支如同从地狱里滚过一圈的队伍,拖着沉重的脚步和更沉重的伤痛,终于出现在柳树屯村口时,整个教导营都震动了。
留守的教员、轻伤员、后勤人员全都涌了出来。赵政委第一个冲上前,看到被赵铁柱和王石头搀扶着、脸色灰败如纸、左腿裤管几乎被暗红色血痂浸透的李大山,又看到后面那些相互搀扶、满身血污、眼神却异常坚毅的新兵,以及用门板、树枝临时做成的担架上气息奄奄的重伤员时,他的眼镜片后瞬间蒙上了一层水汽。
“快!担架!卫生员!”赵政委嘶声喊着,声音都变了调。
李大山的窑洞成了临时急救点。周院长留下的徒弟——一个姓孙的年轻卫生员,看着李大山那条肿得发亮、伤口边缘发黑溃烂、散发着难闻气味的伤腿,手都在抖。
“李队长!你这…这腿…”小孙的声音带着哭腔,“感染太严重了!必须马上处理!否则…”
“废什么话!”李大山靠在土炕上,冷汗浸湿了额发,声音却依旧硬邦邦,“该切切,该刮刮!老子还死不了!先顾他们!”他下巴朝外间努了努,那里躺着杨树沟抢回来的重伤员。
小孙一咬牙,不再废话,招呼人烧水,准备器械。当冰冷的酒精棉球触碰到翻卷的皮肉时,李大山浑身猛地一抽,剧痛像无数把烧红的刀子反复切割着神经,李大山眼前阵阵发黑,右手死死抠着炕沿,指甲几乎嵌进木头里。
王石头守在旁边,看着那狰狞的伤口,看着李大山惨白的脸和额角暴起的青筋,拳头攥得死紧。赵铁柱和李栓柱扒在窑洞门口,伸着脖子往里看,大气不敢出。
清理完毕,撒上最后一点消炎药粉(比磺胺差远了),重新用干净的布条裹紧。李大山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虚脱地靠在墙上,只剩下沉重的喘息。
“一个月…李队长,这条腿,一个月内绝对不能再下地乱动!再有一次,神仙也救不了!”小孙包扎完,抹了把额头的汗,心有余悸地警告。
李大山没力气反驳,只是疲惫地闭上眼,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