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伯爷要科举-《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

  转眼到了三日后的福宁殿宴会。

  许则川这个新出炉的兴安伯也是这一次的主角。

  宴席上,皇帝对许则川大肆褒奖。

  “爱卿立下大功,如今也到了京城,就在朝中领差事为朕效力吧。”

  此言一出,在场的官员皆是竖起了耳朵。

  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重头戏。

  按规矩,伯爵可是能领闲职的,但是吏部整理的那些折子,陛下可是一个都没批下来。

  今日殿上陛下又是如此厚赏,莫非要给个什么重要位置不成。

  许则川赶忙行礼,“臣谢陛下圣恩,只是臣只是个学问不高的童生,当不起陛下的厚爱,望陛下恕罪。”

  若是之前,许则川或许纠结一下会顺着皇帝的旨意领个小官做做,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昨日,范太傅信中给许则川分析了如今朝中的形势。

  皇帝忽然用起了两位皇子,已然有了让两位皇子争储的意思,他这个兴安伯虽然没什么底蕴,但是他在百姓中名声好啊,若是此时再得重用,两位皇子怎会没有拉拢的心思。

  范太傅这个年纪还能得皇帝的信任,靠的可不仅仅是他的学问,更是因为他谨慎,小心。

  皇帝是他的学生,可他也是皇帝。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他赌不起,他的家人们也赌不起。

  他喜欢许则川的清正端方,但是君王的臣子可不能只是清正端方。

  提到童生,在场的官员皆是心口一松。

  是啊,兴安伯只会种地,还只是个童生。

  如今朝中可不是从前,那些勋爵人家荫封的孩子可以随便做官,如今荫封还有,但也只是武将闲职,挂名那种。

  可是许则川,靠的是种地。

  去军中,开什么玩笑,一个种地的去领什么武将的闲职。

  至于文官?

  一个童生在京中做官?

  官职低了皇帝面上不好看,官职高了他们也不愿意。

  皇帝一愣,没成想许则川直接拒绝。

  一时间,皇帝心里又生气又高兴。

  生气的是许则川这么不给面子,高兴的是不愧是太傅看上的弟子,果然清正。

  甚好。

  皇帝的心中还是偏向于了后者。

  唉,果然是孤家寡人,连太傅都这么小心了。

  皇帝心中有些不舒服,但是面上神色不变,沉默几息后,才开了口,\"你如今正是壮年,若是不为朝效力,难不成要在家里养老不成?\"

  皇帝问话的直接让众人震惊。

  百官觉得,兴安伯养老蛮好的,有吃有喝,还有爵位,赏赐,多有福气啊。

  当个吉祥物不挺好的,偶尔还能种种地,说不定还有什么惊喜了。

  陛下非要让人家一个种地的去做官,这不是为难人家吗?

  想着,已经有刚正不阿的官员准备开口为许则川说话。

  但是谁料,他们还未说话,许则川这个正主已经开口了。

  “陛下,臣自幼读圣贤书,谨记先父遗训,科举入仕,光宗耀祖,怎料时运不济,学识浅薄,又耽搁到了这个年岁,也没能完成先父的遗训,臣羞愧也。”

  百官???

  等等。

  兴安伯在说什么?

  科举入仕?

  光宗耀祖?

  他都这个年纪了,他要读书,他要考科举?

  有年轻刚入朝的官员已经惊的张大了嘴巴,呆愣愣的看着殿中的许则川。

  连皇帝身边伺候的陈公公都吃了一惊。

  这,这.....

  皇帝不着痕迹的看了眼范太傅,想起了范太傅之前说的话。

  啧,看来考科举是真的。

  只是没想到,都当上伯爷了,还有这个决心。

  不愧是他四舍五入的师弟。

  皇帝咽了咽口水,“如此啊。”

  “爱卿你真要考科举?”

  许则川,“回陛下,正是。”

  “臣打算,参加明年四月的院试。”

  底下百官内心,豁。

  兴安伯要考秀才嘞。

  皇帝沉默了下来。

  心呼,毕竟是自己四舍五入的师弟,万一考不上可怎么办?

  但是他又如此有决心。

  皇帝思索了起来,殿中静悄悄的,但是百官之间互相的眼神交流可谓是精彩绝伦。

  连向来不爱同右丞相多说无用话的左丞相,都忍不住看向了右丞相朱大人,眼神询问,你在苍山县的时候知道这事吗?

  年近四十的伯爷要考科举,这事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了。

  况且这位伯爷在众人的眼中只会种地。

  朱丞相还是那副微笑脸,但是仿佛没看到左丞相眸中的问题。

  皇帝,“这样啊。”

  “既如此,爱卿便留在府中读书吧。”

  百官!!!!

  有热闹看了。

  皇帝有些纠结的看了一会儿许则川,毕竟他的年纪不小了,想着,他又补充了一句,“太傅一向爱才,兴安伯,平日里可以去太傅那里请教请教。”

  范太傅???

  还有这好事。

  许则川???

  那他岂不是可以正大光明的跟着太先生学习了。

  百官!!!!!

  陛下果然看重兴安伯,竟然让范太傅教他读书。

  但是太傅他老人家,来教兴安伯这个老童生,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谢陛下,老臣定倾囊相授,绝不负陛下的期望。”范太傅笑眯眯的道。

  百官???

  太傅这么好说话吗?

  许则川也赶紧道:“谢陛下,谢太傅。”

  一直稳坐皇帝下面一号狗腿的朱丞相赶忙起身,恭贺道:“陛下英明。”

  “恭喜太傅,恭喜兴安伯。”

  皇帝哈哈大笑了起来,端起酒杯,继续宴饮。

  丝竹声响起,歌舞继续。

  文武百官,“......”

  只觉得这一晚上真是精彩啊。

  不过,兴安伯要考科举,还真是让人期待了。

  宴席一结束,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官家。

  众人听完,无不震惊。

  只觉得这兴安伯真是疯了。

  但是谁也不敢轻视,毕竟陛下可以让范太傅教授兴安伯读书,这可是范太傅啊。

  次日上午。

  皇宫的圣旨再次来临,秦书的伯爵夫人诰命下来了。

  伯爵夫人服饰,文书,赏赐全部到来。

  再次让京城众人觉得,陛下很是喜欢兴安伯。

  同时,也让人觉得安心,陛下如此对待有功之臣,若是日后换成了他们,待遇岂不是更好。

  此次之后,许则川光明正大的出入范太傅的宅子。

  同时,兴安伯府全部收拾妥当。

  秦书这个伯夫人也开始收到各家后院的帖子,正式进入了京城后宅。

  “先生知道咱们家缺个好管家,所以介绍了人,我觉得不错。”

  厢房里,夫妻二人跟以往一样聊着家里事情。

  秦书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里取下头上的钗环,“先生介绍的自是不错的。”

  许则川眸中带笑,“我也这么觉得。”

  范太傅介绍的人好啊。

  来历清白,放在家里安心,那位也安心。

  自家又没什么秘密,怕什么。

  秦书看着镜中倒映出的脸庞,不由得叹了口气。

  “若是有玻璃镜子就好了。”

  许则川一怔,走上前来,看着镜中秦书的面庞。

  “是看得不清楚。”

  “如今琉璃倒是有,不过很是稀罕。”许则川抚了抚胡须,思索了一会,“玻璃制作不难,这段时日我想想看,咱们家下面不是有个庄子吗,正好我如今可以安心读书,又有太傅这个学识渊博的人在。”

  “可以想想办法。”

  秦书顿时喜笑颜开,扭头看他,“真的?”

  许则川笑道:“制作琉璃的技术本来就有了,只是不够成熟罢了,咱们若是能做出玻璃,也是无妨的,只是这事不能急。”

  秦书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