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弹劾-《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

  安国公府门外,爆竹声响起,许老三媳妇陈娇娘亲自带着下人撒喜钱。

  她们三房在旁人眼里都是粗人,如今自己的儿子年纪轻轻中了举人,可给三房狠狠争了一口气。

  “恭喜夫人,贺喜夫人。”

  抢到铜钱的百姓们,口中的感谢之话不停。

  陈娇娘喜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这才美滋滋的带着人往前厅走去。

  送走了报喜的官差,大家伙还围在这里说话。

  蓝氏远远的就瞧见陈娇娘那大摇大摆的样子,笑着摇了摇头,朝着上方秦书道:“娘,您瞧三弟妹高兴的。”

  秦书目光看了过去,含笑轻语,“这是三房的大喜事,中举的又是她的亲儿子,怎能不高兴呢。”秦书说着,看了眼被兄弟妹妹围着的许承瑞,“瑞哥儿争气。”

  “咱们家又出了个举人。”

  听到这话的许承瑞脸颊微红,“祖母,您都夸了我一天了。”

  陈娇娘已经走了进来,几个孩子给她行礼,陈娇娘乐呵呵道:“都客气什么,坐下。”她口中说着话,眼睛却是落在自家儿子身上,“老太太说的对,你就是争气。”

  蓝氏纤手摇晃着团扇,笑吟吟道:“瑞哥儿往日读书最是刻苦,如今中了举,也该歇歇。”

  秦书想到许承瑞的亲事,轻点下巴,“你大伯母说的对。”

  “承瑞啊,你这些年的辛苦,一大家子都看在眼里,如今中了举人,也该放松些日子,后面春闱慢慢准备就是。”

  “两年的时间,不着急。”

  许承瑞这孩子心思重,心里记着自己要为三房改头换面的责任,往日里最是刻苦。

  陈娇娘脑中闪过往日寒霜苦暑读书的场景,心中一酸,“承瑞啊,你祖母跟大伯母都是过来人,她们懂得多,你听她们的准没错。”

  许承瑞这些年也是日日读书习惯了,忽然让他歇着,他还不适应。

  对面坐着的蓝氏,似是看出了这孩子的心思,随即也不掩,直言又道:\"承瑞啊,你如今中了举,也到了相看婚事的年纪了。\"

  “你大哥哥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老太太可是也操持了起来。”蓝氏的目光看向了秦书,微微点头致谢。

  提到婚事,屋里的几个孩子眼睛皆是一亮。

  最小的许承荀赶忙开口,“三哥哥要给我们娶嫂嫂了吗?”

  秦书听见他的小奶音,看着这个最小的孙儿, 满是慈爱,“是啊。”

  “三哥哥娶媳妇,承荀开心吗?”

  许承荀重重点头,圆溜溜的大眼睛看向坐在前头的卫妙云身上,“我喜欢大嫂嫂。”

  “承瑞哥哥的媳妇一定也像大嫂嫂一样好看。”

  “哈哈。”屋里众人忍不住笑出了声。

  卫妙云捏着帕子掩着嘴角轻笑,脸颊上偶见一丝红晕。

  秦书笑道:“这是自然的。”

  “等日后承荀长大了,祖母也给你找一个好看的媳妇,好不好?”

  许承荀思索两息,“还得会做好吃的点心。”说着,自己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许亭梧这个五叔看不下去了 ,一本正经的说,“傻小子,就惦记着吃。”

  “娶媳妇跟好吃的点心有什么关系。”

  “点心咱家铺子多的是。”

  许亭杨没有插话,只是温和的笑了笑。

  陈娇娘笑道:“咱们荀哥儿还小呢。”

  “等以后长大了就知道了。”

  她同蓝氏默契一笑。

  京中此时喜气洋洋,皇宫的太极殿上,气氛却是格外凝重。

  弹劾泉州知州的折子送到了皇帝的面前,皇帝当庭提了此事,作为父亲的许则川,无疑成了焦点。

  文武百官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中间站着的几个附和弹劾折子的官员,只觉得压力很大。

  皇帝语气平淡,略带威严,“丞相,此事你如何看?”

  草菅人命,残害商贾,贪污税银等等一系列名头,听得许则川都是有些吃惊。

  中书丞相一职,便是为了皇帝分忧,统领百官。

  前朝时,各地折子也是先交由中书处理,一一分别,再呈给皇帝过目。

  以至于丞相职权太高,蒙蔽圣恩。

  大瑜开国之君以前朝为鉴,虽设立丞相职位,但依旧给了百官单独上折子到御桌前的权利。

  如今的内务府,锦衣卫也是制衡中书的一道屏障。

  许则川自上任丞相以来,一直谨记责任,做事公正,不敢专权。

  君臣之道,是当年他初入朝廷时,范太傅亲自所教,是以,格外谨慎。

  如今这么大的一桶脏水就这么泼下来,还真有些震惊。

  “陛下息怒,臣惶恐。”自己的儿子什么性情,自己还不知道,老四这分明是动了别人的钱袋子,损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这才有了今日的事情。

  如今朝中在皇帝的掌控之下,若说各派领头人,文官就他们几人,勋贵则是宗室几个亲近的王爷,开国有爵几家,与自家表面也是相交不错。

  至于武将,他们鲜少掺和这些事。

  所以今日弹劾,主要源头,怕是南边那些官员抱团。

  左都御史王大人头脑有些发沉,他目光飞快扫了一眼身边等人,心中有了计较。

  动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

  许亭枫饶是自己的侄女婿,在触及深层利益的时候,还是会被人出卖。

  王大人有些头疼,不过心里却是不大担忧。

  人老成精,他在朝中任职多年,岂会看不出,此事分明是皇帝开的头。

  “陛下,泉州知州乃是臣之四子,臣子自幼长在臣膝下,精心教导,先帝圣恩,六元及第,赐状元之名。”说到此,许则川语气微顿,“相识多年,未闻其一丝污言,如今骤然听的这么多的罪名,臣实在震惊。”

  底下听着的大臣默默不言。

  一侧的周汕瞬间只觉得牙酸,好家伙,人家都是辩驳,你这是秀儿子来了。

  “臣虽为其父,亦是朝中官员,故不敢擅言,更应该置身事外,听陛下旨意。”

  皇帝挑了挑眉,隔着冠冕看不清样子,他眸光微动,笑道:“丞相处事公正,朕清楚。”

  “既然江南官员上了折子,朕自要派人巡查。”

  “此事便交由锦衣卫指挥使去查吧。”

  韩棋这些日子表现优秀,皇帝随即定下他为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位。

  他本就掌管内卫,如今明面上做起来,也是更加得心应手。

  底下其他官员听完,只觉得后背胆寒。

  韩棋这个名字,如今在大瑜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抄家抓人首选。

  一时间,人人纷纷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