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都城,汴京。
临河而建的“醉仙楼”二层雅座,窗扉半开。
王星独坐窗畔,修长的手指拈着一只莹润的白玉杯,杯中琥珀色的“流霞酿”荡漾着清冽的光泽,酒香丝丝缕缕,缠绕在午后微醺的暖风里。这座千年古都他并非初临,遥想当年借石钟山秘境之机,为设计除去那化身法海的降龙尊者,也曾在此城盘桓良久。数百年光阴弹指过,眼前这汴梁城,依旧是红尘万丈,繁华鼎盛,仿佛时光在此也放慢了脚步。
凭栏俯瞰,窗外便是贯穿汴京的命脉——汴河大街。金灿灿的午阳泼洒下来,将整条街巷、粼粼河面乃至行人的衣袂发梢,都镀上了一层流动的金箔。
人声鼎沸,喧嚣如潮,各色人等交织成一幅鲜活的《清明上河图》:锦袍玉带的富商在绸缎庄前唾沫横飞地高声议价,短衣褐裤的力夫扛着沉重的货箱,黝黑的脊梁上滚落汗珠,粗犷的号子声踏过古老的石桥;挑担的货郎摇着拨浪鼓,担子两头挂满色彩鲜艳的面人、泥哨与时新绢花,引得孩童追逐嬉笑。
远处州桥夜市的方向,已有袅袅炊烟升腾,混合着烤羊肉的焦香、胡饼的麦香以及各种小食的诱人气息,随风弥漫开来。更远处,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的樊楼高耸入云,丝竹管弦的靡靡之音隐约可闻,檐角悬挂的鎏金铃铛在风中叮咚作响,为这盛世的浮华画卷增添了一抹悠扬的注脚。
王星的目光看似散漫地掠过这喧腾鼎沸的人间烟火,实则紫府之内,元神之力已如一张无形无质、却又精密无比的巨网,悄然铺展开来,将小半个汴京城笼罩其中。此地毕竟是大宋王朝气运汇聚的龙兴之地,人道之力虽不如长安那般如渊如狱、沉重磅礴,却也坚韧绵密,如同无数坚韧的丝线,对修士的神识形成了强大的压制与干扰。
若是在寻常山野,以其元神之能,一念之间,神念足以洞彻方圆数百万里山河,虽尚不能上穷碧落下探黄泉。然而此刻身陷这汴京红尘,他的神识便如陷入无形的泥沼,被牢牢束缚在城池范围之内,延展艰难,探查的精细度也大打折扣。
这并非他元神不强。恰恰相反,在紫府深处那枚混沌莲子的日夜滋养下,参悟着七百二十枚玄奥莫测的混沌道文,他的元神无时无刻不在增强蜕变,其根基之深、潜力之巨,早已远超寻常太乙金仙所能想象的极限!
那莲子如同一个微缩的混沌宇宙核心,混沌道文在其周围缓缓旋舞明灭,每一次闪烁都吞吐着古老苍茫、难以言喻的原始道韵,无声无息地淬炼、壮大着他的元神。这尊高达三千余丈、内蕴混元界小世界的元神,是他如今最深的底蕴,非生死关头,绝不动用。
“混沌出品,果然非同凡响。”王星心中默念,神念沉入己身。丹田气海深处,那混沌熔炉以及更深藏、如同老狐狸般隐匿的混沌磨盘,依旧沉寂如死,如同蛰伏的太古凶兽,以他目前的修为境界,尚难以真正撬动其一丝威能。
倒是那融入血肉的半截混沌莲藕,仅仅吸收了其部分精华,便已将他的肉身锤炼至不可思议之境,甚至将混元道体推向了新的高度!
他的身躯时而坚逾万载神铁,可硬撼法宝;时而柔若无骨流水,聚散随心,变幻莫测。体内无论运转何种仙体功法,皆圆融无碍,道行稳固如山岳。这份源自混沌的根基之雄厚,连他自己内视时,也时常感到心惊。
紫府之中,王星对那枚混沌青莲莲子的神异,有了更深切的体会。自得此物以来,它便深藏于紫府核心,如同定海神针,无时无刻不在滋养壮大着他的神魂。
虽然目前它展现出的似乎只有滋养元神的奇效,但混沌灵宝玄妙莫测,谁又知道其深处还隐藏着何等惊天动地的威能?这些混沌级别的存在太过高端,王星心知自己修为尚浅,如同稚童撼山,难以真正开发驾驭,索性便顺其自然,待修为水涨船高后再行探索。不过,有此莲子坐镇紫府核心,至少其安全性已大大提升,等闲难以动摇。
其神异不止于元神,即便对那件顶级先天灵宝——落宝金钱的修复,亦大有裨益。没见那往日里三天两头便忍不住要蹦出来显摆一番的金钱法宝,如今是彻底赖在紫府深处,寸步不离了吗?
这枚外圆内方、古朴玄奥、铭刻着“招财”“纳福”上古神文的落宝金钱,此刻正无比乖巧地悬浮在他元神的掌心之上。它贪婪地、源源不断地汲取着莲子无形中散逸出的那一丝丝精纯到极致的混沌本源气息。这气息对它而言,如同琼浆玉露,对修复自身那受损的四十六重先天禁制,有着难以估量的神效。
落宝金钱虽依旧无法确切感知到混沌莲子的具体所在,但它只需安稳地待在元神掌心,便能享受到这无上的加持。那修复禁制的速度,比它在外面自行吞吐天地灵气快了何止千万倍!面对这天大的好处,它哪里还有心思跟王星闲聊叙旧?这几百年来,几乎是一门心思都扑在这修复大业上,与王星的交流少之又少。
他此番离开骊山道场,踏入红尘,目的明确——寻找李清照。那位清冷孤绝如冰峰寒月的剑仙,竟在凡尘俗世中触动了莫名的姻缘红线,此事处处透着难以言喻的诡异。王星自身并不精于推演卜算之道,在这茫茫人海中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只能采取最笨却也最直接的办法——守株待兔。
当然,他亦可寻求精于此道的李淳风相助。一则,他心中对李清照那位可能的姻缘对象,已隐隐有了几分猜测,极有可能便是地星传说中与她命运纠缠颇深的那位赵明诚。二则,他也想借此机会,亲身体察一番当下的人间局势,尤其是大宋王朝这潭深水中的暗流涌动,以便为后续的行止筹谋。
因此,辞别骊山后,他便毫不犹豫地直奔这大宋王朝政治漩涡的中心——汴京。若论打探消息、捕捉风闻,没有比这龙蛇混杂、八方辐辏、信息如同江河般奔流的都城更佳的去处了。他选了这家临汴河、视野开阔的“醉仙楼”,借独饮之名,实则元神如筛,强大的神识之力正有条不紊地过滤、分析着城中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信息流。
短短半日光景,无数或清晰或模糊的意念碎片、街头巷尾的交谈片段、形形色色的气机波动,如同涓涓细流般被王星那强大的神识捕捉、汇聚、剖析、归纳。一幅远比眼前所见之繁华盛世更为诡谲、暗流汹涌的汴京真实图景,在他心中迅速清晰地勾勒成形。
首先映入他神识“视野”的,便是这汴京城中堪称诡异的“平静”。表面看去,车水马龙,商旅如织,百姓熙攘,安居乐业,盛世气象扑面而来。然而,在王星那融合了“鉴之法则”的洞察神目之下,“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无数修士的气息,如同暗夜中密密麻麻的萤火虫,悄无声息地潜藏于这繁华市井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身着儒衫、手持折扇、正与友人在茶楼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的斯文书生,其体内浩然正气沛然流转,赫然是儒门正宗的金仙修为;街角一个看似寻常、专注描绘糖画的老者,枯槁的手腕上系着一串不起眼的骨质念珠,丝丝缕缕精纯凝练的佛力波动被其以极高明的手段收敛于凡俗躯壳之下,几近于无;
胭脂水粉铺前,一位身姿妖娆、眼波流转间媚意天成的老板娘,巧笑倩兮地招呼着女客,其不经意流露的气息,分明是修炼了某种高深魔功的妖女;几个步履沉重、气血旺盛如同烘炉般滚烫的镖师,押送着货物沉默地穿过闹市,那独特的体魄特征,透出的是蛮横古老的巫族炼体气息;甚至还有一股阴冷晦涩、却又夹杂着草木清香的奇异妖气,从一个挑着山货、沿街叫卖的朴实货郎身上隐隐透出……
有诗为证:
骊山云深别故人,汴梁繁华隐劫尘。
万修潜踪如萤聚,一子牵动儒门身。
暗刃难斩红绳系,明光可借圣师神。
玄黄道主入红尘,静待青锋问前因。
喜欢我捡到了落宝金钱
临河而建的“醉仙楼”二层雅座,窗扉半开。
王星独坐窗畔,修长的手指拈着一只莹润的白玉杯,杯中琥珀色的“流霞酿”荡漾着清冽的光泽,酒香丝丝缕缕,缠绕在午后微醺的暖风里。这座千年古都他并非初临,遥想当年借石钟山秘境之机,为设计除去那化身法海的降龙尊者,也曾在此城盘桓良久。数百年光阴弹指过,眼前这汴梁城,依旧是红尘万丈,繁华鼎盛,仿佛时光在此也放慢了脚步。
凭栏俯瞰,窗外便是贯穿汴京的命脉——汴河大街。金灿灿的午阳泼洒下来,将整条街巷、粼粼河面乃至行人的衣袂发梢,都镀上了一层流动的金箔。
人声鼎沸,喧嚣如潮,各色人等交织成一幅鲜活的《清明上河图》:锦袍玉带的富商在绸缎庄前唾沫横飞地高声议价,短衣褐裤的力夫扛着沉重的货箱,黝黑的脊梁上滚落汗珠,粗犷的号子声踏过古老的石桥;挑担的货郎摇着拨浪鼓,担子两头挂满色彩鲜艳的面人、泥哨与时新绢花,引得孩童追逐嬉笑。
远处州桥夜市的方向,已有袅袅炊烟升腾,混合着烤羊肉的焦香、胡饼的麦香以及各种小食的诱人气息,随风弥漫开来。更远处,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的樊楼高耸入云,丝竹管弦的靡靡之音隐约可闻,檐角悬挂的鎏金铃铛在风中叮咚作响,为这盛世的浮华画卷增添了一抹悠扬的注脚。
王星的目光看似散漫地掠过这喧腾鼎沸的人间烟火,实则紫府之内,元神之力已如一张无形无质、却又精密无比的巨网,悄然铺展开来,将小半个汴京城笼罩其中。此地毕竟是大宋王朝气运汇聚的龙兴之地,人道之力虽不如长安那般如渊如狱、沉重磅礴,却也坚韧绵密,如同无数坚韧的丝线,对修士的神识形成了强大的压制与干扰。
若是在寻常山野,以其元神之能,一念之间,神念足以洞彻方圆数百万里山河,虽尚不能上穷碧落下探黄泉。然而此刻身陷这汴京红尘,他的神识便如陷入无形的泥沼,被牢牢束缚在城池范围之内,延展艰难,探查的精细度也大打折扣。
这并非他元神不强。恰恰相反,在紫府深处那枚混沌莲子的日夜滋养下,参悟着七百二十枚玄奥莫测的混沌道文,他的元神无时无刻不在增强蜕变,其根基之深、潜力之巨,早已远超寻常太乙金仙所能想象的极限!
那莲子如同一个微缩的混沌宇宙核心,混沌道文在其周围缓缓旋舞明灭,每一次闪烁都吞吐着古老苍茫、难以言喻的原始道韵,无声无息地淬炼、壮大着他的元神。这尊高达三千余丈、内蕴混元界小世界的元神,是他如今最深的底蕴,非生死关头,绝不动用。
“混沌出品,果然非同凡响。”王星心中默念,神念沉入己身。丹田气海深处,那混沌熔炉以及更深藏、如同老狐狸般隐匿的混沌磨盘,依旧沉寂如死,如同蛰伏的太古凶兽,以他目前的修为境界,尚难以真正撬动其一丝威能。
倒是那融入血肉的半截混沌莲藕,仅仅吸收了其部分精华,便已将他的肉身锤炼至不可思议之境,甚至将混元道体推向了新的高度!
他的身躯时而坚逾万载神铁,可硬撼法宝;时而柔若无骨流水,聚散随心,变幻莫测。体内无论运转何种仙体功法,皆圆融无碍,道行稳固如山岳。这份源自混沌的根基之雄厚,连他自己内视时,也时常感到心惊。
紫府之中,王星对那枚混沌青莲莲子的神异,有了更深切的体会。自得此物以来,它便深藏于紫府核心,如同定海神针,无时无刻不在滋养壮大着他的神魂。
虽然目前它展现出的似乎只有滋养元神的奇效,但混沌灵宝玄妙莫测,谁又知道其深处还隐藏着何等惊天动地的威能?这些混沌级别的存在太过高端,王星心知自己修为尚浅,如同稚童撼山,难以真正开发驾驭,索性便顺其自然,待修为水涨船高后再行探索。不过,有此莲子坐镇紫府核心,至少其安全性已大大提升,等闲难以动摇。
其神异不止于元神,即便对那件顶级先天灵宝——落宝金钱的修复,亦大有裨益。没见那往日里三天两头便忍不住要蹦出来显摆一番的金钱法宝,如今是彻底赖在紫府深处,寸步不离了吗?
这枚外圆内方、古朴玄奥、铭刻着“招财”“纳福”上古神文的落宝金钱,此刻正无比乖巧地悬浮在他元神的掌心之上。它贪婪地、源源不断地汲取着莲子无形中散逸出的那一丝丝精纯到极致的混沌本源气息。这气息对它而言,如同琼浆玉露,对修复自身那受损的四十六重先天禁制,有着难以估量的神效。
落宝金钱虽依旧无法确切感知到混沌莲子的具体所在,但它只需安稳地待在元神掌心,便能享受到这无上的加持。那修复禁制的速度,比它在外面自行吞吐天地灵气快了何止千万倍!面对这天大的好处,它哪里还有心思跟王星闲聊叙旧?这几百年来,几乎是一门心思都扑在这修复大业上,与王星的交流少之又少。
他此番离开骊山道场,踏入红尘,目的明确——寻找李清照。那位清冷孤绝如冰峰寒月的剑仙,竟在凡尘俗世中触动了莫名的姻缘红线,此事处处透着难以言喻的诡异。王星自身并不精于推演卜算之道,在这茫茫人海中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只能采取最笨却也最直接的办法——守株待兔。
当然,他亦可寻求精于此道的李淳风相助。一则,他心中对李清照那位可能的姻缘对象,已隐隐有了几分猜测,极有可能便是地星传说中与她命运纠缠颇深的那位赵明诚。二则,他也想借此机会,亲身体察一番当下的人间局势,尤其是大宋王朝这潭深水中的暗流涌动,以便为后续的行止筹谋。
因此,辞别骊山后,他便毫不犹豫地直奔这大宋王朝政治漩涡的中心——汴京。若论打探消息、捕捉风闻,没有比这龙蛇混杂、八方辐辏、信息如同江河般奔流的都城更佳的去处了。他选了这家临汴河、视野开阔的“醉仙楼”,借独饮之名,实则元神如筛,强大的神识之力正有条不紊地过滤、分析着城中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信息流。
短短半日光景,无数或清晰或模糊的意念碎片、街头巷尾的交谈片段、形形色色的气机波动,如同涓涓细流般被王星那强大的神识捕捉、汇聚、剖析、归纳。一幅远比眼前所见之繁华盛世更为诡谲、暗流汹涌的汴京真实图景,在他心中迅速清晰地勾勒成形。
首先映入他神识“视野”的,便是这汴京城中堪称诡异的“平静”。表面看去,车水马龙,商旅如织,百姓熙攘,安居乐业,盛世气象扑面而来。然而,在王星那融合了“鉴之法则”的洞察神目之下,“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无数修士的气息,如同暗夜中密密麻麻的萤火虫,悄无声息地潜藏于这繁华市井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身着儒衫、手持折扇、正与友人在茶楼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的斯文书生,其体内浩然正气沛然流转,赫然是儒门正宗的金仙修为;街角一个看似寻常、专注描绘糖画的老者,枯槁的手腕上系着一串不起眼的骨质念珠,丝丝缕缕精纯凝练的佛力波动被其以极高明的手段收敛于凡俗躯壳之下,几近于无;
胭脂水粉铺前,一位身姿妖娆、眼波流转间媚意天成的老板娘,巧笑倩兮地招呼着女客,其不经意流露的气息,分明是修炼了某种高深魔功的妖女;几个步履沉重、气血旺盛如同烘炉般滚烫的镖师,押送着货物沉默地穿过闹市,那独特的体魄特征,透出的是蛮横古老的巫族炼体气息;甚至还有一股阴冷晦涩、却又夹杂着草木清香的奇异妖气,从一个挑着山货、沿街叫卖的朴实货郎身上隐隐透出……
有诗为证:
骊山云深别故人,汴梁繁华隐劫尘。
万修潜踪如萤聚,一子牵动儒门身。
暗刃难斩红绳系,明光可借圣师神。
玄黄道主入红尘,静待青锋问前因。
喜欢我捡到了落宝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