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冬捕前的准备-《四合院:带着大棚在六零当采购员》

  金小军一边带着几人往人最多的地方走,一边给众人介绍起他们这冬捕的情况。

  不说其他人,就是孙林自己也只是在书上看过一些冬捕的记载,但很少。

  东北人的冬捕是盛大且庄重的,据金小军所说就只是开捕前的准备,那一点也不比下网捕鱼简单多少。

  按照金小军的说法,这要是在孙林后世他老家,单单东北这冬捕前的准备时间都够拉上一网了。

  当然了,他老家也没什么大的湖泊,倒是靠近长江...

  这里的冬捕并不是随便选个时间、地点直接下网就完事,正式下网之前那准备的工作听的孙林一众人皆是好奇不已!

  首先这冬捕的时间得确定,必须在数九寒天进行,因为此时查h诺湖的湖面冰层厚度能达到五十厘米以上,足以承载人和设备的重量。

  六三年新年的第一天,天气晴朗且无风,一月初东北的天气正适合冬捕。

  今年冬捕的时间也是渔民结合节气、天气等因素选择的最佳日期。

  金小军和众人说着冬捕的情况,随后看到人群中的老人便指了指说道:“这冬捕的日子选定了,还有一件事得做,那就是勘察鱼群。”

  “你们看那边那个人群中拿着冰镩的老人,他就是我们这一块出名的老渔把头,现在就是在看鱼情、选下网点。”

  众人随着金小军指着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老人正透过冰眼往冰下观察着什么。

  这年月可没有后世先进的水下勘察设备,就只能靠经验丰富的“渔把头”通过观察冰面颜色、水下气泡,或者使用冰镩凿冰来观察鱼情。

  这一步由“渔把头”确定位置的步骤俗称“画窝子”。

  确定下网的“窝子”后也不是第一时间就下网拉鱼,而是继续凿冰眼!

  此时孙林看着人群中的老人在冰面上选了地方挖了个洞而后插了一杆大旗。

  “小军,这是在确定网眼?”孙林不由得问道

  金小军闻言意外的看了孙林一眼,没想到孙林竟然还懂这个。

  点了点头,“对,这是第一个冰眼,插上大旗后还要在两边找寻位置,插上翅旗。”

  “你们看!”

  说着冲着人群中点了点头,众人望去只见几个扛着大旗的中年跟在听着“渔把头”的指挥向两边走去。

  “这就是在插翅旗,由中心网眼向两边各走几百步的位置插上大旗,这就是翅旗!”

  “现在两根翅旗和第一个冰眼上的大旗组成一条约两百步距离的直线,这便是这次冬捕鱼窝的定型线。”

  一旁的孙芬这时好奇道:“直线?”

  “那有什么用,窝子不都是圆的,或者其他围起来的形状吗?”

  听到这话孙芬笑着说道:“姐,还没完呢!”

  “对,还要继续。”金小军点了点头

  “而且只是今年的形状是直线而已,去年两根翅旗便是以第一个冰眼为中心斜着确定的位置,更像是个漏勺的样子。”

  说着金小军指着远处比划了一下道:

  “翅旗插上后还要往翅旗的正前方走几百步再插上大旗,这是圆滩旗。”

  “再由两个圆滩旗位置向前或者斜着的方向走一段距离汇合,从而确定出网眼,再插上网旗。”

  “一根中心网旗、两根翅旗、两根圆滩旗,再加上最后一根尾旗。”

  “把这六根大旗围起来,便是这次冬捕的网窝!”

  “网窝的大小、方向、形状,都是靠渔把头来把握和控制,这都是老一辈渔把头一辈辈传来下的。”

  “你们看!”

  众人已经到达第一个网眼附近,向着远处望去,只见六根鲜艳的网旗插在冰眼上,根根都得有一人高!

  “今年咱们这网窝的形状倒是挺规整,四四方方的,去年的网窝大家都说像个王八壳。”

  “哈哈哈哈~”众人一阵乐呵

  这也是孙林第一次见到东北人的冬捕,后世的他倒是在电视上看过介绍。

  但并没有这么详细,多是拍一些人多热闹的场景来宣传冬捕盛况,从而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

  后世的冬捕已经不像现在这般纯粹为了冰下的鱼获,而是大部分都是为了吸引到电视或者网络外的游客这条大鱼...

  “该捕鱼了吧?”孙芬望向冰眼前围着的人群问道

  却没想金小军还没说话,倒是一旁的陈*直接摇了摇头笑道:“捕鱼有什么好看的,捕鱼之前才是最精彩的内容!”

  孙林几人望向老爷子,不知道啥意思。

  “捕鱼前?”

  老爷子点了点头而后神秘的笑了笑,“一会你们就知道了!”

  见老人这样说,金小军便也卖起了关子。

  “走,我们再往里些!”

  众人跟着金小军又往人群中走了走,进去人群后才发现人群中央竟正摆了个...

  供桌?

  孙林扫了扫供桌周围周围端着供品的几个姑娘,好奇问道:“小军,这是还要祭祀啊?”

  金小军笑着点了点头,“对!”

  而后看向戴着面罩的老人笑道:“老先生以前见过这场景吧?”

  陈*点了点头,眯了眯眼睛说道:“是啊,好几年前见过,祭湖嘛!”

  “对!”金小军点头应道

  “祭湖醒网是冬捕前的必备仪式!”

  正说着“渔把头”便带着众人来到供桌前,看了眼周围的人群而后又面向六根网旗拜了拜,随后大声喊道:

  “上贡!”

  随着“渔把头”的一声大喊,盛装的几位蒙古族姑娘分成两队。

  一队姑娘为周围的渔工们献上奶干,另一队则将端着的供品逐个递给“渔把头”。

  老人依次将供品摆放在供桌上,然后将几炷香分别插在供桌的三个香炉内。

  之后“渔把头”端起酒碗走到场地中央靠近网眼的位置,双手举过头顶,准备开始朗诵祭湖词。

  “啊!”

  这一声突如其来的大喊惊的听力异于常人的孙林顿时一愣。

  “这尼嘛咋跟宋x宝念诗一个样?”

  “吓劳资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