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内讧-《我是大明瓦罐鸡》

  “他们敢!”

  朱棣怒吼一声。

  徐妙云也没有多说什么,鼻子轻轻吐出一口气。

  呵!

  朱棣脸色瞬间耷拉下来。

  没错,那些人还真的敢。

  朱棣甚至确定,只要朱高煦那家伙振臂一呼,说是要把他朱棣更拉下来也没有人会犹豫。

  冷哼一声出了门,他不想和徐妙云说话了。

  出去之后继续忙碌手头上的事情。

  赤脚医生手册这本书在此之前他连北平都没有下发过。

  他相信,那些商人有的是办法弄到外面高价卖出。

  所以要不就不开始要不就一起出售。

  就连朱高煦的新城那边也按照他的要求一直下发着没有公布。

  不过人家新城本身就不缺大夫,再加上就u算没有成册,平时朱高煦也传授了不少需要注意的卫生问题,公不公布倒也没多少区别。

  而朱棣这次就是要在附近看看手册分发下去的效果到底如何。

  由于他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此次只准备在北平周围的村庄看看情况。

  当时打仗的时候这些百姓都躲进了北平城当中,后来随着明军败退,朱棣反扑之后,这些人已经全部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除此之外,村庄当中的人口还增长了不少。

  随着新城那边的消息传开,北平也吃到了不少的红利。

  不少外地的人前来北平居住。

  由于进入北平城当中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不少人直接在周围的村庄落户。

  经过一场战乱,周边都混乱成一片,甚至还自发多出了不少的村庄。

  北平管理人员自然能察觉到。

  只是朱棣告诉不必太过追究之后也就随他们去了。

  其中还有不少明军的溃兵,担心成为俘虏,也就混在流民当中在此地定居下来。

  反正只要他们不闹幺蛾子,朱棣也就不再理会。

  当然主要是统计起来也困难。

  而且统计出来如何安排也是个麻烦的事情。

  还不如就这样让他们稳定下来。

  对双方都好。

  打仗的时候没有机会好好玩,这次朱棣还特意将自己的小摩托给骑了出来。

  身边也只带着两个手下。

  没多久他们就去了第一个目的地。

  在村庄较远一些的地方他们就停下了。

  摩托车还是太显眼了,别人一下就能认出他们的身份。

  毕竟现在整个北平都没有几辆摩托车。

  若是抛去新城的人的话,连一掌之数都没有。

  “你们就在这里看着吧,我一个人进去看看情况。”

  朱棣随便的交代了一声,随后整理整理自己借来的衣服。

  带上这两人的目的也是为了看着摩托。

  虽然基本上没人敢偷这玩意,即使偷上也不会开,开不走。

  但这可是他心爱的小摩托,即使有点损伤也心疼的很。

  “是!”

  两个手下也暗喜的点头。

  说实话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接触摩托,就这还是王爷从新城的人手中帮他们借来的。。

  出来的着急,只是简单的学会怎么骑,还没有认真的打量过,等朱棣走了之后也能肆无忌惮的探查探查。

  交代一声之后,朱棣就晃晃悠悠的进了村子。

  进了村子还准备找个人打听打听,可是却一个人都没有见到。

  有些疑惑的一直往深处走去。

  走了半炷香的时间才终于听到说话的声音。

  原来是派下来的医疗兵刚刚抵达,此刻正将众人集中起来普及知识。

  朱棣心中一乐,来的还真是巧,正好听听这些人有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宣传。

  想着,往前靠了靠。

  此刻村里的人都在认真的听着场内三个人拿着小册子讲述,没有注意到什么时候身后多了一个外人。

  而朱棣换了身衣服,再加上挤在村民的中间,中间讲述的三人也没有发现他的存在。

  “燕王体恤大家疾病在身却看不起医生,特意让我等印发这书籍,书籍之上记录着众多的常见疾病,许多草药在乡下就可以找到,大家若是实在没办法前往城市看大夫,也能先进行自救,不敢说真的能救成功,但绝对比坐在原地等死的强。”

  见大家都有些无动于衷,讲述之人又开始说道:“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这些书籍都是免费的,燕王为照顾到全体百姓,苏哦有书籍全部免费,人手一本没有任何问题。”

  说话之人是新城之人,之前没有前来北平的时候也干过类似的工作。

  当时不少人前往新城,他就是负责的人之一,他们需要指导每个人清洁自身,而进城的大澡堂也是免费开放的。

  和现在一样,当时那些人也是同样的情况,就害怕一切的好处都是为了骗他们花更多的钱。

  “真的假的,你没有骗我们?”

  果然,免费两个字一出,人群立马骚动起来。

  “我家草根每次受了风寒都没钱去县里医治,再加上路程较远,每次都是硬扛着挺过来的,这个小册子身上有治疗风寒的方式吗?”

  “不仅风寒,还有一些皮肤病,眼疾等都有,册子就在这里放着,大家看看就明白了。”

  说罢,两个跟着的军汉立马熟练的将桌子上的册子给分发下去。

  新城之人继续道:“村中可有识字之人?”

  一地一地分发册子倒不是太难的事情,更难的是如何让这些人能看懂册子。

  要知道乡下之人可是没几个读过书的,有许多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来。

  虽然册子上有鲜明的图案,但光看图案显然是来不了的。

  “有有有!”

  村长立马应了两声,随后三个男子被推了出来。

  女子根本不可能有读书的机会。

  新城之人点点头:“那你们村庄可还有大夫?平时小病小痛是找谁看?不需要多么厉害,有点经验就行。”

  刚刚站出来的三个男子当中一个四五十岁的老者出声:“先生,我便是这村庄的大夫,只是平时也是简单看看,没多少的能力。”

  新城之人摇摇头:“这个不重要,有点基础就行,这册子还是很好理解的。”

  随后又坐下来找了几个病人,按照书籍上的方式一一对照着治疗一番,大致讲解一番救僵事情交给了三个读过书的人。

  他们需要前往的村庄有许多,若是一一帮这些人查看,要耗费不少的精力与时间,只能大致介绍一下剩下的就需要百姓自己摸索了。

  朱棣在暗中看的暗暗点头。

  对待百姓的时候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不错不错。

  而且跟在身后的两个燕军世士兵也多次上手跟着一起讲解。

  即使没经过系统的教学,这一番走下来也能学到不少的东西。

  对此,朱棣是十分满意的。

  随后默默的退走。

  找到自己的摩托之后又匆匆赶往了下一个村子。

  一天时间走了四个村庄,傍晚时分才回到了燕王府。

  一趟下来整个人都畅快了不少。

  每一个村庄成效看起来都不错。

  他每次前去肯定不可能正好碰到宣传之人,可进村之后却听到不少人在讨论册子的事情,其中有感慨,有激动,有感谢。

  眼见为实,见到大家都是真的开心,朱棣自然也神清气爽。

  这可都是自己的政绩啊!

  与此同时,心中也不由感慨朱高煦士兵的优秀。

  打仗强就算了。

  脾气是真的好。

  见到的几个每一个跟村民交流的时候都是十分的耐心,连百姓的排斥都减少了许多。

  要知道在此之前,士兵过境,百姓几乎是能躲就躲。

  就算他的燕军同样也是如此。

  手下多了,有时候是真的难以管控。

  摇摇头,好在没有出什么意外。

  回到家中和徐妙云又商讨一番。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和各位大臣商讨各地人员的安排。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几个王爷前来相见,其中就有宁王。

  当初起事的时候宁王也是没少帮忙,现在暂时稳定下来,前来想要些好处也是很正常的。

  而且其他的一些北方兄弟也不能将其拒之门外,也需要一番拉扯。

  说实话,对于这些兄弟朱棣有几个甚至都没有说过几句话。

  怪就怪朱元璋那时候太能生了,再加上他们年纪相差太大,有些兄弟也就和他的儿子一般大,当初他前往就藩的时候,这些人还是小屁娃娃在大本堂念书呢,熟悉就怪了。

  可名义上毕竟是兄弟,避而不见传出去名声也不好听。

  就在他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事情还是找上门来了。

  “王爷您快去看看吧,新城的人将张玉张指挥的府邸给堵了。”

  朱棣刚刚开完会躺下想要休息一下,刚眯住眼睛就被人着急的喊了醒来。

  “怎么回事?”

  虽然有些恼怒,可朱棣还是快速问道。

  新城虽说现在帮助他办事,可双方毕竟是相互独立的,现在新城的人直接堵了张玉的府邸,事情是真的闹大了。

  现在张玉可是左指挥使。

  手下数万士兵。

  新城的人此次如此无礼,让张玉的手下如何看待。

  甚至还有其余的将领。

  相比于新城士兵,显然张玉才是自己人,帮哪个显而易见。

  他现在只能祈祷事情还没有闹起来。

  “这……小的也不太清楚,好像是说张指挥手下有人和新城众人闹出矛盾,新城的人不满,想要找这个将领的麻烦,此人找上了张指挥……”

  朱棣随便披上一件衣服。

  剩下的不用听也知道。

  肯定是张玉将此人包庇下来了啊!

  毕竟是万人之上,手下还跟着那么多兄弟,哪能别人找上门就随随便便将手下交出去。

  事后也会被人笑话。

  而且,双方的矛盾早已存在。

  即使没有放在台面上,可一方面装备精良,不仅战力强还爱民如子,走到哪里都收到百姓的爱戴,而另一方面,风头全被对方抢走不算,嘴后百姓却将所有赞扬都盖在另一方头上。

  时间长了燕军自然会看新城的人不顺眼。

  好像他们很差似的。

  哟苏hi后你不招惹人麻烦也会自动找上来。

  朱棣匆匆出门。

  带了几十个人就朝着张玉家的方向赶去。

  而这个时候张玉家门外已经乱成了一团。

  新城的人来了数百人,而北平的军队足足有新城之人的数倍,此刻将张玉宅院的大门围堵的水泄不通。

  双方正在对峙,还没有直接打起来。

  远方百姓躲在安全地方朝着这边乱瞅。

  想要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对于两支队伍他们都很熟悉,一个是北平本地的士兵,一个是前来帮忙的新城士兵。

  可没想到这时候两个队伍会处于一触即发的境地。

  双方没打起来除了各自克制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北平的某些士兵不知道如何是好。

  维持北平道底稳定保护张玉是他们的职责,可对面之人帮助了他们许多,上前就打也不合适。

  更何况有些将官也知道这件事到底是如何引发的,说实话,他们才是理亏的那方,也没脸动这个手。

  “再次警告你们一次,若是再不退去,我等将在不留手,统统抓入大牢当中。”

  燕军当中,有人高声的嚷叫着。

  “好啊,来啊,让我看看你们燕军是有多厉害,打明军的时候打不过,还需要我新城士兵前来,现在用完了,想杀就杀,真是好风光啊,也不想想,你们身上穿的盔甲是从哪里来的,手中拿的兵器是用什么钱造的?”

  新城的人也不甘示弱,立马不服气的问道。

  其中有几个人甚至想要杀入府邸当中,只是被身后的兄弟给及时拉住了。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再者我等兄弟不求回报,陪着你们下乡造福百姓,让北平越发安定,你们却杀死我们的人,你们此等做法不觉得让人寒心吗?”

  “别说了,将贾仁交出来。”

  “要我说,那张玉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等恶贼竟然藏入府中,这是根本不将我们新城士兵当一回事啊!”

  “住口,张指挥的名讳也是你能这么叫嚷的?”燕军也不高兴了。

  尤其是听到对方说他们打不过明军的时候,那是真的伤了自尊心了。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心虚的低下脑袋。

  “张指挥不是说了吗?这其中是有什么误会的,等事情查清楚定然会给你们一个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