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长安第一场雪!他,没来?-《大唐十万里》

  第二天,张楚睁开眼睛的时候,时间尚早。

  不过,外头已是泛起了白芒,从窗户投射进来,整个房间里都显得有些凄亮的意思。

  张楚掀开了被子。

  顿时,一股寒意,直扑而来。

  床边的炭盆,似乎还有余温,还有星星红点,但是,在如此寒意下,却一点温度都感觉不到了。

  张楚穿上衣服。

  蹲在炭盆旁边,把手都快要埋进炭盆中,才感觉到了热气的蒸腾。

  缓了缓,张楚吐了口白雾,打开了门。

  望着院中的素白,张楚眯了下眼眸,主要还是这房门一开,外面的寒意再也没有任何阻挡的全都冲了过来。

  脸颊,生疼不说,这鼻子,张楚感觉瞬间就红了。

  下雪了。

  长安的第一场雪,就在立冬的这一日,如约而至。

  而气温,也在这一天,再一次的降到了最新记录。

  迈步走出去。

  咯咯······

  脚下传来积雪挤压在一起的声音,不过,这场雪,似乎只是刚来打个头阵,试一试人间的深度,以好为后面的大雪铺垫。

  积雪不算厚,没过了鞋底。

  刚才房间中不正常的白芒,应就是积雪反射出来的光芒了。

  毫无疑问,就算是在深夜,大地银装素裹,再加上月光,来回反射跳脱之间,已是堪比白天了。

  张楚紧了紧身上的衣袍,回头,看了眼旁边的厅堂。

  就看见五花裹着大氅,背上背着一个包裹,怀中还抱着一个包裹,站在吴娘身边,一同注视着张楚。

  两人走了过来。

  吴娘把手里的热包子,塞给了张楚。

  张楚吃了一口,把包子举在半空,朝五花摇了摇:“吃过了?”

  “公子,奴婢已和吴娘刚刚吃过了。”五花抽了抽有些发红的鼻子,低声道。

  张楚颔首点头,吃着包子,朝外走去。

  吴娘和五花,跟在后头。

  “是不是不舍?”

  “若是不舍,就还是留下来。”

  张楚笑道。

  五花咬了下嘴角:“奴婢是不舍的公子,也不舍的大家。”

  “但,能为公子做些事情,奴婢求之不得。”

  “公子把如此重任交给奴婢,奴婢心里清楚,是公子对奴婢的期待和看重,奴婢,定是赴汤蹈火,尽心尽力!”

  五花要跟着长乐一同前往冀州。

  这也是昨夜张楚安排的。

  一来,是暂时先给长乐充当厨子,二来,则是趁着这个机会,把秦川点心铺子和大食堂,开到冀州去,三来,则是尽可能的收购那里的土地。

  冀州,是个好地方啊。

  不说别的,那里的煤,特别是那里的铁矿,不论是哪一样,都值得让张楚走一步棋!

  更别说,长乐这个大旗去了冀州,去了长乐郡,到时候六花行事起来,也算是有了根脚。

  这个机会,千载难逢。

  张楚点点头:“等你站稳了脚跟,我会派人去接替你,到时候,就回来。”

  “五花啊,家里那么多人,能堪重用的,除了吴娘,便是你了。”

  “公子一时,也抽调不出更合适的人手。”

  五花闻言,脸色一正,再次行礼道:“公子,奴婢,定然不会让你失望。”

  “上次,上次奴婢带着六花七花她们去了神仙岔,后来又听说了长安城封城的消息,其实心里,奴婢能感觉到什么。”

  “吴娘她们,把我们放出来,还有临走时吴娘交代给奴婢的那些事。”

  “奴婢······奴婢·······”

  “嘶·······”

  “能再看到公子,看到吴娘姊妹们,奴婢就知道,奴婢,应该为这个家,做些什么的。”

  “公子还有姐姐们为奴婢遮风挡雨,可,奴婢总该也成长起来。”

  “公子,吴娘,你们都不用担心我。”

  五花说着,有些红了眼眶。

  吴娘紧紧攥着五花的手,嘱咐着,提醒着······

  马车,已经备好了,张楚坐了上去,也不催促,静静等着。

  时间,终究还是长的。

  好一阵子,马车才在‘嘎吱嘎吱’的声音中,在地上压出一道不深不浅的扯着,秦川府,慢慢落在了身后。

  吴娘望着,望着,挥起了手。

  五花把脑袋从车窗中伸了出去,连连摆手。

  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还带着公子的任务,不舍,彷徨,同时又无比的坚决!

  周长福早早的等在了坊门前。

  等到马车出去,坊门便又关上了。

  一路向东。

  前往冀州,自是要走春明门,过灞桥········

  ----------

  太阳今天出来的很晚。

  似乎也在冬天第一场雪中,赖床了。

  但,城门那时那般的守时,当第一声晨钟响起的时候,便在一声声因为深夜寒冷而导致各个构件都收缩而再被挤压移动发出的千年之音中,打开了。

  天,仍是暗沉,但幸好有积雪的衬托,也不显得那么压抑。

  一队马车,悄然而出。

  车队后面,则是跟着一辆无比豪华的马车,前面,被六匹宝驹牵引着,身份,呼之欲出。

  天子六驾。

  毫无疑问,里面坐着的乃是李世民。

  刚过灞桥,前面的车队中,有一辆马车靠边停住了。

  天子驾乘也停在了后面。

  赶车的魏坚急忙下来,秋兰掀开了车帘,放好车凳,扶着长乐走下了马车。

  “殿下,小心些。”

  “地上有雪,滑。”

  秋兰提醒,凑着把长乐怀中的花熊幼崽接了过来,这小家伙哼哼唧唧,倒是不嫌冷,还欢快的打滚呐。

  李君羡也赶紧跳下马车,掀开车帘。

  李世民走了下来。

  长孙皇后走了下来。

  李渊,李泰,李明达,李治都走了下来。

  “祖父,父皇,母后,已经不短了,就送到这里吧。”

  长乐迎上去,笑着说道。

  长孙皇后朝左右瞧瞧,眉头很深,忍不住的还轻轻倒吸了口凉气,赶紧把长乐身上的大氅给紧了紧:“非要走那么早。”

  “等雪化了,等天暖了,等江水多了,再走也来得及啊。”

  长孙皇后声音中,有浓浓的责怪。

  长乐憨憨一笑,挽住长孙皇后的胳膊,打趣道:“今天立冬,又下了一场小雪,这是长安第一场雪呐。儿臣今日离去,也省的母后把儿臣忘了不是?”

  长孙皇后揉着她的发丝,心疼道:“不论什么时候走,母后也不会忘记啊。”

  “长乐,再往前走走吧。”李世民抄着手,凝望着,不舍道。

  “送别千里,终有一别,父皇,都已过了灞桥呐,不近了。母后身子最近也需要调养,万万不能再受了寒。”长乐沉声说着,后退了两步,向李世民,长孙皇后她们行了一礼:“父皇,母后,祖父,阿兄,阿弟,阿妹,回去吧。”

  李世民叹了口气,也知道,终是该分离了。

  他走到路边,折下了一根柳枝,在袍子上狠狠搓了搓,积雪融化,柳枝鲜明。

  长乐接过来。

  李世民又朝后瞧了瞧:“要不,长乐,再等等?”

  长乐神情一滞,也朝后望了一眼,目光,深邃。

  失落,一闪而过,再翘起一抹微笑,摇了摇头。

  “不必了。”

  “父皇,你们回去吧。”

  长乐再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长孙皇后斜了眼李泰。

  李泰满脸委屈,抓耳挠腮,连连扭头朝后看,但,就是没有那道人影。

  他很想向母后解释下,自己昨天真的把这件事告诉师父他老人家了。

  但,他再看看长乐的背影,又止住了,暂时把话全都咽进了肚子里。

  如果长乐听到自己这解释,恐怕,会更伤心吧。

  在他们的注视下,长乐登上了马车,缓缓离去,追赶向上了前面的车队。

  “哎呀,母后,我真的把今天长乐离长安的事,告诉师父了。”

  “我发誓,真的!!!”

  终于李泰嚷了出来。

  不过,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没有再说什么,这个时候了,再说,也没有意义了。

  “可怜的长乐哟·······”

  倒是李渊,忍不住叹息一声。

  “父皇,回去吧。”李世民搀扶着长孙皇后,冲李渊道。

  “父皇,是不是师父他老人家也和太子一样,都是染了风寒,不宜见人?”李泰还想要找补下。

  可惜,还是没有人理会他。

  李泰只能唉声叹气。

  “师父啊······”

  “哎······”

  “这么好的机会·······”

  天子六驾掉头。

  金吾卫掉头。

  随着李泰的叹息,消失在了灞桥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