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大唐十万里》

  对于苏定方此时的心境,张楚怎能不明白。

  若说大器晚成,苏定方定是能算的上一个很好的模板了。

  或许现在,都没有人能预料到,苏定方今后会有什么样的成就。

  不过想想也是,那毕竟是后话,而且,苏定方的崛起,主要也是因为贞观一朝的武将相继凋零,说句不好听的,等这一批武将死后,除了薛仁贵和裴行俭外,几乎大唐再无能拿出手的将领了。

  便是现在苏定方口中的一些青壮将领,也因为各种原因,而早毙或者说被排挤于朝堂之外。

  以至于李治朝,无法像贞观这般,将星多的似乎都用不完,以至于连苏定方这般人物,都排不上号。

  苏定方上一战,乃是贞观四年,而下一战,若是没记错的话,应该就是永徽六年。

  而这一战,结果并不好,跟着毫无斗志,似乎都已老糊涂的程公出征,因副大总管王文度阻挠,未能取得很好的结果。

  等到显庆的时候,除了还活着的李积外,便是他这位还活着的贞观将星了,这才得到进一步启用,升任伊丽道行军大总管,作为统帅西征,开启了自己的真正开挂般的后半截人生。

  可这个时候,苏定方已经是过了耳顺年纪的第五年了。

  最后,于乾封二年,七十六岁的苏定方,病死在了边疆。

  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丽!灭三国之功,让他的后半生闪耀于大唐的天空之中,但,同时也暴露出大唐将星青黄不接的事实。

  不然,何至于已经七十六岁的苏定方,还要在前方镇守呐?

  但,不论如何,现在,苏定方是落寞的,以至于还要再落寞孤寂上十数年!

  更何况,这十数年,还是苏定方最好,也是最壮的时光!

  耽误了,未免可惜。

  左武卫,人才济济,大唐将星,人才济济,可是护农卫,自己身边,所能用的人,并不多·······

  张楚望着落寞的,清风吹来,耳鬓旁已是有白发的苏定方,轻轻叹息一声,直接把酒坛,放到了苏定方面前。

  苏定方拿起来,便是仰脖而狂饮。

  张楚一手,拔出了腰间的佩剑,轻轻挥舞之间,放于阳光下,寒光四射,同时,张楚缓缓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啪!

  嘭!

  酒坛炸碎,酒珠翻滚,白光银蛇,酒溅赤练。

  苏定方双臂还都没有落下,可双眸,却是死死盯着张楚。

  那黑白斑驳的胡须上,所坠着的酒珠,在阳光下晶莹剔透。

  裴行俭急忙起身,朝齐齐望来的四周护农卫将士示意无事,并且走到了薛仁贵身侧。

  苏定方抿了下干裂的嘴角。

  那浑浊的眸子,这一刻变得无比清晰。

  他的胳膊,缓缓放了下来。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秦川侯,你怎知,这些年的深夜,我不止一次的想到跟着李仆射,夜袭阴山的那一战!”

  “醉里挑灯看剑,好啊,嘶········呵呵呵········好!这句真好。”

  苏定方深吸口气,想要抑制内心喷薄的情感,可,终还是压抑不住,短短不过两句话,几乎道尽了自贞观四年来的五年春秋中,自己的状态。

  每当睡不着的时候,每当饮酒之后,他的眼前,就会出现那一战的画面,多么的清晰,也是多么的怀念。

  他想念战争。

  他怀念战场。

  他喜欢那种千里奔袭而破敌陷阵的感觉。

  每一次睡不着的时候,他就会点燃一盏油灯,静静擦拭自己的铠甲,兵刃,一坐,便是一夜。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灭东突厥一战,便是在秋天,发起的攻势,一直持续到来年开春,那段时光,是那么的快活!

  张楚重新给苏定方斟下了酒。

  苏定方端起,他的手在颤抖,当酒碗落下的时候,他情不自禁的摸了摸自己的耳鬓。

  可怜,白发已生。

  沉默了不知多长时间,苏定方这才慢慢的回过了神,那好似波涛汹涌般的情感,被他尽数收于眼眸的深处。

  “秦川侯,好文采。”

  “在长安,多有耳闻,就算是左武卫里那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杀才,也能喊一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能叫唤一声,陛下之三千霜,也能唱一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此诗·······”

  “足可慰藉老夫之心。”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左武侯,不管如何,也是侯,相比于那些不曾封侯的同僚,已是不错。”

  “不错。”

  “来来来,秦川侯,当饮,当饮。”

  苏定方把张楚手里的酒坛夺了去,这一次,他抱着,狂饮,不止,而丝毫酒水不曾洒落。

  等苏定方把酒坛放下,张楚才开口:“这诗词,也不过突然有感而发罢了。”

  说着,张楚把手中剑,插到了一侧:“苏将军正值壮年,我大唐还有很多仗要打!”

  “不说别的,我护农卫刚刚建立,正是急需功勋的时候,若是没有仗了,他们第一个不答应。”

  “不久之后,我就会带着他们去西域走一趟。”

  “虽不是奔着打仗去的,但有吐蕃,还有西域诸国在旁虎视眈眈,恐怕也不会完整而回。”

  “护农卫还年轻,真的算算,军伍生涯资历最老的,莫过于薛仁贵了。”

  “他在某家确定带兵前,已是火头营里的一火头军了。”

  张楚玩笑道。

  苏定方盯着张楚。

  他隐隐已是听出了话外之音。

  张楚不理会苏定方的眼神和目光,他伸了个懒腰,继续道:“西域之事,复杂无比,而护农卫,苏将军,真的很缺少一个经验老道的引路人。”

  “苏将军,如果左武卫待得不开心,不妨来我司农寺的护农卫。”

  “至于程公那里,某家去说。”

  “当然,只要苏将军肯点头,某家代表护农卫,扫榻欢迎苏侯的加入!”

  “护农卫将军一位,短时间,无人能领。”

  张楚朝苏定方缓缓说道。

  他想要苏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