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火药的真容!大唐左仆射的人选!-《大唐十万里》

  李靖也是沉浸于张楚的宏大叙事中,久久不能自拔。

  带兵,带的久了,思考些问题,多是习惯用带兵的方式来考量,可是,当真的再把目光投放于其他方面的时候,却也发现,有时候,兵的用处,多有局限。

  当暴力结束之后,所需要的治国之道,比带兵打仗,可要难多了。

  这个时候,李靖着实也有些庆幸自己选择了带兵这条路。

  瞧瞧张小子,这脑子,怕是自己想一辈子,也想不出来这样的治国之策。

  窗外已是彻底没有了阳光。

  便是黄昏最后一抹橘黄也黯淡了颜色。

  万佛殿中,所摇曳的烛火,更是显得清亮起来,神佛之上,阴影更是多于被烛火所映衬的部分。

  李世民长长舒了口气。

  他点了点头,双手负后,继续朝前走去。

  万佛注视着他们,他们也打量着万佛。

  “这一次出来,本是为了火药的事,没想到竟在此事上,商议了这么久。”

  “不过,此之重策,却也丝毫不弱于火药,但·········”

  “最当紧的,还是火药之事!”

  “太岳,说说,这火药,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给药师说的那些,可是真的?”

  李世民默默道。

  “陛下,自是真的!”说到火药,气氛一下子就轻快起来了。

  什么青海城,什么西域,什么凉州,什么大三角,小三角,这些东西统统被抛之脑后·······

  “而且,今日,青雀,行俭和惠元他们三个人,更是最好的证明了,这火药的实用性!”张楚还不忘打趣道。

  李世民脚步一顿:“青雀他们,是被火药所伤?”

  张楚颔首:“虽不是直接被火药而伤,但,却就是因为火药而起!”

  “陛下,李公,还请随太岳来。”

  张楚朝外走去。

  李世民和李靖相视一眼,急忙跟随于身后。

  月色如水。

  或许是因为月色太过于明亮,而显得天上的星星都稀了起来。

  张楚把肩上的包袱取下来,趁着月色朝左右瞧瞧,正好看到了前面有几块石头。

  张楚走过去,蹲下,把包袱解开平铺在了地上。

  李世民,李靖和玄空认真看着,而当瞧见张楚手里东西的时候,脸色也多是凝重了起来。

  是火药。

  是李泰,裴行俭和孔惠元他们这阵子自己所鼓捣出来的玩意。

  张楚把这些东西简单的连接到了一起,然后,放到了石头下面。

  “陛下,李公,还请你们后退,最好回到后面的佛殿中去, 以防万一,从窗户中观之为上!”

  张楚还朝 玄空说道:“火。”

  寺庙里,什么都缺,最不缺的便是火了。

  随手从香炉中抽出来一根香,便快速递给了张楚。

  李世民和李靖,已是后退于佛殿前,不过并没有躲进去,而是蹲到了一个香鼎后面。

  倒也安全。

  然后,他们亲眼看着张楚点燃了引信。

  引信很长。

  犹如火蛇。

  当张楚蹲到香鼎后面的时候,又过了几个呼吸,终于·········

  嘭!!!

  一声闷响。

  同时带来了一瞬间的刺眼。

  而后,便是散出了浓浓的烟雾起来。

  李世民下意识眯了下眼眸,不过当在爆炸过后他是第一个站起来的,直接冲向了石堆。

  压在上面的厚重石块,虽然没破碎的很厉害,但仍是被冲击力而震得断了四五块!

  李世民手指轻轻拂过断口,甚至还有些温热。

  双眸盯着,幽邃如同深潭一般,不知在想着什么。

  “陛下,现在这火药,顶天了只是随便凑在一起,让它出个响罢了,威力,有,但,倒也不算太大!”

  “但,这和火药的配比是有很大关系,臣以为,火药的潜力,很大!”

  张楚沉声道。

  这是李靖第一次亲眼所见,毕竟李世民他们上元夜的时候,多少曾领教过,眼前的效果,足够让这个身经百战的老将,产生些许的恍惚。

  他无比肯定,这东西,能杀人!

  “陛下,千百年来,所有战争,都是将士们依靠手里的兵刃,或刀,或枪,或戟,或箭·······”

  “如同这般效果,着实是千百年来第一次!”

  “到时候,若是遇见坚硬城墙,把火药堆积于城下,是不是········一声爆炸之后,城墙也会如这石头一般,应声断裂?更何况于,那些单薄的城门呐?”

  李靖并没有描述太多的火药用法,但,毫无疑问,就这一条,可用来帮助大军攻城,就足够成为杀手锏了。

  毫无疑问,大唐军队不怕任何野战,连突厥人都不是大唐军队野战的对手,更何况于高句丽人?

  高句丽人,他们所依靠的是地形,是城池,是辽东那里风云莫测的天气!

  若是正面交锋,此刻的大唐军队,绝对不弱于任何人!

  这一点,李靖无比坚信!

  李世民呼吸有些粗重。

  月色下,他的脸色同样凝重的厉害。

  “药师,你说得对!”

  “火药,大唐需要火药。”

  “也正如你先前所说,朕之伟业,有了火药的加持,高句丽,唾手可得!”

  “十年,不,五年,火药足足可缩短五年的时间,五年之后,大唐的旗帜,要插在高句丽的都城上!”

  说着,李世民骤然转身,他盯着李靖,郑重道:“药师,大唐左仆射这个位置,非你莫属!”

  显然,这个决定是李世民深思熟虑过的!

  尚书左仆射,如此举足轻重的位置,当萧瑀罢免后,不知多少人盯着,这段时间,吏部,尚书台,中书台,门下台,甚至于御史台等各衙门,都有过上书,更也都有过举荐。

  但,所有的折子,到了李世民这里,都被他压下了。

  他还在等待,而现在,他等到了。

  从现在开始,一直到灭亡高句丽之前,大唐当前,朝廷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军备,便是整军,便是为进攻高句丽打下一切基础。

  如此,李靖这位兵部尚书,是最好的,也是最合适出任尚书左仆射的选择!

  不管是军队,还是后勤,亦或者火药,让李靖出面统领一切,说真的,除了他,李世民想不到第二个人了。

  “恭喜李公,贺喜李公!”

  张楚已是笑嘻嘻的朝李靖抱拳祝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