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从始至终,张楚就在做一件事!-《大唐十万里》

  皇城。

  李世民坐在立政殿门前的台阶上。

  望着苍穹之下那渐渐开始变成鹅毛大雪的雪花,纷纷洒下,笼罩着整个长安城。

  任由他肩膀上的雪被堆积,却也是巍然不动。

  “殿下,等什么呐?”

  “外面天寒,进了殿赏雪,当也有一番其他滋味呐。”

  长孙皇后带着小兕子,从殿中走出来,笑着说道。

  小兕子又长高了些,这会也正是调皮的时候,见母后和父皇说话,便欢快的跑下了台阶,去追逐落下的雪花去了。

  “瑞雪兆丰年啊!”

  “贞观九年,就要到了。”

  “这一年,朕感觉,天下会很不错,很不错。”

  李世民没有回首,目光落在下面小兕子身上,含笑说道。

  长孙皇后顺了下厚厚的裙摆,坐在了李世民身侧:“都说家国天下,一个小家,齐心合力,一年更比一年好,国家也是一样,只要陛下和众臣齐心合力,自然也是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是这个理。”李世民颔首。

  正说着,李君羡的身影,自漫天落下的鹅毛大雪中,匆匆而来。

  李世民眉角微颤。

  长孙皇后没有再说,她知道,陛下要等的事,或许已是到了。

  她很好奇,不知是什么事,能让陛下坐于台阶之上,便是大雪,也无法让陛下回殿。

  “陛下!”

  李君羡登上台阶后,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行拜之后,把手中的一个匣子,高高举过头顶。

  李世民起身,直接打开。

  匣子里,正是叠放着一件北山县纺织作坊所出品的棉衣。

  长孙皇后瞳孔微凝。

  棉衣在李世民手中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最终,忍不住长叹一声:“朕之百姓,若是人人皆可穿上这等棉服,天下还能有什么不平之事呐?”

  长孙皇后急忙接过来。

  入手,绵软不说,那种厚实的,值得人信赖的感觉,更是让人打心底里开心。

  这衣服,别说穿了,就算拿在手里,都感觉浑身热乎了不少。

  “陛下,这是·······”长孙皇后双眸中皆是撼然之色。

  李世民拍了拍她肩上的雪,一同走到了巨大的挑檐之下:“观音婢,正如你所想那样。”

  “这棉衣,是张小子,交出的答卷。”

  “这么快!”即便是长孙皇后心有准备,可真的当李世民把这话说出来后,她还是忍不住惊呼了出来。

  “不是说,北山县那边·······不论是织工还是纺车,都比不上曲江坊那边吗?”

  “东宫对北山县的防备,是全方面的,怎么·······”

  长孙皇后语气很是惊骇,但并不是因为北山县抢先于曲江坊把棉衣推出,而是基于这段时间北山县的真切难处。

  就算是她,久居深宫,多少也听说了不少关于这件事的传闻。

  可是,结果却·······

  截然相反!

  不知道的,真以为这段时间的传言双方,翻转了过来,是北山县禁锢了曲江坊,而不是曲江坊的人禁锢了北山县。

  李世民双手负后,摇摇头:“他们那点手段,恶心人还可以,怎能防备住真正想要做事的人呐?”

  “哼!”

  “他们在曲江坊所做的一切,压根就不是真正的想要把纺织作坊做好,搞好,而就只是单纯的想要打压北山县,打压张小子,而好踩着北山县和张小子糊弄那些不明真相的百姓罢了。”

  “其实,当初朕也想着,张小子没有法子了,北山县必输无疑。”

  “但,张小子没有坐以待毙!说实话,朕收到消息,张小子自己鼓捣出来了三锭脚踏纺车时,也不敢相信,还能有这样的路走。”

  “三锭脚踏纺纱车·······哈!”

  “妙,妙,妙!!!”

  “观音婢,你可想过,用脚踩着纺车转动,而后解放双手,把单锭转变成为一次性可吐出来三锭线的纺车?”

  “朕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难以置信!”

  “头皮发麻!”

  “半夜都没有合眼。”

  “呼·······”

  “直到现在,朕才明白,为什么张小子宁愿亲自对上东宫,宁愿得罪这么多·······贵胄,也不愿把棉纺织作坊交出去。”

  “看看这棉衣,瞧瞧这作用。”

  “张小子是怕啊,他害怕棉纺织作坊一旦从自己手上剥离,明明天下百姓很快就能在寒冷的冬天穿上厚实的棉衣,可却因为其他缘故,而让这件事,一再拖延。”

  “此事,只有亲自攥着,才安心啊。”

  “张小子,和朕很像。”

  “关键之事,朕也是都要攥在手里,不然,交给任何人,都不放心。”

  “而事实证明,张小子,是对的。”

  大雪还在继续。

  地面上,台阶上,屋檐上,那些值守的侍卫身上,都开始盖上了积雪,看不见原本的颜色。

  李世民声音中满是感叹,同时,也满是酸涩和后悔。

  当初,若不是自己动了私心,也不至于让棉纺织作坊,如此坎坷,也不至于会出现这么多风波,或许现在,值守宫城的金吾卫,巡逻长安的众将士,值守城门的卫兵,都已是可以换装上棉衣棉服了。

  长孙皇后抱着棉衣,轻轻颔首,不过,数息后,有些疑惑的望着李世民:“陛下,三锭脚踏纺车?”

  “这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臣妾,从未听说过啊。”

  李世民一愣,而后干咳两声,直接转移了话题:“来人,取剪刀来。”

  “把棉衣拆开,朕要亲自看看,这棉衣里,填充了什么。”

  长孙皇后看着李世民拿着剪刀,小心翼翼拆开棉衣的样子,笑了笑,便也没有多追问。

  帝王心中之事,多有说不清道不明,不可揣测,更也没有资格揣测。

  长孙皇后让宝春把小兕子抱了进来。

  这丫头头发都已湿了,不过玩的倒是欢快,满头大汗不说,小脸也红扑扑的,头顶上都开始冒烟了。

  长孙皇后让人把小兕子抱下去,好生擦拭,再饮上一碗姜汤。

  她则是走到了案桌旁。

  李世民已把棉衣拆开了。

  露出了里面的杨絮,干草,羊毛·······

  “和羽绒服差不多一样的做工。”

  “只是,羽绒服内,皆是绒毛。”

  长孙皇后见状,直言道。

  李世民放下剪刀,目光幽幽:“没办法,谁叫羽绒服五六十贯的价格,这棉衣,才不过五十文!”

  长孙皇后双眸骤然瞪圆。

  “五十文?”

  “北山县,还有利?”

  “有,但,肯定不多了。”李世民深吸口气:“这小子,真的是不想赚百姓一文钱啊。”

  “反倒是那里的织工,工钱颇丰,奖钱也不少。”

  长孙皇后用力的呼了口气。

  “而且,这还只是刚开始,等到后面,纺织作坊定然会在各处出现,到时候,所受益的织工数量,也将快速增加。”

  “百姓得到了实惠,织工也得到了不菲的工钱,可是北山县却·······张小郎君折腾了这么一圈,似乎什么都没有剩下。”

  李世民摇了摇头。

  他盯着棉衣,缓缓道:“富民!”

  “藏富于民!”

  “这是张小子从始至终,就在做的事,并且一直贯彻下来的事。”

  李世民再深吸口气,重复道:“从始至终!”

  长孙皇后恍然后,而又是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