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又聊了一会儿,就听见夏老太过来喊他们吃饭。
因着今天都是自己家人,再加上这几天夏有福他们也喝了不少的酒,所以今天这顿饭大家就没再喝酒。
饭桌上说说笑笑的,时间过得也很快。
杜毅三人在夏家吃完饭,也没有多停留就驾着马车离开了。
请假回来的二牛、三牛和沈墨川三人,今日也跟着杜家的骡车,一块回县城读书去了,这倒是省的夏家人再跑一趟,单独送他们了。
距离放假还有几天时间,夏荷本想让他们直接在家不去学堂的,但是三人都不愿意,非要去学堂读书。
看他们这么好学,夏荷自是不会阻止,笑眯眯的把人送走了。
心里想着:学吧学吧,都是花了钱的,就使劲儿学,争取把本钱花回来。
“老三媳妇儿,你的嫁妆都在旁边屋里呢,我们都没有动。
刚好趁着这会儿大家都在,下午也都有空,我们一起帮你把嫁妆给归置一下吧。”
夏素芬也在一旁帮着说:“是啊,你说放哪我们帮忙搬。”
杜莟环视了一圈夏家的情况,出声道:“这么多家具我们屋里也放不下,我看要不就放堂屋吧,大家一起用。”
“那不行,这都是你娘家人给你的陪嫁,我们哪能用呀。”
夏老太想也不想的就拒绝了,用儿媳妇嫁妆这事她可不能干。
“昨日我听锦程哥说了,如今大哥一家住在西边的院子,二哥一家住在东边的院子,中间的院子是我们和爹娘一起住。
那照这么说来,我们三房的屋子就是中间院子的,那把我的嫁妆放在中间堂屋里,岂不是刚好合适。”
夏有福此时也帮忙说话:“小莟说的没错,她的嫁妆都是成套的,不放堂屋我们屋里也放不下,就按她说的办吧。”
夏老太有些犹豫,按理来说老三媳妇儿这话说的也没错,可现在他们没有分家,吃饭待客都是在中间院子里,要是中间院子摆放的是杜莟的嫁妆,大家一起共用,好像确实有些不合适。
夏老太这边还犹豫着呢,杜莟就开始招呼大家帮忙把堂屋里面的东西往外搬了。
夏有福最先出手帮忙,杜莟也帮着一起抬家具。
其他人见状,也都陆陆续续的插手开始搬家具。
夏老太见状,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心想算了吧,暂且先这样吧。
不得不说,杜家给杜莟准备的嫁妆真的很好,最起码比之前夏荷买的那些好多了。
把原本堂屋里面的嫁妆分别搬去了东西两个院子,再把新的家具搬到中间的堂屋里面。
还有一些零散的箱笼桌子柜子之类的家具,能放夏有福屋里的就都放他们屋里,放不下的就暂时放到隔壁房间。
夏家所有人出动,搬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的东西全部归位。
夏荷看着堂屋里面新的家具,笑出声来:“还真别说,这小婶婶的家具质量就是比咱们买的好。
瞧瞧瞧瞧,这家具一放,咱们堂屋瞬间就赶紧上档次了,看着都贵气了不少。”
夏老太在一旁叮嘱大家:“我可给你们说哈,这是老三媳妇儿的嫁妆,这些都是好东西,你们一个个的用的时候都爱惜着点,别给刮了蹭了。”
杜莟忙在一旁摆手:“没事没事,这些东西都是死物,本来就是留给大家用的,大家该怎么用怎么用,不用太刻意,和平时一样就行。”
夏老太闻言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嗐,这么好的木料我们肯定会珍惜的,娘你就放心吧。”
“是啊,这么好的东西就该爱惜这点才行,随随便便的在上面折腾,那不白瞎了嘛。”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把这个话题给扯了过去,夏荷在一旁默默听着摸了摸鼻子,心里在想自己以后是不是就不能随便瘫坐在椅子上了。
她还真怕自己毛手毛脚的一不小心刮花了这椅子,那到时候自己肯定会被说的。
一旁的李翠花像是猜到了她内心的想法,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咱屋里现在也有椅子了,以后你想自己躺就怎么躺。”
夏荷听她娘这么说,故作感动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娘你真是太好了,我太爱你了。”
李翠花一把把她从自己身上扒拉下来,一脸嫌弃道:“哎呦喂,肉麻死了。”
说完还抖了抖身子,一副受不了的模样。
“咱们趁着这会儿继续去收拾仓房吧,把该整理的东西都给整理出来,还有那些肉呀点心之类的东西,也全部挑拣出来,该处理的处理一下。”
夏老太一句话,大家又纷纷忙活起来。
“老三,你们明天要回门,娘给你们准备了这些东西,你们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要添的了。”
夏有福和杜莟闻言走了过来,看了一眼夏老太已经准备好的东西,“这些东西娘准备就行,我们也不懂,都听娘的。”
夏老太见杜莟这么会说话,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那行,那就这么准备了。
老大媳妇、老二媳妇,你们也来看看这有没有什么不妥的。”
妯娌两个闻言走了过来,看看夏老太准备好的东西,相互对视了一眼,“挺好,听娘的。”
“我也觉得可以。”
夏荷凑过来看了一眼,她也不知道这些东西算不算多,但肯定是不少的。
撇了撇嘴,心里暗道:怎么觉得夏老太有点偏心呢!
虽然她不懂,是但看她娘和二婶的表情,就知道这次夏老太准备的礼不轻。
尽管如此,妯娌两人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大家都不想因着这事闹的家里不睦。
唯有一旁的夏素芬扯了扯夏老太的胳膊,用眼神瞟向两个嫂子的方向,示意她是不是有些偏心了。
夏老太不理会她,“那行,那就按照这个准备吧。”
说完这话,夏老太又从怀里掏出来了四两银子,当着大家的面道:“老规矩,之前少给大房二房的回门礼,娘给你们补上。
这钱不管是你们自己留着,还是拿回去给娘家,我都不管,反正我给你们了,你们自己处理便是。”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
因着今天都是自己家人,再加上这几天夏有福他们也喝了不少的酒,所以今天这顿饭大家就没再喝酒。
饭桌上说说笑笑的,时间过得也很快。
杜毅三人在夏家吃完饭,也没有多停留就驾着马车离开了。
请假回来的二牛、三牛和沈墨川三人,今日也跟着杜家的骡车,一块回县城读书去了,这倒是省的夏家人再跑一趟,单独送他们了。
距离放假还有几天时间,夏荷本想让他们直接在家不去学堂的,但是三人都不愿意,非要去学堂读书。
看他们这么好学,夏荷自是不会阻止,笑眯眯的把人送走了。
心里想着:学吧学吧,都是花了钱的,就使劲儿学,争取把本钱花回来。
“老三媳妇儿,你的嫁妆都在旁边屋里呢,我们都没有动。
刚好趁着这会儿大家都在,下午也都有空,我们一起帮你把嫁妆给归置一下吧。”
夏素芬也在一旁帮着说:“是啊,你说放哪我们帮忙搬。”
杜莟环视了一圈夏家的情况,出声道:“这么多家具我们屋里也放不下,我看要不就放堂屋吧,大家一起用。”
“那不行,这都是你娘家人给你的陪嫁,我们哪能用呀。”
夏老太想也不想的就拒绝了,用儿媳妇嫁妆这事她可不能干。
“昨日我听锦程哥说了,如今大哥一家住在西边的院子,二哥一家住在东边的院子,中间的院子是我们和爹娘一起住。
那照这么说来,我们三房的屋子就是中间院子的,那把我的嫁妆放在中间堂屋里,岂不是刚好合适。”
夏有福此时也帮忙说话:“小莟说的没错,她的嫁妆都是成套的,不放堂屋我们屋里也放不下,就按她说的办吧。”
夏老太有些犹豫,按理来说老三媳妇儿这话说的也没错,可现在他们没有分家,吃饭待客都是在中间院子里,要是中间院子摆放的是杜莟的嫁妆,大家一起共用,好像确实有些不合适。
夏老太这边还犹豫着呢,杜莟就开始招呼大家帮忙把堂屋里面的东西往外搬了。
夏有福最先出手帮忙,杜莟也帮着一起抬家具。
其他人见状,也都陆陆续续的插手开始搬家具。
夏老太见状,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心想算了吧,暂且先这样吧。
不得不说,杜家给杜莟准备的嫁妆真的很好,最起码比之前夏荷买的那些好多了。
把原本堂屋里面的嫁妆分别搬去了东西两个院子,再把新的家具搬到中间的堂屋里面。
还有一些零散的箱笼桌子柜子之类的家具,能放夏有福屋里的就都放他们屋里,放不下的就暂时放到隔壁房间。
夏家所有人出动,搬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的东西全部归位。
夏荷看着堂屋里面新的家具,笑出声来:“还真别说,这小婶婶的家具质量就是比咱们买的好。
瞧瞧瞧瞧,这家具一放,咱们堂屋瞬间就赶紧上档次了,看着都贵气了不少。”
夏老太在一旁叮嘱大家:“我可给你们说哈,这是老三媳妇儿的嫁妆,这些都是好东西,你们一个个的用的时候都爱惜着点,别给刮了蹭了。”
杜莟忙在一旁摆手:“没事没事,这些东西都是死物,本来就是留给大家用的,大家该怎么用怎么用,不用太刻意,和平时一样就行。”
夏老太闻言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嗐,这么好的木料我们肯定会珍惜的,娘你就放心吧。”
“是啊,这么好的东西就该爱惜这点才行,随随便便的在上面折腾,那不白瞎了嘛。”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把这个话题给扯了过去,夏荷在一旁默默听着摸了摸鼻子,心里在想自己以后是不是就不能随便瘫坐在椅子上了。
她还真怕自己毛手毛脚的一不小心刮花了这椅子,那到时候自己肯定会被说的。
一旁的李翠花像是猜到了她内心的想法,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咱屋里现在也有椅子了,以后你想自己躺就怎么躺。”
夏荷听她娘这么说,故作感动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娘你真是太好了,我太爱你了。”
李翠花一把把她从自己身上扒拉下来,一脸嫌弃道:“哎呦喂,肉麻死了。”
说完还抖了抖身子,一副受不了的模样。
“咱们趁着这会儿继续去收拾仓房吧,把该整理的东西都给整理出来,还有那些肉呀点心之类的东西,也全部挑拣出来,该处理的处理一下。”
夏老太一句话,大家又纷纷忙活起来。
“老三,你们明天要回门,娘给你们准备了这些东西,你们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要添的了。”
夏有福和杜莟闻言走了过来,看了一眼夏老太已经准备好的东西,“这些东西娘准备就行,我们也不懂,都听娘的。”
夏老太见杜莟这么会说话,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那行,那就这么准备了。
老大媳妇、老二媳妇,你们也来看看这有没有什么不妥的。”
妯娌两个闻言走了过来,看看夏老太准备好的东西,相互对视了一眼,“挺好,听娘的。”
“我也觉得可以。”
夏荷凑过来看了一眼,她也不知道这些东西算不算多,但肯定是不少的。
撇了撇嘴,心里暗道:怎么觉得夏老太有点偏心呢!
虽然她不懂,是但看她娘和二婶的表情,就知道这次夏老太准备的礼不轻。
尽管如此,妯娌两人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大家都不想因着这事闹的家里不睦。
唯有一旁的夏素芬扯了扯夏老太的胳膊,用眼神瞟向两个嫂子的方向,示意她是不是有些偏心了。
夏老太不理会她,“那行,那就按照这个准备吧。”
说完这话,夏老太又从怀里掏出来了四两银子,当着大家的面道:“老规矩,之前少给大房二房的回门礼,娘给你们补上。
这钱不管是你们自己留着,还是拿回去给娘家,我都不管,反正我给你们了,你们自己处理便是。”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