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指挥着大家把剩下的货物整理规整好。
“已经进了腊月,离过年的时间也不远了,这些山货之类的东西,咱们也是时候该出手了。”
夏长福附和:“是该开始出手了,再不出手晚了估计就要压手里了。”
夏荷直接决定道:“那从明天开始,我就跟着你一起去县城摆摊卖山货、卖酱菜、卖番椒油。”
夏长福闻言有些犹豫,这天寒地冻的让夏荷一个小姑娘跟着他跑来跑去的,好像有些不妥。
“要不,让你娘跟着我一起去吧,天这么冷,你还是在家待着吧。”
“我娘还要准备我小叔成亲需要用的东西呢,我在家没事我跟你去。”
夏长福一想好像确实是这样,距离夏有福成亲还有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家里要准备的东西确实不少。
既要采买成亲需要用的东西,又要打扫家里,还要准备成亲需要用到的衣服和被褥,总之乱七八糟的事情多着呢。
一旁的夏老太听见这话,出声道:“就让你娘跟着去卖东西吧。
你小叔成亲的事还有你二婶和我呢,你小姑过两天也来帮忙,咱们家人手够用。”
“那行吧,不过我明天也要跟着你去趟县城,前段时间不是拜托张掌柜打听买地的事嘛,也不知道有没有消息,我先过去看看。”
“行,那明天我喊你起床。”李翠花道。
夏荷点了点头:“咱们先把明天要带去摆摊的东西整理出了吧,免得明天去的太早了落下了东西。”
“成,这些山货都是之前分类好的,咱们订好价,明天一早直接装车就行。”
话音刚落,一大家子又开始整理起来,趁着这个机会,夏老太还留出了不少品质好的山货,称好重单独留出来,好用来以后送礼。
等他们把所有的东西都忙好,天色慢慢也变黑了。
翌日,夏老太也跟着他们一起出了门,跟着去县城采买。
夏有福成亲的衣服和被褥还没有做呢,夏老太昨日找了找材料,见家里的红布不多了,便跟着一起去买红布。
四人一起到了县城,夏长福熟练的交了摊位费,赶着骡车来到他平时经常摆摊的地方。
夏荷几人帮着把摊子支好,李翠花就先带着夏老太去布庄买红布去了。
夏荷则是先跟着夏长福摆摊,等李翠花买好东西,她再去满香楼找张掌柜。
夏长福在集市上面摆摊时间长了,早就积累了很多的顾客。
这不,有顾客见他们的摊位上面又多了很多的山货,都不等夏长福给他们推荐,就主动开始问价。
夏长福按照他们在家商量好的定价报了价格,顾客一听立马二话不说就一样称了两斤。
“临近过年了,品质这么好的山货可不好找,这次碰见了可不得多买点留着过年吃嘛。”
夏长福熟练的收钱称重:“咱们家的山货品质没话说,价格也公道,回头您可得帮我们多宣传宣传。”
这话一说完,夏长福非常有眼色的又抓了一小把山货,装进已经称好重的山货里面。
那顾客见他这么会来事,笑眯了眼睛:“好说好说,我回去就给你宣传。”
有了第一单就会有第二单,一个时辰后,李翠花带着夏老太回到摊位的时候,他们带来的山货也已经买了一半。
“娘,爹要在这里摆摊,要不您跟我去一趟满香楼吧。”
临近年关集市上面鱼龙混杂的什么人都有,夏长福等人自然是不放心夏荷自己去满香楼的。
都不用别人开口,夏荷就非常自觉的喊了李翠花跟她一起。
李翠花这还是第一次跟着闺女一起出门办事呢,闻言二话不说的就应了下来。
夏长福和夏老太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摆了摆手让娘俩走了。
母女两人也难得一起走在集市上,一路上走走逛逛,时不时的再停下来买些东西,顺便买点吃食当做午饭垫垫肚子。
一路上边吃边玩,溜达着就来到了满香楼。
这会儿满香楼已经过了饭点人最多的时候,酒楼里面也不是很忙。
柜台里面的张掌柜一看见她来,立马上前迎接,两人都很有默契的没有再提上次发生的事情。
“张叔近来可好?”
“好好好,多亏了小荷,如今这酒楼里面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
不等夏荷接话,张掌柜又继续道:“上次你托我帮忙留意的事有结果了,牙行的人上午刚递的消息,我正打算派人去通知你呢,你就来了。”
夏荷笑:“那看来我今天还真来对了,这不就凑巧了吗?”
“可不是嘛,俗话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夏荷挑挑眉,示意张掌柜继续说。
“听牙行那边说是有位县城里的老爷,因为家里儿子在外上任,以后不打算回来了。
所以就托牙行帮忙把老家的地和铺子,都给出手了。
因为出手的比较急,价格方面压的也比较低,但是对方要求给现钱。
不过目前这个消息还没有放出去,只有些知道内情的人知道这事。
小荷如果你真心想买,可以先去看看,看好了就赶紧下手,这消息一旦放出去,肯定会有很多人都抢着要。”
夏荷很快抓住了张掌柜话里面的重点,也就是说这户人家不光有地要卖,还有铺子要卖。
至于要给现钱这事,夏荷倒是能接受。
她只是闻言眼珠子一转,立马就有了决定。
“是哪家牙行,我现在就去看看。”
“是城南的官牙,刚好这会儿店里不忙,我带你一起去。”
夏荷也没客气,当即就坐上了酒楼里面的马车,跟着张掌柜一起去了官牙。
因着是饭点,三人到的时候牙行里面的人正在休息。
张掌柜带着夏荷几人找到了徐牙人,徐牙人一听说张掌柜的来意,立马就跟着上了马车,带着众人直奔城外的田地去。
一路马不停蹄的赶往城外,在车上时夏荷也没闲着,把卖家的大致情况都给了解清楚了。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
“已经进了腊月,离过年的时间也不远了,这些山货之类的东西,咱们也是时候该出手了。”
夏长福附和:“是该开始出手了,再不出手晚了估计就要压手里了。”
夏荷直接决定道:“那从明天开始,我就跟着你一起去县城摆摊卖山货、卖酱菜、卖番椒油。”
夏长福闻言有些犹豫,这天寒地冻的让夏荷一个小姑娘跟着他跑来跑去的,好像有些不妥。
“要不,让你娘跟着我一起去吧,天这么冷,你还是在家待着吧。”
“我娘还要准备我小叔成亲需要用的东西呢,我在家没事我跟你去。”
夏长福一想好像确实是这样,距离夏有福成亲还有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家里要准备的东西确实不少。
既要采买成亲需要用的东西,又要打扫家里,还要准备成亲需要用到的衣服和被褥,总之乱七八糟的事情多着呢。
一旁的夏老太听见这话,出声道:“就让你娘跟着去卖东西吧。
你小叔成亲的事还有你二婶和我呢,你小姑过两天也来帮忙,咱们家人手够用。”
“那行吧,不过我明天也要跟着你去趟县城,前段时间不是拜托张掌柜打听买地的事嘛,也不知道有没有消息,我先过去看看。”
“行,那明天我喊你起床。”李翠花道。
夏荷点了点头:“咱们先把明天要带去摆摊的东西整理出了吧,免得明天去的太早了落下了东西。”
“成,这些山货都是之前分类好的,咱们订好价,明天一早直接装车就行。”
话音刚落,一大家子又开始整理起来,趁着这个机会,夏老太还留出了不少品质好的山货,称好重单独留出来,好用来以后送礼。
等他们把所有的东西都忙好,天色慢慢也变黑了。
翌日,夏老太也跟着他们一起出了门,跟着去县城采买。
夏有福成亲的衣服和被褥还没有做呢,夏老太昨日找了找材料,见家里的红布不多了,便跟着一起去买红布。
四人一起到了县城,夏长福熟练的交了摊位费,赶着骡车来到他平时经常摆摊的地方。
夏荷几人帮着把摊子支好,李翠花就先带着夏老太去布庄买红布去了。
夏荷则是先跟着夏长福摆摊,等李翠花买好东西,她再去满香楼找张掌柜。
夏长福在集市上面摆摊时间长了,早就积累了很多的顾客。
这不,有顾客见他们的摊位上面又多了很多的山货,都不等夏长福给他们推荐,就主动开始问价。
夏长福按照他们在家商量好的定价报了价格,顾客一听立马二话不说就一样称了两斤。
“临近过年了,品质这么好的山货可不好找,这次碰见了可不得多买点留着过年吃嘛。”
夏长福熟练的收钱称重:“咱们家的山货品质没话说,价格也公道,回头您可得帮我们多宣传宣传。”
这话一说完,夏长福非常有眼色的又抓了一小把山货,装进已经称好重的山货里面。
那顾客见他这么会来事,笑眯了眼睛:“好说好说,我回去就给你宣传。”
有了第一单就会有第二单,一个时辰后,李翠花带着夏老太回到摊位的时候,他们带来的山货也已经买了一半。
“娘,爹要在这里摆摊,要不您跟我去一趟满香楼吧。”
临近年关集市上面鱼龙混杂的什么人都有,夏长福等人自然是不放心夏荷自己去满香楼的。
都不用别人开口,夏荷就非常自觉的喊了李翠花跟她一起。
李翠花这还是第一次跟着闺女一起出门办事呢,闻言二话不说的就应了下来。
夏长福和夏老太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摆了摆手让娘俩走了。
母女两人也难得一起走在集市上,一路上走走逛逛,时不时的再停下来买些东西,顺便买点吃食当做午饭垫垫肚子。
一路上边吃边玩,溜达着就来到了满香楼。
这会儿满香楼已经过了饭点人最多的时候,酒楼里面也不是很忙。
柜台里面的张掌柜一看见她来,立马上前迎接,两人都很有默契的没有再提上次发生的事情。
“张叔近来可好?”
“好好好,多亏了小荷,如今这酒楼里面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
不等夏荷接话,张掌柜又继续道:“上次你托我帮忙留意的事有结果了,牙行的人上午刚递的消息,我正打算派人去通知你呢,你就来了。”
夏荷笑:“那看来我今天还真来对了,这不就凑巧了吗?”
“可不是嘛,俗话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夏荷挑挑眉,示意张掌柜继续说。
“听牙行那边说是有位县城里的老爷,因为家里儿子在外上任,以后不打算回来了。
所以就托牙行帮忙把老家的地和铺子,都给出手了。
因为出手的比较急,价格方面压的也比较低,但是对方要求给现钱。
不过目前这个消息还没有放出去,只有些知道内情的人知道这事。
小荷如果你真心想买,可以先去看看,看好了就赶紧下手,这消息一旦放出去,肯定会有很多人都抢着要。”
夏荷很快抓住了张掌柜话里面的重点,也就是说这户人家不光有地要卖,还有铺子要卖。
至于要给现钱这事,夏荷倒是能接受。
她只是闻言眼珠子一转,立马就有了决定。
“是哪家牙行,我现在就去看看。”
“是城南的官牙,刚好这会儿店里不忙,我带你一起去。”
夏荷也没客气,当即就坐上了酒楼里面的马车,跟着张掌柜一起去了官牙。
因着是饭点,三人到的时候牙行里面的人正在休息。
张掌柜带着夏荷几人找到了徐牙人,徐牙人一听说张掌柜的来意,立马就跟着上了马车,带着众人直奔城外的田地去。
一路马不停蹄的赶往城外,在车上时夏荷也没闲着,把卖家的大致情况都给了解清楚了。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