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苦了在一旁围观的夏家其他人了,尤其是夏长福,看着夏老太和夏老头身上的马甲,羡慕的不行。
“闺女,你什么时候也能给爹做一件呀,也让爹穿上显摆显摆呗。”
夏荷摊了摊手:“爹呀,不是我不想给你做,是真做不了了。
今年的鸭绒就这么多,我已经全部给爷奶做衣服了。
你要的话就只能等明年了,你放心等明年我一定给你做。”
夏长福虽然有些遗憾,但是一听闺女说明年给他做,立马又笑了。
“行,等开春了爹给你多抓几只鸭子回来,到时候把鸭毛都攒起来,咱们明年一人一件。”
已经穿了一会儿鸭绒马甲的夏老太,非常赞同夏长福的话。
当即附和道:“这个提议我赞同,你们还真别说,这鸭绒马甲穿在身上是真暖和,又轻又软的,比棉花好多了。”
其他人都不信这话,只以为夏老太是因夏荷做的,才这么夸大其词。
一直等到第二年的时候,夏家人都穿上了鸭绒马甲,这才相信夏老太当时所说的话,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做好了鸭绒马甲之后,夏荷整个人一下子就闲下来了。
不过在这期间夏家其他人倒是都挺忙的。
夏老太大带着大家继续赶制成衣,夏老头忙着验收村里人开荒好的土地,给大家结工钱。
夏长福闲着没事的时候,就自己在家挖地窖,不过进度堪称龟速,属于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他挖了的程度。
至于夏来福和大牛,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一直都往返家里和山户那边,忙着收皮子和各种山货。
在认识的山户带领下,去的村子也越来越多,收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如今夏家的好几个空房间,都被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山货和皮子,收获颇丰。
虽说他们今年行动的晚了一些,但是数量是一点都不少。
夏荷本还以为他们今年赚不到什么钱呢,不过现在看来,如果这些东西都能卖出去的话,应该也不少赚。
忙归忙,但夏有福的婚事是一点都没有落下,夏老太没有时间去县城采买订婚要用的东西,于是这事便就落到了夏有福自己身上。
不得不说,夏有福在这事上面也很是用心,几乎隔三差五的就会拿着夏老太给她的单子,独自去县城采买成亲的用品。
尤其是他给杜家的聘礼,几乎都是夏有福亲自精挑细选、对比三家之后买的价格最便宜,质量最好的,在这事上面,他真的是没少花费时间。
这不,距离他订婚还有两天时间,订婚需要用到的所有东西,夏有福就已经全部准备齐全了。
这天晚上,夏老太看着夏有福买回来的最后几样东西,心里满意的不行。
嘴上也一直夸赞着:“哎呦,老三你说这些多少钱?我的老天爷呀,你这东西买的可真不错,价格便宜不说质量也好。
我之前怎么没看出来,你竟然还这么会过日子,这钱可真没白花一点。”
李翠花也翻看着夏有福今天买回来的聘礼,笑着道:“没想到咱们家老三眼光这么好,你们看这布料颜色,可真好看。”
“是啊是啊,还有这点心选的也好,不光好看,就这名字也好听。”
夏长福抱着一个酒坛子,凑近了问道:“嗯,这酒也不错,没少花钱吧。”
被大家这么一夸,夏有福难得的红了耳尖,有些不好意思道:“没花多少,这酒是一位老人家自己酿的,我看着不错就买了。
对了,大哥我还多买了些,等哪天有时间了咱们兄弟几个一块喝点。”
“哈哈哈,好小子,哥没白疼你。”
夏老头看了一眼面前堆着的一大堆东西,叮嘱道:“老婆子,你带着老大老二家的在检查一遍聘礼单子,看看还有没有少的东西了,趁着明天还有时间,少了的还能去买。
杜家是个讲礼节的,在这事上面,咱们可不能出了差错。”
“哎,你就放心吧,这聘礼单子一有时间我就过来对看,该买的都已经买过了,绝对不少。”
“嗐,这不是多检查两遍放心嘛。”
“行行行,听你的。老大老二家的走,咱们对聘礼单子去。”
夏老太说完就带着两个儿媳妇走了,夏荷见状也跟着去凑热闹。
没等他们把东西对完,夏荷就听见了外面传来夏来福叫门的声音。
等她从后院跑的前院时,夏来福等人已经赶着牛车进来了。
“二叔,你们这次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按照之前的时间来算,夏来福他们出去一趟一般情况下三天就能回来,可这次足足出去了五天时间,不怪夏荷会这么问。
“周边的山户家我们几乎都去过了,没什么可以收的东西了 所以这一趟我们跑的远了些,浪费了点时间。”
“哦,那你们还顺利吗?”
夏荷一边询问情况,一遍帮着他们把牛车上面的东西给搬卸下来。
“顺利,虽然路是远了点,但东西的质量比之前收的都好,而且价格还便宜。”
夏荷一听这话眼睛亮了,感情他们这趟是捡到宝了呀。
大家帮着把东西卸下来,就开始坐在堂屋里面聊天,顺便说说这次收货的一些情况。
沈墨寒道:“这次估计没时间去县城进货了,这趟去的地方更远一些,我们打算明天就出发,争取腊月初一能回来。”
已经得知大概情况的夏荷,对此倒没有什么异议。
点了点头道:“嗯,这个你们自己决定就行,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确实该抓紧点时间。”
“是这个理,要是腊月初三之前不能走出去,我估摸着恐怕到时候就赶不回来过年了。”
他们准备要去卖皮子的地方,还是挺远的,光是在路上一来一回都要耽误十七八天时间。
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会更久,尤其是遇到下雪天路就更难走了,一来一回走上20多天都有可能。
再加上要留出买货的时间,不赶紧一点,恐怕真赶不回来过年。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
“闺女,你什么时候也能给爹做一件呀,也让爹穿上显摆显摆呗。”
夏荷摊了摊手:“爹呀,不是我不想给你做,是真做不了了。
今年的鸭绒就这么多,我已经全部给爷奶做衣服了。
你要的话就只能等明年了,你放心等明年我一定给你做。”
夏长福虽然有些遗憾,但是一听闺女说明年给他做,立马又笑了。
“行,等开春了爹给你多抓几只鸭子回来,到时候把鸭毛都攒起来,咱们明年一人一件。”
已经穿了一会儿鸭绒马甲的夏老太,非常赞同夏长福的话。
当即附和道:“这个提议我赞同,你们还真别说,这鸭绒马甲穿在身上是真暖和,又轻又软的,比棉花好多了。”
其他人都不信这话,只以为夏老太是因夏荷做的,才这么夸大其词。
一直等到第二年的时候,夏家人都穿上了鸭绒马甲,这才相信夏老太当时所说的话,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做好了鸭绒马甲之后,夏荷整个人一下子就闲下来了。
不过在这期间夏家其他人倒是都挺忙的。
夏老太大带着大家继续赶制成衣,夏老头忙着验收村里人开荒好的土地,给大家结工钱。
夏长福闲着没事的时候,就自己在家挖地窖,不过进度堪称龟速,属于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他挖了的程度。
至于夏来福和大牛,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一直都往返家里和山户那边,忙着收皮子和各种山货。
在认识的山户带领下,去的村子也越来越多,收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如今夏家的好几个空房间,都被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山货和皮子,收获颇丰。
虽说他们今年行动的晚了一些,但是数量是一点都不少。
夏荷本还以为他们今年赚不到什么钱呢,不过现在看来,如果这些东西都能卖出去的话,应该也不少赚。
忙归忙,但夏有福的婚事是一点都没有落下,夏老太没有时间去县城采买订婚要用的东西,于是这事便就落到了夏有福自己身上。
不得不说,夏有福在这事上面也很是用心,几乎隔三差五的就会拿着夏老太给她的单子,独自去县城采买成亲的用品。
尤其是他给杜家的聘礼,几乎都是夏有福亲自精挑细选、对比三家之后买的价格最便宜,质量最好的,在这事上面,他真的是没少花费时间。
这不,距离他订婚还有两天时间,订婚需要用到的所有东西,夏有福就已经全部准备齐全了。
这天晚上,夏老太看着夏有福买回来的最后几样东西,心里满意的不行。
嘴上也一直夸赞着:“哎呦,老三你说这些多少钱?我的老天爷呀,你这东西买的可真不错,价格便宜不说质量也好。
我之前怎么没看出来,你竟然还这么会过日子,这钱可真没白花一点。”
李翠花也翻看着夏有福今天买回来的聘礼,笑着道:“没想到咱们家老三眼光这么好,你们看这布料颜色,可真好看。”
“是啊是啊,还有这点心选的也好,不光好看,就这名字也好听。”
夏长福抱着一个酒坛子,凑近了问道:“嗯,这酒也不错,没少花钱吧。”
被大家这么一夸,夏有福难得的红了耳尖,有些不好意思道:“没花多少,这酒是一位老人家自己酿的,我看着不错就买了。
对了,大哥我还多买了些,等哪天有时间了咱们兄弟几个一块喝点。”
“哈哈哈,好小子,哥没白疼你。”
夏老头看了一眼面前堆着的一大堆东西,叮嘱道:“老婆子,你带着老大老二家的在检查一遍聘礼单子,看看还有没有少的东西了,趁着明天还有时间,少了的还能去买。
杜家是个讲礼节的,在这事上面,咱们可不能出了差错。”
“哎,你就放心吧,这聘礼单子一有时间我就过来对看,该买的都已经买过了,绝对不少。”
“嗐,这不是多检查两遍放心嘛。”
“行行行,听你的。老大老二家的走,咱们对聘礼单子去。”
夏老太说完就带着两个儿媳妇走了,夏荷见状也跟着去凑热闹。
没等他们把东西对完,夏荷就听见了外面传来夏来福叫门的声音。
等她从后院跑的前院时,夏来福等人已经赶着牛车进来了。
“二叔,你们这次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按照之前的时间来算,夏来福他们出去一趟一般情况下三天就能回来,可这次足足出去了五天时间,不怪夏荷会这么问。
“周边的山户家我们几乎都去过了,没什么可以收的东西了 所以这一趟我们跑的远了些,浪费了点时间。”
“哦,那你们还顺利吗?”
夏荷一边询问情况,一遍帮着他们把牛车上面的东西给搬卸下来。
“顺利,虽然路是远了点,但东西的质量比之前收的都好,而且价格还便宜。”
夏荷一听这话眼睛亮了,感情他们这趟是捡到宝了呀。
大家帮着把东西卸下来,就开始坐在堂屋里面聊天,顺便说说这次收货的一些情况。
沈墨寒道:“这次估计没时间去县城进货了,这趟去的地方更远一些,我们打算明天就出发,争取腊月初一能回来。”
已经得知大概情况的夏荷,对此倒没有什么异议。
点了点头道:“嗯,这个你们自己决定就行,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确实该抓紧点时间。”
“是这个理,要是腊月初三之前不能走出去,我估摸着恐怕到时候就赶不回来过年了。”
他们准备要去卖皮子的地方,还是挺远的,光是在路上一来一回都要耽误十七八天时间。
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会更久,尤其是遇到下雪天路就更难走了,一来一回走上20多天都有可能。
再加上要留出买货的时间,不赶紧一点,恐怕真赶不回来过年。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