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苏特的情报,提供给了奈迈尔向老板的过去继续追查的可能性。
新的时间是1986年,地点是撒丁岛。
(接下来的剧情是给迪亚波罗打补丁,解释他的行为逻辑。)
……
1967年,迪亚波罗出生于意大利的女性监狱,母亲是被判入狱第二年的女囚犯,年幼时被撒丁尼亚岛的神父所收养。
「懦弱而迟钝但是很大方」,这就是撒丁岛的人们对迪亚波罗这个年轻人的印象。
迪亚波罗和身为养父的神父关系很好,在父子谈心时,迪亚波罗总是表现得很亲近,最大的理想也只是成为一名渔夫,可以说就是一个平凡一些的普通人。
然而,[迪亚波罗],和神父认识的迪亚波罗,并非同一人。
在监狱出生,又在监狱成长,迪亚波罗自幼时就见到了许多这个年纪的孩子不该见到的世界百态。
迪亚波罗的母亲根本没想过要生下迪亚波罗,也自然不会考虑抚养,这才有了迪亚波罗被神父收养一事。
小孩子的心智是脆弱的,为了保护自己,并埋起对母亲的仇恨,迪亚波罗产生了第二人格,便有了「懦弱而迟钝但是很大方」的迪亚波罗。
1980年时,迪亚波罗十三岁了,这年,母亲刑满,将要离开监狱。
虽然迪亚波罗的母亲从未尽过身为母亲的责任,但神父还是说服了迪亚波罗,要他去接母亲回来。
可到了傍晚时分,迪亚波罗只是独自回了家。
——迪亚波罗的母亲失踪了。
一桩悬案敲敲打打、磨磨蹭蹭,一晃就是三年,1983年时,迪亚波罗十六岁,有了基本的独立能力,警局才总算放弃了追查,将迪亚波罗母亲的失踪定为无解谜案。
日子还是一样,一天天过去。
1985年的夏季,正值度假好时候,撒丁岛因新兴起的旅游娱乐产业而吸引来了不少游客,也是在这时六月,迪亚波罗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名为多娜提拉·乌纳。
迪亚波罗按捺不住喜爱,自称名为索里特·纳索,作为乌纳小姐的临时伴侣,与她一同在撒丁岛游玩娱乐。
可是,迪亚波罗喜欢乌纳,[迪亚波罗]可不会如此。
迫于自身的秘密和主人格的制约,未曾理解自身人格之谜的迪亚波罗只以为是自己不再喜欢乌纳,而选择了悄悄离开,殊不知乌纳已有了迪亚波罗的孩子,偏偏二人再未有见面。
兜兜转转又是一年,神父已经退休,打算趁着好时候将老宅也一同翻新。
也就正是整理物品时,神父差点被一块翘起的地板绊倒,为了安全起见,神父干脆做打算先将其掀开,铺上一块木板,方便临时走动。
却没想,这一掀开,竟在地板下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你……你不是……”神父蹲下身去,双手颤抖,不明白地板下为何会埋着一个女人。
——那是迪亚波罗多年前就失踪的母亲!
双手双脚带着伤痕,似乎是被什么东西切割过;嘴唇被一些线封死,脖子处连接着似乎可以向内通入什么的管子。
这个女人是被吊着命,封在了这里!
——这样的手段,绝对来自一个变态或是精神病!
“唔……”
似乎是因为疼痛或是其他的什么,迪亚波罗的母亲双眼茫然地睁着,忽然发出了一声无意义的低语,唤醒了惊呆的神父。
没有多想,神父立刻翻起更多地板,才发现这些地板本就是松动的,不是第一次被这样翻起。
“怎……怎么会……”
神父脸色一白,心底突然提起了一块石头。
——老宅里一共就住两个人,除了他,不就是……
“不……不可能的,不可能!”神父猛地摇头,继续将地板一块块搬走,终于把迪亚波罗的母亲挖出了大半,“是谁对你做了这些?告诉我!告诉我啊!!”
然而,面对神父的呼唤,迪亚波罗的母亲一动不动,只是无神地靠在那,顶多时不时眨个眼、耸动鼻尖或是嘴唇。
——她早就被埋在黑暗的地下不知多久了,从意识、到生理,都不再是常人的水平;无意义的黑暗剥夺了她的感官,甚至是她的思考。
大喊女人的名字得不到回答,神父恍然,原来这个女人早就和死去没什么两样了,被这样吊着生命,也无非是施恶者的特殊“趣味”罢了。
放下女人,神父瘫坐在地,内心拔凉。
——真的是迪亚波罗吗?
——他当然不想认为是迪亚波罗动的手,可是也只能是迪亚波罗了吧……?
两个念头不停地在神父的内心重复、重复,再重复,就好像两块在起伏波浪中翻涌的浮桩,有时你盖过我,有时我盖过你,万分煎熬。
终于,神父找回了些许力气,撑着墙面站起,重重地叹了口气,却突然听见背后传来一声带着不屑的叹息。
来不及反应,就只感受到一阵剧痛,神父茫然地眨着眼睛,向前扑倒在地, 便迅速昏迷了过去。
“可惜……”
[迪亚波罗]冷漠地注视着昏迷的神父,以及在多年折磨下都算不上一个活人的母亲,随手将手里的铲子丢下,不做掩盖地转身就走。
他顺手从柜子旁取过一块湿布,仔细将指间的血迹擦干,路过厨房,顺便打开了灶火……
……
1986年,撒丁岛发生了一起失火事件,因房屋老旧得过于严重,消防员无法判断具体起火点,又逢大风肆虐,最终,火势蔓延到了整个村庄。
这起事件共有七人死亡,另外还有一具不明身份的死者。
少年迪亚波罗及其养父死在房间内,尸体已不成人形。
……
[迪亚波罗]从过去中解脱了。
对母亲的仇恨在母亲被神父发现的那一刻,骤然扩散到整个村庄,而后的一场大火,令[迪亚波罗]只觉得酣畅淋漓。
其实[迪亚波罗]并没有像神父以为的那样变态地仇恨一切,他只是在仇恨着造就自己丑陋童年的母亲和与之相关的人。
这些过去令他咬牙切齿,只能用折磨的方式施加报复,才能缓解这种嫌恶感。
后来,他建立了[热情]。
身为黑帮的幕后老板,他非常清楚自身的安全是有多么重要。
最好的方案,不是招募保镖、不是自身强大,而是让所有人都找不到自己。
黑帮的帝王可以不是[迪亚波罗],也可以不是[威尼卡·托比欧],只要人人都知道[老板]的存在,却又不知晓[老板],就是最极致的安全。
因此,[迪亚波罗]开始了清算,就连已经解脱仇恨的过去,也要一同清算……
隐藏幕后,掌控一切,这便是迪亚波罗表面上丧心病狂、疯狂操纵组织肆意行动的命令之下、那唯一的目的。
新的时间是1986年,地点是撒丁岛。
(接下来的剧情是给迪亚波罗打补丁,解释他的行为逻辑。)
……
1967年,迪亚波罗出生于意大利的女性监狱,母亲是被判入狱第二年的女囚犯,年幼时被撒丁尼亚岛的神父所收养。
「懦弱而迟钝但是很大方」,这就是撒丁岛的人们对迪亚波罗这个年轻人的印象。
迪亚波罗和身为养父的神父关系很好,在父子谈心时,迪亚波罗总是表现得很亲近,最大的理想也只是成为一名渔夫,可以说就是一个平凡一些的普通人。
然而,[迪亚波罗],和神父认识的迪亚波罗,并非同一人。
在监狱出生,又在监狱成长,迪亚波罗自幼时就见到了许多这个年纪的孩子不该见到的世界百态。
迪亚波罗的母亲根本没想过要生下迪亚波罗,也自然不会考虑抚养,这才有了迪亚波罗被神父收养一事。
小孩子的心智是脆弱的,为了保护自己,并埋起对母亲的仇恨,迪亚波罗产生了第二人格,便有了「懦弱而迟钝但是很大方」的迪亚波罗。
1980年时,迪亚波罗十三岁了,这年,母亲刑满,将要离开监狱。
虽然迪亚波罗的母亲从未尽过身为母亲的责任,但神父还是说服了迪亚波罗,要他去接母亲回来。
可到了傍晚时分,迪亚波罗只是独自回了家。
——迪亚波罗的母亲失踪了。
一桩悬案敲敲打打、磨磨蹭蹭,一晃就是三年,1983年时,迪亚波罗十六岁,有了基本的独立能力,警局才总算放弃了追查,将迪亚波罗母亲的失踪定为无解谜案。
日子还是一样,一天天过去。
1985年的夏季,正值度假好时候,撒丁岛因新兴起的旅游娱乐产业而吸引来了不少游客,也是在这时六月,迪亚波罗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名为多娜提拉·乌纳。
迪亚波罗按捺不住喜爱,自称名为索里特·纳索,作为乌纳小姐的临时伴侣,与她一同在撒丁岛游玩娱乐。
可是,迪亚波罗喜欢乌纳,[迪亚波罗]可不会如此。
迫于自身的秘密和主人格的制约,未曾理解自身人格之谜的迪亚波罗只以为是自己不再喜欢乌纳,而选择了悄悄离开,殊不知乌纳已有了迪亚波罗的孩子,偏偏二人再未有见面。
兜兜转转又是一年,神父已经退休,打算趁着好时候将老宅也一同翻新。
也就正是整理物品时,神父差点被一块翘起的地板绊倒,为了安全起见,神父干脆做打算先将其掀开,铺上一块木板,方便临时走动。
却没想,这一掀开,竟在地板下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你……你不是……”神父蹲下身去,双手颤抖,不明白地板下为何会埋着一个女人。
——那是迪亚波罗多年前就失踪的母亲!
双手双脚带着伤痕,似乎是被什么东西切割过;嘴唇被一些线封死,脖子处连接着似乎可以向内通入什么的管子。
这个女人是被吊着命,封在了这里!
——这样的手段,绝对来自一个变态或是精神病!
“唔……”
似乎是因为疼痛或是其他的什么,迪亚波罗的母亲双眼茫然地睁着,忽然发出了一声无意义的低语,唤醒了惊呆的神父。
没有多想,神父立刻翻起更多地板,才发现这些地板本就是松动的,不是第一次被这样翻起。
“怎……怎么会……”
神父脸色一白,心底突然提起了一块石头。
——老宅里一共就住两个人,除了他,不就是……
“不……不可能的,不可能!”神父猛地摇头,继续将地板一块块搬走,终于把迪亚波罗的母亲挖出了大半,“是谁对你做了这些?告诉我!告诉我啊!!”
然而,面对神父的呼唤,迪亚波罗的母亲一动不动,只是无神地靠在那,顶多时不时眨个眼、耸动鼻尖或是嘴唇。
——她早就被埋在黑暗的地下不知多久了,从意识、到生理,都不再是常人的水平;无意义的黑暗剥夺了她的感官,甚至是她的思考。
大喊女人的名字得不到回答,神父恍然,原来这个女人早就和死去没什么两样了,被这样吊着生命,也无非是施恶者的特殊“趣味”罢了。
放下女人,神父瘫坐在地,内心拔凉。
——真的是迪亚波罗吗?
——他当然不想认为是迪亚波罗动的手,可是也只能是迪亚波罗了吧……?
两个念头不停地在神父的内心重复、重复,再重复,就好像两块在起伏波浪中翻涌的浮桩,有时你盖过我,有时我盖过你,万分煎熬。
终于,神父找回了些许力气,撑着墙面站起,重重地叹了口气,却突然听见背后传来一声带着不屑的叹息。
来不及反应,就只感受到一阵剧痛,神父茫然地眨着眼睛,向前扑倒在地, 便迅速昏迷了过去。
“可惜……”
[迪亚波罗]冷漠地注视着昏迷的神父,以及在多年折磨下都算不上一个活人的母亲,随手将手里的铲子丢下,不做掩盖地转身就走。
他顺手从柜子旁取过一块湿布,仔细将指间的血迹擦干,路过厨房,顺便打开了灶火……
……
1986年,撒丁岛发生了一起失火事件,因房屋老旧得过于严重,消防员无法判断具体起火点,又逢大风肆虐,最终,火势蔓延到了整个村庄。
这起事件共有七人死亡,另外还有一具不明身份的死者。
少年迪亚波罗及其养父死在房间内,尸体已不成人形。
……
[迪亚波罗]从过去中解脱了。
对母亲的仇恨在母亲被神父发现的那一刻,骤然扩散到整个村庄,而后的一场大火,令[迪亚波罗]只觉得酣畅淋漓。
其实[迪亚波罗]并没有像神父以为的那样变态地仇恨一切,他只是在仇恨着造就自己丑陋童年的母亲和与之相关的人。
这些过去令他咬牙切齿,只能用折磨的方式施加报复,才能缓解这种嫌恶感。
后来,他建立了[热情]。
身为黑帮的幕后老板,他非常清楚自身的安全是有多么重要。
最好的方案,不是招募保镖、不是自身强大,而是让所有人都找不到自己。
黑帮的帝王可以不是[迪亚波罗],也可以不是[威尼卡·托比欧],只要人人都知道[老板]的存在,却又不知晓[老板],就是最极致的安全。
因此,[迪亚波罗]开始了清算,就连已经解脱仇恨的过去,也要一同清算……
隐藏幕后,掌控一切,这便是迪亚波罗表面上丧心病狂、疯狂操纵组织肆意行动的命令之下、那唯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