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各有各的说法-《海外风云之枭雄路途》

  薛晴子一闹,我们便有了攻击的由头。

  在各方传媒人士的宣传下,薛晴子大闹职能部门大楼的事被传开了,而阮伟和阮基的名字,也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换作平常,能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若非此事,普通老百姓,可能穷极一生,也无法知道。

  虽然创造了舆论压力,但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舆论,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利剑,无法直接杀死阮伟。

  它最大的作用,便是揭露一些常人无法触及的隐秘,从而,在人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这颗种子最后会发芽成长为什么状态,得看事件的最后处理结果,不了了之,在时间长河中淡忘,也是一种结果。

  换做平常,薛晴子这么闹,没有我们的持续推动,阮基指定会冷处理此事,只要这阵风过去,大众又会回到自己的生活节奏,而此事,也便不了了之。

  只是这次不同了,我们是幕后的推手,阮基无法再冷处理,我相信他也感受得到,有人在针对他。

  至于他是否会壮士断腕,将阮伟直接推出来顶锅,我想他应该不会。

  以我对历史的了解,他若这么做了,那当初处理这件事的人,都会被追责,如此多的人,他们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卷进旋涡之中。

  因此,哪怕阮基有这个魄力,其他人也不会允许他这么做。

  这也是当初陶裕山跟我说的,阮家,从来指的不是阮基一个人,而是所有和他有关系的人,以及盘带的那些关系,这是一张巨大的网。

  主战场,也不在舆论之上,而是勘桑那边。

  勘桑,比阮基稍微低一些,但也是重要部门的一把了。

  在人脉上,他也未必比阮基弱,有他在后面推动,足以让阮基陷入被动局面。

  舆论发酵后,阮基首先想的是如何控制舆论,他先是去了会晒一趟,估计见什么人去了。

  他去了会晒后,对于阮伟这事的把控,确实严了一些,想来应该是有关方面出手了。

  舆论虽被阮基压制了,但我们没有着急甩出其他证据,而是让热度缓慢降下去。

  在热度下降的时间,勘桑那边开始对阮基发难,他直接在大会上公开提及此事。

  很多事,没上台面之前,大家都可以装的不知情,就当没事发生一样。

  一旦搬上台面,那就必须议论一下,并且做出相应的处理。

  勘桑在会上要求阮基做出解释,而阮基也解释了,说当年的卷宗都在,上面有明确的记录,是那个女的勾引的他儿子,而且相应的证据都有保留。

  现在那个女的又出来喊,要么是精神有问题,要么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他说完还看了勘桑一眼,暗示是勘桑在背后捣鬼。

  勘桑只是一味冷笑,并顺着他的话说:“既然阮副席说当年的证据都在,我觉得此事应该是那个女的在发神经,但是......”

  他看了阮基一眼,又扫视了一圈与会人员,略作沉吟,开口说:“但现在舆论起来了,如果我们不给公众一个交代,那公众会以为咱们在包庇,会大大损害咱们职能部门的形象。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发出通告,对此事做出回应,必要时,甚至可以摆出当年的证据,以堵住悠悠众口。”

  勘桑此言,看不出任何针对阮基的意思,出发点全在为大局考虑上,因此,此番话一出,其余与会的人员,纷纷点头,觉得应当如此。

  在他们看来,你儿子既然没问题,证据又有,那完全不应害怕嘛。

  阮基被勘桑将了一军,答应吧,他又怕有变数,不答应,那岂不是落人口实?

  不过他也是个聪明人,也顺着勘桑的话说:“如果大家觉得这样做合适,那我自然没有话说,但是......”

  他微微停顿,看向众人:“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有任何的舆情,任何一个职能部门的人被人造谣,我们都得做出十足的回应,那我们还有多少时间来处理公务?我们所有人,岂不是每天都要去自证那些谣言?”

  阮基先是顺着勘桑的话,以表明自己公正的态度,做出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

  接着又偷换概念,将阮伟这个事实引导为谣言,同时,也在提点与会的人员,大家多少都有点不好交代的事,你们要我这么做,那以后你们出了事,也得这么做,到底要不要这么做,大家想清楚。

  在场的众人,都是人精,岂能不懂阮基的话,权衡利弊之下,有人点头附和说:“是啊,我们不能被这些谣言所绊住,不能被牵着鼻子走。”

  “嗯,我觉得说的没错。”

  有人附和,自然有人反对。

  “那大家的意思,以后咱们对这些舆情不管不顾了?谁敢拍这个板?承担这个责任?届时上面问起,怎么交代?”

  此言一出,众人又不说话了,除了坐在主位的老大,他们岂敢拍这个板?

  而且拍板了,以后上面追究起来,责任不小,谁也不想引火上身。

  气氛瞬间冰冷,谁也不说话了,纷纷看向坐在主位上的一把。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堪部的建议来,由安全部拟写通告,告知民众,然后成立审查小组,对此案的卷宗,相关证据进行审查,若有问题,依规严办,若没有问题,则可以向民众做相应的解释。”

  一把一锤定音,不要觉得他这番话义正言辞,里面也是暗藏玄机。

  首先第一点,他只要求对此案的卷宗,相关证据进行审查,这些东西,当年都没问题,现在更查不出问题,这是有意在偏袒阮基。

  不过也能理解,真要严查重办,此事牵扯的人太多,届时要弄下去多少人,不得而知。

  而且他这么做,也有意收买人心,那些心里有鬼的,对这位一把,绝对会报感恩之心。

  人情世故,不管在哪,都适用,不要觉得外面没有这套东西,大家都是一个脑袋,都有七情六欲,都差不多的。

  太阳底下,没多少新鲜事。

  当然,最终的决定,对我们而言,也是有好处的,我们要的,不是壮士断腕的魄力,而是缝缝补补。

  缝缝补补越多,漏洞越多,我们能攻击的点便越多,而且前后形成的反差,能造成更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