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经济红利-《重生七五之年代红利》

  李安从港城回来之后,就直接在深市那边,找了一个金融机构,学习了足足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返回京城。

  对于各种金融知识,好好的梳理了一遍,算是第一次,正式系统的学习了一些金融理念和运作,等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1996年,只剩下了四个月,距离港城正式回归,剩下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大量的内地企业,已经跟那一些准备出逃的上市公司,谈妥了交易,以一个极低的价格,将对方的上市公司买了下来,然后借壳上市。

  中信泰富,上海实业等中资企业,通过港城上市募资,引发了投资热潮,同时也引发了国际投资者,对于这些股票的疯抢。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今年刚好处在美联储降息周期,美联储的宽松政策导致全球资本流向了新兴市场。

  港城联系汇率制下,利率同步走低,达到了利率百分之8.5到8%,这让那一些国际投资者,又可以省下一笔费用。

  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就让1996年外资净流入超过了320亿美元,占了Gdp的25%。

  港城的秩序,虽然还处在混乱当中,但是有了这么多资金的流入,导致港城更加的欣欣向荣。

  本地的散户股民,投资热情也开始变得狂热,股民的数量在不断的激增,导致这一些散户股民的日均成交额,比去年翻了将近一倍,达到了150亿港元。

  大量的散户股民,都从这一波的经济热潮当中,赚到了大量的财富,让他们的投资热情更加的高涨。

  恒生指数也在不知不觉当中,上涨到了1万点,李安的这一波投资,到了96年年底的时候,已经赚了整整30亿港元的纯利润。

  当港城证券交易所的顾总经理,将报表发到李安的手中,李安倒是没有太多的意外,但是乌坤看到这上面的报表,整个人是惊得目瞪口呆。

  “姐夫,这上面的报表,是不是多了两个零,从你过去港城投资到现在,连半年的时间都没有,怎么会突然间赚了这么多钱?”

  “这不是很正常的嘛,大多数人都看好港城回归之后的经济,全部都想从这一次的经济热潮当中分一杯羹。”

  “导致港城的金融市场,不断的在上涨,我比他们提前进行投资,所以赚的就比他们多一点。”

  “姐夫,这几个月我在上海那边,也没有经常往这边跑,没看到之前的报表,你这上面买的究竟是什么股票,能够直接翻五倍?”

  “我买的不是股票,买的是期货,而且还加了20倍的杠杆,我们带过去的五亿人民币,换成了六亿港元,再加上20倍的杠杆,我投资到期货市场的钱,总共是120亿。”

  “120亿赚30个亿,也就是上涨1\/4而已,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夸张,足足翻了五倍。”

  听到李安的话,乌坤整个人都不淡定了。

  他一直以来,都以为姐夫这个人,干任何事情都非常的稳妥,没想到这一次,胆子竟然如此大,加了20倍的杠杆。

  他在心里面默默的计算了一下,20倍的杠杆稍微跌个5%,姐夫所带过去的五亿人民币,就会直接化为乌有。

  他都感觉自己以前是不是看错姐夫了,这一种犹如赌徒的做法,彻底改变了乌坤对于李安的看法。

  “姐夫,你当时究竟是怎么想的,你都带了那么多钱过去港城那边投资了,为什么还要加20倍的杠杆,这样子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呵呵,放心吧,我的心里面是有十足的把握,才敢这样子进行投资,如果没有把握的话,打死我,1分钱我都不会往里投。”

  “这是大势所趋,谁来了都挡不住,我们国家肯定要确保平稳过渡,为了能够平稳回归,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让国际上的人看好港城,不至于让港城回归之后的经济一落千丈。”

  “哪怕港城回归之后的经济,出现了问题,也不能在回归之前出现任何问题,整个国家的很多部门,为了这一个目的,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

  “所以我才敢如此大胆的增加20倍的杠杆,我们趁着国家的这一波经济红利,赚取足够多的财富。”

  “后面我们一家人,就可以专心的干各种慈善事业,不用再去操心生意赚不赚钱的事情。”

  “对了,你一直在上海那边,我也没有太着急的问过你,我去港城之前,交代你的事情,你都办的怎么样了?”

  “姐夫,你说的是把企业,过户到其他人名下的这件事情吗?”

  “嗯,跟我说说吧,都完成的怎么样了?”

  “你去港城的那段时间,我就一直在跑这些事情,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基本上该过户的都已经过户了。”

  “弄完这件事情之后,我就直接在上海那边坐镇,放心吧,并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

  “大家听到这是你的意思,也没有任何的推辞,配合着我,很快就把所有的过户手续完成了。”

  “行,这件事情办完了就好,这样子,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个正在盈利的企业,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事情干。”

  “这些事情,还都是为他们自己干的,那我们两个人,就可以更加的不用去操太多的心。”

  “等到明年,我把在港城投资的那一些收益,全部拿回来之后,我们两个人就来好好的制定接下来的公益慈善事业。”

  “明年我就40岁了,准备利用这一些赚到的钱,干十年的公益事业,然后就好好的准备退休了。”

  “剩下的事情,就全部交给孩子们去打理,有了我们赚到的财富,以及打下来的名声,到时候孩子们的起步,也会高一点。”

  “我们这样子干,也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带头作用,免得今后他们长大了,走了歪路,我可不想那富不过三代的事情,发生在我们家里。”

  “哪怕孩子们的能力差一点,有我们对他们进行兜底,他们也拥有更多的试错机会,等到孩子们能独当一面的时候,我们也该退休了。”

  “行,姐夫,反正一直以来,我都听你的,你说什么,我就去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