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古早文里的倒霉混混22-《快穿之得闲》

  小石老板,为人奸诈。

  并无什么本事,只是与三教九流往来颇多,学会了些狗仗人势的能力。继承胡饼摊后,却并不自己打理。做饼交给胡奴,经营交给哑女,他只负责吃喝玩乐。

  哑女自石老板离去后,就不再出门。而胡奴的动向非常单一,除了整日做饼。他只会每隔半月去一趟西市,亲自采买些香料回来,据说那是他们胡饼好吃的秘方。

  而其他的材料,则同王记一样,由卖方送上门。

  去西市这日,夏有米带了朱六一起,跟踪胡奴。

  因西市与她居住的昭国坊较远。所以,除了必要的扫街,录入信息以外,她很少来西市。这边胡商众多,他们带来了香料、药物、珠宝等商品,同时也购买走丝绸、瓷器等,使得西市十分繁荣,堪称国际性的贸易市场。

  当然,人员流动也是巨大的。

  那胡奴来到了一个不起眼的香料摊。而后,跟老板叽里呱啦地说着听不懂的语言。过了一会儿,有店员上前来帮他将香料装车。胡奴与那人嬉笑着,对方并不是胡人相貌,却也说着一口流利外语。

  夏有米在角落与朱六低声交代着:

  “你一会儿跟那胡奴回去,注意下他会不会与另外的人接触。或是会停在某处,留下什么标记。都小心着,瞧着不对就跑,混到人群里。”

  “若是没什么异常,就继续盯着那举人家。”

  “知道了,那你呢?”朱六问道。

  “我一会儿去跟着那帮忙的伙计,他不对劲。”

  “自己多小心。”

  “知道啦!”

  二人分头行动,夏有米盯着那个路人脸伙计,总觉得他好似符合一些案卷的描述。

  可惜,如今的案卷还没有照片。

  不然,她的金手指无敌。

  没有令夏有米失望,那个与胡奴嬉笑的伙计,在帮他装车后,就离开了香料摊。

  他根本不是香料铺子的人,可能只是前来传递消息。

  夏有米一路尾随着对方,穿过一个个街市。瞧见对方还进了家布坊,换了身胡人装扮出来。要不是系统那精准的识别,如此高端难辨的路人脸,她一定追踪不到。

  在来之前她也做足了准备,一身不起眼的混混装束,身上藏着匕首、火折子、干粮和通行证。

  那伙计贴了个假胡子,暂时称呼其为大胡子吧。

  随大胡子从布坊出来,他又去了一家酒坊。提着几壶酒进了一户寻常人家的院落,最后,与人结伴而出,去了西市的奴隶交易市场。

  他们是直接进入了交易场内部。

  夏有米没跟进去,左右打量着,没发现其他出口,就在门口蹲守着。

  到这已经有点明显了。大胡子若是不做亏心事,也不必又换装又绕路的,还来到了如此敏感的奴隶市场。

  夏有米找到个乞儿,让他帮忙传递了暗号给朱家兄弟。就算被他人知晓内容,也不会明白暗号的含义,避免打草惊蛇。

  直到日暮将近,才见到一队车马启程离开。

  而那大胡子,则再次换装,成了一个车夫。

  他们一路向西北,来到了开远门,正准备出城去。夏有米这会儿后悔带少了人手,如果放任他们离开,那么依照这伙人的谨慎程度,很可能就失去了踪迹。如果要等那胡奴来传消息,才跟上的话,可是半个月之后了。

  被掳走的人就会多一分危险。

  容不得多做思考,她当即再次找乞儿递消息给朱六,让他安抚家里。

  而后,同守门的士兵悄悄嘱咐了几句。

  夏有米不是县衙之人,只是个白身。好在赵忻那人谨慎,留了块凭证给她。也算是能让士兵相信自己的话,前去报信。

  她则揣上一根棍子,支了个包袱,溜哒哒地跟出城。这一身纯正乞丐的装扮,还是在蹲守时找人换的。

  闻起来非常的地道,应该是没有换洗过的。她被熏着熏着,也就好像失去了嗅觉,分辨不出了。

  这次,真是大大的失策,她以后要自己做旧乞丐服。

  绝不捡这原味的!

  ......

  一路远远地跟着,直到暮鼓声再也听不见。

  车队出了城门后,继续往北走,还行的是官道。开远门外十里,滨临渭水,中渭桥处,有个临皋驿。临皋驿作为长安城西行的第一驿,其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夏有米正准备去驿站传递消息。却发现,前面那伙人的歇脚地也在驿站,并且他们与接待之人很是熟悉。这就不能贸然前往了。万一他们都是一伙的,就是自投罗网。

  她只能远远地在驿站周围打转,熟悉一下地形。

  然后先凑合一晚上,到了白天。赵忻应该就能派人追上来,她也就可以顺利地移交任务了。

  拿着棍子左右戳戳,生怕遇到些蛇鼠陷阱之类的。

  然后,就戳到了人身上。

  是一个乞丐。

  哪怕对方打扮得再地道,出现在驿站附近,呈现出埋伏状的乞丐,都不会是正经乞丐。

  对方默不作声,握住棍子的另一端。

  眼里凶意闪过,但好像又认出了夏有米,只能示意其趴下。

  夏有米非常上道,立刻做出同样的姿势,还别说,刚才之所以能戳到人。实在是这地儿,不好撤退,但是蹲下身就极为隐蔽。

  这会儿,系统年年也已经将他的数据调了出来。

  “你好啊!可还认得我。”夏有米开始搭讪。

  “......”

  对方一阵无语,只是轻轻地点了下头。

  “嘻嘻,没想到啊!这还能遇见。”

  夏有米上下打量着,有些恨铁不成钢地道:

  “你咋还混乞丐呢?”

  又不着痕迹地凑近了对方,见他忍不住抽了抽鼻子,夏有米脸上的笑意加深。

  “你在这多久啦。”

  “别说话!”

  被对方喝止了话头,夏有米也不气恼。而是自得地从怀中掏出干粮,准备补充精力。

  见他一副目不斜视的样子,夏有米和系统在脑海里笑开了花儿。

  原来,这就是他们初次进入长安城时,遇到的那个小乞丐。当时夏有米见他目光如炬,断定此子非池中之物。就给了个蒸饼,虚情假意地施了恩情。

  本想的是提前投资,万一对方是个大佬呢。也许将来能给上一点点的助力,结果这么多年,杳无音讯,对方也还是个乞丐的打扮。

  不过,方才小小地试探了一番。

  就明白,他应该并不如真正的乞丐般生活。脸上的伪装还好,但是,却无法适应这包浆衣服之味。凑近了闻,对方身上只有些正经的草木香。

  看来,这做旧乞丐衣物的想法,早有人实施。

  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