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年代文里的泼辣寡妇26-《快穿之得闲》

  郦陉双目无神。

  这不是第一次醒来,但他什么也没说。

  头部的痛意在药物的作用下被蒙盖住,一切都是虚妄。

  “老师,还疼不疼。”陶蒲轻轻软软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他这时才有了几分小孩的清澈与单纯。

  郦陉转过头,看到病房的三人,再次羞意上涌。

  他真不是个男人。

  “让,你们担心了。”嗓音虚弱但依旧悦耳,这说明住院期间被照料得很好,不至于喉咙干涸说话被阻断。

  “没事,你好好的,啥事都没有活着重要。”阮姥姥说话很舒缓,但每个字都充满力量和抚慰。

  “好。”

  “要快点好起来呀,可别耽误小蒲的学习进度,他还等着郦老师辅导他参加比赛呢!”夏有米笑眯眯地,说话不客气带着调侃,但中心思想能叫人领会。

  他听见好多声音。

  冷静下来思考后,也能明白这个夏同志在其中的作用。

  真相残酷,但不能怪揭露真相之人。

  “什么太姥姥?”他昏沉的时间很长,知道有人在说话,但仿若隔着层纱似的,不真切不入耳。

  “嘿嘿,恭喜你,多了个大外甥。”

  “表叔叔!”陶蒲也认为这是顶好顶好的大喜事。

  他喜欢姐姐叔叔和太姥姥,希望能一家四口这么生活下去,大多数同学家里都是这样的配置。大家互相配合,互相分担着各自的家务事,是一条心。

  姐姐她很好,但他不希望她辛苦。

  上次郦老师,劈得柴火多好用呀!

  “姥姥,这是,大姑家的外孙子?”

  “是的。”阮继红的声音带着哽咽。

  郦陉感到微微讶异,居然真有这么神奇的事情。

  兜兜转转,自己爱惜的小天才,居然真跟大姑有血缘关系。

  那是一个传奇人物,家族智商的天花板,很早以前就被国家保护起来去做研究。

  后来,一些变动。

  家里单方面失去了大姑的消息。

  他也不知道大姑嫁给了姓邹的,陶蒲在提到自己身世之时,也根本无法关联上。

  甚至还可怜过那个女子邹芳茵,没想到竟是自己的姨表妹!

  看向陶蒲的目光,带上了加倍的怜爱。

  当触及夏有米含笑的面庞,更酸涩两分。表妹无意伤害的女子,他也万分怜惜。

  可惜,

  夏有米她不需要。

  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候,夏有米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教员那边需要我,必须要过去,但是陶蒲需要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夏有米知道郦陉有个头痛的毛病,借口都替他们想好了。见对方没有反对之意,继续劝说:“他是个好孩子,需要好好解释和引导,从更温和的角度出发,可以说他的陪伴对您头疼的毛病有所缓解。”

  “这,算不算欺骗。”郦陉有些犹豫,抚养陶蒲没有问题,本身也是他们家的职责,丢给一个受过侵害以及没有血缘关系的单身女子。

  仁义道德,哪点都过不去。

  只是,

  大家都能瞧出陶蒲对夏有米的依赖,对完整家庭的向往。

  若太突兀的分开,对孩子身心都是伤害。

  “不算,老师,也希望你能积极配合治疗。如此,在他的陪伴下,你渐渐好转,皆大欢喜,也圆上了这个美丽的期许。”夏有米说话滴水不漏,什么谎言,这只是期许。

  教员回一趟老家,带着妻子儿子。

  这样,给了夏有米三天的时间安排事情。

  他们四人都回到小院。

  为了照顾郦陉的情况,陶蒲学会了煲汤,他与阮姥姥配合极好。

  因为一些村里的风言风语。

  几人商议着给小蒲改个姓,在跟谁姓上,把决定权交给他自己。

  邹、郦、阮、夏。

  摆在一起,夏有米才发现自己被耳朵旁包围了。

  那么耳朵,有没有可能不是一人。

  陶老头并没有认下杀害夏父夏母,他们都不在一个村子,没有跑出去那么远行凶的必要。

  而事件的定性上,也只说是意外。

  “我选夏,我要叫夏蒲!”小娃这几天情绪很高,除了受到陶家人事件波及。

  他简直快乐极了。

  还不需要去上学,老师为他办理了转学,他们要去省城生活,还有新名字。

  “也不错,好歹不是叫离谱!”阮姥姥气色也还不错,她知道夏有米的打算,在见识到对方的手稿和笔记的时候,也是真心认可了这个女娃的天赋能力。

  像极了自己的大女儿。

  选择姓夏,也许是情感偏好。在阮姥姥看来,也是风险最小的一个。

  度过了一段居家生活。

  夏有米整理好了所有的资料。

  一部分存放在农校里,那些东西他们后续会用到,溪边村的试验田开发得不错,一旦后续育种顺利,还需要回到农校进行试种。

  邹姑姑给小蒲准备的各类书籍会带一部分去省城。

  她的植物百科手稿随身带。

  寻找植株实际是系统在做,她需要利用间隙将自己的事业给完成。

  一个安静的晚上。

  兴许已经预感到,成功改名的夏蒲很冷静,没有丝毫哭闹和抱怨。

  絮叨着夏有米接下来的生活,要怎么小心,要记住阮姥姥家地址,按时按量给他拍电报。

  每次换地方了要告诉他一声。

  知道夏有米正在做一件好事,自己也会好好完成学业。

  夏有米一一应下。

  将人送上火车后,小娃坚强不住了,自己躲在角落哭。

  这一走。

  半路搭伙的两人,就是九年整未见。

  夏蒲能从报纸和书本上看到夏有米的种种成果和荣誉。

  夏有米能从电报和信件之中,见证这堪称神童的成长。这几年里,郦陉没有在教书,他一边养病,一边成为夏蒲的私人教师和助理。

  一路陪着对方升级打怪。

  他的好成绩如雪花般飘向夏有米所在的各个城市。

  每次收到这些荣誉证书,都要被同事们夸个不停,感慨为什么厉害的人都凑到一堆。

  夏有米只能表示赞同道,没错,不然怎么她来这个优秀成员扎堆的团队呢!

  克服了人力寻找的困难。

  进度一飞冲天,若不是,还得适应农时,会更快。

  教员无私地分享了自己的成果,将培育出来的增产种子和技术向全国的专家们推广,由点带面。

  九年下来,

  早就实现让大家吃饱饭的愿景。

  目前正处于推广至世界的阶段。

  我们走在了前面,令国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