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黄金奶油-《荒野淘金客》

  意识到这一点的李总他们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和地面上的矿场不同,海底下的矿场现在简直就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而阻止人类开发它们的不是人为制造的阻力,而是技术上的硬性限制门槛,没有这个本事,你连看都看不到它们。

  “阿汕,你刚才说……这些表面岩金处理起来嫌麻烦,是不方便开采?还是不方便弄上来?”

  和其它人不同,蒋总作为这些人的军师,脑子比这些人更灵光更敏锐,他抓住雷洪汕刚才话语中的重点追问着。

  “不方便开采?那倒不是……”

  雷洪汕指着爬虫前面的那个弹性钢丝制作出来的软性采集头解释道:

  “看到这个没有,这是专门用来清除处理海底淤泥海砂用的软性头,换成铰刀和磨床的采集头,花岗岩里的黄金都能给你弄下来,现在不开采它主要是浪费时间,哪怕再软的石头,它也是一块石头,前面海沟下面有着大量汇聚在一起的松散黄金,有肉吃干啥要去啃骨头啊!,小张,一路向下,带老板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黄金奶油!”

  得到指令的小张驾驶着爬虫弹射而起,上升到距离海沟上方十米的位置,沿着海沟向下方行驶,裸露的海沟地表不时的反射出金色的光芒,这场景给任何金矿老板都能够垂涎欲滴,在地上都难以找到这么汇聚在一起的表层矿,可在这里……

  都已经属于是啃骨头的二等矿了。

  而黄金奶油在询问身边的矿工后得知,意思就是和奶油蛋糕一样,下面的蛋糕都属于硬质结构了,真正最甜的地方,是上面那一层甜腻的奶油!

  “黄金奶油?有意思!”

  蒋总咀嚼着这句话,把身体靠在椅子上更舒服一点,看来光是这个名词就已经勾起他的兴趣了,其它人见状也有模有样的平静下心态耐心等待。

  在水里航行的速度可比在地面上用履带爬行的速度快不少,爬虫一路沿着海沟向下航行,旁边的助理不断的报告着爬虫自检系统提示出的机况状态,当来到距离上次作业末端还剩不足50米处时,小张这才慢慢的把爬虫调整好位置重新落下触底。

  落地后的小张并没有直接继续向前方移动,而是检查了一下履带的沉陷情况,这里汇聚重新沉降的泥沙比上面要多一点,如果说海沟上面的泥沙还只是薄薄的覆盖在上面一层没有能够彻底掩盖住这些冷却火山岩的岩体色彩,那么现在这里沉降的泥沙就已经可以将黑褐色的岩石变成淡褐色。

  这种情况大家也是第一次见到,所以本着科学的态度,小张还专门用探针测量了一下这些泥沙的汇聚厚度,并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这样小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别说那些矿老板了,很多情况连雷洪汕他们自己队伍都是第一次遇到,必须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和数据测量,以便今后形成科学的判断根据。

  矿老板们虽说也心急看到更多的黄金,但却没有一个人催促,哪怕小张谨慎的三步一停测量他们也没吭声。

  不是他们耐心好,这就和影视圈的人怀念煤老板时说的那样,煤老板有钱不假,喜欢漂亮姑娘也不假,但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会投资后在不是他们的领域里指手画脚乱干预什么,因为做它们这行的人很清楚,外行乱指挥,在他们那个行业里……真特么的会死人的!

  虽然这里不是矿井,在下面的也不是大活人而是一台机器,可一旦出事了,近千米的水下,想捞都难捞上来!!而且一旦出事就意味着要损失一大笔设备费用,他们可是问清楚了,一台爬虫价值就上千万!

  耐着性子看着小张一路平稳的来到断面区,借助着爬虫身上的大功率探照灯,矿老板们从屏幕上注意到这里和前面的海沟又有了极大的不同。

  这里的泥沙量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很多地方甚至又厚又高,但有些地方又薄薄的一片,海沟岩床上的泥沙也明显混乱不少,感觉这里就像狗啃过后的一片狼藉。

  “老板,要先清淤吗?”

  小张停下爬虫,扭头望向雷洪汕询问着老板的意思。

  按说小张他戴着一体式的头盔看不到外面的情况,可什么叫做定制化的头盔?这头盔除了能即时显示爬虫的视角情况,同时头盔上还带有摄像头,可以将佩戴者四周的现场情况拍下来放入屏幕画面中,也就是操纵者能切换不同的视角;甚至为了操作方便,能将两个不同场景的画面一起放入屏幕中形成画中画,这样操作员也不用摘下头盔去寻找操控面板的各种按键或者操作柄。

  “不用,估计是我们走后这里的淤泥层出现坍塌和海流搅动产生这样的情况,按你的记忆来处理就好了,找一个地方先切块黄金奶油给老板们开开眼!”

  “明白!”

  得令的小张让身边的助理调出上次离开前的海底视频和照片以及扫描立体图,通过和上次存留下来的资料进行比对,小张很快便找到上次开采时,自己认为散落黄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慢慢开了过去。

  “嘿嘿,都别眨眼睛啊,对了,爬虫组的新学员们也好好看着啊,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雷洪汕奸笑着提醒着矿老板们,顺便还提醒着屋里那些新招来的爬虫学员。

  这些学员很明显分为两种心态,一种是原来矿组和水手组的人员,他们表情淡定很多,毕竟已经有过上次的经历,哪怕那个时候他们还不是爬虫组的成员,但大家好歹在后面淘金的过程中,以及工作群里发布的照片、短视频中看到了海沟里黄金的样子,属于是有过一次经验的老鸟。

  而那些新招募来的无人机飞手们就不同了,他们早在第一次在海沟里看到海底黄金时就抑制不住狂跳的小心脏,呼吸都急促许多;这个别笑话他们,毕竟他们又不是前排的那些矿老板,人家矿老板身家不菲见多识广,而这些学员们现在可都没钱啊!

  小张挑准一块地方开启了软性采集头,因为不用考虑转移上层的海泥海砂,所以当弹性钢丝打在泥沙上后,上面一层的泥沙如同黄油遇到烧红的铁球一样迅速向两边凹陷下去,没过数秒钟,整个摄像头前方便一片浑浊的海砂淤泥,整个画面顿时什么都看不到。

  “开启喷头。”

  助手打开了前方的汇聚喷头,八个喷头喷射出的海水迅速在前方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水环区,瞬间让画面中出现了一个环形的水流圈,只是这个水流圈似乎没有什么作用,因为整个画面上除了泥沙之外就是泥沙,没有任何其他的颜色和物质体出现,让整个画面根本没有足够的反差对比物。

  只是没过多久,小张和所有人似乎都发现,画面中似乎有了些许变化,小张停下采集头的转动,操纵着爬虫向后退去,开启泵机加速附近海水的流动驱散漂浮在附近的泥沙,这个功能是新增加的,为的就是加速恢复海水的能见度。

  小张刚才处理的区域不大,卷起的泥沙量自然也不大,大约二十分钟后,附近卷起的泥沙浮游物在水流的作用下向下方散去,整个作业区的能见度从原先不足几公分恢复到了两米到三米。

  把爬虫上的机械臂换上铲夹,这玩意的作用和铲子一样,但外形和普通的铲子略有不同,普通铲子只有一个铲面,但这玩意有两个,小张操作着机械臂从刚才处理的海泥下方铲出一铲子泥沙后,上面的铲面便扣下来包夹住避免移动时被水流推走。

  后退几米找到一个地面较为干净的地方,将这铲子泥沙倒在岩石上,灵巧的机械臂如同人手一样操作着铲夹拨拉开泥沙,里面赫然露出若干金灿灿的小金片和碎粒。

  “卧槽!卧槽!卧槽!!这么多?!”

  看到这么随便一铲子就出了这么多黄金,一群老板哪怕已经经历过前面满地岩金的洗礼,现在也是没法再淡定,哪怕用脚指头想都能想的到,从泥土里挖黄金容易还是从岩石里砸黄金更容易这个答案。

  这个时候他们才明白刚才雷洪汕那句话的意思,放着那么容易开采获取的黄金不要,偏偏要去啃骨头弄那些费时费力的岩金……有肉不吃偏啃骨头,狗都没那么傻!

  小张取了三次下层的含金泥沙都找到若干黄金,和兴奋的矿老板相比,老矿工和雷洪汕他们都比较淡定,毕竟去年就已经开采到这边,现在比对一下此前的数据量就行。

  不过在开采方式上,这一次雷洪汕没有像上次一样先铲掉上层的泥沙,而是打算连泥沙带黄金的全撸上来。

  “在这种地形条件下,海沟下方沉积的黄金比上方多,中层泥沙中也出现一定的黄金颗粒,刨掉它们太浪费了,而且上次黄金超重搞得差点上不来,现在深度要增加了,没必要再冒这样的风险,按正常操作流程消减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采集量就行。”

  雷洪汕一语敲定这次作业的模式也是无奈之举,螺壳自带的高压气瓶压力有限的,之前两次操作能成功是高压气瓶里的压缩空气压力还有一定冗余,但现在要继续往更深的海底进军作业,这样的操作就没法再实现了。

  都知道高压空气能挤出海水增加浮力,但高压空气是要遵守物理定律的,很多人看到高压气瓶动辄各种帕,换算下来随便就达到几百个大气压,按照每下降十米深度一个大气压的物理特性,几千米都能够轻松使用。

  可真正使用的时候要考虑外部的压力值,在一千米的深度下,这里的环境压力也来到了100个大气压,如果高压气瓶里带了150个大气压的空气,当高压气瓶里的空气释放出来,其内部的压力值会迅速下降,而高压气瓶里的压力值下降到和外部水压相同的压力时……它是无法能够继续将内部的空气释放出来,也就是说,理论上,它只释放出了气罐内三分之一的空气就无法再释放了。

  而释放出来的这些高压空气如果能形成大于装满矿料的浮力……那么螺壳就会上浮,可如果没有大于内部的自重呢?

  螺壳就会沉在下面无法上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之前两次事故都在一千米海底以上,还能勉强放空全部高压气体来产生额外浮力,但下到千米以下……那这个办法就很难再起到这样的作用了。

  每下降十米大气压增加一个,从总比例来说看似没多大,但对于已经接近高压气罐极限状态的螺壳来说却是十分的危险,少释放1%的高压气体出来,对于整个螺壳产生的浮力就会减少2%,这个是倍数增减的硬指标,容不得一丝的虚值。

  不是不想装更多黄金,而是装不下,没法再装了!

  如果要想继续增加高压气瓶里的空气,要么就增加气瓶数量,利用数量来堆浮力,要么就增加高压气瓶的厚度来增大高压气瓶内部压力,可增加厚度的同时,螺壳存放气瓶的地方尺寸已经无法再扩展了,无法向外扩大厚度的气瓶只能向内减小容积,但这样一来也势必减少了空气容量值。

  那么不管是厚度还是数量的增加,螺壳体都没有余量位置来安置,要想解决的话只能重新设计螺壳,那还不如直接研究2000米深度作业的螺壳呢。。

  这也就是为何现在爬虫和螺壳的工作深度稍稍增加了一两百米,但雷洪汕却为了保证螺壳能正常上浮,不仅不会像上次那样削掉上层泥沙增加装金量,反而是即便正常全部采集还要消减三分之一装载量的原因。

  确定了工作模式和流程,甲板上的矿工们开始往水下放螺壳,这部分操作除了看海流情况,决定是不是需要打捞组的人拖曳到更合适的位置释放外,基本上无须更多的人工操作,不过这部分的内容对于矿老板们来说都是新鲜的,雷洪汕只能趁着这个下潜调整的时间,给这些人讲述一下螺壳体的构造和工作特点,以及如何自动对接这些步骤流程。

  自动对接完成的爬虫再一次爬到作业点上,时隔几个月后再一次开启的正式的采金。

  由于不再刮削上层泥沙,只是简单的利用螺壳体内的筛洗功能,螺壳收集矿料的速度很快,没用多久,第一螺的矿料便收集完毕,按照正常流程释放上浮,重新对接新的螺壳继续在下面采集作业。

  当第一螺从海底浮上海面时,矿老板们再也按捺不住,放着带空调舒适的房间不待,跑到了甲板上晒太阳围观打捞组回收螺壳的过程。

  “阿汕,这一螺里面能有多少黄金?”

  趁着螺壳吊装上船时,李总兴奋的询问着雷洪汕这一螺的收获情况,只是雷洪汕还没开口,旁边一同来的一位矿老板直接伸手示意:

  “打住,阿汕先别说话,有奖竞猜,赢了没奖励,输的自罚三杯,或者老规矩!”

  听到这位老板开盘这些矿老板们更来味道了,雷洪汕跟他们接触这段时间也了解了一些,他们之间的赌局通常不会涉及钱,这些矿老板的生活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和人生价值,平时也就是大家凑一起找点乐子嗨皮一下,惩罚机制也多以恶趣味为主,能喝酒的就喝,喝不了的就用其它方式替代,能玩到一起的也不会有啥羞辱人格性的惩罚,主打的就是追求男人之间的胜负欲。

  见大家同意,这位老板这才转向雷洪汕:

  “阿汕,我们没搞过黄金,而且你是内行这次你不参加,你给我们大概说一个数做参考。”

  经常在丑国那边和淘金客们玩赌局的雷洪汕自然知道他们的玩法,就是谁猜的更准谁赢,谁猜的越不准越离谱的输,不过让他说一个数做参考就很有意思了,他挠挠头回忆了一下去年的收获情况。

  “这个不好说啊,去年采集的是削掉多余泥沙层后的高含量粗矿,现在这样简单处理含量肯定下降,你们就按10—20盎司来猜吧。”

  “卧槽,一螺上来最少10盎司,那岂不是小三万刀勒?!二十万软妹币?”

  听到这个数字几个矿老板咽了一口唾沫,这利润很高了,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雷洪汕晃动着脑袋。

  “当然高,因为这里是罕见的碎散黄金汇聚带,我挖了这么久的黄金都还是第一次遇到含量品度这么高的汇聚带,不过这不是最夸张的,去年削掉上层覆盖淤泥后每一螺都能达到30盎司的矿量,而且这还是消减上采集量的结果,最夸张的时候,半螺矿料上来里面就出了几百盎司黄金。”

  雷洪汕说起这事旁边的矿工们露出怀念的神色,那螺黄金所有人都记忆深刻,因为就是在那个断崖处捞上来的,那个地方就像个瀑布下方的水潭,从四周汇聚到海沟的散金在海流的作用下慢慢的向下沉降位移,然后在此跌落下来形成一个黄金堆。

  搞得半螺矿料都差点超重无法上浮。

  只可惜这种地方确实稀少,整条海沟估计都不会再有这样的黄金集中点了。

  “卧槽!”

  听到这个数字的矿老板们都快麻了,这么暴利的吗,不过很快他们也在解释中明白过来,这只是特例,类似于捡到一个超大的狗头金,这种机会可是少之又少,不能当成普遍案例。

  就这么一会的功夫,螺壳已经被吊上了甲板,马上就要开螺卸料了,众老板们也不再纠结什么特例,赶紧下注。

  “我赌11盎司!”

  “我赌15盎司!”

  “你押15盎司了?那我押16盎司!”

  “我押14.5盎司!”

  几位老板纷纷开口下注,连一向以稳重示人的蒋总也饶有兴趣的押了一个17盎司。

  下注完毕,阿胜在雷洪汕的手势下砸开了螺壳的卸料口,里面装载的海底泥沙和黄金从卸料口倾泻而出,当矿工用高压水枪清洗完内部残存矿料放平下来,一群矿老板们便不顾身份的从安全区冲到卸料舱旁边。

  一名矿工已经穿着连体水服跳下了舱内,在他的帮助下,满满几桶矿料被提上来倒入旁边的自动清洗槽中;这自动清洗槽是新增加的玩意,去年纯手工的淘洗过程比较多,搞得船上的大号洗矿机在这里都没咋用,阿胜便增加了这一套小体积的自动洗矿槽,它能自动喷水和震动清洗矿料,如果遇到去年同样的情况可以削减这一步骤所需要的人工。

  舱内的矿料一桶一桶的往清洗槽中倾倒,分馏槽里汇聚的金色物体也越来越多,矿老板们看着水流中越聚越多的金色小玩意,呼吸也是越来越急促。

  分馏槽里的黄金太多会影响后续的黄金沉留,阿胜拎着一个专用的小铲子将槽里的黄金铲到一个玻璃瓶子中,李总也不在乎自己是身家亿万的煤老板,如同一个打杂的新手小工一样主动帮阿胜拿着瓶子。

  等铲完一半洗矿槽,这个瓶子已经满要换新瓶,这瓶还带着不少海水和一些泥沙的黄金瓶就这样被其他老板们相互传递,把玩欣赏着。

  “这瓶黄金有多少?”

  面对询问,雷洪汕用手掂量了一下瓶子。

  “除掉水和杂质,应该有8盎司这样的黄金。”

  “卧槽,这一小罐比我卖一火车皮的煤还挣钱!果然是黄金奶油,又软又甜!”

  李总看着这个比罐头差不多大的瓶子发出感慨,当然这肯定有些夸张,火车的车皮通常一节能装载50—60吨,一列火车就算二十节,一列火车至少千吨起步,虽说现在煤炭价格不是太景气,但架不住出货量大啊,哪怕一吨有200块利润,一千吨下来也是二十万。

  如果换成是重载列车那一车皮能拉上百吨,一列火车能拉一万到三万吨的货物,光火车长度就达到了两三公里,那不是拉煤的火车,那是拉钱的火车!

  只是要想达到这样的出货量,李总要投资多少资金来建设矿场,要养多少矿工和相关的管理人员,各种矿机的维护养护,人吃马嚼各种成本,每天各种大小事务不断费神费力,哪像雷洪汕这里,百来号人就能搞定,这才开始几个小时啊,一螺壳矿料上来,现在还没处理完就已经有十五万的黄金到手了。

  这才是李总感叹的地方……

  事少活轻松又挣钱,这特么的能不让李总羡慕吗!!

  喜欢荒野淘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