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松软的拦路虎-《荒野淘金客》

  雷洪汕是很想开这个赌局玩一下的,只可惜……没人接!

  主要是这帮人只是担心自己铲土铲的太快增加了跑金量,但甲方爸爸都不在乎……他们又担心什么呢。

  而且别忘了他们也和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了,之前是不明确黄金的位置,但雷洪汕从地里这么一抽样土出来一说明他们也就立刻明白了,最后一点,都说老外的数学差,但指的的是心算与没啥文化的人而言,认认真真读过书的人,哪怕心算差点,但公式是没有变化的,他们能用计算器算出铲掉的覆盖层土方量有多大,减掉覆盖层泥土的土方量,得出来的结果那就是最大的黄金流失量……

  这个计算结果一出来,哪怕再担心的人也会将心放回到肚子里,与其担心这点流失量,不如担心工期拖太久导致扣款和增加的人工成本吧。

  翌日,矿场里的工程车辆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在这里铲地皮削覆盖层,另外一组的机械车辆开始开辟通往填埋区的道路;明确作业层让这些人放心大胆的加速铲地皮,这铲地皮的动作一加速,填埋场和道路的进程也要跟着加快,毕竟大量的覆盖层渣土需要有地方处理,同时填埋场不建立起来,也没办法进行吹除筛选作业。

  受去年卷角谷的启发,同时考虑到吹除作业后矿渣的填埋处理,这个场地和去年一样,将碎料机和吹除机的作业点统一的安置在填埋场那边,便于集中管理增加效率。

  也就是说,矿料挖出来后,并不会直接在矿场那边进行破碎和吹除作业,而是会直接运送到这边,在这个填埋场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坏处是要在这边分一个供工人的临时营地出来,但优点是无需二次装车作业节省燃料成本。

  雷洪汕天一亮便开着越野车和亚特还有洛瓦来到几英里外的填埋区。

  这里是一大片和其它地方一样的山包,但这里的黄金储量并不高,相比与其他地方已经是最少的含量,除非是能解决燃料,或者是能源的问题,将挖掘设备改为廉价的电力那才有一定的利润。

  这里除了黄金含量较少之外,还有一个作为填埋场的优势是这里山包之间间距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废土和处理后的矿渣,基本上属于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填埋场。

  当然这里也不是没有缺点的。

  “吐”的一声闷响,雷洪汕的洛杨铲第一铲就在地上戳了一个深坑出来,抽出来时因为用力过猛,铲壁和泥沙产生摩擦和挤压让它迅速的松脆散开,拔出时只带出一点点泥土,大部分都留在了坑洞里,无奈的雷洪汕只好把洛杨铲当成撬棍一样,勉强将上面这层松散的泥沙土给刨出来,差不多吃下去二十公分的深度,下方的泥土这才没有那么松散,每次才能带出足够的泥土上来。

  洛瓦拔出自己的猎刀,扎在雷洪汕捅出来的坑里稍微用力一撬,一块地表土沙便被他撬离地面,抓在手里轻轻一捏,这块泥沙便迅速破碎散开。

  “表层土太松软了,这种地方别说公路列车,负重大一点的皮卡一个不小心都要陷坑里,更别说还要爬坡了。”

  洛瓦丢掉手中的沙土摇摇头,这种土质非常不利于公路列车的行驶。

  公路列车虽然好用,但它对道路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不强求地面要铺设混凝土或者柏油,但至少要经过夯实后才能运行,很多袋鼠国的露天矿场也是简单的处理地面后便可以满足公路列车运行,要不然几百吨的公路列车没开几趟这地面就得全部凹陷下去,至于像现在这种……想都不要想,除了车头外,后面拉着的拖挂有一个陷一个。

  而且除了要考虑松软度外,还要考虑碎料机、吹除机的位置是位于一个稍高的地方,这里不是遍地都是贝壳一样的山包吗,雷洪汕便打算利用这里的高度差,把矿料拉到半山腰的位置,将倾泻的矿料利用重力倾泻在最上面的卸料区,矿工便可以轻松的将这些矿料送入碎料机中打碎,打碎的矿料通过封闭的铁皮管道一路沿着斜坡向下抖落,这个过程不仅能二次加大矿料的破碎度,同时还能直接送到下面的吹除机料舱里减少了一道作业的工序。

  这个办法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评,海顿甚至还想继续改装这些金属管道,使之能具有和吹除机一样的功能,不过考虑到这么长的管道不易控制风力大小,以及增加的风机所需要消耗的额外能耗最终只能作罢。

  这个方法是不错,而且大家都支持,可有一个麻烦的地方,那就是公路列车要拉着满载的矿料冲上这里才行!也就是说,公路列车拉着矿料从矿场那边开过来时可以走平坦的道路,但到了最末端这里,就要考虑冲坡,如果冲不上这里,那么雷洪汕和洛瓦就得加钱,在山脚下面额外再建立一个运送矿料上山的传送带系统。

  这特么的不是钱啊!

  但好在贝壳岭之所以叫贝壳岭,就是它的形状不是像馒头一样圆滚滚,落差较为大的外形,而是像贝壳一样一面高一面低,这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缓坡面让冲坡的事情有了可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雷洪汕他们现在做的事很明显,就是要探明这个准备当吹除洗矿点的地方,地表的松软程度和硬度,能否承受得住公路列车的碾压和负重性。

  以往大家都希望遇到的泥土层尽量少一点,因为这代表着不用对付较为坚硬的泥土,但是现在几人却反而希望这里的泥土更硬一些,这样可以更省事更方便利于修建道路。

  但是现在的结果却有些不尽人意,松软的地面很明显不给人类面子。

  这松软的地表层,现在就成为了拦在众人面前的一个拦路虎。

  不过淘金客对于这种情况有自己的应对方法,用推土机把上面这层较为松散的浮土推掉就行,可是从现在雷洪汕刨出来的坑来看……好像这层泥沙稍微有些厚。

  当啷几声撞击声响,雷洪汕从车摘下铲子和十字镐丢在地上。

  “挖一挖就知道了。”

  大部分人干活时喜欢戴个手套,主要是减少对手掌皮肤的摩擦,顺便利用手套上的胶粒增加摩擦更好的控制工具,但是雷洪汕不同,他不太喜欢戴这玩意,即便是在斯加阿拉寒冷的地方他也不经常戴,这也是为何他的手掌能迅速老化的主要原因。

  洛瓦和亚特没有抢雷洪汕的工具表现自己能干,因为他们和雷洪汕待过一段时间,知道这头牲口每天都需要发泄一定的精力才行,而且和雷洪汕比刨坑……也就人型挖掘机罗根能跟雷洪汕勉强较量一下。

  以雷洪汕牲口般的力量和耐力,现场很快便刨出一个一米多宽,最深处大概差不多两米的坑,不是雷洪汕挖不动了,而是没有必要再挖下去了,下面已经看到了颜色不一样的泥土层。

  只是这个深度已经超过了推土机的作业范围,不是太深铲不动,多推几次就能够推开这些松软的表层土,但是太深的话会额外的增加油耗和作业工时,这个时候还有另外一个办法来处理。

  亚特和洛瓦在雷洪汕示意下往外站腾挪出更宽的安全距离,雷洪汕往手心吹了两口气,用力的举起带过来的十六磅大锤用力的砸了下去。

  “咚!”的一声闷响,泥坑旁边的沙土地瞬间被大锤砸出了一个坑,飞溅的泥沙向四周散射,不过早就有经验的亚特和洛瓦老早的就躲到一旁免受荼毒。

  雷洪汕现在这么干其实就是模拟压路机,以前雷洪汕以为压路机是利用自身的重量来回压平整路面,但干了淘金之后才知道,压路机有两种,一种确实是利用自身的重量来平整路面,但还有一种,是圆滚滚的碾子里面并不是实心的,而是空心带有一个偏心轮,这种压路机在地面运行时,会不断的把里面的偏心轮转动后产生冲击力,如同一个大锤一样狠狠的砸在地面,外面的碾子会把这股冲击力传导到地面下方,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仅能加大夯实的力度,同时冲击力会破坏道路下方泥土的结构使之变得更加密实紧固。

  (注:一沐也是上次无意中刷视频时看到的,不知道有没有错误,有误勿怪。)

  雷洪汕挖了这么久的黄金,刨坑掘土是最多的,但抡大锤确实打的少干得不多,不过凭借着自己变态的力量和耐力,他都能将磅锤准确的砸在想要的位置上,而且砸到后面他还砸出兴致来了。

  “八十!”

  “八十!”

  连续几十锤下去后,刚才挖出来的坑旁边,一个被大锤夯实的土层便出现在旁边,洛瓦见雷洪汕停止大锤八十的砸坑后,从车后面拿出一个有些像孩子玩的跳跳棍的东西下来。

  “BOSS,你来我来?”

  举着这个跳跳棍,洛瓦示意着雷洪汕是谁来下一步,刚刚一阵猛烈输出的雷洪汕摇摇脑袋:“你来吧,我体重太轻,数据反而不准确。”

  见雷洪汕推辞洛瓦也没多说什么,他扶着瓦特站在这个跳跳棍上面,当亚特松开手的时候,洛瓦便和一个孩子一样踩着这玩意在地上不断的跳动起来。

  这玩意其实就是用孩子的跳跳棍改装的东西,很多孩子都玩过,两只脚踩在左右两边的脚踏上,双手扶着上面的扶手,在跳动中利用下方的弹簧和连杆伸缩,不断的如同一个单脚怪物一样原地弹跳。

  只是这种弹跳在这里并不是为了玩,而是利用弹跳过程中,人体重量踩在跳跳棍上,用那和地面碰撞的棍尾来撞击地面,来用最简单的办法测试土层表面的松软度,如果太松软了,棍尾会直接扎进泥土里,只有达到一定的硬度,才能保证夯实的地面能承受得起冲击和迅速散开压力。

  连续跳了没几下,洛瓦便因为棍头扎到土里卸掉了反弹力而停止跳跃。

  “BOSS,表面土太松了,即便是砸夯过了,表面的硬度也不足,车轮多跑两趟就全搓碎了。”

  洛瓦看着地面上被戳出来的小坑摇头,他不会质疑雷洪汕的力量,以雷洪汕的力量这样几十锤下去,其效果和用压路机来回碾压夯实地面效果已经差别不大,这个差别不是说把深层泥土夯实到多紧,主要是测试泥土表面的硬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之前说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特别是慢速行驶以及起步过程中,驱动轮会不断的向地面产生强大的摩擦力推动车辆前进,但地表土层太过于松软和松脆的话,轮胎一转动就会把表层的沙土全部给剪碎……

  这不就和刨坑一样直接陷进去了吗!

  现在测试的结果就是这样,就这么弹跳几下表面就出现了不想见到的破碎层,换成是卡车轮胎在上面来回走几次,这些表层土全都得给刨开,这样都不行的话那只能说明这些泥层的松散程度已经无可救药。

  “淦哦……”

  雷洪汕也没想到自己一阵暴力输出后的结果会是这样,这不免让他有些失望,因为下面要挖到九十公分深度才能见到较为密实的泥层,铲掉这么厚一层松散泥土要浪费不少燃料和工时呢。

  刚才一阵暴力输出让他身体有些发热,有些不爽的雷洪汕摸出水喝了一口,而旁边的亚特没说话,拎着十字镐和铲子跳下雷洪汕挖出来的坑,从下面取出一部分土样出来。

  “BOSS,把水给我。”

  亚特伸着手,雷洪汕不明白亚特要干啥,但还是从旁边摸了瓶没开封的水扔给了对方,亚特拧开盖子也没直接喝,而是将水倒在刚刚从坑里挖出来的土样上。

  “你在干啥?”

  洛瓦也摸了瓶水走到亚特旁边,但亚特没有解释,这小伙子嘴皮子可不像佩利那样利索,腼腆的他内向的甚至有些像苏一样不爱说话。

  但是亚特的动作很快就让二人明白了他在做啥,只见他将水倒在样土上后,干燥的泥土迅速吸干了亚特倾倒的淡水,然后在水流的作用下软趴趴的散开在地面上。

  “含沙量太多了,而且土质粘稠度太差……”

  洛瓦看到这一幕摇头,玩过沙子的人都明白,沙子自身是没有啥粘稠性和凝固粘结能力的,沙滩上搭建起来的沙堡除了带有一点水分之外,沙子里面还带有一定的泥土充当粘结剂的作用保持凝固力。

  失败的亚特并没有灰心,而是弯腰用十字镐,在最深的地方挖了几坨泥土上来,再次将水倒在上面,这些泥土倒是在吸收水分后保持住了造型,这说明下方的泥土是具有一定的硬度和粘稠性;洛瓦看到后摇头不语,这个结果谁都知道,如果实在不行,那也只能多花点时间和燃料,把上面这覆盖的泥灰表面给铲掉。

  可接下来亚特做了一件事情让雷洪汕和洛瓦眼珠子都掉了。

  只见他把另一把干燥的泥土和表层的沙土混杂在一起……

  “卧槽!我怎么给忘了呢!!”

  雷洪汕一拍脑门,叫骂着自己脑子热糊涂了。

  人的脑子会产生一个思维惯性,大家之前遇到泥土和泥沙层,都是想着怎么最快最省时省力的刨掉它们,这让大家不由自主的形成了一个思维惯性,看到这些东西就想铲掉它、干掉它。

  但是却忘了,在这种需要泥土坚硬的情况下,并不一定要单纯的铲掉上面松软的浮土,往上面添加一定的添加剂,并不一定要用专门的水泥,就是现成的泥土也可以形成一定的坚固层,而在矿场那边,没有黄金的渣土那简直多的不要不要的。

  打开思路的几人立刻行动起来,雷洪汕这力量牲口把亚特换上来,自己在下面刨坑挖土弄了不少泥土上来,而亚特和洛瓦则是将这些泥土和地表的沙土简单的混合在一起,甚至直接就铺撒在上面,搞了差不多厚度雷洪汕便抡起大锤再重复上一次的工作。

  而这一次,洛瓦像只猴子一样踩着跳跳棍在上面反复蹦跶时,地面上再也没有出现让大家头疼的坑洞出来。

  “哈哈!!有效果!有效果!!”

  众人见状兴奋开心的不得了,不过这个测试还是太简单了,但这也难不倒众人。

  洛瓦跳上越野车,挂上挡将后轮碾上刚刚捶打出来的地方,好巧不巧,左后轮压上的位置正好是刚刚捶打出来的加料层,而右后轮则正好碾在之前直接捶打沙土层的表面。

  将车子上的牵引绳拉扯下来,雷洪汕用力的把一根钢钎深深的砸到地下,牵引绳挂在上面,洛瓦手动取消四轮驱动只留后轮保持驱动力,挂上档一脚油门下去,被牵引绳束缚住的越野车两个后轮便疯狂的在地上旋转刨坑。

  这个时候两边土层的效果不到三秒就立刻显现出来。

  左后轮下方的地面因为是地下挖出的泥土,粘度较大,虽然越野轮胎拼命的在上面摩擦,但只绞起少量的泥屑和沙石而已。

  而另一边右后轮……

  尼玛,那简直就是刨土扬尘机!!

  无数泥沙碎屑在越野轮胎的摩擦下迅速和本体脱离,在轮胎赋予的摩擦力矩下形成一个个斜向的抛物线飞到天空中,烟尘也在这边迅速的涌起向下风处漂去。

  “停!!”

  刨了大概十来秒,在雷洪汕的手势和声音中洛瓦松开了油门,三人等烟尘散开来到后轮处一看……

  左边的还好,来回的摆动只简单的刨下去小半个轮胎,连轮胎橡胶厚度都没吃下去,说明这个硬度和粘度已经基本符合公路列车的需求,实在破损的厉害……这不是也可以临时修补嘛……

  而右边车轮就已经完全陷进去了,雷洪汕八十一锤砸出来的整个地面上,一个大坑如同吞噬兽一样张着嘴巴,把右后轮给吞了一半,要不是悬挂顶在了地面上,估计还能往下刨。

  初步的实验是成功的,这让大家十分兴奋,不过具体是否能经得住重卡的考验,还要经过更多的测试才行。

  次日,众人便在矿场附近找了个地质情况差不多的位置开始进行测试。

  这种测试肯定不能像雷洪汕那样用锤子夯砸地面,但从外面开辟道路进来时,队伍里除了有大量的挖掘机和推土机就能形成一定的碾压夯实路面外,同时也考虑到公路列车对道路硬度的需求,专门配置了一辆压路机,设备……队伍是不缺的,缺的只是超大型的大家伙!

  这次测试更加严谨,不仅测试了多种厚度的填埋夯实效果,还专门故意用推土机将表面的泥沙层和下面的泥土层进行简单混合后铺装碾压,用来验证测试不同的效果决定最佳的施工方法,及表面加固层的最小厚度需求。

  经过几天的测试,施工工艺被现场多辆满载的公路列车反复碾压、起步后最终确定了施工工艺,这种沙土层表层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已经基本没啥卵用,推土机直接推掉表层二十公分的高度铲掉它,这部分沙土全部不要直接往道路两边堆放,属于完全废弃的废料。

  而为了减少下方依旧较为厚实的沙土带来的沉降影响,会继续铲二十公分出来,这部分沙土会和从矿场运送过来的渣土简单的混合,也就是先推到一起,矿渣倒在上面再推平做简单的混合,然后再往上面铺设两层渣土覆盖加强厚度基本就能满足需求。

  而且有了测试还有了更多的准备,即便是道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沉降,只需要继续往上铺设新的渣土层就行,同时在淘金吹除作业中,那些被打碎的石块以及石子,也会混合在一起铺装上去二次加固。

  不过更改了施工工艺,从原先简单的铲土开路变成了铺装补路,原定的作业场也得更改。

  因为铺装带来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人为的小范围变化最后冲坡的坡度与距离,雷洪汕便带着人,在预定的填埋场里寻找更合适的山体,既要有较为平缓的坡道,又要尽可能的有利于从平路转上坡宽阔转弯半径,更要合适碎料机和吹除机的天然落差!!

  喜欢荒野淘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