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极而泣。
众人看着这个好像很重感情的大汉,一时间有些感慨。
韩明领着众人前往乐安县中。
乐安国相亲自带人迎接。
更是大摆宴席。
周仓在典韦的有意亲近下,和许褚等人喝的满脸通红。
次日,周仓领着两个士卒离开。
韩明也不继续动兵,带人在乐安静静地等待。
那么多人,肯定要安置好。
......
三日后,韩明得到周仓带着人来到城外十里外的消息,高兴地命令典韦带五千人去护送。
下午申时,典韦一马当先,领着大量人来到城外。
韩明直接让沮授甄尧带着人领他们去吃饭。
众人看着那些面黄肌瘦的妇孺,心中升起怜悯之心。
什么黄巾贼,其实都是些无辜可怜的老百姓啊!
随后韩明下令让荀彧派人来接管后,对着国相交代一番,便领着大军前往齐国。
现在队伍多了一万人,加上民夫,人数直接高达十五万。
韩明发出消息,发兵二十万帮助孔融取回青州。
......
逢纪高干等人得知韩明要帮孔融取回青州,直接气的脸色发白。
其实也有些害怕。
韩明扬言二十万大军,二十万没有,六七万恐怕是有的。
他们剧县不过一万五千人,要面对六七万大军,压力是非常的大。
袁绍正妻刘氏更是说先把他们护送到徐州再说。
逢纪对此很是无奈,只好派袁谭带着五百人护送刘夫人等人前往徐州。
说实话,逢纪也不得不派人护送刘夫人和袁尚等人前往徐州。
他面对韩明,心中也没底。
韩明兵多将广,谋士如云,战将如雨。
万一那田丰沮授等人出了个妙计就破了剧县呢?
还有郭嘉荀攸荀谌等人,更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大才。
主公如果不早点带兵来援,恐怕剧县也守不了多久啊!
......
“主公!”
“拜见主公!”
临淄县北门外,张合荀攸等人笑容满面的对着韩明抱拳行礼。
主公率领大军来到齐国,说明主公很快要占据青州。
距离主公一统河北越来越接近了。
说实话,他们也没想到主公破公孙瓒竟然那么快。
来到县府。
众人在后堂相互简单用了膳,便各自去休息了。
数日后。
韩明领着大军来到剧县西门外。
抬眼看去,城高墙厚,韩明见了面色有些凝重。
这剧县作为北海国的郡治县,城墙果然高大。
看了看城墙上,密密麻麻的人影在城墙上。
很多士卒在女墙旁举箭对着城下。
关上最中央一个黑衣文士领着几个魁梧的将士静静地注视着他们。
韩明轻笑一声,领着孔融朝着城墙靠近。
典韦许褚史阿周仓四人跟在一旁。
“城上可是元图先生?”
韩明对着城上高声呼喊。
逢纪淡漠地看着韩明,大声回道:“韩冀州,何故攻打北海?”
“元图此话不对!”
韩明笑着摇了摇头。
“有何不对?”
逢纪冷眼看着韩明。
这韩明野心不小,说虚伪的话是一套一套的。
韩明笑道:“青州,是孔青州的青州,北海,是孔北海的北海。”
“也就是说,青州,是文举公的,北海,同样是文举公的。”
“青州的一切,都是文举公的。”
“你......”逢纪真的佩服韩明的厚颜无耻。
韩明朗声喊道:“北海世家百姓,无不想念文举公,无不喜欢文举公的统治。”
“而袁绍,他除了让青州陷入战火,还能干什么?”
“不错!”孔融看着逢纪,一脸认可的点点头。
继续开口:“某孔融,乃北海国相,青州刺史。”
“元图先生,这是长安天子给某的印件。”
孔融说完,举着手中的大印示意了一番。
然后又说道:“这青州和北海都是属于孔某的,还请元图先生带人离开青州。”
“哼!”
逢纪冷哼一声,当即回道:“我家主公乃天子封的青州牧,青州属于我家主公。”
“韩冀州,汝等还是回冀州吧!莫要让天下人耻笑。”
“元图先生此言差矣!”韩明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既然青州牧是袁本初的,那袁本初怎么去徐州了?”
逢纪一脸高义道:“我家主公带兵剿贼,此正义之师。”
“我呸!”
韩明笑呵呵的:“依某看,袁本初,徐州刺史。文举公,青州刺史。”
“哼!”
逢纪并不回答。
“元图先生!”
韩明一脸威严道:“翌日某要攻打剧县,为文举公取回北海。”
“若是元图识相,带兵早些前往徐州的好。”
“当然,若是元图愿意投韩某,这河北四州的刺史,元图尽可选之。”
“走!”
“驾!”
“驾驾!驾!”
韩明说完,不等逢纪回话。
他大手一挥,领着众人扬长而去。
逢纪紧紧看着城外缓缓离去的冀州军。
心中有些震惊。
太多了。
太壮观了。
气势太足了。
冀州军军容整齐,令行禁止。
特别是那战无不胜的气势和高昂的士气,更是让人害怕。
这韩明好像是常胜诸侯一般,从带兵出征到至今,从无败绩。
麾下随时带着数个谋士,韩明还很听取谋士的建议,别人要用计都难。
要败韩明,恐怕难。
要败兵多将广兵精粮足的韩明,更难。
“唉~”
想到这,逢纪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
韩明领兵在西门外二十里安营扎寨。
当天晚上他便召集麾下众文武议事。
中军大帐中,众文武坐在里面竟然显得有些拥挤。
实在是文武太多了。
“诸公,可有妙计教我啊?”
韩明笑着看向众人。
郭嘉笑呵呵的开口:“主公,围点打援啊!”
“奉孝细言之?”
韩明眼中一亮。
围点打援好像确实不错。
战场上,用的计谋重复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用。
袁绍大军在徐州,而这里的兵马不算多,围点打援好像不错。
不过风险还是有的。
城中兵马多。
这种风险高。
不过倒是符合这个舅子的计谋。
“主公!”
郭嘉笑着看了看韩明,又看了看众人。
不紧不慢道:“袁绍的剧县兵马为一万五千,而袁绍在徐州有数万大军。所以袁绍的粮草大多在徐州。”
“如此,剧县不出三月必然缺粮。”
“所以我等围困剧县,袁绍绝对坐不住。”
“待其率兵来援,我军可半路设伏甚至与其正军交战。”
“我军兵强马壮,要败之,不难反易也!”
“袁绍援兵一败,其必然难以在青州据城而守。”
众人看着这个好像很重感情的大汉,一时间有些感慨。
韩明领着众人前往乐安县中。
乐安国相亲自带人迎接。
更是大摆宴席。
周仓在典韦的有意亲近下,和许褚等人喝的满脸通红。
次日,周仓领着两个士卒离开。
韩明也不继续动兵,带人在乐安静静地等待。
那么多人,肯定要安置好。
......
三日后,韩明得到周仓带着人来到城外十里外的消息,高兴地命令典韦带五千人去护送。
下午申时,典韦一马当先,领着大量人来到城外。
韩明直接让沮授甄尧带着人领他们去吃饭。
众人看着那些面黄肌瘦的妇孺,心中升起怜悯之心。
什么黄巾贼,其实都是些无辜可怜的老百姓啊!
随后韩明下令让荀彧派人来接管后,对着国相交代一番,便领着大军前往齐国。
现在队伍多了一万人,加上民夫,人数直接高达十五万。
韩明发出消息,发兵二十万帮助孔融取回青州。
......
逢纪高干等人得知韩明要帮孔融取回青州,直接气的脸色发白。
其实也有些害怕。
韩明扬言二十万大军,二十万没有,六七万恐怕是有的。
他们剧县不过一万五千人,要面对六七万大军,压力是非常的大。
袁绍正妻刘氏更是说先把他们护送到徐州再说。
逢纪对此很是无奈,只好派袁谭带着五百人护送刘夫人等人前往徐州。
说实话,逢纪也不得不派人护送刘夫人和袁尚等人前往徐州。
他面对韩明,心中也没底。
韩明兵多将广,谋士如云,战将如雨。
万一那田丰沮授等人出了个妙计就破了剧县呢?
还有郭嘉荀攸荀谌等人,更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大才。
主公如果不早点带兵来援,恐怕剧县也守不了多久啊!
......
“主公!”
“拜见主公!”
临淄县北门外,张合荀攸等人笑容满面的对着韩明抱拳行礼。
主公率领大军来到齐国,说明主公很快要占据青州。
距离主公一统河北越来越接近了。
说实话,他们也没想到主公破公孙瓒竟然那么快。
来到县府。
众人在后堂相互简单用了膳,便各自去休息了。
数日后。
韩明领着大军来到剧县西门外。
抬眼看去,城高墙厚,韩明见了面色有些凝重。
这剧县作为北海国的郡治县,城墙果然高大。
看了看城墙上,密密麻麻的人影在城墙上。
很多士卒在女墙旁举箭对着城下。
关上最中央一个黑衣文士领着几个魁梧的将士静静地注视着他们。
韩明轻笑一声,领着孔融朝着城墙靠近。
典韦许褚史阿周仓四人跟在一旁。
“城上可是元图先生?”
韩明对着城上高声呼喊。
逢纪淡漠地看着韩明,大声回道:“韩冀州,何故攻打北海?”
“元图此话不对!”
韩明笑着摇了摇头。
“有何不对?”
逢纪冷眼看着韩明。
这韩明野心不小,说虚伪的话是一套一套的。
韩明笑道:“青州,是孔青州的青州,北海,是孔北海的北海。”
“也就是说,青州,是文举公的,北海,同样是文举公的。”
“青州的一切,都是文举公的。”
“你......”逢纪真的佩服韩明的厚颜无耻。
韩明朗声喊道:“北海世家百姓,无不想念文举公,无不喜欢文举公的统治。”
“而袁绍,他除了让青州陷入战火,还能干什么?”
“不错!”孔融看着逢纪,一脸认可的点点头。
继续开口:“某孔融,乃北海国相,青州刺史。”
“元图先生,这是长安天子给某的印件。”
孔融说完,举着手中的大印示意了一番。
然后又说道:“这青州和北海都是属于孔某的,还请元图先生带人离开青州。”
“哼!”
逢纪冷哼一声,当即回道:“我家主公乃天子封的青州牧,青州属于我家主公。”
“韩冀州,汝等还是回冀州吧!莫要让天下人耻笑。”
“元图先生此言差矣!”韩明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既然青州牧是袁本初的,那袁本初怎么去徐州了?”
逢纪一脸高义道:“我家主公带兵剿贼,此正义之师。”
“我呸!”
韩明笑呵呵的:“依某看,袁本初,徐州刺史。文举公,青州刺史。”
“哼!”
逢纪并不回答。
“元图先生!”
韩明一脸威严道:“翌日某要攻打剧县,为文举公取回北海。”
“若是元图识相,带兵早些前往徐州的好。”
“当然,若是元图愿意投韩某,这河北四州的刺史,元图尽可选之。”
“走!”
“驾!”
“驾驾!驾!”
韩明说完,不等逢纪回话。
他大手一挥,领着众人扬长而去。
逢纪紧紧看着城外缓缓离去的冀州军。
心中有些震惊。
太多了。
太壮观了。
气势太足了。
冀州军军容整齐,令行禁止。
特别是那战无不胜的气势和高昂的士气,更是让人害怕。
这韩明好像是常胜诸侯一般,从带兵出征到至今,从无败绩。
麾下随时带着数个谋士,韩明还很听取谋士的建议,别人要用计都难。
要败韩明,恐怕难。
要败兵多将广兵精粮足的韩明,更难。
“唉~”
想到这,逢纪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
韩明领兵在西门外二十里安营扎寨。
当天晚上他便召集麾下众文武议事。
中军大帐中,众文武坐在里面竟然显得有些拥挤。
实在是文武太多了。
“诸公,可有妙计教我啊?”
韩明笑着看向众人。
郭嘉笑呵呵的开口:“主公,围点打援啊!”
“奉孝细言之?”
韩明眼中一亮。
围点打援好像确实不错。
战场上,用的计谋重复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用。
袁绍大军在徐州,而这里的兵马不算多,围点打援好像不错。
不过风险还是有的。
城中兵马多。
这种风险高。
不过倒是符合这个舅子的计谋。
“主公!”
郭嘉笑着看了看韩明,又看了看众人。
不紧不慢道:“袁绍的剧县兵马为一万五千,而袁绍在徐州有数万大军。所以袁绍的粮草大多在徐州。”
“如此,剧县不出三月必然缺粮。”
“所以我等围困剧县,袁绍绝对坐不住。”
“待其率兵来援,我军可半路设伏甚至与其正军交战。”
“我军兵强马壮,要败之,不难反易也!”
“袁绍援兵一败,其必然难以在青州据城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