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先定兖州,再议其他-《三国凭实力截胡》

  第 295章 先定兖州,再议其他

  兖州。

  济阴,定陶。

  县府大殿上。

  曹操看着麾下文武,心中豪气顿生。

  一想到他很快就能占据兖州,从而谋划中原,他心中就止不住的欣喜。

  “主公,冀州已经同意与我军结盟,短时间内冀州必不会攻我兖州。且韩明除我兖州外,其他各地皆需动兵。眼下,我军可以快速占据兖州各郡国。只要占据兖州,主公便有问鼎中原的实力。”

  程立满脸欣喜的对主位的曹操拱手说道。

  “哈哈哈,善!”

  曹操大笑一声,看向一袭黑衣的枣袛。

  问道:“子袛,韩明没有为难你吧!”

  “没有!”

  枣袛摇了摇头,眯着双眼,郑重道:“主公,属下见了韩明,确实为雄主也!”

  “何意?”曹操心中一惊,皱眉问道。

  众人也把目光抬向枣袛。

  枣袛见众人等他说话,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主公,那韩明与主公算有仇。”

  “他却没有给属下下马威,可见此人胸襟宽广。”

  “时,其还欲留属下在冀州,但属下拿出誓死不从的态度,他便瞬间毫不在意。”

  “虽然与他目标不在我兖州有关,但此人格局,比之他人大了很多。”

  “其待人和善,属下说句实话,若是属下没有投靠主公,韩明若是有心,属下自然也会投靠韩明。”

  “当然,属下如今投了主公,自然忠诚于主公。”

  “属下要说的是,韩明无论是身世还是本身实力,都可让他人拜服。”

  “关键是,冀州兵精粮足,谋士如云,战将如雨。”

  “恐怕公孙瓒和袁绍敌不过冀州啊!”

  他说完,看着曹操,面露忧愁之色。

  主公连兖州都没夺取,以后攻占中原恐怕都困难重重。

  偏偏韩明实力雄厚。

  更是大概率拿下河北。

  其实大家也是心知肚明。

  只要冀州之主不犯大错,只要冀州世家没有背离冀州之主。

  冀州早晚夺取河北。

  这便是当世冀州的实力。

  “哈哈哈,韩明小儿,操深知也!自然会多多防备。”

  曹操轻笑一声,无所谓道。

  这些他早想过了,虽然压力大,但都是数年后的事情。

  “别管韩明了,说正事吧!”

  曹操坐直了身子,看了看众人。

  他知道枣袛是提示他防备韩明。

  “诺!”枣袛点点头。

  自己确实有些长他人志气了,但主公没有怪罪,他暗自点点头。

  主公也是明主,可惜没在冀州。

  “子袛,送节儿前往邺城之事,就交给你了。”

  曹操正色道。

  “主公放心!”枣袛一脸严肃地拱了拱手。

  “嗯!”

  曹操点点头,看向夏侯惇等人。

  面露期待之色地问:“元让,那些青州兵?如何?”

  “主公,只能说,军纪涣散,战斗力一般。”夏侯惇无奈地看着曹操。

  曹操闻言,低头沉思。

  “主公,那些青州兵,能投降,最主要是主公言可助他们安顿数十万家眷。但我军要养那么多人,恐怕是痴人说梦。眼下他们家眷还有些抢到的余粮,倒是可以支撑些许时间。但数月后,恐怕......”

  程立也是紧皱着眉头。

  “主公,或可令其家眷等参与农业生产。”

  后面的任峻忽然朗声说道。

  “哦?此言何意呀!”

  曹操眼中一亮,颇为惊喜地看向任峻。

  “子袛,你来和主公说吧!”任峻笑着示意枣袛。

  “嗯!”枣袛点了点头。

  正色道:“主公,那些黄巾家属,以及不能上战场的人,我们可让他们参与农业耕作等,可称之为‘屯田’或者‘民屯’,使他们暂时可以自给自足。或可解燃眉之急。”

  “如此,我军既可以安抚那些青州兵,还能让这些黄巾家属有事可做。”

  “而这个‘屯田’,还能让那些主公收留的流民加入。”

  “耕时耕作,无耕时如冀州俘虏那边,修路搭桥,给他们少量食物即可。”

  “且那些黄巾贼,还有不少耕牛,更是为我军实行屯田起了好的作用。”

  “今兖州荒田有不少,正好可以分给他们耕作。”

  “如此,数十万黄巾即可安顿。”

  “而这些青州兵,见其家属被主公安顿,必然服从主公。”

  枣袛说完,小心翼翼地看着曹操。

  这样做其实有利于这些贼寇,但对他主公曹操不算有利。

  毕竟这样做,浪费时间精力不说,税收也是个问题。

  因为这些贼寇耕作的粮食或许都不够他们自己吃。

  更莫说征税征粮了。

  “不可!”

  果然,程立闻言赶忙制止。

  他看了看枣袛,又对曹操沉声说道:“主公,如此,我军无粮。或可施行比例征税。”

  “主公,必须要征税。”满宠也是附和道。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粮。此容后再议。”

  曹操沉吟一番,眼中光芒微闪。

  如今他的粮草够大军数月之用。

  而黄巾虽然多,但也抢到数十万石粮草。

  勉强也够用,这些方案,不能操之过急。

  “主公,兵贵神速,眼下我军需要占据兖州,可快速出兵。而这些青州兵,正好是用他们之时。”

  程立见自家主公转移话题,也是赶忙说起重要事。

  “没错!主公,先定兖州,再议其他。”满宠也是抱拳附和。

  “主公,先定兖州,再议其他。”众文武齐声说道。

  “好~如此,先定兖州。”

  ......

  次日。

  曹操领三万大军朝山阳而去。

  而韩明这边,却是在思考如何收服荀彧。

  没办法!

  他知道荀彧忠心汉室,讲礼法,反对权臣篡位。

  而自己这边,但凡不是傻子,都知道自己可能要争天下。

  这也是荀彧在冀州做事那么久了,还没有认主的原因。

  所以首先就是要告诉荀彧,他如今还是以汉室为尊。

  但侧重点还是要告诉荀彧,为百姓谋福。

  战乱导致百姓受苦。

  多讲讲百姓的苦难,再讲荀韩两家的姻亲关系,然后暗示他自己不会放他离开冀州。

  最后讲尊重汉室,顺便来个朝贡。

  荀彧是聪明人,或许为了百姓,为了荀家,还是可能投靠的。

  当然,要把荀彧好友亲朋荀攸郭嘉戏忠都要带上。

  不对,应该说要把所有的冀州文武都带上。

  一起劝。

  毕竟人都是有感情的,荀彧和这些文武待久了,大家一起劝更好。

  就自己劝,荀彧或许还会义正言辞地推辞。

  甚至连荀采也可以最后带上劝劝。

  至于荀爽,还是算了。

  荀爽也是受汉室圣恩,让他劝也不合适。

  想到就做。

  “子顺,让人把冀州文武都请来后堂。此次我欲劝文若,派去请人者,让他们和众文武叮嘱一番。”

  对着典韦吩咐一声。

  典韦面色一动,应了声“诺!”

  便去吩咐了。

  一个时辰后,众文武全都来到州牧府后堂。

  当然,除荀彧外,其他人都得到韩明的指示。

  “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