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0章 变革的时代2-《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以往,对于军中那些浴血奋战的猛将,以及科举中脱颖而出的士子,大唐会依律给予丰厚的优待,这是沿袭多年的规矩。

  但现在,这些手握超凡力量的修士,大唐也该拿出实实在在的好处来。

  毕竟,保家卫国这件事,已经不单单是那些披坚执锐的将领、那些运筹帷幄的文臣的责任了。

  如今,上至白发老者,下至垂髫少年,几乎全民都参与到了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战之中。

  可若是只跟百姓空谈奉献,画饼充饥般描绘未来,却不给他们应有的好处,那可不行。

  一天两天,大家或许能凭着一腔热血咬牙坚持。

  但时间一长,任谁都会心生怨怼。

  按照段攸对华夏人的了解,到了那时,定然会有人振臂一呼。

  高声喊出那句穿透千年历史的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真要是到了那般境地,前方有如狼似虎的虫族虎视眈眈,后方又燃起内乱的战火。

  那看似飞速增强的实力,便会变成一颗颗埋藏在锦绣之下的巨大炸弹, 稍有不慎便会引爆。

  甚至有可能彻底摧毁,眼前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虫族退走,看似我方少获得了如潮水般涌来的天地回馈与军功红利。

  可最大的好处,却是能让大唐趁着这难得的间隙稳一稳脚步。

  让大唐的高层有充足的时间,沉下心来好好想一想。

  大唐该如何刮骨疗毒般改革,才能顺理成章地适应这个超凡力量横生的新时代!

  想到这里,司马懿、诸葛亮等一众文臣纷纷敛了神色,全部陷入了沉思。

  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着案几,目光深邃地望着虚空。

  毕竟接下来要探讨的,可不是简单的战术布局,而是关乎国本的利益划分。

  那张由战争与变革揉成的大饼已经做得足够大,大到足以让整个天下人眼红。

  可又该如何分得公平合理,让人人心服口服呢?

  只不过,对于眼下这个问题,确是个棘手的硬骨头。

  想要解决,必须先弄清楚:当下的百姓,他们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

  是温饱吗?

  对于这一点,大唐早就凭借雄厚的家底和广袤的疆域将其彻底解决!

  想当初,大唐金戈铁马踏破万里河山,开始西征,征服一个又一个或富庶或贫瘠的国家。

  将无数肥沃的土地纳入版图,足以供给大唐百姓繁衍生息、衣食无忧。

  这样一来,之前那些足以动摇根基的阶级矛盾。

  也在源源不断的战争红利之中,得以悄无声息地缓和,百姓脸上多了笑容,心中少了怨怼。

  那么现在,他们的追求又是什么?

  若是土地,凭着大唐如今的疆域,敞开了给他们就是。

  哪怕是水草丰美的良田,也有的是;

  若是钱粮,大唐府库堆积如山,金银珠宝多得能压垮库房梁柱,更不缺。

  可若是,他们也想要跻身朝堂的更高位置呢?

  他们不甘心,自己还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每日劳碌,才能换取温饱;

  他们也想穿上锦袍玉带,享受他人的毕恭毕敬的尊重,想要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体面生活。

  要是那样,又该如何解决?

  总不能让人人都去当官,个个都做老爷吧?

  众人眉头锁得更紧了,连空气都仿佛凝重了几分。

  过了许久,沮授才从刚才的剧烈咳嗽中缓过一口气。

  他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还残留着细密的汗珠,身形晃了晃。

  在左右侍从的悄然搀扶下缓缓地起身,随即一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绝说道。

  “虫族的退走,对我们而言, 正是时候!”

  “我们需要,抓住这来之不易的喘息之机,倾举国之力, 继续发展军力,以雷霆万钧之势, 竭力增强我们的实力!”

  “同时,必须立即行动起来, 开始着手布置各地的开荒,将荒芜之地尽数变为良田, 保证我们粮食的补给,这是我们立足之本!”

  “还有一点,陛下应该回归中原,亲自主持大局, 统筹科举之事!”

  “无论是文武两科,都需要添加一项,修炼的等级!”

  “我建议, 只有成为先天宗师之人,才具备参加科举的资格!”

  听到沮授这番石破天惊的建议,众人不由哗然。

  原本肃静的议事大殿内,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不少人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解,纷纷交头接耳,私语声、倒吸冷气声此起彼伏,嗡嗡作响,。

  甚至有人忍不住直接站了起来,欲言又止。

  就连坐在主座的段攸,眉头也紧紧皱起,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

  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身前的案几,发出“笃笃”的轻响,每一次敲击都仿佛敲在众人的心坎上。

  他所担忧的,就是底层人失去上升的空间,最终发出绝望的呐喊!

  现在沮授的建议,看似是为了选拔更优秀的人才。

  实则对于底层人来说,无疑是又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 一个沉重的枷锁!

  以往,也许寒门之中,还能有一些人,凭借着十年寒窗的苦读,或是一身不畏艰辛练就的不俗武艺。

  还有机会看到一丝上升的微光,哪怕这条路充满荆棘。

  可现在,若是按照沮授的建议,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上升的机会,简直是微乎其微,堪比登天!

  也许,亿万人中, 能有几个幸运儿,他们凭借自身惊绝艳艳的天赋,侥幸突破成为先天宗师!

  但那些出身草莽的野路子,他们既没有名师的悉心指点,也没有家族积累的珍稀资源可供辅助修炼,更遑论系统的知识学习。

  无论是参加文举、亦或是武举,他们哪有机会跟那帮家学渊源深厚、资源得天独厚、从小接受精英教育的世家大族子弟去比!

  届时,朝堂之上恐怕只会是世家子弟的天下,寒门再难有出头之日,这天下……

  段攸想到此处,心中不由一沉。

  学的少,兴许还能依靠没日没夜、豁出命去的努力,在田埂上、作坊里攒下几分薄技,勉强弥补家庭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