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天命之女-《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一月之后,益州大地上的灾情总算渐渐平稳。

  倒塌的城墙被重新垒起,损毁的房屋在匠人们的巧手下逐渐恢复,官道上的碎石也被清理干净,商旅往来渐复。百姓脸上的惶恐之色淡了些,开始埋头于重建家园的琐碎事务中。

  然而,就在这稍显安定的局面下,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却悄然滋生。

  不知从何时起,坊间开始流传起一些诡异的论调。起初只是零星几人在角落私语,说这场大地震来得蹊跷,怕是上天示警。渐渐地,传言越来越具体,矛头竟隐隐指向了王镜。

  “依我看,这地震就是冲着新主来的!”

  茶馆酒肆里,总有些面目不善的人压低声音煽动。

  “靖王虽暂掌益州,可终究是女子之身。如今阴阳颠倒,才惹得地气失调,地龙翻身啊!”

  更有人搬出古籍,摇头晃脑地念叨:“《尚书》有云‘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女子当权,国之大忌!这不是天谴是什么?”

  “昔有妲己亡商,今有此女乱汉!她父早亡,本就是命硬克亲,如今更是祸及一方百姓!”

  这些话传到寻常百姓耳中,多数人是不信的。毕竟灾后这些时日,是谁调粮赈灾、是谁组织人手救治伤员、是谁顶住压力稳定物价,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有那听不下去的,当场就会啐一口:“放你的狗屁!若不是靖王殿下,咱们早饿死在瓦砾堆里了!”

  可架不住谣言反复传播,如同附骨之疽。即便心里清楚王镜的好,听得多了,也难免有人心里打鼓,私下里七嘴八舌地议论,给原本就脆弱的人心蒙上了一层疑影。

  这些言论很快传到了王镜耳中。

  贾诩将密报呈上时,语气罕见地带上几分怒意:“主公,此等言论若不遏制,恐生祸端。”

  王镜却只是笑了笑,脸上不见半分怒气。

  人心这东西,本就藏着恶鬼。一旦有了缝隙,恶鬼便会钻出来作祟,做出些颠倒黑白的事,实在再正常不过。所谓人心如鬼蜮,大抵如此。

  “既有人想借题发挥,那便遂了他们的意,看看谁先露出狐狸尾巴。”

  当下,王镜做出了两手安排。

  她先召来司马懿,命他暗中彻查流言源头。

  “顺着那些散播谣言的人查下去,看看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哪些人在趁机煽风点火。尤其留意刘璋旧部和那些平日里就不安分的地方豪强,务必揪出主谋。”

  同时,她下令对公开散播“天谴论”的人采取强硬手段。

  “抓几个跳得最欢的,当众治罪,罪名便是‘妖言惑众,动摇民心’。不必手软,得让所有人都看看,乱嚼舌根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一番杀鸡儆猴,果然让公开的流言收敛了不少。

  另一边,王镜依旧按部就班地筹备祭地大典。她命人选定吉日,修缮祭祀场地,又特意让人请王粲提前构思辞章。

  应对之法,早已在她心中盘算妥当。这场祭祀,不仅是安抚民心的仪式,更是她击碎谣言、重塑人心的关键一步。

  ……

  天光初开,成都南郊。

  黄土垒起的高台巍然矗立,四周旌旗猎猎,玄色王旗在风中舒展,上书“靖”字如龙腾跃。远处的地震废墟尚未完全清理,裸露的黄土与断裂的石梁像一道伤疤,无声地提醒着众人这场灾难的余威。

  台下万民跪伏,鸦雀无声,唯有晨风掠过旷野的轻响。

  王镜立于祭坛之上,头戴金丝飞凤冠,凤羽层叠,珠玉垂落,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流光溢彩。

  她身披玄金交织的祭袍,宽大的袖袍垂落,衣袂翻飞间,隐约可见内衬的暗红色锦缎,如血如焰,腰间束一条赤金蹀躞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更添几分神圣不可侵犯的凛然之气。

  祭坛中央,青铜鼎中青烟袅袅,三牲五谷陈列有序。

  “吉时到——祭!”

  礼官高唱,鼓乐齐鸣。

  王镜立于高台,朗声诵念祭文:“……天灾无情,生民有痛。吾心所系,惟愿万姓安康。今以诚告天地,佑我益州,永绝灾殃。”

  待祭文读完,她缓步走上祭台中央。

  她袖中手指轻动,掌心朝深坑方向虚握。

  刹那间,祭坛前方那处因地震形成的巨大深坑,竟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凭空出现的巨石填平!

  “天啊!地坑……地坑没了!”

  百姓哗然,有人惊得跌坐在地,更多人连连叩首,高呼“神迹”。

  王镜神色不变,继续抬手一挥。

  早已撒在废墟上的种子瞬间破土而出,嫩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枝展叶,转眼间,荒芜的裂痕上竟开满鲜花,青草如茵。

  枯萎的老树桩上冒出新绿,枝头转瞬缀满粉白的花;裂开的田埂里,稻谷应声而出,稻穗上竟结出双穗,沉甸甸地弯着腰。

  不过片刻,废墟裂缝中便涌出清冽的泉水,水面浮起朵朵金色莲花,花瓣上还凝着露珠,在阳光下泛着七彩光晕——正是“地涌金莲”之景。

  “这……这是神迹啊!”人群里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瞬间点燃了全场,百姓们纷纷跪倒。

  一名白发老农扑在新长出的稻穗前,颤抖着抚摸双穗,老泪纵横,伏地高呼:“六十年了……老汉种了一辈子地,从未见过这等异象!这是圣人恩泽啊!”

  王镜立于金光花海之间,冕旒轻晃。

  “地震非天谴,而是天命转移之兆!”

  她抬手一指苍穹:“赤德将终,黄天当立!汉室气数已衰,故地动山摇——此非天罚,乃天命更迭之象!”

  台下万民屏息,连风都静止。

  王镜的声音回荡在旷野:“昔年光武皇帝受命时,亦有地裂之兆;今日地动山摇,不是罚罪,是示警!示天下,汉室气数已尽,当有圣人出,承土德,安万民!”

  “昔女娲炼石补天,止大地倾颓;今日地动,正待圣女安之!我王镜,便是应谶之人!”

  “我非灾星,乃天命之女!”

  祭坛上,王镜玄袍被风卷起,如垂天之云。

  “这场地震,不是因我而来的祸患,而是因我降世的征兆——天欲换主,故有此动!”

  寂静一瞬后,人群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天命之女!”

  “圣女救世!”

  有人痛哭流涕,有人高举双臂,更多人匍匐在地,仿佛抓住救赎的稻草。

  老农捧起双穗稻,颤声对子孙道:“跟着靖王,往后都是丰年!”

  妇人搂着孩子,指着金莲喃喃:“神仙娘娘保佑,咱家再也不怕地动了……”

  年轻书生原本满腹质疑,此刻却怔怔望着高台,忽然伏地大拜:“学生愿追随圣人,辟易灾殃!”

  有人将王镜的名字与女娲并论,有人坚信追随她便能避开灾祸,原本的疑虑早已被神迹与谶语冲散,只剩下对“救世主”的狂热信奉。

  角落里,几个曾散播流言的刘璋旧部、世家探子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不敢作声……反对她?那岂不是逆天而行?连天地都显灵为她佐证,谁还敢质疑?

  礼官适时上前,高声宣布:“圣女安地,土德当兴!从今往后,奉王镜为益州之主,承天命,安万民!”

  欢呼声浪直冲云霄,盖过了远处废墟的沉寂。

  祭台之下,众人神色各异,却都映着那片神迹的光晕。

  孙策望着王镜的目光里满是毫不掩饰的狂热与敬佩,仿佛已看到了旌旗所向、万邦来朝的景象。

  阿卓清澈的眼眸里灼灼发亮,握着衣角的手微微颤抖,满是与有荣焉的激动。

  郭嘉在台下微笑,司马懿按剑肃立,贾诩轻摇羽扇,眼中尽是了然……

  王镜立于祭台之上,望着脚下跪拜的人群,眼底一片澄明。

  民心在此刻彻底凝聚,仿佛那些速生的草木,在她脚下扎下了深不可拔的根。

  一场地震,从“天谴”逆转为“天命”。

  一场危机,化作王镜登临九五的基石。

  【叮——成功获得信仰值】

  风过旷野,金莲摇曳,似在回应这天下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