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琼楼玉宇-《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封王之事,远非一道圣旨便能了结。旨意既下,繁杂的筹备便接踵而至,其典礼的规制与流程,比寻常封爵要繁复得多。

  首先要太常卜筮择吉日,作为典礼正日。随后,少府需赶制王印,典礼所需的各类物资、仪仗也得一一备齐。

  更重要的是新王府的建造。王镜虽不好奢华,却也明白府邸是王爵身份的象征,断不能失了规制。

  将作大匠需严格依照《营缮令》的条文动工:正殿须得五间,梁枋上的油饰彩画要用指定的纹样与色彩,既显庄重又不失威严。

  整个府邸仿照皇宫格局,分前朝后寝。

  前殿为办公理事之所,是处理政务、接见属官的正经场合;后寝则为生活区域,含寝宫、书房等私密所在。

  整体布局须对称,大门、前殿、后殿、寝宫等主体建筑依次沿中轴线排开,左右辅以配殿、回廊,规矩严整。

  此外,府中还需另设宗庙、官署和园林。

  这诸多建筑环环相扣,合在一起才算是一座合格的王府,方能匹配王镜新得的身份。

  ……

  一晃数月过去,建安五年三月,春深日暖,新造的王府巍然矗立,朱墙碧瓦,飞檐翘角,尽显王侯气象。

  正南大门三间,朱漆铜钉,兽首衔环,两侧列戟二十,寒光凛凛。门前石狮蹲踞,高约八尺,怒目威视,震慑宵小。

  入正门,迎面是五间宽的仪门殿,殿前青砖铺地,两侧柏树森然,枝干遒劲。

  殿内楠木梁柱,漆以朱红,梁上悬青铜宫灯,烛火映照,金辉浮动。正中设黑漆案几,铺锦绣茵褥,属官谒见时,皆伏拜于此。

  过仪门殿,行数十步,便是正殿,高约三丈,

  面阔七间,重檐歇山,青瓦覆顶,檐角悬铜铃,风过则清音袅袅。

  殿前白玉为阶,两侧立青铜仙鹤灯盏,鹤喙衔珠,夜则燃烛,光华璀璨。

  殿内四壁云纹,饰以金箔,主座设紫檀屏风,上嵌象牙雕饰,屏前置黑漆凭几,案上陈青铜博山,香烟缭绕。

  亲王居于明章宫,位于正殿之后,后宫之前。分为正堂、东暖阁、西寝阁。

  东暖阁日常批阅文书,案几上陈笔墨纸砚,旁设书架,藏竹简、帛书数百卷。窗前设软榻,供小憩之用。

  西寝阁,卧榻宽大,幔帐低垂,铺锦衾绣褥。

  榻旁立铜灯树,夜燃明烛,光华满室。

  屏风后设浴斛,侍女每日备香汤,供亲王沐浴。

  寝阁后还有专门的浴池,引活水注入,宽敞洁净,可供浸浴。

  殿后有小园,凿一汪碧池,养金鲤数尾,池畔建凉亭,亭内设石案,可弈棋、品茶,闲时独处,静思国事。

  明章宫之后,便是后宫,入内,先见中宫,乃未来王夫所居。殿五间,雕花木门,窗棂镂空,糊以轻纱。

  殿前庭院植牡丹、芍药,春时花开,锦绣满园。

  殿内铺设织锦地衣,四壁悬素绢屏风,绘山水图卷。东侧为梳妆阁,铜镜莹然,妆奁罗列珠翠;西侧为暖阁,设红木卧榻,幔帐幽幽,熏香袅袅。

  兰国夫人——靖王之母,居于王府东路的寿安宫,远离前庭喧嚣,环境清幽,适合颐养天年。宫内有正殿、东暖阁、西暖阁。

  东暖阁为礼佛之所,设佛龛一座,供白玉观音像,香花鲜果,日日更换。

  宫后辟有慈萱园,遍植萱草,春时花开,金黄灿烂。园中建六角亭,亭内设藤椅,可在此赏花、听曲,侍女轻摇团扇,乐伎隔帘奏乐,清雅怡人。

  中宫之东为文慧阁,此宫室无金玉之奢,却处处见匠心。院中遍植兰草,春时幽香袭人。

  东厢一榻、一案、一屏风,榻上铺青绫褥,案置紫砂茶具。北窗下设棋枰,黑白对弈,窗外正对梅林,冬时暗香浮动。

  西为清月轩,门前设青石阶,两侧植翠竹,竹影婆娑,映于素壁。正堂三间,陈设雅致,后苑引活水成曲池,池中植白莲,夏时花开如雪。

  清晏阁临水而建,可供垂钓,风格清雅。后室藏书千卷,多涉水利、兵略,案头常备笔墨。

  碧霄阁建筑雄阔,陈设豪迈,院中设演武场,列兵架十八般兵器,地面铺细沙,可供晨练。

  文思堂后附书斋,雅韵自生。演武厅内有箭亭,兵甲列架。

  后宫深处,辟有后苑,广植奇花异木。苑东有梅林,苑西有竹林。假山叠石,曲径通幽。溪畔水榭,对弈品茗。

  西北角辟地三十亩,筑灵囿苑,乃豢养珍禽异兽之所。入园先见白鹿苑,以木栅围之,内植松柏,下设浅溪。白鹿一头,毛色如雪,角如琼枝,或低头饮水,或昂首徐行。饲者每日投以嫩桑、苜蓿,鹿性温驯,见人不惊。

  再行数十步,入白虎槛。槛以巨石砌成,高约两丈,槛内凿池引水,垒假山一座。

  白虎雄踞石上,目光如电,毛色皎然,偶发长啸,声震林木。槛外列铁栅,饲者持生肉投喂,虎踞而食,威仪凛凛。

  白虎槛之侧,有白狼栏,栏内铺细沙,植矮灌木。白狼一匹,身形矫健,目光幽绿,或伏或立,警觉非常。饲者以活兔、羊羔投之。

  过兽园,入珍禽林,林中古木参天,枝叶蔽日。

  养绿孔雀一对,尾羽华美,日光映照,翠色流转。每至清晨,雄雀开屏,如碧纱宫扇,光彩夺目。

  林深处有白鹤池,池广半亩,清可见底。白鹤十余只,或立水畔,或振翅低飞,长颈优雅,鸣声清越。池畔植垂柳,柳丝拂水,鹤影徘徊,宛若画境。

  另设鹦鹉阁,阁内架横木,栖红绿鹦鹉数只,羽毛鲜艳,能学人语。侍女常来逗弄,鹦鹉或呼“殿下万福”,或学马蹄声,妙趣横生。

  宗庙独立成院,内里空荡,暂时还未染上烟火与香火的气息。

  西侧跨院为庖厨,烹煮炙烤,终日烟火不绝。

  东侧跨院为属官廨署,长史、主簿等各居其室,案牍堆积,属吏匆匆。后院马厩养骏马百匹,另设武库,存环首刀、长戟、硬弓,皮甲……

  ……

  靖王府内一片忙碌景象,侍女玉簪正穿梭于各个院落之间。她身着淡青色衣裙,腰间系着一条杏色汗巾,不时抬手擦拭额角的细汗。只见她站在回廊下,指挥着几个小厮搬运一架嵌螺钿的花几。

  “慢些慢些,这可是南边新贡的螺钿,碰坏一点都担待不起。”

  小厮们连声应是,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步。玉簪又转向另一侧,对正在悬挂纱帘的丫鬟们嘱咐道:“帘子要挂得齐整些,褶皱都要抚平了。”

  正说着,忽然看见兰台令史乔望舒带着两个书吏从月洞门走来,抬着几块用红绸包裹的物件。

  玉簪连忙上前行礼,双手交叠置于腰间,微微欠身道:“见过大乔姐姐。姐姐这是要往哪里去?”

  乔望舒含笑颔首:“奉殿下之命,给各院落更换新牌匾。这些都是殿下亲笔题写的。”

  说着,她示意书吏揭开红绸,露出几块黑底金字的匾额。

  “你瞧这文慧阁的,题的是‘兰薰桂馥’;清月轩是‘光风霁月’;清晏阁题了‘惠风和畅’;碧霄阁那边,写的是‘碧霄凌云’……”

  玉簪虽然不太明白这些词句的含义,但看着那龙飞凤舞的字迹,不禁赞叹道:“殿下写的字就是好看,真好看!这笔画有力得很,就像……就像……”

  乔望舒忍俊不禁:“像什么?”

  玉簪终于想起前几日听戏时记住的词句,高兴地说道:“就像戏文里说的,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乔望舒被她逗笑:“你且忙着,我先去前殿挂了,回头再到后寝来。”

  玉簪连忙让开道路:“姐姐慢走,改日得空教我认认这些字才好。”

  目送乔望舒离去后,她又转身投入到忙碌的布置工作中,嘴里仍不住地念叨着:“殿下写的字可真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