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归途如歌-《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建安元年深秋,王镜率军班师回朝。

  来时马蹄踏碎蝉鸣,归时车轮碾过落叶。

  沿途山野层林尽染,赤枫如火,金杏似霞,秋风卷着熟透的稻香拂过将士们的铠甲,连肃杀的军阵都染上几分闲适。

  马超纵马在前,忽见远处林间尘烟腾起,竟是一群野马奔腾而过。那些野马鬃毛在风中猎猎如火焰,踏着满地落叶在林中狂奔。

  “野马群?”他眼中精光一闪,回头高喊:“主公!可敢与我猎几匹良驹回去?”

  王镜正倚在车辕上小憩,闻言睁开眼,扬了扬手中马鞭,唇角一勾笑道:“好啊!”

  话音落下,她已翻身跃上战马,夹紧马腹,如离弦之箭追了上去。马超大笑,扬鞭疾驰,两人一前一后冲入林间,惊起漫天飞鸟。

  “又在胡闹。”张辽微微蹙眉,叹了口气,旋即挥手令亲卫跟上。

  林深处,野马群如雷奔涌。

  王镜挽弓搭箭,箭矢破空而出,正中头马后臀。箭头上裹了麻药,不过片刻,那匹高大的枣骝马便踉跄几步,轰然倒地。马超趁机甩出套索,精准勒住另一匹黑马的脖颈。

  待张辽赶到时,王镜正半跪在那匹昏迷的头马旁,指尖轻抚它油光发亮的鬃毛。

  马超得意洋洋地牵着套来的黑马,冲张辽挑眉:“文远你看,我和主公猎的这些宝贝们!”

  张辽沉着脸下马,先仔细打量王镜周身,确认无碍后才低声道:“野马性烈,若伤了主公如何是好……”

  马超咧嘴一笑:“文远可别小瞧主公!方才那支箭,谁见了不称一声神射!”

  “和孟起策马追猎,很是尽兴。”王镜也笑着起身,随手将沾了草屑的额发拨到耳后。

  张辽从袖中取出一方帕子递上,王镜随手接过擦拭额角薄汗。

  马超挤眉弄眼道:“文远兄,你怎么又不训我没规没矩了?”

  “今夜你值夜。”张辽语气冷冷,眼底却蔓延开一点笑意。

  暮色渐浓时,大军在江畔扎营。

  王镜独自牵着新得的一匹小马驹去溪边饮水。那小马通体雪青,四蹄如墨,方才还踢伤了两个试图靠近的马夫,此刻却温顺地贴着王镜的掌心啃食野果。

  “倒是会挑主人。”

  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王镜回头,见张辽提着灯走来,昏黄火光映得他眉目多了几分柔和。

  他蹲下身,仔细检查小马,发现了它前蹄的旧伤。“是匹好苗子,可惜左腿曾被兽夹所伤,需好生调养。”

  王镜指尖顺着小马驹的鬃毛抚下,看它亲昵地蹭着自己掌心,嘴角笑意更盛:“正巧你精通马政,想来照料这小家伙也不是难事。”

  她忽地俯身凑近小马耳畔,带着几分调侃哄道:“来,小马,叫声文远叔叔,日后的精料好草,可都要仰仗他了。”张辽先是一怔,随即低笑出声。

  他伸手轻轻刮了刮小马驹的鼻尖,看它打了个响鼻,眼底满是纵容。

  “既得了主公的令,末将自然不敢懈怠。”

  他抬头时,目光与王镜相撞。夕阳将河水染成琥珀色,粼粼波光在彼此眉眼间流转,千言万语都化作默契的相视一笑。

  就在这时,亲卫的脚步声惊动了溪边的两人。

  “主君,将军,晚膳已备好了!”

  王镜笑道:“走吧,别让他们等急了。”

  营地中央,篝火噼啪作响,烤肉的香气随风飘散。马超正举着根木棍,上面串着只肥硕的野兔,油浸浸的,油脂滴落进火堆里滋啦作响。

  “主公!文远!快来,这兔子刚烤好!”

  王镜刚走近,便见贾诩也坐在火堆旁,手里慢条斯理地翻动着几串山鸡肉。肉块烤得金黄焦脆,表面还抹了一层蜂蜜,在火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文和还会这个?”王镜有些意外。

  贾诩轻咳一声,将烤好的肉串递过去:“年少时在西凉,常随羌人狩猎……主公尝尝这个。”

  王镜接过咬了一口,外酥里嫩,蜜香与肉香交融。

  她眼睛一亮,不由赞道:“文和的智谋已是冠绝一时,没想到厨艺也如此精湛!”

  贾诩耳尖微红,像是被炭火燎着了似的,连带着脖颈处都染上一层绯色,低头继续翻动烤肉:“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马超凑过来抢了一串,边嚼边含混道:“文和你早说啊!之前要是知道你有这手艺,我天天去你帐里蹭饭!”

  张辽忍俊不禁:“马孟起,你蹭饭还没蹭够吗?”

  众人哄笑起来,火光映照下,一张张面庞放松而愉悦。

  夜风掠过林梢,带着秋日的清爽,不知是谁摸出支羌笛,吹起悠远的小调。

  笛声苍茫,归途如歌。

  此后数日,大军沿着汉水东行。

  白日里,马超带着亲卫们沿途狩猎,王镜偶尔也会纵马加入。张辽虽嘴上训斥,却总不忘多备一副鞍鞯;贾诩则默默将猎到的山珍烤成美味,甚至教会了火头军几手西凉秘制的调料方子。

  一月后

  当翊京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晚霞正将城墙染成金红色。

  王镜勒马驻足,望着这座自己一手缔造的都城。城门下,早有文武官员列队相迎。她回头看了眼身后众人,轻声笑道:“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