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未雨绸缪-《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东方刚泛起鱼肚白,晨光熹微。一缕阳光透过纱窗斜斜洒进室内,王镜揉了揉惺忪的睡眼。长久以来养成的生物钟让她在此时清醒,随后,她在脑海中默念:“签到。”

  【当前时间:东汉兴平二年五月十五】

  【叮——签到成功,获得技能“三箭齐发”】

  【三箭齐发:主动攻击技,以极快的手部协调能力,在瞬间完成三支箭矢的装填与发射。射出的箭矢呈三角阵型破空而出,配合灵犀追影弓可精准命中目标,同时压制多个对手(冷却时间:1天)】

  随着系统提示音响起,王镜能感觉到自己的手指关节微微发热,仿佛有细小的电流穿梭其间,将某种陌生的技艺烙印进她的身体记忆。

  她勾唇笑了笑。前些日子获得的都是些小物件,今日这个“三箭齐发”听起来倒是颇有威力。

  她翻身下榻,赤足踩在氍毹上。

  门外传来玉簪轻柔的询问:“主君,您醒了?”

  王镜迅速收敛了神色,清了清嗓子:“进来吧。”

  侍从鱼贯而入,为她更衣盥洗。

  今日她身着一袭绛紫色官袍,腰束金玉蹀躞带,头戴赤金步摇冠,冠上缀有珠玉。

  她对玉簪吩咐道:“今日天气甚好,我去院中练练箭,早膳稍后再用。”

  庭院中晨露未曦,王镜站在箭靶前,深吸一口气。她先是常规地射了几箭热身,箭箭正中靶心。

  紧接着,她心念一动,使用“三箭齐发”。

  只见她左手持弓,右手从箭囊中一次取出三支箭,手指以肉眼难辨的速度完成了装填,

  三支箭同时搭上弓弦,呈上中下三路排列。

  “嗖!”

  破空声几乎连成一线,三支箭激射而出。

  三箭三靶,箭箭不同,皆正中靶心!

  守在一旁的赵虎瞠目结舌,声音里满是不可思议,“主公何时练就这般神技,射箭从来都是一支一支射的,从来没见过这般三箭齐发……”

  王镜自己也有些惊讶。虽然知道系统给的技能不会差,但这般行云流水的操作还是超出了她的预期。三箭齐发的瞬间,她感觉自己的手仿佛被某种力量引导着,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恰到好处。

  “不过是晨起偶有所得。”

  王镜轻描淡写地收起弓箭,看着日头渐高,道:“时辰不早了,备马,我要进宫。”

  赵虎深深一揖:“诺。”

  ……

  今日,刘协身着便服微服出巡,王镜贴身伴驾,二人一同巡视新修好的城墙与官道。

  他们坐在马车中,车轮碾过新铺的街道时,竟连半点颠簸都没有。

  刘协忍不住掀开帘子,只见路面平整如镜,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泽。

  他惊奇地说道:“这路竟如此平坦!比宫中的石板路还要平整。”

  王镜微微一笑:“陛下,这是用水泥修建的道路,不仅平坦,而且坚固耐用,雨水冲刷也不易损坏。”

  刘协转过头,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水泥?朕从未听说过此物。”

  王镜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她刻意压低声音,话语中带着几分神秘:“这是一剂仙方,乃是我夜梦仙人时,蒙其传授所得。”

  刘协闻言,不禁坐直了身子,眼中满是敬畏:“王卿仙缘深厚……”

  王镜笑而不答。马车继续前行,刘协轻咳一声,目光看向车外,逐渐被街边的景象吸引。

  这是他来到翊京后第一次走出宫城,看到市井百态。街边小贩的吆喝声、行人匆匆的脚步、孩童嬉戏的笑声,一切都让他感到新奇。

  “王卿,那边卖的是什么?”

  刘协指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小摊,眼中满是好奇。

  王镜顺着他的手指望去:“那是胡饼,用面粉烤制而成,里面可以夹肉或蔬菜。陛下想尝尝吗?”

  刘协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朕……我可以吃吗?”

  “当然可以。”王镜笑着让车夫停下,令侍从买了两个热腾腾的胡饼回来,“陛下小心烫。”

  刘协接过胡饼,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好吃!”

  一路上,刘协一边吃着胡饼,一边不停地询问路边看到的各种事物。王镜耐心地一一解答,从布匹的织法到铁器的打造,从农作物的种植到商贩的经营,无所不谈。

  刘协由衷地赞叹:“王卿懂得真多。朕在宫中读了那么多书,却不如你亲眼所见。”

  王镜摇头:“陛下过誉了。臣不过是比常人多走了些地方,多看了些事物……”

  马车转过一处高坡,巍峨的城墙突然闯入眼帘。刘协猛地直起身子,手中的胡饼掉落在车厢里也浑然不觉。

  “这……这是……”

  他的声音哽在喉咙里,瞳孔剧烈收缩。

  眼前这道城墙如同一条巨龙横卧大地,通体呈现出奇特的青灰色,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墙高足有十丈,顶部宽阔得可容四马并行,箭垛整齐如齿,每隔百步便有一座高耸的角楼。最令人震撼的是,整道城墙浑然一体,竟看不出任何砖石接缝的痕迹,仿佛天神用一整块巨石雕琢而成。

  刘协的手指无意识地抓紧车窗,指节发白。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建筑,没有夯土的痕迹,没有层叠的砖石,光滑平整的墙面甚至能倒映出云影。

  远处一段正在修筑的城墙旁,工匠们将灰浆状的泥浆倒入木模,短短几个时辰后,拆模而出的竟已是坚如磐石的墙体。这简直颠覆了他对建筑的认知。

  “王…王卿…”刘协的声音发颤,“这真是人力所能为?”

  微风拂过墙头,刘协恍惚间觉得这城墙是活的,随时会化作一条真正的巨龙腾空而起。

  他下意识地往车厢里缩了缩,却又忍不住探出头去仰望。

  高大而深厚的城墙投下的阴影将整条官道都笼罩其中,连正午的阳光都无法穿透。

  王镜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刘协的反应,她沉默片刻,让震撼在刘协心中发酵到极致,才缓缓开口:“此乃仙泥所筑,坚逾精铁,水火不侵。”

  “便是冲车巨弩,也难伤其分毫。百年之后,此墙仍会屹立如初。”

  王镜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把重锤敲在刘协心头,他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心中升腾起敬畏与震撼。

  这简直是铜墙铁壁!

  车队正经过一座城门,刘协仰头望去,城门洞竟深达十余丈,顶部呈完美的拱形。

  城门铁闸厚达尺余,通体用精钢打造,升起时绞盘发出阵阵轰鸣。

  “这城门……”

  “可抵千斤冲木。门闩机关设在墙内,纵有内应也难开启。”

  刘协的胸口剧烈起伏,气息凌乱。

  这道城墙不仅隔绝了内外,更像一道分界线,在王镜与他之间竖起一道厚厚的障壁。

  能建造如此神迹的人,究竟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手段?

  他偷偷瞥向身旁的王镜,只见她正凝视着城墙,侧脸在阴影中显得格外深邃,恍如谪仙,清冷依旧。

  王镜忽然转头,问道:“陛下觉得这城墙如何?”

  刘协完全无法用“甚好”之类的套话搪塞,话到嘴边已变成发自内心的惊叹:“如见神迹……”

  他眼中满是崇拜:“王卿真乃神人也,竟能想出如此妙法!”

  王镜神色谦和:“陛下谬赞。纵有仙家妙方,若无万民同心,终是镜花水月。

  观此城墙巍峨,皆赖数千役夫夙夜匪懈,或负石担土往来如梭,或挥杵搅泥汗透重衫,或砌砖筑垣一丝不苟,每寸城垣皆浸黎庶血汗。”

  “百姓为修筑城墙不辞辛劳,岂可用仙术二字轻掩其功?治国安邦,贵在赏罚分明。臣已安排专人详细记录每位工匠的工时,不仅按劳付酬,对技艺精湛、勤勉尽责者还会额外嘉奖。”

  刘协听得入神,良久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王卿考虑得真周到。朕……我从未想过这些。”

  “理应如此。”王镜顿了顿,补充道,“但这还不够。陛下,臣有个更大的构想。”

  刘协连忙追问:“是什么?”

  王镜指向北方,幽幽目光仿佛穿透层云。

  “修建长城,连绵万里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