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平谷大桃-《活在民国当顺民》

  杨福平自觉刚刚完成了一件大事儿,且这会儿离中午吃饭还早,跟着林老师散散步也挺好。

  百无聊赖下,很是需要这些个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调节下心情,于是伸着耳朵听林老师讲过去的事儿。

  林老师也是人到中年,不自觉的话就多了点儿。

  捡着树荫处避开日头。

  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我跟你婶子没结婚之前,来过一次。

  那会儿是民国··民国多少年来着,反正有个一二十年了。

  这公园里可没现在干净。

  主要是没人维护,荒草丛生。

  白塔也白不起来了。

  不过虎死不倒架儿,气派还是挺气派。

  就是夏天的时候蚊子多,没待一会儿我俩就被咬出去了。

  还有一年秋天,是跟着学校的年轻同事一起过来。

  说是民国政府修缮了,反正我就觉着草少了点儿,亭台楼阁也没见怎么动。

  阐福寺的大佛殿,照旧还是一片狼藉。

  不过那年柿子不错,掐腰的大柿子,长的高高的,给一群小年轻急的不行不行的。

  嘿,一个都够不着。

  有俩脑子转的快的,拿石子儿砸,掉下来就是一摊柿子汁儿!

  ``````”

  林老师说的哪是北海公园啊,明明就是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呐!

  杨福平听着林老师在耳边娓娓道来旧日晨光,看着三三两两在湖边儿溜达的人群。

  刚刚从老洋鬼子那咽下去的一口闲气,算是散了个七七八八。

  目之所及的有:湖里的鸭子,拂面的微风,羞涩的姑娘和平谷的大桃!

  是的,有老农拎着篮子来公园里兜售自家的桃儿。

  杨福平本来也不怎么渴,可那些桃个儿头大,通体玉白,桃尖儿上一抹鲜红,看着就好吃。

  林老师留意到杨福平的目光,看着也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

  俩人对视一笑,还是林老师老成持重有经验:“这小韩师傅,不能光跟人聊天啊。总得给姑娘买点儿零嘴,走,找找这俩人!”

  心里有目标,脚步就快了几分。

  俩人没有折回去走,按照韩师傅跟小张老师的脚程,就是再磨叽,也该从湖那边儿转过来了。

  继续往前走,说不定两拨人能碰头。

  杨福平眼尖,没走多大会儿还真就看到了小张老师的白裙子。

  可没等他开口招呼。

  就听见前面不远处,刚刚给自个儿部署任务的张大姐惊喜的喊道:“哎呀,老周,你看,这不是你那小兄弟平子嘛,今儿怎么有时间来公园逛了?

  我说刚刚看见个人影儿像你,你哥还说不是,差点儿让我认错人!”

  周同志只羞涩的笑了下,活脱脱一个老婆奴。

  杨福平从来不知道自个儿的演技如此之好,就着那一瞬间错愕的神情半点儿不见突兀的演了下去:“嫂子一张嘴吓我一跳,我这也逛了一大圈儿了,是真没瞅见您二位。

  今儿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儿,当了回媒人。

  这会儿也快到吃饭的点儿了,正满园子找人呐。

  你看,这说着说着人就来了。

  嫂子,我这边还得送佛送到西,中午得再撮合顿饭。

  改天,改天我上家去跟我哥好好聊聊去!

  ······”

  正亲亲热热的说着话,只见刚刚被杨福平跟踪的那一家三口,从杨福平身后缓缓了走了过去。

  感情这一家三口的行动轨迹,跟蜜蜂绕八字儿有一拼,正常溜达的话,应该是跟张大姐一个方向才对。

  不知怎么地,这会儿跟杨福平一个方向。

  眼镜男装作无意的推了推眼镜,眼角的余光从杨福平打量到老周身上。

  杨福平又寒暄了两句:“还来得及问上一句,你们二位大忙人,今天怎么过来转悠了?”

  张大姐一拍大腿:“嗨,这不今儿闲的嘛,出来转转,我听人说,园子里有个老头卖平谷大桃儿不错,预备着碰见了顺道给家里孩子老人买俩。

  这都转了一大圈儿了,不知道是我出来早了,还是卖桃儿的晚了。

  在碰不着我俩就准备走呐。”

  这句话一出,眼镜男收回了推眼镜的手,扯着孩子走的稍微快了点儿。

  杨福平就掉头引着张大姐往平谷大桃的方向走去。

  林老师不明所以,也喊上韩师傅跟小张老师在后面儿跟着。

  走出去两三分钟了。

  杨福平借着跟身后林老师说话的工夫,打量了下四周。

  时近午时,公园儿里的人也少了许多。

  眼镜男一家三口已经看不到身影了,这一片儿就剩下杨福平几人浩浩荡荡的往卖桃儿的地方去。

  张大姐做戏做全套,讨价还价的买了半篮子桃儿,还从兜里掏出来个布兜,给杨福平也分了七八个!

  杨福平毫不客气的接了下来,笑眯眯的挥手告辞。

  在韩师傅的极力推荐下,又绕了半圈儿,在公园里面的仿膳饭庄吃了顿午饭。

  杨福平吃饱喝足,咂了下嘴,跟林老师感慨道:“真是钱花哪儿,哪儿美!”

  一旁的跑堂儿都乐了:“这位爷,您这是大实话,谁乐意花钱买罪受啊!”

  大家散场的时候,韩师傅听到小张老师细声细气的交代道:“下回,别花这冤枉钱了。”

  把人家娘俩送到车上后,韩师傅眼睛冒星星:“小张老师说,还有下回!!!”

  杨福平捂脸,这家伙简直没眼看。

  林老师拍拍韩师傅的肩膀:“行啦,下回你们自己约!我这腿脚,可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步子。

  今儿上午溜达的,足足多吃了半碗饭!”

  韩师傅咧着嘴告辞。

  林老师收了脸上的微笑:“福平,今儿园子里跟你打招呼的两口子,我怎么瞅着有点儿面熟,我认识吗?”

  杨福平看着车站这儿暂时没人,神色自若道:“你见过,给咱们胡同登记户口的时候,那位姓周的来过。”

  林老师反问道:“军管会的?”

  杨福平摇头:“这会儿得叫区公所啦!”

  林老师上下打量下杨福平:“你这是,兼职?”

  杨福平叹口气:“够不上,算是临时抓壮丁吧。”

  眼看车来了,林老师匆匆止住这个敏感话题:“算啦,你心里有数就行,想想你那一家子,别冲动!”

  杨福平提着半兜儿桃预备跟着上车。

  有些事儿,总要有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