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号了,学校开学了,开学,刚开学两天,我就和家海去县给家海办工作关系去了,我去县还没回来呢,大哥来了,大哥来领着他大儿子小亮子来的,来,大哥给俺娘说,娘,我给他三叔送来个学生,叫俺孩子在这上学;另外你孙子每天学习完了,没事的时候,也让他在这伺候伺候你。
俺娘听了笑了,说,你送来你孩子,就别说那么好听的了,你说给你三兄弟送个学生,你三兄弟可不缺你这个学生,他学校有三百多学生呢,一天他都忙的连饭都不顾的吃。俺娘说着,看看屋里,一下想起来我上县里了,就说,呀,老大,你来还真不凑巧,你三兄弟还不在家。学校这学期只招两个一年级,一个是小学一年,一个是初中一年,别的年级收不收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懂,你这孩子是上几年了,你要叫你的孩子来这上学,还跨公社嘞,你们那是曙光公社,这是浓阳公社,这样国家让不让啊?
“呀,你瞅瞅俺娘说的,不收,俺三兄弟是校长,他不收别人家的孩子,还不收他侄子啊?上几年了,亮子,你快给你奶说。”“奶奶,我上五年级了。今年我上五年,明年,我就上六年了。”大哥听他儿子们说完。就赶忙说对,你给你奶奶说,你是你奶奶的大孙子,你说了,你奶奶好给你三叔说,你三叔知道了情况好安排你啊?大哥说着,就给他儿子亮子说,你三叔也没在家,这么的吧,你就在这吧,我也不等了,咱家里的农活还多,都等着我干呢。你就在这等着你三叔吧,你三叔回来,你跟你三叔好好说,你三叔就给你安排了。大哥说着,就喊着,爹,娘,我走了。
大哥走了,俺爹就嗨上了,说,这家伙的,人家家军没在家,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就是往这塞。
小亮子有些局促地站在一旁,低着头,不敢说话。俺娘看着小亮子,叹了口气,说:“这孩子,怪可怜的,先留下吧,等你三叔回来再说。”小亮子听了,忙抬起头,眼里满是感激,小声说:“谢谢奶奶。”
俺爹在一旁还是气呼呼的,嘟囔着:“这老大也太不懂事了,也不提前商量商量。”俺娘白了俺爹一眼,说:“行了,孩子都在这了,还能赶回去不成?再说了,小亮子这孩子看着也挺懂事的。”
小亮子在屋里坐了一会儿,就主动说:“奶奶,你有啥活,我帮你干。”俺娘笑着说:“行,亮子真懂事。啥活,咱得做饭吃啊,走,去房后园子里豆角架子上摘豆角子去,这豆角子,都叫霜打了,不摘也吃不了几回了,这是季节到了,都到白露了。”俺娘说着就拎筐往外走,小亮子赶快把奶奶手里的筐接过来,说,奶奶,筐,我给你挎着。
傍晚时分,我和家海从县里回来了。俺娘给我说大哥来送小亮子上学的事,我皱了皱眉,想起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那是我上初中,他媳妇极力给俺娘使坏,说我那么大个子,都十五六了,都该上生产队里铲半拉子了,你看俺家后院老李家那小二,俺东边邻居老王家小柱子,都和咱家老三一班大,人家都上队里铲地,铲半拉子了,咱老三也不去铲半拉子,一天就背着个书包晃,谁家看到不笑话咱。还有,在我考上高中的时候,上学,路远,人家都有自行车,我没有自行车。可赶巧,大哥家在队里抓阄,抓到一辆白山牌自行车,一辆自行车一百四十三块钱,大哥家,只有四十三块钱,大哥找俺娘,他知道俺家刚往公社收购站卖一头肥猪,有一百多块钱,他就劝说俺娘,极力说好话,叫俺娘拿一百块钱,他给俺娘说,他抓了个阄,他不买,阄卖给谁,挣个三十二十的不舍得。我三兄弟上学,我买了自行车,我就尝尝新,骑两天就行,我就把自行车让给俺三兄弟骑。结果呢,俺娘拿了一块钱,自行车大哥买了。等着他买回来,他是骑了不几天,可那自行车,我连摸一下都没摸着,他就把自行车借个俺三队老王家三瘸子了,那是为了溜须人家,三瘸子天天上公社橡胶厂上班,和我上公社上学是同路。三瘸子天天早上骑着那自行车从我身边过去,有时候还特意显白,谁骑自行车快,谁骑自行车敢松手,不把车把。同学们看到了,说,家军,那三瘸子骑的自行车,不是你家的吗?你咋不起啊,我只好苦笑着说,我笨,我学不会。这些蠢事还不算,要说最使我下不来台的还是七四年秋天,那是 我高中刚毕业,秋天割地,割黄豆,我天天拉后,那天个黄豆,是要黑天了,我又拉后了。那打头的喊割齐了,收工回家了,割在前面的,都回头给拉后的,是自己的亲戚和关系不错的人接垄。大哥给这个接垄给那个人接垄。最后给拉的最远的张景香接垄,张景香割的垄挨着我,大哥他领着几个人给张景香接,接着还喊着大家给接接,一家给割几刀,给钳把两下就行了。这下可把大哥忙坏了,等着给张景香接完了,大哥和一帮人从我身边路过,就那么直着腰板兴高采烈地走过去了,那是目空一切,老施大哥看到地里就剩下我自己了,喊着,哎,老大,别走啊,这还剩下你三弟弟呢,咱都来帮他割几刀,钳把几下,接吧接吧就一起回家了。
“接,接接接,他不上学吗,看书吗?他叫书给他接垄去吧。”大哥拼命地的吼着。
“你不接拉鸡吧倒,草,家军是你弟弟,也不是我弟弟,你和我喊鸡吧啥?呸,是不是鸡吧人?”
我想到这,不敢再往下想了。哎的一声,“往事擦肩过,转眼就百年。”但看着乖巧的小亮子,还是决定先了解下情况再做打算。我把小亮子叫到跟前,问了问他的学习情况,小亮子都一一认真作答。我心里有了个初步的想法,我说,亮子,你这个成绩不行啊,你数学考试七十多分,语文考试八十多分,略比数学高一点,这怎么能行啊,是你学习没有方法,还是不肯努力啊?你现在是五年级,明年你就念六年了,上学,千万可不要图安逸啊。那么的吧,明天我到学校,找小学老师,我给你安排。可你要记住啊, 我就给你这一次机会,我先叫你在这上一年,你在这一年里,你的学习成绩再没有明显的提高,你就还回你的曙光吧。
俺娘听了说,亮子,你三叔给你说的,你听清楚了吗?你上学不是来混的,学习不吃苦不行。我跟你说,你三叔上学的时候,可能吃苦了。俺爹听了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现在不吃苦,你将来也得吃苦。
小亮子听了,用力地点点头,眼中满是坚定,说:“三叔,我记住了,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我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心里也有了些期待,希望这孩子能争气。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学校。找到教小学李老师,我给他说明了小亮子的情况,李老师很快就给小亮子安排好了班级。回到家,我把情况告诉了小亮子,他兴奋得脸都红了,一个劲地说着谢谢三叔。
“谢?不用谢,我给你说,你爹文化低,你爹出生在四五年,是旧社会,等到新中国成立了,该上学了,国民经济不行,村里还没有学校和老师。后期学会写点字,也都是靠国家搞扫盲运动,办农民夜校。你爹这一生啊,深感没有文化的痛苦,因而,他现在对你寄予厚望,”
“哦,我爹没文化是这个样子。”“这个样子,那个样子,亮子,你爹不识多少字,就像瞪眼瞎似的,就这才给你起名,叫亮子,你有文化了,你才心明眼亮啊?你要学习不好,你没文化,你还叫什么亮子啊?”
“啊,奶奶,你这一说,我爹给我起得名字,我明白了。”俺爹说,明白了,上学就不能稀里糊涂的。亮子,听 了爷爷奶奶说的话,很是激动。说好的。
“好的,走吧。我领着你给你找五年级老师去。”我说着,就往外走。小亮子就紧的跑出来跟着我。我到了学校,找到了李老师。我说,我这侄子就借我这么点光。李老师说,校长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教他,我说你教他要严。他要偷懒你就拍他。李老师听了我说的话,立刻对亮子说:马明亮,你听到没有?你三叔,是校长,把这个权利交给我了,看你学习不用工不努力的, 我就拍你。“对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小亮子在学校每天都认真学习,他回来,我有时间就提醒他。晚上,我有时间也会给他辅导功课。渐渐地,小亮子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在一次测验中,他的数学考了九十分,语文也考了八十六分。看着他的成绩,我和家人有了一点欣慰。但我对他说,这个成绩不行啊?小亮子说,三叔,我这个成绩还不行啊?我听亮子这么说,我就很严厉地说,这个成绩能行吗?你现在是小学啊,你才是小学五年级呀,数学每次都应该是打满分,一百分;语文最低也应该达九十七八分以上。俺娘在一旁说,你三叔小时候上小学,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数学都是打一百分,语文都是打九十九分五,九十八分五。
亮子听了,哎,一伸舌头。说,我还得努力啊。
这学期不只是大哥家亮子来,还有几个学生奔我来了。都开学一个月多了,西边新建的点沿河村老宋送来个孩子。老宋是村长啊,而且是我们富锦富民的老乡。他来送孩子,我一看这孩子长得个子很大,也得有十六七,我知道他没有那么大的孩子。我说,老宋,这孩子是你的孩子吗?你家俩孩子我都认识,不都二十多了吗?怎么又来个孩子啊。这个你可不要撒谎啊,我们学校收 学生是有规定的。老宋笑了说,这是我妻侄子,其实啊,他是奔你来了。
我说老宋,你真逗,怎么奔我来的呀?老宋说,这孩子叫铁柱,你叫铁柱自己说。铁柱说叔,我真是奔你来的。你听我说呀,我家是富海的,你原来不是我们南面屯子富楼的吗?铁柱说,我点点头。铁柱接着说,我们富海有你几个高中的同学,他们前几年都知道你考上大学了,后来又知道你当老师了。这宋村长,前两年从我们屯子出来建点,去年我宋叔回去了,我爹请我宋叔吃饭,说我家想来,就犯愁这边没学校,说我们来,到这边再没地方上学。我宋叔说,怎么没学校呢?说有学校,说咱老乡还在那当校长呢。这样我爹就叫我先来了。我来是奔着上学来的。来我得找你啊。我找你我来上学,我没户口啊,我怕你不收我,这样我就先奔我宋叔建的点去了,这不,我刚把户口落下吗?我有了户口了,我今天就来了,来,我说,宋叔你送我去吧。
铁柱一说我笑了,我说为了上学,这么费周折。闹了半天,你不是宋村长的亲侄子啊。铁柱说,叔,不是妻侄子,我们也是亲戚。其实,叔,咱 也是亲戚,要不说老乡也行。我一听铁柱说,我又笑了。我说咱怎么又是亲戚又是老乡了?是不是,像刚才你和你宋叔编的那一段呀?
我一说,大家都笑了。老宋说,老乡,你看铁柱那个老实样子,会编吗?铁柱说,不会编,也不用编,叔,我一说你就知道了。我家在富海还有个大爷,他有个儿子就叫铁蛋,不知道叔你知道不?铁蛋小时候我大爷怕不好养,叫铁蛋认你家奶奶干娘。
我一听明白了,我说我知道了,铁柱,你不用说了,你家是山东曹县魏湾的,你是我们马楼后张庄的,你爹叫啥我知道了。铁柱啊,你来上学我收你了。你给我说,你上几年级了?
“叔,我上初三了。”
老宋说,铁柱子,你就吧你的情况给你叔实话实说了吧,他妈拉个巴子的,我给你说吧,马校长,铁柱这小子,今年都应该上高一了,他是去年上初三都上一学期了,学习成绩一般,他是看考高中考不上了,就办休学了。说这样今年再接着上初三,不算重读生。我听了,思考一下,说,按照文件规定是这样。
“我笨,叔,我也是小时候,上学上太早了。我小时候,长得个子大,我六岁就上学了。我点了点头,说:“行,铁柱,既然你有求学之心,我就收下你。不过,你得好好学,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了。”铁柱忙点头,说:“叔,你放心,我一定努力。”老宋也在一旁说:“校长,你多费心管教这孩子,他要是不听话你就打。”我笑着说:“老宋,现在可不兴打孩子了,我会好好引导他的。”
安排好铁柱的入学事宜后,我回到家把这事跟家人说了。俺娘说:“这孩子也是个上进的,你就多帮帮他。”俺爹也说:“嗯,既然是亲戚老乡的孩子,能帮就帮一把。”
之后,我对铁柱格外关注,不仅在学习上给他指导,还鼓励他要自信。铁柱也很争气,学习越发刻苦。在学校里,他和小亮子也成了好朋友,两人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看着他们的变化,我心里也满是欣慰,觉得这学校啊,又多了两个有希望的苗子。 ”
我刚安排完铁柱,我三大姨姐家的孩子也来了,他们来都是建点来了,建点来是正常的,那个时候,抚远年年建点。随着家来建点,孩子来上学也是正常的。可我家这大姨姐的孩子,来建点之前就辍学了。而这回呢,是建完点了,又想起孩子要上学了,特别是看到我家一个一个都有工作了,工作都是通过考学,上学而获得的,这就大肆给孩子讲,上学的好处了,讲我,讲我的几个弟弟怎么上学,怎么获得工作的。他们给孩子讲了,孩子听不进去了,这就来找我,叫我给想法子给讲解讲解,启发一下,大姨姐叫我给他孩子启发,我调查了一下,孩子不爱学习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村大人普遍赖,孩子长期受那种环境影响造成的。我给他们讲,大人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你们村的大人,一天就知道 抽烟喝酒打麻将,正常的生活秩序都没有,一早上,大人睡觉睡到啥时候,都不起床,到了晚上都半夜了二也不睡觉,一天吃几顿饭都不固定,你怎么能叫孩子有张有弛地发奋去学习。
大姨姐说,这回听你的,你给安排。我说好,我给他换两个环境,第一个在我家吃住,让他跟着我的小弟弟和侄子,叫他看到我们家的孩子,每天早上都是什么时候起床的,白天是怎么学习,到晚是怎样学习,到晚上几点才休息的。等着这个时应了,我就叫你的孩子上学校住宿去。大姨姐听了,考虑是应该这样,我就给安排了,一开始我倍加小心,天天早上我叫大姨姐家的孩子起床,跟着学习,鼓励他生活学习有序,在完成第一阶段后,又叫他去适应学校住宿生的生活。经过我一段特殊的培训,最后使他适应了。
这一学期,除了这些孩子,还有舅舅家表弟,朋友家的孩子,他们也奔我来了,他们来的孩子都是学习比较落后的,或者的有不良嗜好的。但我都能努力叫他成为正常学生。
后来,有的考上了高中,有的考上了中专,但也有学习不行的,不过,文化程度也得到了提高,家长也很满意。
俺娘听了笑了,说,你送来你孩子,就别说那么好听的了,你说给你三兄弟送个学生,你三兄弟可不缺你这个学生,他学校有三百多学生呢,一天他都忙的连饭都不顾的吃。俺娘说着,看看屋里,一下想起来我上县里了,就说,呀,老大,你来还真不凑巧,你三兄弟还不在家。学校这学期只招两个一年级,一个是小学一年,一个是初中一年,别的年级收不收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懂,你这孩子是上几年了,你要叫你的孩子来这上学,还跨公社嘞,你们那是曙光公社,这是浓阳公社,这样国家让不让啊?
“呀,你瞅瞅俺娘说的,不收,俺三兄弟是校长,他不收别人家的孩子,还不收他侄子啊?上几年了,亮子,你快给你奶说。”“奶奶,我上五年级了。今年我上五年,明年,我就上六年了。”大哥听他儿子们说完。就赶忙说对,你给你奶奶说,你是你奶奶的大孙子,你说了,你奶奶好给你三叔说,你三叔知道了情况好安排你啊?大哥说着,就给他儿子亮子说,你三叔也没在家,这么的吧,你就在这吧,我也不等了,咱家里的农活还多,都等着我干呢。你就在这等着你三叔吧,你三叔回来,你跟你三叔好好说,你三叔就给你安排了。大哥说着,就喊着,爹,娘,我走了。
大哥走了,俺爹就嗨上了,说,这家伙的,人家家军没在家,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就是往这塞。
小亮子有些局促地站在一旁,低着头,不敢说话。俺娘看着小亮子,叹了口气,说:“这孩子,怪可怜的,先留下吧,等你三叔回来再说。”小亮子听了,忙抬起头,眼里满是感激,小声说:“谢谢奶奶。”
俺爹在一旁还是气呼呼的,嘟囔着:“这老大也太不懂事了,也不提前商量商量。”俺娘白了俺爹一眼,说:“行了,孩子都在这了,还能赶回去不成?再说了,小亮子这孩子看着也挺懂事的。”
小亮子在屋里坐了一会儿,就主动说:“奶奶,你有啥活,我帮你干。”俺娘笑着说:“行,亮子真懂事。啥活,咱得做饭吃啊,走,去房后园子里豆角架子上摘豆角子去,这豆角子,都叫霜打了,不摘也吃不了几回了,这是季节到了,都到白露了。”俺娘说着就拎筐往外走,小亮子赶快把奶奶手里的筐接过来,说,奶奶,筐,我给你挎着。
傍晚时分,我和家海从县里回来了。俺娘给我说大哥来送小亮子上学的事,我皱了皱眉,想起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那是我上初中,他媳妇极力给俺娘使坏,说我那么大个子,都十五六了,都该上生产队里铲半拉子了,你看俺家后院老李家那小二,俺东边邻居老王家小柱子,都和咱家老三一班大,人家都上队里铲地,铲半拉子了,咱老三也不去铲半拉子,一天就背着个书包晃,谁家看到不笑话咱。还有,在我考上高中的时候,上学,路远,人家都有自行车,我没有自行车。可赶巧,大哥家在队里抓阄,抓到一辆白山牌自行车,一辆自行车一百四十三块钱,大哥家,只有四十三块钱,大哥找俺娘,他知道俺家刚往公社收购站卖一头肥猪,有一百多块钱,他就劝说俺娘,极力说好话,叫俺娘拿一百块钱,他给俺娘说,他抓了个阄,他不买,阄卖给谁,挣个三十二十的不舍得。我三兄弟上学,我买了自行车,我就尝尝新,骑两天就行,我就把自行车让给俺三兄弟骑。结果呢,俺娘拿了一块钱,自行车大哥买了。等着他买回来,他是骑了不几天,可那自行车,我连摸一下都没摸着,他就把自行车借个俺三队老王家三瘸子了,那是为了溜须人家,三瘸子天天上公社橡胶厂上班,和我上公社上学是同路。三瘸子天天早上骑着那自行车从我身边过去,有时候还特意显白,谁骑自行车快,谁骑自行车敢松手,不把车把。同学们看到了,说,家军,那三瘸子骑的自行车,不是你家的吗?你咋不起啊,我只好苦笑着说,我笨,我学不会。这些蠢事还不算,要说最使我下不来台的还是七四年秋天,那是 我高中刚毕业,秋天割地,割黄豆,我天天拉后,那天个黄豆,是要黑天了,我又拉后了。那打头的喊割齐了,收工回家了,割在前面的,都回头给拉后的,是自己的亲戚和关系不错的人接垄。大哥给这个接垄给那个人接垄。最后给拉的最远的张景香接垄,张景香割的垄挨着我,大哥他领着几个人给张景香接,接着还喊着大家给接接,一家给割几刀,给钳把两下就行了。这下可把大哥忙坏了,等着给张景香接完了,大哥和一帮人从我身边路过,就那么直着腰板兴高采烈地走过去了,那是目空一切,老施大哥看到地里就剩下我自己了,喊着,哎,老大,别走啊,这还剩下你三弟弟呢,咱都来帮他割几刀,钳把几下,接吧接吧就一起回家了。
“接,接接接,他不上学吗,看书吗?他叫书给他接垄去吧。”大哥拼命地的吼着。
“你不接拉鸡吧倒,草,家军是你弟弟,也不是我弟弟,你和我喊鸡吧啥?呸,是不是鸡吧人?”
我想到这,不敢再往下想了。哎的一声,“往事擦肩过,转眼就百年。”但看着乖巧的小亮子,还是决定先了解下情况再做打算。我把小亮子叫到跟前,问了问他的学习情况,小亮子都一一认真作答。我心里有了个初步的想法,我说,亮子,你这个成绩不行啊,你数学考试七十多分,语文考试八十多分,略比数学高一点,这怎么能行啊,是你学习没有方法,还是不肯努力啊?你现在是五年级,明年你就念六年了,上学,千万可不要图安逸啊。那么的吧,明天我到学校,找小学老师,我给你安排。可你要记住啊, 我就给你这一次机会,我先叫你在这上一年,你在这一年里,你的学习成绩再没有明显的提高,你就还回你的曙光吧。
俺娘听了说,亮子,你三叔给你说的,你听清楚了吗?你上学不是来混的,学习不吃苦不行。我跟你说,你三叔上学的时候,可能吃苦了。俺爹听了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现在不吃苦,你将来也得吃苦。
小亮子听了,用力地点点头,眼中满是坚定,说:“三叔,我记住了,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我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心里也有了些期待,希望这孩子能争气。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学校。找到教小学李老师,我给他说明了小亮子的情况,李老师很快就给小亮子安排好了班级。回到家,我把情况告诉了小亮子,他兴奋得脸都红了,一个劲地说着谢谢三叔。
“谢?不用谢,我给你说,你爹文化低,你爹出生在四五年,是旧社会,等到新中国成立了,该上学了,国民经济不行,村里还没有学校和老师。后期学会写点字,也都是靠国家搞扫盲运动,办农民夜校。你爹这一生啊,深感没有文化的痛苦,因而,他现在对你寄予厚望,”
“哦,我爹没文化是这个样子。”“这个样子,那个样子,亮子,你爹不识多少字,就像瞪眼瞎似的,就这才给你起名,叫亮子,你有文化了,你才心明眼亮啊?你要学习不好,你没文化,你还叫什么亮子啊?”
“啊,奶奶,你这一说,我爹给我起得名字,我明白了。”俺爹说,明白了,上学就不能稀里糊涂的。亮子,听 了爷爷奶奶说的话,很是激动。说好的。
“好的,走吧。我领着你给你找五年级老师去。”我说着,就往外走。小亮子就紧的跑出来跟着我。我到了学校,找到了李老师。我说,我这侄子就借我这么点光。李老师说,校长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教他,我说你教他要严。他要偷懒你就拍他。李老师听了我说的话,立刻对亮子说:马明亮,你听到没有?你三叔,是校长,把这个权利交给我了,看你学习不用工不努力的, 我就拍你。“对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小亮子在学校每天都认真学习,他回来,我有时间就提醒他。晚上,我有时间也会给他辅导功课。渐渐地,小亮子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在一次测验中,他的数学考了九十分,语文也考了八十六分。看着他的成绩,我和家人有了一点欣慰。但我对他说,这个成绩不行啊?小亮子说,三叔,我这个成绩还不行啊?我听亮子这么说,我就很严厉地说,这个成绩能行吗?你现在是小学啊,你才是小学五年级呀,数学每次都应该是打满分,一百分;语文最低也应该达九十七八分以上。俺娘在一旁说,你三叔小时候上小学,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数学都是打一百分,语文都是打九十九分五,九十八分五。
亮子听了,哎,一伸舌头。说,我还得努力啊。
这学期不只是大哥家亮子来,还有几个学生奔我来了。都开学一个月多了,西边新建的点沿河村老宋送来个孩子。老宋是村长啊,而且是我们富锦富民的老乡。他来送孩子,我一看这孩子长得个子很大,也得有十六七,我知道他没有那么大的孩子。我说,老宋,这孩子是你的孩子吗?你家俩孩子我都认识,不都二十多了吗?怎么又来个孩子啊。这个你可不要撒谎啊,我们学校收 学生是有规定的。老宋笑了说,这是我妻侄子,其实啊,他是奔你来了。
我说老宋,你真逗,怎么奔我来的呀?老宋说,这孩子叫铁柱,你叫铁柱自己说。铁柱说叔,我真是奔你来的。你听我说呀,我家是富海的,你原来不是我们南面屯子富楼的吗?铁柱说,我点点头。铁柱接着说,我们富海有你几个高中的同学,他们前几年都知道你考上大学了,后来又知道你当老师了。这宋村长,前两年从我们屯子出来建点,去年我宋叔回去了,我爹请我宋叔吃饭,说我家想来,就犯愁这边没学校,说我们来,到这边再没地方上学。我宋叔说,怎么没学校呢?说有学校,说咱老乡还在那当校长呢。这样我爹就叫我先来了。我来是奔着上学来的。来我得找你啊。我找你我来上学,我没户口啊,我怕你不收我,这样我就先奔我宋叔建的点去了,这不,我刚把户口落下吗?我有了户口了,我今天就来了,来,我说,宋叔你送我去吧。
铁柱一说我笑了,我说为了上学,这么费周折。闹了半天,你不是宋村长的亲侄子啊。铁柱说,叔,不是妻侄子,我们也是亲戚。其实,叔,咱 也是亲戚,要不说老乡也行。我一听铁柱说,我又笑了。我说咱怎么又是亲戚又是老乡了?是不是,像刚才你和你宋叔编的那一段呀?
我一说,大家都笑了。老宋说,老乡,你看铁柱那个老实样子,会编吗?铁柱说,不会编,也不用编,叔,我一说你就知道了。我家在富海还有个大爷,他有个儿子就叫铁蛋,不知道叔你知道不?铁蛋小时候我大爷怕不好养,叫铁蛋认你家奶奶干娘。
我一听明白了,我说我知道了,铁柱,你不用说了,你家是山东曹县魏湾的,你是我们马楼后张庄的,你爹叫啥我知道了。铁柱啊,你来上学我收你了。你给我说,你上几年级了?
“叔,我上初三了。”
老宋说,铁柱子,你就吧你的情况给你叔实话实说了吧,他妈拉个巴子的,我给你说吧,马校长,铁柱这小子,今年都应该上高一了,他是去年上初三都上一学期了,学习成绩一般,他是看考高中考不上了,就办休学了。说这样今年再接着上初三,不算重读生。我听了,思考一下,说,按照文件规定是这样。
“我笨,叔,我也是小时候,上学上太早了。我小时候,长得个子大,我六岁就上学了。我点了点头,说:“行,铁柱,既然你有求学之心,我就收下你。不过,你得好好学,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了。”铁柱忙点头,说:“叔,你放心,我一定努力。”老宋也在一旁说:“校长,你多费心管教这孩子,他要是不听话你就打。”我笑着说:“老宋,现在可不兴打孩子了,我会好好引导他的。”
安排好铁柱的入学事宜后,我回到家把这事跟家人说了。俺娘说:“这孩子也是个上进的,你就多帮帮他。”俺爹也说:“嗯,既然是亲戚老乡的孩子,能帮就帮一把。”
之后,我对铁柱格外关注,不仅在学习上给他指导,还鼓励他要自信。铁柱也很争气,学习越发刻苦。在学校里,他和小亮子也成了好朋友,两人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看着他们的变化,我心里也满是欣慰,觉得这学校啊,又多了两个有希望的苗子。 ”
我刚安排完铁柱,我三大姨姐家的孩子也来了,他们来都是建点来了,建点来是正常的,那个时候,抚远年年建点。随着家来建点,孩子来上学也是正常的。可我家这大姨姐的孩子,来建点之前就辍学了。而这回呢,是建完点了,又想起孩子要上学了,特别是看到我家一个一个都有工作了,工作都是通过考学,上学而获得的,这就大肆给孩子讲,上学的好处了,讲我,讲我的几个弟弟怎么上学,怎么获得工作的。他们给孩子讲了,孩子听不进去了,这就来找我,叫我给想法子给讲解讲解,启发一下,大姨姐叫我给他孩子启发,我调查了一下,孩子不爱学习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村大人普遍赖,孩子长期受那种环境影响造成的。我给他们讲,大人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你们村的大人,一天就知道 抽烟喝酒打麻将,正常的生活秩序都没有,一早上,大人睡觉睡到啥时候,都不起床,到了晚上都半夜了二也不睡觉,一天吃几顿饭都不固定,你怎么能叫孩子有张有弛地发奋去学习。
大姨姐说,这回听你的,你给安排。我说好,我给他换两个环境,第一个在我家吃住,让他跟着我的小弟弟和侄子,叫他看到我们家的孩子,每天早上都是什么时候起床的,白天是怎么学习,到晚是怎样学习,到晚上几点才休息的。等着这个时应了,我就叫你的孩子上学校住宿去。大姨姐听了,考虑是应该这样,我就给安排了,一开始我倍加小心,天天早上我叫大姨姐家的孩子起床,跟着学习,鼓励他生活学习有序,在完成第一阶段后,又叫他去适应学校住宿生的生活。经过我一段特殊的培训,最后使他适应了。
这一学期,除了这些孩子,还有舅舅家表弟,朋友家的孩子,他们也奔我来了,他们来的孩子都是学习比较落后的,或者的有不良嗜好的。但我都能努力叫他成为正常学生。
后来,有的考上了高中,有的考上了中专,但也有学习不行的,不过,文化程度也得到了提高,家长也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