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可算捡到新玩具了-《重生摸鱼:糟糕,摸到核潜艇了》

  “轰……”

  是难得来趟军工厂,但宁川这玩炮玩得也太爽了。

  说好的,不跟坦克比呢。

  这又干什么!

  单次爆破完毕,宁川颠颠跑两步过去。

  还是不能靠近现场,刚爆破完不能完全保障安全。

  不过专业的测试地自然有办法,拖车直接射一张拖网过去,把炸得破烂的突击车拉回来,走一路就冒一路青烟。

  开出几百米远,刚好停宁川面前。

  还真别说,虽然车架被炸的歪斜,但这四个轮子还挺坚强。

  当然这还是得益于军工特有的防爆轮胎。

  唐冰无奈叹了口气。

  早知道来了之后会在这里每天炸的灰头土脸就不来了。

  “稳定度可以了吧,单轮压地雷都没有掀翻。”

  他来之前真的单纯以为宁川是过来跑跑战壕泥地,测试一下越野能力。

  结果宁川来的第一天,开口第一句直接问人家,“有炮么?”

  有啊,造坦克的能没炮吗,105、125口径的任选,实在不满意还有RpG和反履带地雷。

  好好好,这可算又让宁川找到新玩具了。

  三天炸七回,“快给人家试验场都炸穿啦!”

  “嘿嘿。”宁川不好意思地摸摸脑袋。

  “没事的,这里的试验场不说是国内挨炸最多的,那也差不多了。”

  这里大家挖战壕的技术已经很熟练了。

  国防科大的教授也来了,毕竟来军工三厂做实地实验和试生产还是他们安排的呢。

  他真没想到宁川的注意力并不光是放在了越野性能上,居然还注意到防爆性能。

  幻想着在战火纷飞中快速穿梭吗?

  别说,想法还挺好的。

  “如果还想在防爆标准上提升一些的话,我觉得可以从……”

  别的放一边,宁川这脑袋瓜子是真好用。

  几天的实验时间,就把突击车的性能又拔到了一个新高度。

  除了最开始的4轮轻量型,现在还有6轮武装版,8轮两栖版。

  现在是不仅能防炸,还能炸别人。

  宜守宜攻,跑的还快。

  只要是两个人并排能走过去的地方,四轮就能过。

  真说实在受限制的地形,比如比车还高的墙。

  反正不算物资三百斤重,上去几个人栓绳索就拽上去了。

  当然要是人都到不了的地方,就也别指望它。

  这玩意只是个交通工具,不是个任意门。

  终究目的是为了节省人力,保障安全。

  宁川最后的测试和优化完成的还是很顺利的。

  他还怕国防科大的教授会提出很多的意见和修改方案。

  结果人家不仅安安静静啥也没说,还帮宁川上手组装。

  比唐冰都管用,唐冰光看也不帮忙,基本就起到一个吉祥物的作用。

  一般来讲,宁川干到这一步就该走了。

  单晶叶片是这样,泡沫铝也是这样,他到现在做出的研究内容,除了改装项目,其他的基本上都没参与过产业化阶段。

  这一次他难得想凑凑热闹,跟着工艺工程师也学习一下,到底什么是合格的产业化。

  唔,简单学习一下吧。

  因为唐冰告诉他,产业化流程也挺复杂的。

  耗费的时间一般都跟研发时间能打个齐平。

  像宁川这种速度快的,那肯定是比研发还要再久一点。

  有那个工夫,宁川都把微型涡轮发动机塞进无人机里了。

  还蛮巧的,三厂这里的工艺师也姓王,他当着宁川面来做这个工作还蛮紧张的。

  奇怪了,也不是第一次跟技术工程师合作,他怎么还紧张上了。

  “呃,宁工,那我们就开始拆了。”

  “喔,好呀。”

  和技术工程师的零件变整体正相反,既然要制定一项产品的生产工艺,那么就要先把整体变成零件。

  一个车能拆出上千个零件,其中螺丝有几颗,焊缝有几条,都要记录清楚。

  说白了他们这工作就是复制粘贴。

  虽然技术图纸他们也有,但最稳妥的方式还是毫无感情的复刻。

  等到这些零部件都躺到地上后,那么其中哪些零部件要进行采购,哪些是需要生产拼装,又要如何拼装。

  这就是工艺工程师要做的工作……之一。

  很多实验室出来的东西,现实的生产线完成不了。

  又或者完成起来,难度太大,成本太高。

  那么他们工艺工程师就要写一份报告交到上面,让领导来决定是削性能,还是加成本。

  宁川热闹不白凑的。

  他一边看一边念叨。

  “这个卡扣怎么就要700块了,太贵了。”

  正如现在,王工递上来的这份材料,项目负责人见宁川在,就先给宁川看了。

  其中四个钛合金活动卡扣,供应商的报价是700块。

  但还真别说,这合金是贵。

  “等等,我用的这材料吗?”

  “没有,您用的dd408,所以我想换个便宜点的。”

  哦,对了,这卡扣他当时自己在研究室车的,就用的实验室里比较熟悉的材料。

  真是纯看着熟悉,当时做单晶叶片用的原材料,忘了这东西顶顶贵了。

  如果说现在这个材料是700的话,dd408能给的市场价应该是2000。

  “啊哈,我的问题,我觉得您可以用7050镀铬来代替tc4,还能再省一半。”带拐弯。

  其实这个卡扣没啥特别的,结实就行,7050够用。

  估计是工艺师看他用dd408没敢玩命削。

  “宁工还真是……”

  负责人刚要夸就被宁川打断道:“算了,可别夸了,是我没考虑到材质问题。”

  最近这些日子跟着唐冰一直干机械,快把材料那点东西都忘了。

  还是来了这里,第一次爆破实验时,直接飞出来一个固定栓。

  刚开始还没什么修改想法,结果一进车间,先捡到一个钨钢的零件。

  当时他就决定用钨钢了。

  材质没错,但好像失去了些敏锐性。

  到底还是不够严谨,感觉最近这些日子玩的有点太过了,应该收收心了。

  负责人笑笑没说话,宁川便继续说道:“下次再有这种问题,您直接打电话跟我说那个那个材料或者工艺不对,很有可能是我当时设计的疏忽了。”

  “嗐,那不很正常。”

  任何工作也做不到十全十美。

  他们做产业化为什么还要专门有工艺工程师,不就是为了做这个工作的吗。

  宁川客套道:“那么后续就交给您了。”

  “宁工这是要回去了?”

  “对,还有别的工作等着我呢。”

  他在这里已经多耽误了将近一个星期了。

  再不回去,国防科大的教授要直接把他绑到隔壁省去了。

  他还得先回学校修改一下理论模型呢,怎么也得要些日子。

  “宁工还真是辛苦。”

  那这一点宁川还真是很难反驳,他也觉得自己挺忙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