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可能怪春晚不好看吧-《重生摸鱼:糟糕,摸到核潜艇了》

  军区那些天天打仗的从头到尾就没弄明白,装备部要的就不是技术,人家要的是装备。

  争了半天不如人家一句成品第一时间供给到总装备部。

  当然陆军确实也做不到,他们之所以要争着抢着要投项目研发,不也就是想要装备吗。

  头几批产的,怕是自家都不够分的。

  嗨,那都无所谓了。

  宣布一下,他们国防科大截胡了,谁都不要再惦记啦,这个小同学他们就带回家啦。

  “不行,不行,宁川不给。”

  干嘛呢这是,抢劫来了。

  校长果断拒绝了。

  国防科大的教授们笑脸一滞。

  真小气。

  “我们那里装备实验台,模型机都现成的,发动机出来装上就测试。”

  唐冰道:“那也先不了,一日事一日毕,先让他给他那个猫猫车收个尾。”

  “猫猫车?就是那个轻量型越野突击车吗?”

  坏了,忘了宁川说的让他对外称职务了。

  但也没关系,反正宁川没在这里,说了小名他也不知道。

  “对,就是那个。”唐冰面不改色地说道。

  “好吧,那就静候猫猫车的诞生了。”

  既然宁川去不了,那就算了,反正迟早也得去。

  两位教授代替国防科大同华工大签下了校际合作项目协议。

  除了微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实验与应用外,国防科大还承包了猫猫车的生产与输出。

  而这些部分的成本基本占据了整个研究项目成本中的80%,结果还把牵头人的名额让给华工大了。

  太良心了,希望这种合作以后可以多来一点。

  “技术也占成本的好不好。”宁川猛然冒头,吓了校长一跳。

  “所以嘛,你居功至伟。”校长难得没呛声,夸了宁川一句。

  技术确实,那是整个项目最值钱的部分。

  但如果论起研发成本来,主要的研发成本还是在实验室的搭建上。

  就像宁川当时做泡沫铝的研究,材料加人工,一共花了才二十多万,不到三十万。

  但单那一台进口cVd就要了800万。

  其他地皮,研究所的搭建费用根本就不敢往里算。

  要不然,宁川……参与上亿级实验项目。

  根本就没有好嘛。

  所以这么说,学校确实没钱,单纯搭建军备级试验台,引进设备就不知道要多少钱了。

  “现在不就等着你那二十万的进账揭锅呢么。”校长逗着宁川道。

  还提那二十万呢。

  赵学依那边改装资金不足,学校还额外借了他们150万。

  一点都不像没钱的样子好嘛。

  亏大了。

  “他们赢一场不是有五万美金呢吗,听起来挺能挣的。”

  “第一才有五万。”

  “那当然会是第一了。”

  校长拍了拍宁川小同志的肩膀。

  他才不相信什么尽人事听天命。

  他们尽人事,为的不就是创造自己想要的结果。

  ………………

  美国休斯顿,华人除夕日。

  这么好的一个日子,唐人街的每家每户都装点得红红火火。

  而在此处以北的五十英里外的森林深处,赵学依紧了紧手上防滑的手套,随时准备出发。

  这里不是第一次举办大脚车越野竞速比赛,但或许是昨天才下过雨的原因。

  前面出发的一些种子选手接连打滑,更有一辆赛车滑出赛道奔着崖下飞去。

  老天保佑,参赛方提前挂了网,才没造成人员死亡。

  陈文俊早就紧张的不行了,他可比赵学依紧张多了。

  “你先放松,你是经理。”

  哪有车手反过来安慰经理人的道理。

  “我知道,但我控制不住。”

  如果大家一起发车,现在就冲出去了也还好。

  但大脚车竞速是类似于拉力赛的发车模式,每隔十分钟才发一辆。

  他们之前排名靠后,现在就只能这样忐忑的看着一辆又一辆大脚车出发。

  “你就算不相信我,还不相信宁川吗?”

  陈文俊脑海中划过那个用门牙咔咔啃易拉罐的影子。

  “那还不如相信你。”

  “……好吧。”

  “46号,准备。”

  “好了,我要上场了。”赵学依戴上头盔上车。

  机械师已经整备好了车辆,就等着这一脚油门。

  “名次什么的都无所谓,一定要注意安全。”

  ……可去你的吧。

  赵学依一脚油门,到了发车点。

  等着三个红灯,“滴滴滴”变绿,喷涂着华工大校标的深蓝巨兽冲下第一个坡,然后又高高跃起,稳稳落地,然后快速消失在山林当中。

  陈文俊只能把视线投向转播屏幕。

  虽然是只在国外的特殊频道播出,但只要想看总有办法。

  国内相关论坛

  「我靠,我刚偷偷看了眼比赛,有一辆车喷了华工大的标志。」

  「不能吧,哪有国人参赛的。」

  「有的,还是有的,但成绩都不太行,一般到决赛就都看不见了。」

  「那也不能喷华工大的标识吧,怎么可能。」

  「楼主滇人吗?年夜饭菌子吃多了?」

  「不是啊,我在华工上了7年学,就那个猪肉检疫标,我一眼就能认出来。」

  「坏了,这是真在华工上过。」

  「等等等等,第一了,我靠。」

  「什么!等我也看看。」

  同样的赛道,当别的选手还在为赛道湿滑发愁的时候。

  这辆46号,落地稳得像坦克,过弯根本不减速。

  「这不是普通改装,传统大脚车的悬挂根本撑不住这种落地冲击,这是全新结构。」

  「我赌五毛,这肯定是进口货,国内哪有这种技术,应该是那个车队淘汰的底盘。」

  「你这眼神赶紧戒赌吧,没看画着华工大的标吗,这肯定是华工大改装的。」

  「那也不一定,万一就只是为了好看呢。」

  「hello?你是说华工大的校标好看吗?」

  赵学依这边还没完赛,国内论坛就已经吵的热火朝天了。

  有坚信国内技术的新青年派,有觉得国内技术不行的说教派,还有一定要论出华工大校标好不好看的跑题派。

  而在大家谁也顾不上谁的时候,突然就出现了一个现场怪。

  「这车我见过,前阵子在八叠山做测试,疯的不行。春晚太无聊了我想着来看看,没想到真参赛了。」

  「哇,车是国内改装的吗?」

  「是,我看见他们现场测试更换零件了,他们那个改装师特别小,看着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