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又被饭放倒了-《重生摸鱼:糟糕,摸到核潜艇了》

  约的下午两点的会议,宁川现在才开始补课,谁让他研发的时候不用功呢,自家的产品,自己的设想,还要现学现卖。

  “动态变化的数据流,参数寻优模块,oK。”

  宁川边问边做笔记,还算用功。

  专业不一样,李云皓终究是掺和不上,在一边跟高原他们聊天。

  “那么我们这样安排……李哥,水。”

  “嗯,他本身进攻天赋高,也年轻,但防守的三两下都让对手摸透了,跟亨得利赢面不大。”

  李云皓这边伺候着这三个搞项目的大爷,另外跟高原聊着最近在打的台球比赛。

  这么一圈弄下来,倒是谁也没闲着。

  费伊是所有人中唯一一个参与过商业化有限元仿真模拟软件研发的,他的意见格外重要。

  但目前丁砚他们随手搞的这个翻译软件语音识别率一般。

  如果不着急的情况下,重复几遍,也能用,但着急的话……

  “李哥,快点过来翻译一下。”

  可说呢,本来是悄悄给自己放了几天假的李云皓,成了最不白来的一个,可有的忙。

  反正宁川是掌握了李云皓使用手册,不会让他闲下来的。

  也不知道最终做了个什么样的作业展示。

  反正三个技术人员折腾一上午,弄得神神秘秘。

  沈发研究所这食堂厨师很是用心。

  每天变着花样给他们弄吃的。

  也确实,都是脑力劳动者,馒头配咸菜的话,估计不出一礼拜就没啥灵感了。

  中午饭是老式麻辣拌,荤素自己选,然后送到阿姨手里过下热水再泼上油泼辣子和芝麻酱。

  自己喜欢的话,还可以撒一些花生碎和蒜泥,或者拌一些醋和白糖,不一样的风味。

  宁川手都摸到舀蒜泥的长把勺子上了,还是迟疑了。

  “我们下午开会,中午吃蒜吗?”

  那多不好。

  李云皓:“如果不出意外,大家中午应该都是吃这个,谁也别嫌弃谁。”

  也……不是没有道理。

  反正到时候整个会议室都飘着蒜味,也不知道是谁吃的。

  “你如果顾虑的话,还有个办法。”

  ………………

  找位置吃饭,高原拿了六个人的餐具,但最后就回来五个,宁川不见了。

  他现在也知道宁川的行踪要第一时间问李云皓了。

  “向上社交去了。”

  “向上社交?”

  “嗯。”

  高原听着这四个字实在陌生,他也是真的没能理解。

  那么所谓向上社交对于宁川来讲是什么呢?

  他单拿了一个小碗,舀了四五勺的蒜泥单放。

  人家小碗里都是紫菜蛋花汤,宁川顶着碗蒜泥。

  他直接冲进张总师所在的人堆里,就开始分发。

  来点吗?来点吧,谁也别想跑。

  下午参与开会的张总师和程副所就算了,人家郭副所还吃着中药呢,依旧没跑掉。

  都得吃,见着有份!

  蔫损坏这方面谁能胜过李云皓啊,要不他能得罪人呢。

  不过扎进老年人堆里也有弊端。

  食堂不能只出一个菜,那不成了给自己省事情了。

  除了麻辣拌这种腻口的,又额外凉拌了莴笋和木耳来清口。

  那么这个炸鸡腿,估计就是专门来逗宁川这样的小孩了。

  一人限量两个,要不不够分。

  但坏就坏在限量两个。

  张总师或许是看宁川太瘦了吧,匀了一个给宁川。

  程副所看见了也给宁川一个。

  郭副所……

  不行,这个真的吃不了了。

  “吃中药呢,忌荤腥……”

  那好吧,也不差这一个。

  早上刚喝了一大瓷缸子粥。

  那也幸亏是粥,相比撑,其实宁川更多是喝不下了,一上午就消化了。

  中午这回是真的吃顶了,晕了。

  宁川最近刚知道一个词,晕碳。

  自从到了东北,几乎是每隔两天就给他放倒一次。

  等李云皓他们卡好时间过来捡宁川的时候。

  酒……饭劲已经上来了,小脸泛红,脑袋上的毛都翘起来了,更像是喝了二两。

  “又吃晕啦,老行了。”

  高原在认识宁川之前,还真的是没见过越吃饭越掉血条,仅仅凭借吃饭就能给自己放倒的人。

  “他低血糖,一下吃这么多,血糖升高了受不了。”

  “啊,那咋办,要去医院吗?”

  这么一听还挺严重。

  要不这小孩揣不起来肉,谁家孩子不是多吃就行了,这也太难养了。

  “没事,要背吗?”

  李云皓抓着宁川手指晃了晃,确认了一下反应速度。

  stop!

  他只是有点犯懵,这多人呢,容他坚持到办公室再倒下。

  宁坚强自己爬起来,晃晃悠悠往食堂外面走,后面跟了一串。

  像是让孩子独立自己上学,后面偷偷跟着的家长。

  就是人跟的有点多,所里这点遮挡物不够他们五个分了。

  其实到外面有点风吹吹,宁川就清醒了。

  但就是忍不住打哈欠。

  到了办公室,杜南星他们有折叠床,有时候晚上通宵的话能休息一会儿。

  宁川刚来的那天,杜南星也是在午睡,现在归宁川了。

  开会要准备的东西还有一些,好在丁砚还清醒,在会议前十五分钟整理清晰。

  宁川醒了后洗了把脸又嚼了口香糖,现在坐到会议室依旧在发呆。

  其实会议室里的领导他这些日子都已经认熟了,也没那么多事儿,但毕竟是个正经的会议,架子还是要摆足。

  会议室里面人越来越多,看着能有三十来号人。

  宁川坐在主席位的右手边,再往后就是丁砚,有他在宁川也能放下心来。

  “那我们开始吧。”

  “行。”宁川点了点头。

  他从座位上站起来,抓了根激光笔来做演示。

  很难相信仅仅是几个小时的准备时间,三人能整理出这么完善的内容来。

  “软件初期是按照有限元仿真软件设计的,与国外部分产品相比……”

  还有宁川,也是张口就来,谁能想到二十分钟前他还没清醒呢。

  “基于最新优化的cFd算法,涡轮叶片的冷却效率提升已完成三轮迭代验证,所谓参数寻优模块是指……”

  宁川以自己设计的单晶叶片参数来举例,也更具备说服力,他们也确实是在市场上具备优势。

  “以上,预估能在传统方案上至少缩短40%的验证周期。”

  宁川轻点遥控笔,单个三维模块就拆解成十数个可交互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