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寿深知,即便周泰没有实战经验,但五万大军的实力摆在那里,不可小觑。
樊砚点了点头,目光望向城墙外,思索片刻后说道:“曹老弟,这周泰急于立功,必定求胜心切,咱们正好可以利用他这一点,设下埋伏,打他个措手不及。”
樊砚眼中闪过一丝智慧的光芒,已然有了主意。
曹寿点头,说道:“不瞒大哥,我正有此意。”
两人相视一笑,心意相通。
说罢,曹寿令人拿来地图。
他将地图平铺在桌上,手指在周泰大军的行军路线上缓缓划过,对身旁的樊砚和刘子光说道:“大哥,刘统领,周泰如此急于赶路,目的肯定是为了能尽快拿下崇安城。
从安陵城到我们崇安城,只有两条路。
你们看,这条是官道,官道虽然平坦,但路途遥远。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小道,小道虽然狭窄,需要翻越山谷,但却可以比走官道早到两个时辰。
所以,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周泰必定会选择走小道。”
曹寿分析得头头是道,让人信服。
二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刘子光目光坚定地说道:“曹国公,您有何打算?”
刘子光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曹寿的计划。
曹寿微微一笑,指着地图上小道附近的一处山谷说道:“此山谷地势险要,两侧山峰陡峭,是个设伏的绝佳地点。
我们可以在山谷两侧多放置滚木礌石。待敌军进入山谷后,先以巨石切断他们的后路,让他们进退两难。
随即,两侧伏兵万箭齐发,定能让周泰的大军陷入大乱。”
曹寿的计划十分周密,仿佛已经看到了周泰大军被困山谷的狼狈模样。
樊砚点头称赞道:“此计甚妙,周泰一心求胜,必定不会想到我们在此设伏。
只是,这伏兵安排多少为宜呢?”
樊砚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曹寿沉思片刻,说道:“这两侧山谷,植被稀疏,不易藏身,人多了恐怕容易暴露。
可挑选两千精锐士卒,埋伏于此。
这两千人要分成两队,一队负责滚木礌石,一队负责射箭。
不过,仅此一役,最多也就杀敌五六千。
但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在崇安城外,将他们彻底剿灭。”
曹寿考虑得十分周全,不仅想到了设伏的细节,还明确了最终的战略目标。
话音刚落,刘子光便提出疑问:“曹国公,可这周泰倘若受了埋伏之后,他的反应不应该是撤退吗?
又怎么可能会往崇安城的方向前去呢?”
曹寿哈哈大笑,说道:“刘统领,你可别忘了,我们崇安城对外宣称可是只有‘三千兵甲’呀!
这周泰自恃聪明,必然会以为,我们出兵在这里设伏,那崇安城必定空虚。
所以,他必定会拼尽全力冲出埋伏圈,往崇安城而来,企图一举拿下崇安城,这样不就能将我和公主擒获了吗?”
曹寿对周泰的心理分析得十分透彻。
刘子光闻言,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道:“哦,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曹寿又接着说道:“他们经过此番埋伏,必定死伤不少,阵脚大乱。
等到他们赶到崇安城的时候,必定疲惫不堪。
此时,再有一支小队从背后包抄,与我崇安城的守军前后夹击,周泰率领的大军必定会大乱,到时我们便可一举将其歼灭。”
樊砚听闻曹寿的计划,不禁眼前一亮,拍手称赞道:“好计,好计啊!此计环环相扣,若能顺利实施,定能将周泰的大军全部剿灭。”
最近这段时间,随着城中张榜招募以及一系列扩充兵力的举措,崇安城又征集了不少新兵。
如今,城中已有甲兵三万之众,这股力量成为了抵御外敌的坚实基础。
三人围在地图前,又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讨论,对兵力分配、战术细节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周密详尽的安排。
从伏兵的具体位置,到城防的每一处布置,从攻击的时机把握,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都一一商讨确定。
商议完毕后,他们深知时间紧迫,便立马各自前去准备,一场大战前的紧张筹备就此展开。
刘子光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前往设伏地点。
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亲自精心挑选了两千最为精锐的士卒。
这些士卒皆是身经百战、武艺高强之辈,在军中素以勇猛和忠诚着称。
刘子光带领着这两千人迅速朝着设伏的山谷进发。
一路上,他神情严肃,反复叮嘱众人:“此次任务关乎全城安危,大家务必保持绝对的安静与高度的警惕,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
所以,一切行动都要严格听从指挥,不得擅自行动!”
士兵们神情凝重,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到达山谷后,士兵们迅速且有序地按照计划埋伏好。
负责滚木礌石的士卒隐藏在靠近山顶的隐秘位置,他们身旁堆满了经过精心挑选的巨大石块和粗壮滚木。
这些石块棱角分明,沉重无比,一旦滚落,必将给敌军造成巨大的杀伤。
滚木则粗壮结实,表面被打磨得光滑无比,以便能快速地滚落下去。
他们屏气凝神,眼睛紧紧盯着山谷入口,只等敌军进入预定位置,便发动猛烈攻击。
负责射箭的士卒则埋伏在两侧山腰的树林之中。
他们的弓弦紧绷,箭头闪烁着森冷的寒光,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死神的镰刀。
每一名弓箭手都神情专注,眼神锐利,犹如蓄势待发的猎豹,静静等待着猎物上钩。
他们深知,自己射出的每一支箭,都可能决定这场战斗的胜负。
而曹寿与樊砚则全身心地投入到组织剩余两万八千将士布置城防的工作中。
城头之上,早已摆满了密密麻麻的箭矢,这些箭矢制作精良,箭头锋利无比,足以穿透敌军的盔甲。
礌石也整齐地排列着,每一块都大得需要两三个人才能搬动,是防御攻城敌军的有力武器。
士兵们身着战甲,手持武器,严阵以待,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无畏,仿佛在向即将到来的敌军宣告,崇安城绝不是他们可以轻易攻克的。
樊砚点了点头,目光望向城墙外,思索片刻后说道:“曹老弟,这周泰急于立功,必定求胜心切,咱们正好可以利用他这一点,设下埋伏,打他个措手不及。”
樊砚眼中闪过一丝智慧的光芒,已然有了主意。
曹寿点头,说道:“不瞒大哥,我正有此意。”
两人相视一笑,心意相通。
说罢,曹寿令人拿来地图。
他将地图平铺在桌上,手指在周泰大军的行军路线上缓缓划过,对身旁的樊砚和刘子光说道:“大哥,刘统领,周泰如此急于赶路,目的肯定是为了能尽快拿下崇安城。
从安陵城到我们崇安城,只有两条路。
你们看,这条是官道,官道虽然平坦,但路途遥远。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小道,小道虽然狭窄,需要翻越山谷,但却可以比走官道早到两个时辰。
所以,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周泰必定会选择走小道。”
曹寿分析得头头是道,让人信服。
二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刘子光目光坚定地说道:“曹国公,您有何打算?”
刘子光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曹寿的计划。
曹寿微微一笑,指着地图上小道附近的一处山谷说道:“此山谷地势险要,两侧山峰陡峭,是个设伏的绝佳地点。
我们可以在山谷两侧多放置滚木礌石。待敌军进入山谷后,先以巨石切断他们的后路,让他们进退两难。
随即,两侧伏兵万箭齐发,定能让周泰的大军陷入大乱。”
曹寿的计划十分周密,仿佛已经看到了周泰大军被困山谷的狼狈模样。
樊砚点头称赞道:“此计甚妙,周泰一心求胜,必定不会想到我们在此设伏。
只是,这伏兵安排多少为宜呢?”
樊砚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曹寿沉思片刻,说道:“这两侧山谷,植被稀疏,不易藏身,人多了恐怕容易暴露。
可挑选两千精锐士卒,埋伏于此。
这两千人要分成两队,一队负责滚木礌石,一队负责射箭。
不过,仅此一役,最多也就杀敌五六千。
但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在崇安城外,将他们彻底剿灭。”
曹寿考虑得十分周全,不仅想到了设伏的细节,还明确了最终的战略目标。
话音刚落,刘子光便提出疑问:“曹国公,可这周泰倘若受了埋伏之后,他的反应不应该是撤退吗?
又怎么可能会往崇安城的方向前去呢?”
曹寿哈哈大笑,说道:“刘统领,你可别忘了,我们崇安城对外宣称可是只有‘三千兵甲’呀!
这周泰自恃聪明,必然会以为,我们出兵在这里设伏,那崇安城必定空虚。
所以,他必定会拼尽全力冲出埋伏圈,往崇安城而来,企图一举拿下崇安城,这样不就能将我和公主擒获了吗?”
曹寿对周泰的心理分析得十分透彻。
刘子光闻言,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道:“哦,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曹寿又接着说道:“他们经过此番埋伏,必定死伤不少,阵脚大乱。
等到他们赶到崇安城的时候,必定疲惫不堪。
此时,再有一支小队从背后包抄,与我崇安城的守军前后夹击,周泰率领的大军必定会大乱,到时我们便可一举将其歼灭。”
樊砚听闻曹寿的计划,不禁眼前一亮,拍手称赞道:“好计,好计啊!此计环环相扣,若能顺利实施,定能将周泰的大军全部剿灭。”
最近这段时间,随着城中张榜招募以及一系列扩充兵力的举措,崇安城又征集了不少新兵。
如今,城中已有甲兵三万之众,这股力量成为了抵御外敌的坚实基础。
三人围在地图前,又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讨论,对兵力分配、战术细节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周密详尽的安排。
从伏兵的具体位置,到城防的每一处布置,从攻击的时机把握,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都一一商讨确定。
商议完毕后,他们深知时间紧迫,便立马各自前去准备,一场大战前的紧张筹备就此展开。
刘子光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前往设伏地点。
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亲自精心挑选了两千最为精锐的士卒。
这些士卒皆是身经百战、武艺高强之辈,在军中素以勇猛和忠诚着称。
刘子光带领着这两千人迅速朝着设伏的山谷进发。
一路上,他神情严肃,反复叮嘱众人:“此次任务关乎全城安危,大家务必保持绝对的安静与高度的警惕,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
所以,一切行动都要严格听从指挥,不得擅自行动!”
士兵们神情凝重,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到达山谷后,士兵们迅速且有序地按照计划埋伏好。
负责滚木礌石的士卒隐藏在靠近山顶的隐秘位置,他们身旁堆满了经过精心挑选的巨大石块和粗壮滚木。
这些石块棱角分明,沉重无比,一旦滚落,必将给敌军造成巨大的杀伤。
滚木则粗壮结实,表面被打磨得光滑无比,以便能快速地滚落下去。
他们屏气凝神,眼睛紧紧盯着山谷入口,只等敌军进入预定位置,便发动猛烈攻击。
负责射箭的士卒则埋伏在两侧山腰的树林之中。
他们的弓弦紧绷,箭头闪烁着森冷的寒光,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死神的镰刀。
每一名弓箭手都神情专注,眼神锐利,犹如蓄势待发的猎豹,静静等待着猎物上钩。
他们深知,自己射出的每一支箭,都可能决定这场战斗的胜负。
而曹寿与樊砚则全身心地投入到组织剩余两万八千将士布置城防的工作中。
城头之上,早已摆满了密密麻麻的箭矢,这些箭矢制作精良,箭头锋利无比,足以穿透敌军的盔甲。
礌石也整齐地排列着,每一块都大得需要两三个人才能搬动,是防御攻城敌军的有力武器。
士兵们身着战甲,手持武器,严阵以待,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无畏,仿佛在向即将到来的敌军宣告,崇安城绝不是他们可以轻易攻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