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隐性门槛举报通道-《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跨年夜的省厅办公楼像座沉默的礁石,被浓稠的夜色包裹。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三盏,剩下的那盏忽明忽暗,镇流器发出滋滋的电流声,把祁同伟的影子在斑驳的墙面上拉得忽长忽短。他办公室的台灯是老式铜座灯,灯罩边缘掉了块漆,露出里面的黄铜胎,灯光透过磨花的玻璃,在红木桌面上投下圈昏黄的光晕,将摊开的匿名信照得透亮。

  信封是最普通的牛皮纸,右下角被雨水泡得发皱,能看见模糊的指印 —— 像是被人攥了一路才递进来的。右上角盖着个模糊的邮戳,只能辨认出 “青川县” 三个字,边缘还沾着点雪粒子。窗外飘了整夜的碎雪,窗台上已经积了薄薄一层,像撒了把盐,风卷着雪沫子打在玻璃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隐性门槛” 四个字被红笔圈得发黑,墨迹透过纸背渗到桌面上,在红木纹理间晕出浅褐色的印子。信里的字迹歪歪扭扭,像是用左手写的,墨水里混着点沙粒,在纸页上磨出细小的划痕。某段话被反复涂改,原来的 “故意刁难” 被划掉,改成 “脸上笑开花,手里的红章比秤砣还沉”,字缝里还夹着根细小的麦秸秆。“今天说少了张签字,明天嫌复印件不清楚,俺跑了七趟,腿肚子都转筋,鞋底子磨薄了半寸。” 最后那句 “他们的笑脸比寒冬还冷” 被划了三道波浪线,纸页都被笔尖戳破了,露出后面垫着的旧报纸,报纸上的天气预报还印着 “晴”。

  祁同伟的手指在 “七趟” 两个字上反复摩挲,指腹的老茧把纸页蹭得发毛,纸纤维翘起,像层细小的白霜。他的指甲缝里沾着点烟丝,是早上抽的 “红塔山”,烟味混着碧螺春的清香在空气里弥漫。桌角的日历翻到最后一页,“2024” 的数字上沾着点咖啡渍,像滴凝固的血,旁边用铅笔标着 “跨年夜”,字迹被蹭得有些模糊,露出下面隐约的 “加班” 二字。

  他突然抓起钢笔,笔是英雄牌的,笔帽上的夹子松了,夹不住笔记本。笔尖在信纸上顿了顿,蓝黑色的墨水洇出个圆点,像滴眼泪。“明天就试点‘办事流程体验员’”,笔尖划破纸页,露出下面的衬纸 —— 那是张过期的股票行情报,上面的数字早已失去意义。“让群众带着记录仪办事,一举一动都录下来,让这些‘微笑’无处可藏。” 他把 “藏” 字写得格外用力,笔尖几乎要把纸戳穿,在桌面留下个浅浅的凹痕。

  秘书端着茶杯进来时,门轴的吱呀声在寂静的走廊里格外清晰,像根生锈的弹簧被拉长。搪瓷杯上印着的 “为人民服务” 掉了半拉漆,露出里面的白瓷,杯底沉着些茶叶渣。杯里的毛尖茶根根直立,像片小小的竹林,热水冲得茶叶在水里翻卷,释放出淡淡的清香。热气在杯口凝成白雾,模糊了秘书镜片后的眼睛,他的睫毛上沾着点水汽,像挂着层霜,放下杯子时,手指在杯耳上留下圈淡淡的汗痕。

  “祁书记,这是您要的各部门办事指南。” 文件袋上的抽绳松了,露出里面的表格,边缘卷得像波浪,显然被人反复翻阅过。某张 “材料清单” 的备注栏写着 “其他必要材料”,字迹轻飘飘的像根羽毛,钢笔水淡得几乎要看不清,仿佛写下这几个字的人都心虚。祁同伟伸手去拿时,指尖不小心碰到秘书的手背,冰凉的触感让对方猛地缩了缩手。

  台灯的光晕里,祁同伟正在稿纸上写体验员名单。红色的格子里填着黑色的字迹,第一个名字是张寡妇,后面标着 “补办医保卡,跑过五趟,每次理由都不一样 —— 第一次要户口本,第二次要结婚证,第三次说照片底色不对”;第二个是王二楞,备注是 “申请低保被以‘格式不对’驳回三次,第三次的格式是办事员亲手教的”。钢笔水快用完了,写 “楞” 字时笔尖分叉,最后一捺拖得老长,像条委屈的尾巴,墨水在纸页上晕开,把 “楞” 字的最后一笔晕得毛茸茸的。

  “把这些人的材料复印一份,” 他把信折成方块,棱角分明,像块坚硬的砖头,“明天一早送到督查室,让他们调一下这两人之前的办件记录。” 信纸上的蓝墨水沾到了他的手指上,像块洗不掉的胎记,他在深灰色西裤上蹭了蹭,留下道浅浅的印子。窗外的雪突然大了起来,风卷着雪沫子撞击玻璃,发出呜呜的声响。

  举报通道开通那天,省厅门口的电子屏闪着红光,“隐性门槛举报专线” 几个字跳得格外醒目,每个字都像团跳动的火焰。电子屏旁边的松柏上挂着红灯笼,是前两天布置的,灯笼纸被风吹得鼓鼓的,像个圆脸蛋,穗子上结着层薄冰。张寡妇揣着记录仪,那是个黑色的小方块,被她用红布包着,藏在棉袄内兜里,紧贴着心口 —— 机器的温度随着心跳慢慢升高。布包里的医保卡复印件被捏得发皱,边角卷成了波浪形,像朵干枯的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的布鞋沾着泥,是从郊区步行过来的,鞋跟磨偏了,走路时身子有点歪,每走一步都发出轻微的 “咯吱” 声。鞋面上沾着的草屑里还混着片枯叶,是路过麦田时蹭的,鞋底的纹路里嵌着细小的沙粒。“张大姐,” 祁同伟从警车下来,灰色夹克上沾着雪,雪花在他的肩膀上慢慢融化,留下深色的痕迹,“今天我跟你一起办,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少花样。” 他的警靴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鞋帮上还沾着昨天执勤时蹭的泥点。

  政务大厅的暖气开得太足,进门就闻到股劣质香薰的味道,甜得发腻,像是把半瓶香水都倒在了空气里。香薰机放在咨询台后面,喷出的白雾在阳光下翻腾,里面还混着点灰尘在跳舞。某窗口的小姑娘涂着豆沙色口红,嘴唇抿得像颗熟透的樱桃,指甲修剪得圆润,上面涂着透明的指甲油,正对着小镜子抿嘴唇 —— 镜子是卡通造型的,印着只粉色的小熊,边缘还缺了个角。

  电脑屏幕上的屏保是只摇尾巴的柯基,柯基的舌头伸得老长,每隔几秒就摇一次尾巴。鼠标垫印着 “微笑服务”,四个卡通字旁边画着朵小红花,小红花的颜色有点掉,露出下面的白色橡胶。小姑娘的头发烫成了小卷,发尾染成了棕色,随着她低头的动作,发卷扫过桌面,带起片细小的灰尘,灰尘在灯光下翻滚,落在键盘的缝隙里。

  “办啥业务?” 她抬头时睫毛颤了颤,假睫毛上沾着点亮片,在灯光下闪闪烁烁。说话时嘴角的梨涡忽深忽浅,像是对着镜子练过无数次,声音甜得发腻,却没什么温度。张寡妇把材料递过去,手指在布包里攥出了汗,指关节都发白了,记录仪的红灯在口袋里亮着,像颗紧张的心跳,发出微弱的光。

  小姑娘的指甲在复印件上划来划去,红色的指甲油蹭在纸页上,留下淡淡的印子,像朵小小的血花。“您这复印件太模糊,” 她把材料推回来,指尖在 “身份证” 三个字上点了点,指甲盖在纸页上留下浅浅的凹痕,“公章都看不清,回去重印吧,要高清的,像素不够我们系统扫不出来。” 发尾的卷度扫过桌面,带起片细小的灰尘,落在键盘的缝隙里,她却像没看见似的,抬手理了理鬓角的碎发。

  祁同伟突然从口袋里掏出原件,塑料封皮被磨得发毛,边角磕出了缺口,露出里面的纸质卡片。“去年冬天,” 他的手指敲了敲柜台,声音不高却带着分量,桌面被敲得发出轻微的震动,“您同事说原件容易磨损,必须要复印件,还特意强调不能用原件,说怕弄丢了。” 玻璃柜台映出小姑娘瞬间僵硬的笑脸,像幅被冻住的画,嘴角的弧度都没变,眼睛却瞪得溜圆,瞳孔里映出祁同伟胸前的徽章。

  周围的办事群众突然安静下来,填表的笔尖悬在半空,墨水在纸上洇出个小点儿;打哈欠的捂住了嘴,哈欠的尾音卡在喉咙里,像只被掐住脖子的鸡。张寡妇的记录仪在口袋里发烫,她悄悄按了下保存键,机器发出轻微的 “嘀” 声,像颗石子投进水里,在安静的大厅里格外清晰。小姑娘的耳尖红得快要滴血,像抹了胭脂,假睫毛垂下来,遮住了慌乱的眼睛,“我…… 我再看看…… 可能是我看错了……”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乱敲,屏幕上弹出好几个错误窗口,蓝底白字的 “操作失误” 格外刺眼。

  王二楞的低保申请卡在 “家庭收入证明” 环节时,祁同伟正在督查室看张寡妇的办件录像。会议室的投影仪把画面投在白墙上,小姑娘把复印件对着光反复查看,指甲在 “模糊” 的地方抠来抠去,柜台下的脚却在偷偷踢垃圾桶,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垃圾桶里的塑料瓶被踢得滚来滚去。“这就是他们说的‘微笑服务’?” 祁同伟把录像暂停在某帧,小姑娘的笑容僵在脸上,像张假面具,眼睛里却没有任何笑意,“查一下这个窗口近三个月的群众评价,我倒要看看有多少人被这‘模糊’卡住了。”

  民政窗口的老周戴着老花镜,镜片厚得像啤酒瓶底,边缘还磕掉了一小块。他把王二楞的申请表翻来覆去地看,手指在 “格式” 两个字上敲了敲,指甲盖都泛白了,“你这日期写的是‘2025.1’,得写成‘2025 年 1 月’,差一个字都不行,我们有规定,格式不对一律驳回,谁来都不好使。” 笔筒里的红笔套掉在地上,露出里面干硬的笔尖,上面还沾着点没干的红墨水,在瓷砖上洇出个小红点。

  王二楞的脸涨得通红,像煮熟的虾子,脖子上的青筋像蚯蚓似的鼓起来,突突地跳。他的破棉袄上沾着水泥点子,是在工地搬砖时蹭的,袖口磨破了,露出里面的旧棉絮,“上周李干事说简写就行,说这样省事,你这又……” 话没说完就被打断,老周把表格推回来,墨水在 “不合格” 三个字上洇了又洇,把纸页都泡软了。

  “我来办。” 祁同伟把自己的体验员证拍在柜台上,塑封的卡片映出老周突然瞪大的眼睛,镜片后的瞳孔缩成了个小点。他拿起笔,在 “2025.1” 后面加了个 “年” 字,笔尖划破纸页,露出下面的衬纸,“这样行不?就差一个字,意思不变,群众办事不容易,没必要在这种地方卡着。” 暖气出风口的风正好吹过来,老周的头发乱得像堆草,几缕灰发贴在额头上,他慌忙去扶眼镜,镜片滑到了鼻尖,露出下面浑浊的眼睛,里面映着祁同伟严肃的脸。

  举报通道的电话在下午响个不停,铃声是老式的 “嘟嘟” 声,在办公室里回荡,像催命符。接线员的笔记本记满了半本,纸页边缘都卷起来了,笔水用了整整三支,笔尖都磨平了。某社区的李大妈说,办老年证时被要求 “子女单位证明”,可她儿子在工地打工,哪来的单位;开小卖部的赵老板抱怨,卫生许可证年检要跑六个科室,每个科室都要 “领导签字”,领导总在 “开会”,他在走廊里蹲了三天都没见到人。最下面的备注栏写着:“某窗口工作人员说‘今天网络坏了’,连续说了五天,第六天去的时候,看见她在用电脑追剧,屏幕上还显示着‘正在缓冲’。”

  傍晚的雪越下越大,鹅毛似的雪花打着旋儿往下落,把树枝压得弯下了腰。祁同伟的车在政务大厅门口熄了火,发动机发出 “咔咔” 的响声,像是在咳嗽。他看见张寡妇举着医保卡,在雪地里跟人比划着什么,布包上的雪化了,湿成深色的团,像块沉重的石头。她的脸上带着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朵盛开的菊花,露出没牙的牙床。王二楞蹲在台阶上,用树枝在雪地里写 “合格” 两个字,笔画歪歪扭扭,却透着股高兴劲儿,写完还对着字呵呵地笑,嘴里呼出的白气把字都熏模糊了。

  督查室的灯亮到后半夜,灯罩上落着层薄灰,被灯光照得像蒙了层纱。桌上的举报信堆成了小山,用红绳捆着,分成了三摞,每一摞都快有砖头高了。某份材料里夹着片干枯的银杏叶,是从办事大厅的花盆里摘的,叶子边缘都卷起来了,像只干瘪的蝴蝶;另封信的信封上画着个哭脸,眼泪是用蓝墨水涂的,像条小河,流过 “办事难” 三个字,把字迹都泡花了。祁同伟的钢笔在 “整改方案” 上移动,笔尖的墨水在 “首问负责制” 几个字上凝了又凝,像在积蓄力量,最后重重地画了个圈,把纸页都戳得陷了下去。

  窗外的跨年烟花突然炸开,把办公室照得通亮,光影在墙上明明灭灭,像在演皮影戏。祁同伟抬头时,正看见一朵金色的烟花在夜空绽放,像朵巨大的向日葵,花瓣还在慢慢展开。他拿起那份体验员名单,在最后添了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响,像在雪地里走路,“明天我去办个居住证,看看他们对我是不是也这么多‘门槛’。”

  大厅的时钟敲了十二下,新的一年开始了,钟声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震得窗玻璃都嗡嗡作响。某窗口的小姑娘正在重新学习办事指南,手指在 “复印件要求” 那页折了个角,纸页都快被她戳烂了,嘴里还念念有词;老周把老花镜擦了又擦,镜片都快被他擦毛了,在笔记本上写 “群众的事,不能等,更不能卡”,字迹比平时工整了许多。雪还在下,把整个城市盖得严严实实,像条干净的白被子,而那些藏在角落里的 “隐性门槛”,正在被一点点照亮,一点点拆除,露出下面坚实的泥土。

  祁同伟的台灯依旧亮着,灯泡的钨丝发出微弱的红光,像颗跳动的心脏。桌上的匿名信被压在整改方案下面,露出的 “隐性门槛” 四个字,已经被红笔涂成了黑色,像块被覆盖的伤疤,边缘还能看见原来的字迹。窗外的烟花还在继续,每一声绽放都像是在为新的开始喝彩,而那些奔波在办事路上的人们,脸上终于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在雪光的映照下,格外真切,像幅生动的画。

  王二楞踩着雪回家时,脚下的积雪发出 “咯吱咯吱” 的响声,像在为他伴奏。手里的低保申请表被揣在怀里,暖得发烫,纸页都被他的体温焐软了。他路过张寡妇家,看见她家的灯亮着,窗户上的冰花里,能看见两个人影在说话,时不时传出笑声,像被风吹动的银铃,清脆悦耳。雪落在他的破棉袄上,很快就化了,留下点点湿痕,像春天的露水,滋润着干涸的土地。

  举报通道的电话终于安静下来,听筒挂在机座上,还带着点余温。接线员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关节发出 “咔咔” 的响声,把最后一页记录纸叠好,放进抽屉,抽屉里还放着半包没吃完的饼干,是中午没时间吃饭时垫肚子的。窗外的雪渐渐小了,月光透过云层照下来,把地上的雪变成银色的,像铺了层厚厚的银霜。新的一天,新的一年,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悄悄改变,像埋在雪地里的种子,等待着发芽的那天,积蓄着破土而出的力量。

  喜欢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