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大战前夕-《秦凤药传奇》

  玉郎思虑自己迄今为止的人生,若非当日之大难,不会有后来种种际遇。

  更不会与凤药相识。这人生的一点甜,他已决定不放弃。

  选择权都在凤药手上,若她最后想离开自己,他便在暗中护她一生。

  尊重爱人的选择,才是真的爱着一个人,而不是为她安排,操纵她的人生。

  在皇上故意放纵之时,选入宫中一位妙人儿,是个七品小县官的女儿。

  这女孩子容貌娇美,待皇上温柔小意,事事顺从,一时在众多后妃上脱颖而出,得了皇上青睐。

  当着皇上的面乖巧懂事,背了皇上,很有些嚣张。

  凤药看在眼中,暗暗叹息,只要不是太过分,守着最基本的规矩,她不会伸手去管,或点拨半分。

  宫中女人随着皇位稳固只会越来越多。

  很多女子的恩宠是昙花一现罢了。

  从先帝到皇上,一朵一朵开放、凋谢,人人都当自己会长开不败。

  那女子很快封了贵人,可笑的是,皇上给的封号竟是“丽”。

  新的丽贵人很得意,宫中老人儿不会告诉她原来丽贵人的下场。

  凤药几乎已经能断定这位新宠未来的结局。

  她的娇纵无礼,凤药也嘱咐明玉不必去管。各人自有因果,她也不再是当初那个满心善意,爱伸手拉人的秦凤药。

  时不时的,她都会从心里生出疲惫之感。

  也许,真的该休息一段时日了。

  …………

  绿珠失子之事,清如既起了疑,虽无实证,也对燕蓉冷落许多。

  很多事情起先只是试探般的小小过份。

  比如为燕蓉请大夫时,三言两语的阴阳嘲讽。

  比如用饭时稍稍减掉的份例,特等的食材换成普通食材。

  从一点一滴的事情的慢慢苛待着她。

  如行长路时,鞋子中的一粒砂,初时不显,后面能磨到人发疯。

  燕蓉越想越郁闷,却不知错在了哪里。

  燕翎素来心狠,决绝。

  初时清如只是到她房中与她清谈闲聊。

  她见多识广,说出的话,见过的事,与普通女子皆不相同。

  清如又多了份惊奇。

  国公府家添丁的喜讯朝堂上也传开,一切都如燕翎说的一般。

  他按燕翎所交代,暗中调查,徐忠在青楼养了女人之事,很好查到。

  老鸨是个只认钱的主儿,钱给足,这些事说出来不在话下。

  只是没多久,老鸨便换了人。

  原来的老鸨任他怎么打听,也没人知道去了哪儿。

  清如惹不起国公府的人,但完全信了燕翎。

  加之燕翎一直与他清清白白,不肯随意俯就。

  “人人说我淫荡,我若真从了你,就坐实这说法,可我实在不是那种随意的女子。我视清如为友为知己。”

  “清如,你要原谅妹妹犯的错,与她好好生活。”

  燕翎的话让清如把从前的肆意收敛许多,他已在不知不觉中踏入这个女人的陷阱。

  待无人随从时,她去看望燕蓉,坐在半醒半昏的燕蓉身边,她方露了真面目。

  “蓉儿,你从小不争气,现在仍是如此。你夫君对你已是厌烦之极,一家子从政府人到姨娘无人敬服于你。这宅子上下,唯多一个人,你说是谁呢?”

  燕蓉恨恨地盯着姐姐,“我是驱虎吞狼,反被虎咬。”

  “承蒙妹妹看得起,你还是早早闭了眼吧。”

  她病痛交加,丫头也嫌弃,不好好伺候。

  燕翎舍得使钱,送礼。

  丫头眼皮子浅,看清如事事顺从主母姐姐,这位姐姐对妹妹并不上心,跟着轻贱燕蓉。

  不过月余,燕蓉一命呜呼。

  清如想娶燕翎,此时他已被燕翎迷了心窍,答应了她继承妹妹嫁妆的请求。

  燕翎成了这宅子真正的主母,此时方与清如圆了房。

  成婚不久,她便怀孕,杏子诊脉说她一举得男。

  她并不霸着许清如,安排别的姨娘按日子伺候清如。

  没过多少日子,大家已忘了从前有个叫金燕蓉的主母。

  …………

  皇上在朝堂上处理政务如乱了心神。

  凡与太师党有关的人,不是被贬斥,就是上的折子一概不准。

  省级大吏之职,也安排自己带回的寒门学子赴任。

  这些人,学识是有的,但没有为官的经验,处理事情不懂圆滑,惹出许多乱子。

  每日朝堂上收到的折子光是告状的就一堆。

  下朝后,皇上手一甩带着小桂子去斗蛐蛐了。

  太师阴沉着脸,众官围着太师发牢骚,“皇上这是被人下了迷药吗?怎么心情大变?不但迷糊,还刚愎自用,从前他还听进言……”

  太师一字不言,背手而出。

  今年税赋减半,皇上不放在心上,却心血来潮重修含元殿。

  将每日上朝的地方改为从前的承庆殿。

  君臣关系势同水火。

  皇上在承庆殿来回踱步,今天斗蛐蛐与斗雀牌,他输得一塌糊涂。

  陪皇上取乐的小桂子被拉去打了二十板子,屁股成了一摊烂肉。

  由于他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儿,探望的太监一拨一拨。

  直到晚膳才静下来。

  与此同时,太师府收到不止一人报告。

  都说皇上真的失心疯,因为斗牌把个小太监几乎打残,千真万确。

  太师疑心这才消了,看来皇上是真的步了先皇后尘。

  …………

  “你们说,现在太师疑心消了吗?”皇上问。

  此时承庆殿整个大殿因为皇上心情不好,退了所有太监宫女,格外寂静。

  “臣女感觉差不多了,结果应该就在这两天。”

  玉郎怕惊了太师,整个计划毁之一旦,连监视太师府的影卫都撤走了。

  对太师府的状况两眼一抹黑。

  这一个难眠长夜,天将黎明终于等来了一只信鸽。

  脚上绑着一个小纸条,只有一行娟绣小字,“疑虑已消。”

  而这一夜,公主一直在太师府待到早上才回了公主府。

  当天,她便独自进宫为归山求官。

  皇上在朝堂上问百官,此事如何处理。

  官员大多归山虽是能员,也有战功,但也该遵守祖制,不应封官。

  一少部分官员则认为朝廷应该任人唯贤。

  归山这样的人才不用是浪费。

  大家吵成一团,皇上说头疼,退朝了。

  公主便顺理成章留在宫中等消息。

  夜来,承庆殿内室一个暗门悄然打开,公主从暗门中钻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