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里一片寂静。
郁澜屏住呼吸,垂着头,连眼角的余光都不敢乱瞟。
墨源依旧垂着眼帘,放在膝盖上的手,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
皇帝的这番话,是怜惜,是感慨。
这“放心”二字,像淬了毒的针,扎得他心底一片冰凉。
景仁帝似乎也察觉气氛有些沉重,他清了清嗓子,重新挂上那副温和长者的笑容,目光在墨源和郁澜之间打了个转,仿佛刚才那番感慨从未有过。
“好了,不说这些了。”他语气轻松起来,指着棋盘道,“看你们下棋,倒是件雅事。墨源一个人闷在府里,也着实无趣。”
“澜丫头,既然你们俩棋逢对手,又谈得来,以后得了空,就多去你三表哥府上走动走动,陪他下下棋,说说话。年轻人嘛,就该多亲近亲近。”
他特意强调了一句:“你们是表兄妹,血脉相连,正正经经的亲戚。你去他府上,名正言顺,不怕那些闲人嚼舌根!”
这话看似是给郁澜解围,堵住悠悠之口,实则更深的用意谁都听得出来。
皇帝希望这个看起来活泼会说话能下棋的国公府小姐,能多去开解他那孤僻寡言的儿子。
郁澜心头一紧,飞快地瞥了一眼墨源。
只见墨源眉头蹙了一下,立刻就要开口。
“父皇……”墨源的声音带着一丝抗拒,“儿臣府中清静惯了,四姑娘身为闺阁小姐,常去恐有不便,也恐耽误四姑娘……”
“哎!”景仁帝直接打断了他,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眼神却带着威严,直直地看着墨源,“有什么不便?有什么耽误?朕看你们志趣相投,下下棋,说说话,是好事!难道朕的话,你也不听了?”
那眼神里的压力,沉甸甸地压下来。
郁澜反应极快。
她立刻屈膝,声音清脆又带着欢喜与恭敬:“皇上圣明!能得皇上旨意,常去陪伴三殿下下棋解闷,是臣女的福分!臣女定当尽心,不负皇上恩典!”
她这话接得又快又漂亮,直接堵死了墨源拒绝的后路。
墨源剩下的话被硬生生堵在了喉咙里。
他看着郁澜低垂却透着坚决的头顶,又感受到父皇的目光,那目光深处,除了帝王的威压,似乎还带着一丝期盼。
墨源心底的怒意和抗拒翻涌着,最终被强大的理智死死压下。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已恢复了一片沉寂。
撑着扶手,想要再次起身行礼,被景仁帝再次抬手虚按了一下制止。
墨源便坐在轮椅中,微微颔首,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儿臣遵旨。谢父皇体恤。”
“好!这才对嘛!”景仁帝满意地笑了,仿佛解决了一件大事。
就在这时,一个带着笑意的爽朗声音插了进来:“父皇说得极是!三哥性子静,四表妹活泼伶俐,正好互补!三哥府上清冷,四表妹常去走动,添些生气,再好不过了!”
说话间,一身亲王常服的四皇子墨钊不知何时也到了亭外,此时才笑着走进来,对着景仁帝恭敬行礼。
墨钊生得高大英挺,眉眼间带着一股锐气,此刻脸上却堆满了对兄长关怀备至的笑容。
他走到墨源身边,拍了拍墨源的肩膀,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转头对郁澜笑道:“四表妹放心去,三哥府上规矩虽严,但自家人不必拘束。若有什么不长眼的敢怠慢了你,或是传出什么不好听的,尽管来找四哥我!看我不撕了他们的嘴!”
这话说得豪气干云,既捧了墨源府上规矩好,又大包大揽地为郁澜撑腰,显得他这做弟弟的多么维护兄长和表妹。
墨钊心里的小算盘拨得噼啪响。
他当然乐见郁澜与墨源走近!晋国公府这块肥肉,绝不能落到老六墨哲那个死对头碗里去!
郁澜亲近墨源这个“废人”,总好过去亲近墨哲!
墨源无权无势,又深居简出,郁澜跟他走得再近,也影响不了大局。将来若自己真能坐上那个位置,给墨源封个富贵闲王,好吃好喝养着,既能安抚住晋国公府,又能博一个美名,简直是一箭双雕的好买卖!
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得很。
郁澜抬起头,看向显得格外热忱的四皇子墨钊。她脸上也适时地绽开一个温婉得体的微笑,如同春日枝头最标准的花朵,对着墨钊盈盈一礼:“多谢四殿下关怀。”声音轻柔,礼数周全。然而,除此之外,再无任何言语回应。没有感激涕零,没有顺势攀谈,甚至连眼神都只是一触即分,便重新垂了下去。那微笑像一层薄薄的面纱,将所有的真实情绪都严严实实地遮掩其后。
亭子里的气氛,似乎又融洽了起来。
景仁帝看着儿子们,又看看郁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秋日的阳光斜斜照进凉亭,在玉石棋盘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尚未收拾的棋子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刚才那场无声的较量从未发生过,又仿佛预示着另一场更宏大更隐秘的棋局,才刚刚被一只大手,悄然落下了第一子。
墨源的目光掠过那盘棋,掠过笑容满面的墨钊,最后落在郁澜看不出任何端倪的侧脸上。
他放在扶手上的手指,极其轻微地蜷缩了一下,又缓缓松开。
……
初秋的天,一丝暑气都没舍得留。
宫墙内那几株垂死挣扎的石榴树,也撑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
新昌公主的凤藻宫里,茶气氤氲,暖炉烧得正旺,外头的萧瑟一丝儿也透不进来。
郁澜裹着一件素面淡紫的软缎斗篷,捧着个暖手炉,隔着矮桌与新昌公主相对而坐,听着外头零星几片叶子刮过金砖地的“沙沙”声。
“三哥近来愈发沉得住气了,”新昌公主用小银钎子拨弄着汝窑茶盏里的浮叶,声音又轻又软,却像小钩子,“前朝那些老头子吵闹得凶,西边的,北边的,没一处消停,他倒好,稳坐钓鱼台似的,在御书房里,一坐就是几个时辰,父皇见了,连说几句稳重……”
她瞟了郁澜一眼,带着点儿探寻味道,“四姐姐,你说三哥这不动如山的样子,是装的,还是真练出来了?”
郁澜低头抿了一口温热的六安茶,那清浅的茶汤带着恰到好处的微苦。
她腕子上套着个水头极好的翡翠镯子,碰在桌沿,发出极轻的一声“叮”。
再抬起头时,脸上那份世家贵女特有的笑意纹丝未动,像一张描画精致又疏离的面具。
“三殿下是潜龙之姿,沉得住气是应有之义,不过……”
她话锋一转,恰到好处地留了个空,“前儿听我外祖母那边的永州来信提起——三殿下早年陪着圣上南巡至永州,倒是与那边颇为投契,尤其是我那位叫青橙的表姐,还曾得殿下指点过棋艺。也不知道是外祖母老糊涂了记岔了,还是确有此事?殿下如今日理万机,只怕,连同永州的山水都忘了吧?”
她把话抛得轻飘飘,那眼神却像淬了薄冰的柳叶刀,贴着人皮肉刮过去。
三皇子墨源一直端坐在稍远处的圈椅里,手里捧着一卷兵部新呈的舆图册子,专注地翻看,指节压着书脊的力道沉稳依旧,姿态一丝未乱,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直到郁澜那句“青橙表姐”落在寂静的宫室里,像颗石子投入一滩看似深沉的墨池。
他没有动作,翻动书页的手指甚至没有任何迟滞。
目光依旧落在舆图上永州府的位置,仿佛那不过是万千地域里一个寻常的小点。
他微微侧过脸,目光掠过郁澜带着淡雅笑意的面容。没有立刻回应,只是那样看着,看得郁澜指尖捧着的暖炉都快要沁出寒意。
“永州……”墨源终于开口,不带丝毫烟火气,更别说温度。
“确有其地,山水清嘉。令外祖母记忆甚好。至于……”他唇角似乎极淡地勾了一下,,“棋艺?指点?陈年旧事,琐碎零星,不值记挂。”
他的视线已全然收回,重新落回手中舆图那密密麻麻的山川脉络上,仿佛刚刚讨论的不是一位曾得他青眼的世族千金,而是地图上一粒无关紧要的尘埃。
郁澜脸上的笑容没变,甚至更温软了几分,心底那最后一点试探的火星,却“噗”地一声,彻底被这四皇子的寒冰给浇灭了。
不值记挂——这便是皇家贵胄对旧日一丝微薄情分的最好注释。
青橙表姐那点不合时宜的情意,这东宫里的潜龙之心,终究是抵不过永州那片远离中枢的富庶地界在朝局角力中的微妙位置。
三皇子墨源,早已不是永州那个或许还会指点棋艺的少年郎了。他的目光望着的,是更广阔也更冰冷的棋盘,无关风月,只有权势的此消彼长。
试图以旧情做筏,不过是平白添了自己一道软肋,徒惹人笑。
也好。
郁澜心中那点残存的唏嘘彻底凝成了冰霜。
世路至此,温情只多余,谋算方得路。
她要撬开的,是压在兄长郁晖那场死局之上的层层巨石,需要的是结盟的利刃,不是牵绊的藤蔓。
至于这位冷面三皇子——日后,便只谈利,不必再提半分旧情!她真正的敌人,不是朝堂角力中的任何一位皇子,而是那个藏在重重迷雾之后,害死兄长的恶鬼——裴戬!
墨源可以是她借来劈开迷雾的一柄利剑,至于剑主心中是否还存着永州的半点影子,关她何事?
……
晋国公府的马车骨碌碌滚过平整的御街,车内,郁澜闭目养神。
车窗外繁华渐落,国公府那朱漆大门和威仪的石狮子出现在街角。
刚迈进自己那处精致花厅的门槛,还没来得及脱下出门累人的斗篷,门外廊下倒先传来一阵细碎压抑的争执声。
“……你既无事,成天往这边跑做什么?偌大一个国公府,难道就二房有你看得上的景致?”是堂姐郁汐的声音,又尖又细,像是强压着火山口的盖子。“母亲!您别总替他说话!您看看他那样子……”
紧接着是大夫人的声音,温软中带着刻意的平静:“汐儿啊,消消气,何必呢?骁儿也是惦记着你,总归是一家人,走动勤些也是应当……”
郁澜脚步顿住。
一家人的温情面纱,撕扯起来原是如此不堪入目。
帘子一掀,她走了进去。花厅里正堂端坐着她的伯母,神色尚算平静,只是嘴角抿着。
下首锦墩上,郁汐紧挨着大夫人坐着,一张原本颇为秀丽的脸此刻涨得通红,眼眶也泛着红,下唇被死死咬住,见了郁澜进来,那目光倏地扫来,里面藏不住的怨愤和委屈直直戳向她,活像郁澜欠了她祖宗八辈子的债。
立在厅中,对着窗外一株半枯海棠的,正是她那便宜姐夫,魏骁。
听到动静,他利落地转过身。今日他换了件宝蓝底子团花暗纹的箭袖锦袍,腰间玉带金钩,整个人收拾得玉树临风,嘴角噙着笑意,一派风流倜傥。
一见郁澜,魏骁眼睛明显亮了一下,那份热切几乎要溢出来。
他根本无视了郁汐几乎要喷火的眼神和大夫人略带暗示的蹙眉,迈步上前。手腕一翻,掌心托着一个用油纸包得方方正正的小包裹,献宝似的朝郁澜递过来。
“四妹妹回来得正好!”他声音清朗,带着刻意的熟稔,“刚打朱雀大街珍味坊经过,想着他家新出的松子糖是你素日喜欢的风味儿,特意排了会儿队买来的!还热乎呢,你尝尝?”
嘴角弯起一个自认为迷人的弧度,目光胶着在郁澜脸上,那殷勤劲儿,瞎子都看得出别有用心。
那油纸包裹递至眼前,散出淡淡的甜香,本该是暖的。
郁澜甚至能看清他因殷勤而微微前倾的上半身投射过来的淡淡影子。
然而她连眼皮都没撩一下。
甚至微微侧过了身,将自己隔在花厅立柱的阴影里,避开那甜腻的香气与他投射过来的目光。
“劳烦姐夫挂心。我这人不贪嘴,这点零嘴,姐夫自己留着享用便好,或是——”
她顿了顿,目光终于抬起来,准确无误地钉在了他身后锦墩上那眼睛通红的郁汐身上。
“拿去送汐姐姐尝尝,才是正经道理。”郁澜的视线钉在郁汐身上,话却是对着魏骁说的。
郁澜屏住呼吸,垂着头,连眼角的余光都不敢乱瞟。
墨源依旧垂着眼帘,放在膝盖上的手,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
皇帝的这番话,是怜惜,是感慨。
这“放心”二字,像淬了毒的针,扎得他心底一片冰凉。
景仁帝似乎也察觉气氛有些沉重,他清了清嗓子,重新挂上那副温和长者的笑容,目光在墨源和郁澜之间打了个转,仿佛刚才那番感慨从未有过。
“好了,不说这些了。”他语气轻松起来,指着棋盘道,“看你们下棋,倒是件雅事。墨源一个人闷在府里,也着实无趣。”
“澜丫头,既然你们俩棋逢对手,又谈得来,以后得了空,就多去你三表哥府上走动走动,陪他下下棋,说说话。年轻人嘛,就该多亲近亲近。”
他特意强调了一句:“你们是表兄妹,血脉相连,正正经经的亲戚。你去他府上,名正言顺,不怕那些闲人嚼舌根!”
这话看似是给郁澜解围,堵住悠悠之口,实则更深的用意谁都听得出来。
皇帝希望这个看起来活泼会说话能下棋的国公府小姐,能多去开解他那孤僻寡言的儿子。
郁澜心头一紧,飞快地瞥了一眼墨源。
只见墨源眉头蹙了一下,立刻就要开口。
“父皇……”墨源的声音带着一丝抗拒,“儿臣府中清静惯了,四姑娘身为闺阁小姐,常去恐有不便,也恐耽误四姑娘……”
“哎!”景仁帝直接打断了他,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眼神却带着威严,直直地看着墨源,“有什么不便?有什么耽误?朕看你们志趣相投,下下棋,说说话,是好事!难道朕的话,你也不听了?”
那眼神里的压力,沉甸甸地压下来。
郁澜反应极快。
她立刻屈膝,声音清脆又带着欢喜与恭敬:“皇上圣明!能得皇上旨意,常去陪伴三殿下下棋解闷,是臣女的福分!臣女定当尽心,不负皇上恩典!”
她这话接得又快又漂亮,直接堵死了墨源拒绝的后路。
墨源剩下的话被硬生生堵在了喉咙里。
他看着郁澜低垂却透着坚决的头顶,又感受到父皇的目光,那目光深处,除了帝王的威压,似乎还带着一丝期盼。
墨源心底的怒意和抗拒翻涌着,最终被强大的理智死死压下。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已恢复了一片沉寂。
撑着扶手,想要再次起身行礼,被景仁帝再次抬手虚按了一下制止。
墨源便坐在轮椅中,微微颔首,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儿臣遵旨。谢父皇体恤。”
“好!这才对嘛!”景仁帝满意地笑了,仿佛解决了一件大事。
就在这时,一个带着笑意的爽朗声音插了进来:“父皇说得极是!三哥性子静,四表妹活泼伶俐,正好互补!三哥府上清冷,四表妹常去走动,添些生气,再好不过了!”
说话间,一身亲王常服的四皇子墨钊不知何时也到了亭外,此时才笑着走进来,对着景仁帝恭敬行礼。
墨钊生得高大英挺,眉眼间带着一股锐气,此刻脸上却堆满了对兄长关怀备至的笑容。
他走到墨源身边,拍了拍墨源的肩膀,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转头对郁澜笑道:“四表妹放心去,三哥府上规矩虽严,但自家人不必拘束。若有什么不长眼的敢怠慢了你,或是传出什么不好听的,尽管来找四哥我!看我不撕了他们的嘴!”
这话说得豪气干云,既捧了墨源府上规矩好,又大包大揽地为郁澜撑腰,显得他这做弟弟的多么维护兄长和表妹。
墨钊心里的小算盘拨得噼啪响。
他当然乐见郁澜与墨源走近!晋国公府这块肥肉,绝不能落到老六墨哲那个死对头碗里去!
郁澜亲近墨源这个“废人”,总好过去亲近墨哲!
墨源无权无势,又深居简出,郁澜跟他走得再近,也影响不了大局。将来若自己真能坐上那个位置,给墨源封个富贵闲王,好吃好喝养着,既能安抚住晋国公府,又能博一个美名,简直是一箭双雕的好买卖!
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得很。
郁澜抬起头,看向显得格外热忱的四皇子墨钊。她脸上也适时地绽开一个温婉得体的微笑,如同春日枝头最标准的花朵,对着墨钊盈盈一礼:“多谢四殿下关怀。”声音轻柔,礼数周全。然而,除此之外,再无任何言语回应。没有感激涕零,没有顺势攀谈,甚至连眼神都只是一触即分,便重新垂了下去。那微笑像一层薄薄的面纱,将所有的真实情绪都严严实实地遮掩其后。
亭子里的气氛,似乎又融洽了起来。
景仁帝看着儿子们,又看看郁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秋日的阳光斜斜照进凉亭,在玉石棋盘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尚未收拾的棋子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刚才那场无声的较量从未发生过,又仿佛预示着另一场更宏大更隐秘的棋局,才刚刚被一只大手,悄然落下了第一子。
墨源的目光掠过那盘棋,掠过笑容满面的墨钊,最后落在郁澜看不出任何端倪的侧脸上。
他放在扶手上的手指,极其轻微地蜷缩了一下,又缓缓松开。
……
初秋的天,一丝暑气都没舍得留。
宫墙内那几株垂死挣扎的石榴树,也撑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
新昌公主的凤藻宫里,茶气氤氲,暖炉烧得正旺,外头的萧瑟一丝儿也透不进来。
郁澜裹着一件素面淡紫的软缎斗篷,捧着个暖手炉,隔着矮桌与新昌公主相对而坐,听着外头零星几片叶子刮过金砖地的“沙沙”声。
“三哥近来愈发沉得住气了,”新昌公主用小银钎子拨弄着汝窑茶盏里的浮叶,声音又轻又软,却像小钩子,“前朝那些老头子吵闹得凶,西边的,北边的,没一处消停,他倒好,稳坐钓鱼台似的,在御书房里,一坐就是几个时辰,父皇见了,连说几句稳重……”
她瞟了郁澜一眼,带着点儿探寻味道,“四姐姐,你说三哥这不动如山的样子,是装的,还是真练出来了?”
郁澜低头抿了一口温热的六安茶,那清浅的茶汤带着恰到好处的微苦。
她腕子上套着个水头极好的翡翠镯子,碰在桌沿,发出极轻的一声“叮”。
再抬起头时,脸上那份世家贵女特有的笑意纹丝未动,像一张描画精致又疏离的面具。
“三殿下是潜龙之姿,沉得住气是应有之义,不过……”
她话锋一转,恰到好处地留了个空,“前儿听我外祖母那边的永州来信提起——三殿下早年陪着圣上南巡至永州,倒是与那边颇为投契,尤其是我那位叫青橙的表姐,还曾得殿下指点过棋艺。也不知道是外祖母老糊涂了记岔了,还是确有此事?殿下如今日理万机,只怕,连同永州的山水都忘了吧?”
她把话抛得轻飘飘,那眼神却像淬了薄冰的柳叶刀,贴着人皮肉刮过去。
三皇子墨源一直端坐在稍远处的圈椅里,手里捧着一卷兵部新呈的舆图册子,专注地翻看,指节压着书脊的力道沉稳依旧,姿态一丝未乱,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直到郁澜那句“青橙表姐”落在寂静的宫室里,像颗石子投入一滩看似深沉的墨池。
他没有动作,翻动书页的手指甚至没有任何迟滞。
目光依旧落在舆图上永州府的位置,仿佛那不过是万千地域里一个寻常的小点。
他微微侧过脸,目光掠过郁澜带着淡雅笑意的面容。没有立刻回应,只是那样看着,看得郁澜指尖捧着的暖炉都快要沁出寒意。
“永州……”墨源终于开口,不带丝毫烟火气,更别说温度。
“确有其地,山水清嘉。令外祖母记忆甚好。至于……”他唇角似乎极淡地勾了一下,,“棋艺?指点?陈年旧事,琐碎零星,不值记挂。”
他的视线已全然收回,重新落回手中舆图那密密麻麻的山川脉络上,仿佛刚刚讨论的不是一位曾得他青眼的世族千金,而是地图上一粒无关紧要的尘埃。
郁澜脸上的笑容没变,甚至更温软了几分,心底那最后一点试探的火星,却“噗”地一声,彻底被这四皇子的寒冰给浇灭了。
不值记挂——这便是皇家贵胄对旧日一丝微薄情分的最好注释。
青橙表姐那点不合时宜的情意,这东宫里的潜龙之心,终究是抵不过永州那片远离中枢的富庶地界在朝局角力中的微妙位置。
三皇子墨源,早已不是永州那个或许还会指点棋艺的少年郎了。他的目光望着的,是更广阔也更冰冷的棋盘,无关风月,只有权势的此消彼长。
试图以旧情做筏,不过是平白添了自己一道软肋,徒惹人笑。
也好。
郁澜心中那点残存的唏嘘彻底凝成了冰霜。
世路至此,温情只多余,谋算方得路。
她要撬开的,是压在兄长郁晖那场死局之上的层层巨石,需要的是结盟的利刃,不是牵绊的藤蔓。
至于这位冷面三皇子——日后,便只谈利,不必再提半分旧情!她真正的敌人,不是朝堂角力中的任何一位皇子,而是那个藏在重重迷雾之后,害死兄长的恶鬼——裴戬!
墨源可以是她借来劈开迷雾的一柄利剑,至于剑主心中是否还存着永州的半点影子,关她何事?
……
晋国公府的马车骨碌碌滚过平整的御街,车内,郁澜闭目养神。
车窗外繁华渐落,国公府那朱漆大门和威仪的石狮子出现在街角。
刚迈进自己那处精致花厅的门槛,还没来得及脱下出门累人的斗篷,门外廊下倒先传来一阵细碎压抑的争执声。
“……你既无事,成天往这边跑做什么?偌大一个国公府,难道就二房有你看得上的景致?”是堂姐郁汐的声音,又尖又细,像是强压着火山口的盖子。“母亲!您别总替他说话!您看看他那样子……”
紧接着是大夫人的声音,温软中带着刻意的平静:“汐儿啊,消消气,何必呢?骁儿也是惦记着你,总归是一家人,走动勤些也是应当……”
郁澜脚步顿住。
一家人的温情面纱,撕扯起来原是如此不堪入目。
帘子一掀,她走了进去。花厅里正堂端坐着她的伯母,神色尚算平静,只是嘴角抿着。
下首锦墩上,郁汐紧挨着大夫人坐着,一张原本颇为秀丽的脸此刻涨得通红,眼眶也泛着红,下唇被死死咬住,见了郁澜进来,那目光倏地扫来,里面藏不住的怨愤和委屈直直戳向她,活像郁澜欠了她祖宗八辈子的债。
立在厅中,对着窗外一株半枯海棠的,正是她那便宜姐夫,魏骁。
听到动静,他利落地转过身。今日他换了件宝蓝底子团花暗纹的箭袖锦袍,腰间玉带金钩,整个人收拾得玉树临风,嘴角噙着笑意,一派风流倜傥。
一见郁澜,魏骁眼睛明显亮了一下,那份热切几乎要溢出来。
他根本无视了郁汐几乎要喷火的眼神和大夫人略带暗示的蹙眉,迈步上前。手腕一翻,掌心托着一个用油纸包得方方正正的小包裹,献宝似的朝郁澜递过来。
“四妹妹回来得正好!”他声音清朗,带着刻意的熟稔,“刚打朱雀大街珍味坊经过,想着他家新出的松子糖是你素日喜欢的风味儿,特意排了会儿队买来的!还热乎呢,你尝尝?”
嘴角弯起一个自认为迷人的弧度,目光胶着在郁澜脸上,那殷勤劲儿,瞎子都看得出别有用心。
那油纸包裹递至眼前,散出淡淡的甜香,本该是暖的。
郁澜甚至能看清他因殷勤而微微前倾的上半身投射过来的淡淡影子。
然而她连眼皮都没撩一下。
甚至微微侧过了身,将自己隔在花厅立柱的阴影里,避开那甜腻的香气与他投射过来的目光。
“劳烦姐夫挂心。我这人不贪嘴,这点零嘴,姐夫自己留着享用便好,或是——”
她顿了顿,目光终于抬起来,准确无误地钉在了他身后锦墩上那眼睛通红的郁汐身上。
“拿去送汐姐姐尝尝,才是正经道理。”郁澜的视线钉在郁汐身上,话却是对着魏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