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有谁?”又一位姑娘抢着说,声音里不掩羡慕,“他们家三小姐呗!端王府的人做事最是滴水不漏,这等眼热的东西,自然是给亲妹子才没闲话,体面又周全!你看霖小姐,早就开心得跟什么似的了,怕是就等着收她大哥的彩头呢!”
这话说得理所当然。
不远处的裴霖正被几个相熟的小姐妹围着,小脸红扑扑的,眼睛亮得像缀了星星。
一偏头,隔着几个人的肩膀,正好看见了独自立在稍远处的郁澜。
她立刻扬起了最明媚的笑容,甚至趁着旁人不注意,飞快又俏皮地朝郁澜那边眨了眨眼,得意地朝自己哥哥裴戬所在的方向努了努嘴。
那眼神里的意思再清楚不过——瞧!我哥肯定要把彩头送给你!
那股天真欢喜,毫无遮掩。
心,像是被那月光轻轻刺了一下,泛起一丝涩意。
郁澜唇角微微弯起一个回应裴霖的弧度,目光却平静地垂落下来,看着自己绣鞋尖上微微露出的那点珍珠白嵌珠。
心头一片澄澈。
送给她?
郁澜心中无声低哂。
裴戬是什么人?端王府的世子,未来的一字王。
他那个人……
她缓缓抬起眼帘,那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不曾踏错分毫。
爱惜羽翼如同自己的性命,绝不会在外留下任何授人以柄的话头。
那彩头太过惹眼。多少双眼睛盯着?明日怕就得传入宫中。
若明日陛下随口一问:“太后的簪花,世子赏了谁啊?”
他该如何答?总不能答“赏了晋国公府四姑娘”?
抑或是答“赏给了某个私密之人”?
那落在帝王耳中,皆是牵动权势的细枝末节,是麻烦。
唯有赏给同宗的亲妹裴霖,才是最无懈可击的答案。
不会让人有半分遐想,更不会牵连起晋国公府那条他本就在苦心维持的暗线。
她与他之间……
郁澜捏着帕子的指尖微微收紧,那从未被点破也绝无可能在此时暴露的纠葛,绝不是什么霖儿眼中能晒在太阳底下让人品评的情愫。
那里头搅动的是什么?或许连情爱都稀薄如窗纸。
可能裹挟着权与利的算计,夹杂着两府间心知肚明又讳莫如深的制衡。
这份关系,见不得光。
她静静地看着那边。人堆里,裴戬似乎正与某位宗亲客套几句。
随即,她看见他身边的心腹随侍快步趋近,将一个朱漆描金的锦盒双手奉上。
那盒子不大,打开的瞬间,光华一闪。
众人看不清内里是何物,但那锦盒本身已是价值不菲。
只见裴戬微微侧首,并未有丝毫犹豫,便朝着一个方向温和点头。
那里站着的,正是翘首以待的裴霖。
……
马球场边的喧嚣还未完全散尽,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蒸腾在午后渐暖的阳光里。
贵女郎君们三三两两聚着,谈笑声如珠玉落盘,清脆盈耳。
场地中央临时搭起的漆彩高台上,三皇子墨源一身朱红色骑射劲装还未换下,他额角汗湿的几缕发黏在颊边,更衬得眼眸晶亮,意气风发。
管事太监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将一只铺着明黄丝绒的紫檀木长匣捧到他眼前,打开匣盖。
“殿下神武,拔得头筹!”管事太监尖细的声音里也带着笑意与讨好。
匣中之物显露出来。
那是一支女子用的簪花。
通体由金丝盘绕,细若发丝,却坚韧异常,牢牢托着中心一大五小共六枚水滴状翡翠。
最大那枚浓翠欲滴,纯净得不带一丝杂质。
阳光正盛,斜斜投在簪子上,金线璀璨耀目,翠色流转生辉,明明是华贵无比的点翠工艺,却因那端丽的造型隐隐透着一股内敛庄重的气韵。
懂行的人一看便知,这绝非新制。
裴戬就站在墨源身侧一步之遥,身姿依旧挺拔如出鞘的剑。
他目光掠过那支簪花,眼底平静,仿佛看的是一件最寻常不过的器物。
墨源看着那簪花,脸上是得胜后的热切笑容,他转向裴戬,朗声道:“裴世子,这一场赢得多亏了你在右翼冲锋陷阵。按说这彩头,该归你才名副其实!”
他话里带着热络的亲昵,目光灼灼地看着裴戬,手也作势要将那装着簪花的木匣推向裴戬这边。
周遭轻松的笑谈声似乎微弱下去几分。
不少目光明里暗里都聚拢过来,带着看好戏的兴味。
下首不远处,裴霖正坐在一张铺着厚厚织锦坐垫的楠木圈椅里。
她身上桃粉色的窄袖襦裙沾了点尘灰,此时却顾不上了,一颗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微微沁出汗来。
目光飞快地在裴戬脸上扫过,随即又急切地投向另一个方向。
那里,郁澜正歪在铺着细绒毯子的茵茵草地上,捏着块芙蓉糕小口吃着。
晒着太阳,微微眯着眼,一副彻底事不关己的懒洋洋模样,根本没往这边看。
裴霖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了一下,呼吸都有些不畅了。
她想起自己不久前还对着郁澜,半是炫耀半是暗示地说过:“我家世子哥哥若赢了彩头,兴许会添些别致心意送给澜姐姐也未可知呢!”
那场景言犹在耳,此刻却叫她脸上火烧似的。
裴戬开口了:“殿下谬赞,戬不敢居功。此物乃先皇太后遗物,其意义之深重,实非凡品可比。”
他微微一顿,目光转向墨源,“于情于理,它都是殿下宫中旧物。今日彩头虽是我等共同奋力所赢,但这簪花,还是留在殿下身边,由殿下珍视留存,方为妥当。”
这番话说完,既点明了这簪花乃太后遗物的特殊身份,又巧妙地将这份缘由归结于物件的珍贵和与墨源的渊源,而非他个人意愿。
拒绝得滴水不漏,理由充分得让人无法反驳,更显得对皇室颜面的敬重。
台下一片寂静。
墨源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但仅仅是刹那,眼底深处有什么东西沉了沉,随即反而涌上一种释然般的轻松。
“哦?”墨源故意拖长了一点声调,仿佛才想起这支簪花的来历,带着几分恍然,又夹杂着对裴戬的感慨,“裴世子不说,我倒是一时未深思其出处。你提醒得极是!”
他极其自然地收回推匣的手,动作流畅,带着几分欣赏地看着裴戬,“果然还是裴世子思虑周全!那就……”
微微扬了扬下巴,对捧着匣子的管事太监道,“且收起来吧。”
管事的连忙应是,小心合上匣盖。
台下细微的议论声才又嗡嗡地重新响了起来。
裴霖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如擂鼓的声音慢慢落回腔子里,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强烈的后怕。
她懊恼地攥紧了膝上裙摆的布料,偷偷再次看向郁澜的方向,几乎带了几分怨怼。
凭什么她能这么若无其事?
郁澜依旧歪在草地上,身下是软软的绒毯。
她正小口啜着一盏清茶,目光似乎落在地上一朵被风吹得滚动的蒲公英小球上,长长的羽睫扑闪着,唇角甚至还有一丝未散的笑意。
而离郁澜不远,同样坐在几张圈椅中的几个姑娘中间,护国公府的二姑娘许琳懿正抬手拂去衣袖上沾着的一点碎草屑。
她的动作极其优雅,只是在她眼睫低垂的一瞬间,旁边挨得近些,一直在紧张绞着帕子的晋国公府五姑娘郁潇,似乎听到了极轻的一声叹息。
微弱如同拂过草尖的风,转瞬即逝,让人疑心是不是错觉。
微风拂过,带着草木清甜又带点泥土腥气的味道。
大半个球场的人渐渐散去看杂耍百戏,只剩几拨亲近的姑娘家还留在原地,索性命内侍们搬了案几和更舒适的坐榻软毯,铺开各色精致攒盒和点心茶水,享受起难得的下午茶时光。
郁潇挨在郁澜身边的一张铺了浅杏色细锦坐垫的鼓墩上,小心翼翼地坐着。
脊背挺得笔直,像一支随时会被风吹折的芦苇。周围那些衣饰光鲜的世家嫡女,哪怕已经习惯了她的存在,偶尔投来的目光也足以让她手脚微微发僵。
她甚至不敢像其他人一样随意靠坐着,只觉得脚下每一寸草皮都像铺了针毡。
只有紧紧挨着嫡姐郁澜的时候,那股无形的压力才轻了些。
当郁澜被另一位相熟的贵女招呼着走开几步去瞧一个装点心的别致食盒时,郁潇立刻又感觉到了局促。
她目光低垂,只看着自己放在膝头上绞在一起的手指。
晋国公府庶出的五姑娘,这身份如同沉甸甸的烙印。
今日这场宫宴马球会,是二房的四姐郁澜,不顾什么嫡庶之分的规矩,硬是开口带着她进来的。
来之前,母亲和身边的管事嬷嬷不知絮叨了多少遍“要谨言慎行,千万不可有半分行差踏错”、“仔细别丢了四姑娘的脸面”。
她心里既感激郁澜的这份照拂,那份惶恐却又沉甸甸地压着。
“潇丫头,再尝尝这个千层酥?”郁澜不知何时回来了,亲自拈起一块酥点,笑盈盈地递到她面前的青瓷小碟里。
“御厨新琢磨的方子,上面撒的是核桃碎和薄薄的麦芽糖浆,一点都不腻。”
她语气寻常得像在自己院里招呼妹妹,完全没有刻意抚慰的姿态。
郁潇赶紧挤出笑容,小声谢过。
“琳懿姐姐,”郁澜目光转向不远处的许琳懿,声音清亮了些,带着点促狭,“听说昨日翰林院陈博士被三皇子的数艺题目给考懵了?陛下知晓后龙颜大悦,直赞殿下才思敏捷?”
许琳懿坐在一张铺了象牙色锦缎的月牙扶手椅上,闻言,她原本望向远处枝头两只扑棱翅膀的小雀儿的目光收了回来,唇边掠过一丝笑意:“是啊,殿下那题出的刁钻,陈博士钻研算学经义三十年,一时竟也束手无策,最后殿下亲自点明了解题关窍,赢得满堂彩。陛下是龙心甚悦,当场便赏了殿下新得的端溪砚。”
她顿了顿,话锋极其自然地一转,清冽的目光落在郁澜身上:“说起来,澜妹妹,数艺考学的日子也不远了吧?可都预备妥帖了?”
“若是此番数艺一门,你能拿到‘上等’……”
她话音微顿,旁边正小口吃着杏仁酪的国子监祭酒家的孙六姑娘立刻笑着接口道:“那可不得了!琳懿姐姐这京城女才子榜首的位置,怕是要悬了!我记得澜姐姐琴、画、书三艺皆是上等,若再加上一个数的上等,六艺得了四个上等门数,琳懿姐姐可不正是凭四门上等才独占鳌头的么?”
孙六姑娘说得一脸天真烂漫。
许琳懿并未因这略显冒失的打岔而露出丝毫不悦,反而极其自然地点了点头,肯定了孙六姑娘的话:“正是此理。”
她看向郁澜,目光里带着鼓励,“若能再下一城,明年开春礼部评鉴,这份‘女才子’的实至名归,可就是澜妹妹囊中之物了。于你,于你晋国公府二房,都是极大的荣光。”
郁潇心头一跳,下意识飞快地瞥了一眼自己的嫡姐,又立刻垂下眼。
她想起嫡母私底下曾说过的,如今府里大房隐隐压着二房一头,二叔父在朝堂上也不甚得志……
那这“荣光”,分量就格外不同了。
郁澜被她说得微微垮了肩,像被无形的一副担子压了一下。
她蹙起眉尖,脸上显出一点真实的苦恼:“琳懿姐姐快别拿我取笑了!‘女才子’的名头我可从不敢想。琴画书也就罢了,勉强称得上用心。这‘数艺’……唉!”
她叹了口气,苦恼得真切,“着实是我的心障。那些数书九章、周髀算法里的弯弯绕,看得人头昏眼花,珠子拨来拨去也算得头大。每每考前,寝食难安。”
她说得坦率,倒是引得旁边几个姑娘掩唇低笑。
孙六姑娘接口道:“澜姐姐何必妄自菲薄?记得去年雅集上你解那‘雉兔同笼’题,算得又快又准,把李侍郎家的都算懵了呢!”
“那是运气!”郁澜摆摆手,“那些都是偏门杂题,上不得大雅之堂。真到考学场上,考的是基础是否扎实、心算是否迅捷、思路是否周严……这实实在在的本事,我真是虚得很。”
她抬起头,略带无奈地看向许琳懿,“琳懿姐姐你是知道的,这数艺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功夫。”
这话说得理所当然。
不远处的裴霖正被几个相熟的小姐妹围着,小脸红扑扑的,眼睛亮得像缀了星星。
一偏头,隔着几个人的肩膀,正好看见了独自立在稍远处的郁澜。
她立刻扬起了最明媚的笑容,甚至趁着旁人不注意,飞快又俏皮地朝郁澜那边眨了眨眼,得意地朝自己哥哥裴戬所在的方向努了努嘴。
那眼神里的意思再清楚不过——瞧!我哥肯定要把彩头送给你!
那股天真欢喜,毫无遮掩。
心,像是被那月光轻轻刺了一下,泛起一丝涩意。
郁澜唇角微微弯起一个回应裴霖的弧度,目光却平静地垂落下来,看着自己绣鞋尖上微微露出的那点珍珠白嵌珠。
心头一片澄澈。
送给她?
郁澜心中无声低哂。
裴戬是什么人?端王府的世子,未来的一字王。
他那个人……
她缓缓抬起眼帘,那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不曾踏错分毫。
爱惜羽翼如同自己的性命,绝不会在外留下任何授人以柄的话头。
那彩头太过惹眼。多少双眼睛盯着?明日怕就得传入宫中。
若明日陛下随口一问:“太后的簪花,世子赏了谁啊?”
他该如何答?总不能答“赏了晋国公府四姑娘”?
抑或是答“赏给了某个私密之人”?
那落在帝王耳中,皆是牵动权势的细枝末节,是麻烦。
唯有赏给同宗的亲妹裴霖,才是最无懈可击的答案。
不会让人有半分遐想,更不会牵连起晋国公府那条他本就在苦心维持的暗线。
她与他之间……
郁澜捏着帕子的指尖微微收紧,那从未被点破也绝无可能在此时暴露的纠葛,绝不是什么霖儿眼中能晒在太阳底下让人品评的情愫。
那里头搅动的是什么?或许连情爱都稀薄如窗纸。
可能裹挟着权与利的算计,夹杂着两府间心知肚明又讳莫如深的制衡。
这份关系,见不得光。
她静静地看着那边。人堆里,裴戬似乎正与某位宗亲客套几句。
随即,她看见他身边的心腹随侍快步趋近,将一个朱漆描金的锦盒双手奉上。
那盒子不大,打开的瞬间,光华一闪。
众人看不清内里是何物,但那锦盒本身已是价值不菲。
只见裴戬微微侧首,并未有丝毫犹豫,便朝着一个方向温和点头。
那里站着的,正是翘首以待的裴霖。
……
马球场边的喧嚣还未完全散尽,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蒸腾在午后渐暖的阳光里。
贵女郎君们三三两两聚着,谈笑声如珠玉落盘,清脆盈耳。
场地中央临时搭起的漆彩高台上,三皇子墨源一身朱红色骑射劲装还未换下,他额角汗湿的几缕发黏在颊边,更衬得眼眸晶亮,意气风发。
管事太监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将一只铺着明黄丝绒的紫檀木长匣捧到他眼前,打开匣盖。
“殿下神武,拔得头筹!”管事太监尖细的声音里也带着笑意与讨好。
匣中之物显露出来。
那是一支女子用的簪花。
通体由金丝盘绕,细若发丝,却坚韧异常,牢牢托着中心一大五小共六枚水滴状翡翠。
最大那枚浓翠欲滴,纯净得不带一丝杂质。
阳光正盛,斜斜投在簪子上,金线璀璨耀目,翠色流转生辉,明明是华贵无比的点翠工艺,却因那端丽的造型隐隐透着一股内敛庄重的气韵。
懂行的人一看便知,这绝非新制。
裴戬就站在墨源身侧一步之遥,身姿依旧挺拔如出鞘的剑。
他目光掠过那支簪花,眼底平静,仿佛看的是一件最寻常不过的器物。
墨源看着那簪花,脸上是得胜后的热切笑容,他转向裴戬,朗声道:“裴世子,这一场赢得多亏了你在右翼冲锋陷阵。按说这彩头,该归你才名副其实!”
他话里带着热络的亲昵,目光灼灼地看着裴戬,手也作势要将那装着簪花的木匣推向裴戬这边。
周遭轻松的笑谈声似乎微弱下去几分。
不少目光明里暗里都聚拢过来,带着看好戏的兴味。
下首不远处,裴霖正坐在一张铺着厚厚织锦坐垫的楠木圈椅里。
她身上桃粉色的窄袖襦裙沾了点尘灰,此时却顾不上了,一颗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微微沁出汗来。
目光飞快地在裴戬脸上扫过,随即又急切地投向另一个方向。
那里,郁澜正歪在铺着细绒毯子的茵茵草地上,捏着块芙蓉糕小口吃着。
晒着太阳,微微眯着眼,一副彻底事不关己的懒洋洋模样,根本没往这边看。
裴霖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了一下,呼吸都有些不畅了。
她想起自己不久前还对着郁澜,半是炫耀半是暗示地说过:“我家世子哥哥若赢了彩头,兴许会添些别致心意送给澜姐姐也未可知呢!”
那场景言犹在耳,此刻却叫她脸上火烧似的。
裴戬开口了:“殿下谬赞,戬不敢居功。此物乃先皇太后遗物,其意义之深重,实非凡品可比。”
他微微一顿,目光转向墨源,“于情于理,它都是殿下宫中旧物。今日彩头虽是我等共同奋力所赢,但这簪花,还是留在殿下身边,由殿下珍视留存,方为妥当。”
这番话说完,既点明了这簪花乃太后遗物的特殊身份,又巧妙地将这份缘由归结于物件的珍贵和与墨源的渊源,而非他个人意愿。
拒绝得滴水不漏,理由充分得让人无法反驳,更显得对皇室颜面的敬重。
台下一片寂静。
墨源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但仅仅是刹那,眼底深处有什么东西沉了沉,随即反而涌上一种释然般的轻松。
“哦?”墨源故意拖长了一点声调,仿佛才想起这支簪花的来历,带着几分恍然,又夹杂着对裴戬的感慨,“裴世子不说,我倒是一时未深思其出处。你提醒得极是!”
他极其自然地收回推匣的手,动作流畅,带着几分欣赏地看着裴戬,“果然还是裴世子思虑周全!那就……”
微微扬了扬下巴,对捧着匣子的管事太监道,“且收起来吧。”
管事的连忙应是,小心合上匣盖。
台下细微的议论声才又嗡嗡地重新响了起来。
裴霖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如擂鼓的声音慢慢落回腔子里,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强烈的后怕。
她懊恼地攥紧了膝上裙摆的布料,偷偷再次看向郁澜的方向,几乎带了几分怨怼。
凭什么她能这么若无其事?
郁澜依旧歪在草地上,身下是软软的绒毯。
她正小口啜着一盏清茶,目光似乎落在地上一朵被风吹得滚动的蒲公英小球上,长长的羽睫扑闪着,唇角甚至还有一丝未散的笑意。
而离郁澜不远,同样坐在几张圈椅中的几个姑娘中间,护国公府的二姑娘许琳懿正抬手拂去衣袖上沾着的一点碎草屑。
她的动作极其优雅,只是在她眼睫低垂的一瞬间,旁边挨得近些,一直在紧张绞着帕子的晋国公府五姑娘郁潇,似乎听到了极轻的一声叹息。
微弱如同拂过草尖的风,转瞬即逝,让人疑心是不是错觉。
微风拂过,带着草木清甜又带点泥土腥气的味道。
大半个球场的人渐渐散去看杂耍百戏,只剩几拨亲近的姑娘家还留在原地,索性命内侍们搬了案几和更舒适的坐榻软毯,铺开各色精致攒盒和点心茶水,享受起难得的下午茶时光。
郁潇挨在郁澜身边的一张铺了浅杏色细锦坐垫的鼓墩上,小心翼翼地坐着。
脊背挺得笔直,像一支随时会被风吹折的芦苇。周围那些衣饰光鲜的世家嫡女,哪怕已经习惯了她的存在,偶尔投来的目光也足以让她手脚微微发僵。
她甚至不敢像其他人一样随意靠坐着,只觉得脚下每一寸草皮都像铺了针毡。
只有紧紧挨着嫡姐郁澜的时候,那股无形的压力才轻了些。
当郁澜被另一位相熟的贵女招呼着走开几步去瞧一个装点心的别致食盒时,郁潇立刻又感觉到了局促。
她目光低垂,只看着自己放在膝头上绞在一起的手指。
晋国公府庶出的五姑娘,这身份如同沉甸甸的烙印。
今日这场宫宴马球会,是二房的四姐郁澜,不顾什么嫡庶之分的规矩,硬是开口带着她进来的。
来之前,母亲和身边的管事嬷嬷不知絮叨了多少遍“要谨言慎行,千万不可有半分行差踏错”、“仔细别丢了四姑娘的脸面”。
她心里既感激郁澜的这份照拂,那份惶恐却又沉甸甸地压着。
“潇丫头,再尝尝这个千层酥?”郁澜不知何时回来了,亲自拈起一块酥点,笑盈盈地递到她面前的青瓷小碟里。
“御厨新琢磨的方子,上面撒的是核桃碎和薄薄的麦芽糖浆,一点都不腻。”
她语气寻常得像在自己院里招呼妹妹,完全没有刻意抚慰的姿态。
郁潇赶紧挤出笑容,小声谢过。
“琳懿姐姐,”郁澜目光转向不远处的许琳懿,声音清亮了些,带着点促狭,“听说昨日翰林院陈博士被三皇子的数艺题目给考懵了?陛下知晓后龙颜大悦,直赞殿下才思敏捷?”
许琳懿坐在一张铺了象牙色锦缎的月牙扶手椅上,闻言,她原本望向远处枝头两只扑棱翅膀的小雀儿的目光收了回来,唇边掠过一丝笑意:“是啊,殿下那题出的刁钻,陈博士钻研算学经义三十年,一时竟也束手无策,最后殿下亲自点明了解题关窍,赢得满堂彩。陛下是龙心甚悦,当场便赏了殿下新得的端溪砚。”
她顿了顿,话锋极其自然地一转,清冽的目光落在郁澜身上:“说起来,澜妹妹,数艺考学的日子也不远了吧?可都预备妥帖了?”
“若是此番数艺一门,你能拿到‘上等’……”
她话音微顿,旁边正小口吃着杏仁酪的国子监祭酒家的孙六姑娘立刻笑着接口道:“那可不得了!琳懿姐姐这京城女才子榜首的位置,怕是要悬了!我记得澜姐姐琴、画、书三艺皆是上等,若再加上一个数的上等,六艺得了四个上等门数,琳懿姐姐可不正是凭四门上等才独占鳌头的么?”
孙六姑娘说得一脸天真烂漫。
许琳懿并未因这略显冒失的打岔而露出丝毫不悦,反而极其自然地点了点头,肯定了孙六姑娘的话:“正是此理。”
她看向郁澜,目光里带着鼓励,“若能再下一城,明年开春礼部评鉴,这份‘女才子’的实至名归,可就是澜妹妹囊中之物了。于你,于你晋国公府二房,都是极大的荣光。”
郁潇心头一跳,下意识飞快地瞥了一眼自己的嫡姐,又立刻垂下眼。
她想起嫡母私底下曾说过的,如今府里大房隐隐压着二房一头,二叔父在朝堂上也不甚得志……
那这“荣光”,分量就格外不同了。
郁澜被她说得微微垮了肩,像被无形的一副担子压了一下。
她蹙起眉尖,脸上显出一点真实的苦恼:“琳懿姐姐快别拿我取笑了!‘女才子’的名头我可从不敢想。琴画书也就罢了,勉强称得上用心。这‘数艺’……唉!”
她叹了口气,苦恼得真切,“着实是我的心障。那些数书九章、周髀算法里的弯弯绕,看得人头昏眼花,珠子拨来拨去也算得头大。每每考前,寝食难安。”
她说得坦率,倒是引得旁边几个姑娘掩唇低笑。
孙六姑娘接口道:“澜姐姐何必妄自菲薄?记得去年雅集上你解那‘雉兔同笼’题,算得又快又准,把李侍郎家的都算懵了呢!”
“那是运气!”郁澜摆摆手,“那些都是偏门杂题,上不得大雅之堂。真到考学场上,考的是基础是否扎实、心算是否迅捷、思路是否周严……这实实在在的本事,我真是虚得很。”
她抬起头,略带无奈地看向许琳懿,“琳懿姐姐你是知道的,这数艺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功夫。”